教育部关于印发《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政策的变迁特点(tang)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政策的变迁特点 04090403 王晓棠教师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
它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的要求及待遇方面所做出的准则性的规定”。
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高的教师队伍的问题”,在国家教育政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政策的变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方式的多元化;二是幼儿教师待遇得到不断提高;三是幼儿教师资格制度的规范化。
一、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途径的多样化教师培养是各个时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1979年全国托幼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保教队伍。
在三年调整期间,已恢复学前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要办好这个专业,各省市自治区都要恢复和建立幼儿师范学校,条件不具备的,可在中等师范内开设幼师班。
幼儿师范要逐步地为农村社队托儿所、幼儿园代培幼教骨干。
”1988年8月15日,《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建设部、卫生部、物价局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幼儿园师资队伍:积极发展幼教师范教育,同时抓紧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幼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以及幼师班、职业高中幼教专业和幼教师资培训中心都是幼儿教师的培养途径。
1989年12月16日,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意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各类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管理,建立园长、教师资格审定、进修、考核制度。
新任教师应按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聘用,在当前新师资的培养尚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坚持“先培养后上岗”的原则,做好职前培训。
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
1998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1.06.08•【文号】教基[2001]17号•【施行日期】2001.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〇〇一年六月八日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2001年11月19日)教基〔2001〕28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现将供实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并根据实验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到我部基础教育司。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⒈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⒉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SHANXIEDUCATION文本刊记者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
夯实基础,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切实扭转忽视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Focus ·关注本期特稿实验教学的倾向;拓展创新,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注重实效,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意志品质。
二、主要举措1.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和操作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将实验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强化实验教学要求;中小学校要针对不同学段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好基础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含探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
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各地各校要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多种方式,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于因受时空限制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现象、变化太快或太慢的过程,以及有危险性、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可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
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
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的整合 .促进 教学方式和学习 方式的变革 重建符合 新课 程要求 的教学 常规和 教学管理 { 睁 l 度 。开展以应用 型为主的课题研究 ,鼓 励教师结合 教 学 实践 ,提 出目题 ,研 究问题 ,促进 教 师的专业 发 展 ,逐步建立 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 。
度 的改革。
探索课 程发展 的机制 ,开发多样 的课 程资源 ,增
强课程对 促进我省社会 、经 济发展和学 生发 展的作 用。逐步推进农村初中 “ 绿色证书 教育 ,形成有农 村特点的学科课程结构。
5 . 深化教育教 学改革 ,优化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
教师积极性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特别要鼓励研究性
维普资讯
福建省基础教育薪课程
0实验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 ÷
|
学习与合作学 习=加快 普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推
指 导 脚
我省基础教育课 程实验推广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 “ 关于教育要面 向现代 化 ,面 向世 界 ,面 向未来 和 江泽 民同志 “ 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
型学校舶需要。
部 、教研人员 、校 长和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提高
管理 水平 、研究和指 导的水平 、 育教 学的专业 水 教
平 。通 校 ,培 秀教改成果 =
《 奠
撰概探索三 级课程管理 的具体工作机制 :在全
规划和开发地方课程 ,加
开展基础教育新谭程实验工作必须坚持 “ 先立后 破 ,先 夷验后推广 ” 的工作 方针 , 采取辐射推 广 、 滚动 发展的工作方式 , 加强领导 , 心组织 . 蛋 t 争取 精 典 瞎
6积极开展中小学评 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建立 . 教育膏针 藩 蔓国务院、省政府 《 于基础教育改革 关 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教师不断提高 、学 校不断发 展 、 与发展蜘豳定》 ( 简称 《 决定》 精神 , 按照 《 基础 教 育漂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 》 简称 《 纲要 》 提 出的 ) 课程不断革 新的多元化评价体 系 ,改革考试 内容和方 改 革罚 栝 、任务 和要求 ,积极 推进基 础 教育课 程改 法 ,为实施 素质教育创造 宽松 环境和有利条件 。 7在课 程改 革实验 过程 中 ,要促 进教育 行政 干 革,把搴藕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使素质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
高中课程改革是高中教育的深刻变革,新课程的实施,涉及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有许多工作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去做。
三年实践下来,我们认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二是教学,三是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是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开设课程,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学是指学校和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评价是指以什么标准和方式评价新课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是否通过评价促进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
这三个方面,既是新课程实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又是新课程实施中最难以落实的地方。
一、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课程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1.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感到,与以往课程相比较变化最明显、最能体现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有四点:一是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为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每个学生必学的课程内容,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共同基础。
选修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分,约占必修学分的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还加大了技术、艺术、体育等“非学术性”课程的比重,仅必修学分就有25个,约占学科类课程的必修学分的27%。
这些课程的大幅增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结构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集中体现了课程目标,是新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国家课程方案的核心内容。
2.新的课程结构设置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不同以往那样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好了哪个年级开设哪几门课、一周有几课时、学什么内容,而只是提出了要学多少门课程、每门课程要修多少学分的基本要求,至于哪门课程在哪个年级开设、一周有几课时、什么时候学必修什么时候学选修、在某一学科里先学哪个模块再学哪个模块等等,可以由学校自主安排。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8.15•【文号】教基〔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8.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为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注重实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一图看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学习解读ppt课程
前言
2023 年 5 月 , 教 育 部 办 公 厅 印 发 《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深 化 行 动 方 案 》 ( 以 下 简 称 《 行 动 方 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行动方案》的全文学习
在此输入文字八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周期。
应当始终贯彻“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实行地点责任制。
在改革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仍应执行现行课程方案。
教育部将组织力量修订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体系做好充分预备。
二、教育部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进展中心,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的常设组织机构,并组成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为课程改革的国家决策提供研究咨询意见,负责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新课程实验的指导。
教育部在部分师范大学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承担国家或地点教育行政部门托付的课程改革任务,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验,进行课程研究人员及实验教师的培训,提供课程研究信息和咨询服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当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
实验区将分层推进,滚动进展,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确保2021-2021年间在全国范畴内建立并运行起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三、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打算》的“跨世纪素养教育工程”中差不多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本指导纲要的实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承担起课程改革的领导、组织和和谐的职责,比照国家级专项,相应划拨地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为了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实验与推进,必须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与课程改革实验有关的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
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必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相互配合和衔接,在培养适应新课程的合格师资方面,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差不多启动的中小学教师连续教育工程,应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同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3.12.18•【文号】教基厅函〔2023〕30号•【施行日期】2023.12.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教基厅函〔2023〕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设立一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以下简称实验区和实验校),充分发挥其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引领作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在全国设立64个实验区、192所实验校,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着力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总结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在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二、重点任务(一)实验区工作任务1.做好区域课程规划与实施管理。
制定区域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指导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加强课程实施监测和教育督导,确保区域内学校开齐各类课程,特别是劳动、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开足规定课时。
2.统筹推进区域教学改革。
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指向问题解决的实践成果,指导学校解决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转化落地。
3.改进区域教育教学评价。
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研究制定适合区域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方案。
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作者:本刊记者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20年第01期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
夯实基础,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切实扭转忽视实验教学的倾向;拓展创新,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注重实效,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意志品质。
1.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和操作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将实验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强化实验教学要求;中小学校要针对不同学段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好基础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含探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
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各地各校要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多种方式,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于因受时空限制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现象、变化太快或太慢的过程,以及有危险性、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可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宣传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日期】2022.04.02•【文号】教师〔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教师〔2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党委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乡村振兴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党委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乡村振兴局,部属师范大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2022年4月2日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下同)教师队伍,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2023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2023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3《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全文为贯彻党的__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决定推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__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机制创新,指导、发动各地和学校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行动目标2023年启动,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
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培育一批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区域和学校;总结发现一批教学方式改革成果显著、有效落实育人要求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与学方式改革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三、重点任务(一)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
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地方和学校的育人施工图,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线、措施,提出困难问题__之策。
坚持循证决策,健全监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
1.制订课程实施的区域规划。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落实课程建设与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地方和学校职责。
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分别对义务教育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实施和普通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规划,注重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自主权。
全面把握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广泛深入专业的调查研究,强化严密论证,建立基于证据的决策机制,编制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和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5.02.02•【文号】教基厅[2005]2号•【施行日期】2005.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11年2月24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4日)废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0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将在各地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12号)精神,现将《2005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以下简称《书目》)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选用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整转发《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
各地应严格在《书目》范围内选用教材,不得选用《书目》以外的教材,更不得选用境外教材。
今后我部将每年印发一次《书目》,供各地一学年(上、下两学期即秋季与春季)选用教材使用。
从2005年秋季开始,教材的选用工作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以地(市)为单位进行;在多民族、多文字且人口较少的省(区),如不具备以地市为单位选用条件的,可以省为单位进行,报我部备案;有条件的县(区)和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也可自主选用。
二、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教材选用工作。
教材选用委员会应由骨干教师、校长、学生家长代表及教育行政、教研人员组成。
教材选用委员会的成员要具有高级教师职务,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能秉公办事,且与教材编写、发行无任何关联。
教材选用委员会要通过民主程序产生,进行公示,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01•【文号】教基厅函〔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为做好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项工作,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现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6月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专家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咨询、理论研究、实践指导等作用,提高教学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教指委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
第二条教指委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专家组织,配合、协助教育部围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开展专业性工作。
第二章组织第三条教指委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0人左右,委员若干。
各专委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5人,委员若干。
第四条教指委秘书处设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各专委会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秘书处设置单位或部门。
第三章任务第五条受教育部委托,围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文件精神,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研究,并向教育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
第六条受教育部委托,围绕教育部年度重点工作,聚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进行重大教育政策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种逻辑的推演,更为重要、更为实际的,是 邓小平理论和
其中的教育“三个面向”以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教育和课程改革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提供了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解决教育和课程改
!"
云南教育
!""! 年增刊
&&&&&&&&&&&&&&&&&&&&&&&&&&&&&&&&&&&&&&&&&&&’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 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 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此成为贯彻教育方 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 年第 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发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动员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 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一 个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热潮在全国各级各类 学校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然而,几年的素质 教育实践,却在教育界出现了一个十分令人 尴尬的现象:“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 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这是为什么% 其根本原 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教育活动最核心的内 容———课程。正因为如此,课程改革才被明确 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位置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科技信息基础教育独国基础教青课程改章硇背景陕西镇坪曾家小学胡宗英[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进行了综述.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世界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正经历着重大变革,教育的发展开始聚焦在变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层面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础教育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1985年我国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后,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内容,管理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进展,并形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的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加入WTO,中国的人才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这必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影响,提出挑战;我国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手段也将面临着挑战和调整;课程改革是为了改革原有基础教育课程的种种弊端和适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lll.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基础教育方面提出"改革课程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考查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实验."2oo1年6月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复审等程序,成立了由数百名专家参加的18个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2000年7月至20o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各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2oo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并进入实验区.目前,各科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深入推行.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为了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国务院在2001年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_作会议,并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时,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颁发《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件文件.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9个部分.在课程改革目标方面明确地提出: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1997年至2()01年)为准备阶段.这一时期,教育部组织了调研组在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对学生,教师,校长,就师生的睡眠时间,健康状况,对课程的态度,课程的目标,结构,教学方式,考试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对上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专家组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了数十次的修订.随即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该《纲要》的精神编制各科《课程标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组织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及高校部分从事课程研究的教师组成各科教材编写组,编写了各科新课程实验教材.20o1年暑假期间,对实验区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了培训.第二阶段(2()o1年9月至2005年8月)为实验阶段.从20o1年9月开始,在全国41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小学和起始年级进行实验.2002年9月,扩大了实验范围,启动了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15%.2003年,在对实验区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总结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预计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达到了65%~70%左右.2oo5年秋季,预计中小学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进入新课程.我国基础教育各科课程改革正是在如上所述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各科课程的改革必须服从基础教育整体课程改革的需要.如果背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总目标,孤立地看待各门课程改革,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参考文献[1]徐仲林,徐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E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2.[2]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3.8.(上接第303页)在教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两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直观设计,灵活操作.上述案例,灵活地运用了这些特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甚至能参与其中的原生态情境,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四,教师要"合理使用"1,课件画面要注意主次分明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2,课件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应太花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该从教学内容}}J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课件美观性, 课件不宜做得太花俏,否则会喧宾夺主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3,要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潢"门面",从而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是任何现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但是由于速度比较快,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是由传统的"人灌"改为披着现代化外衣的"机灌".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深人思维,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参考文献[1]《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3]《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印发《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
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教基[2001]24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1.10.17
【实施日期】2001.10.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教育部关于印发《开展基础教育
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教基[20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
为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现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印发你们,请根据本地区实际执行,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转变观念,把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统一到《决定》上来,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我部关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要求,承担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领导责任,通过先行试点实验,创造经验,为2002年开展省级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发挥示范、培训和辐射的作用。
我部将分阶段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工作组织评估。
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新课程的五年规划,并组织实施。
要通过新课程改革实验,提高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作为中心工作。
师范院校和各级师资培训机构要把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
四、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今年11月底前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规划及2002年省级实验区名单以及参加实验的学生数报我部(基础教育司)。
附件:1.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名单
教育部
二00一年十月十七日附件1:
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组织基础教育新课程
实验,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为做好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