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人文地理的原理和规律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合集下载

2014版(鲁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限时规范训练-限时规范训练15-1

2014版(鲁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限时规范训练-限时规范训练15-1

2014版(鲁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限时规范训练-限时规范训练15-1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13·泰安模拟)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①B.②C.③D.④3.图示山脉中,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②为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第2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将长江的源头和黄河的源头打通,必须经过巴颜喀拉山。

第3题,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答案 1.B 2.C 3.A(2013·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读我国局部图,回答4~5题。

4.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5.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自西向东流C.自东向西流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解析第4题,根据对图中的经纬度、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A城市位于四川盆地,D城市位于云贵高原。

第5题,从R区等高线和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流经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R区附近东侧的地势比西侧的高,河流应自东向西流。

答案 4.A 5.C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7.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30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30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30考点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M2.5因直径微小又称“可入肺颗粒物”。

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PM2.5会长期滞留在低空,达到250微克/米3以上即空气严重污染。

据分析,我国北方某城市大气污染物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下图示意该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时段与气温日变化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是( )A.0—4时B.6—10时C.12—16时D.16—20时2.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影响该城市的气象条件为( )A.冷锋过境,西北风较强B.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C.雨雪较多,空气湿度增加D.冷空气活动减弱,风速较小2.D1题,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是污染气体最多又不容易扩散的时段。

题目中的四个时段中,12—16时和16—20时虽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的尾气多,但这两个时段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旺盛,污染气体容易扩散;0—4时和6—10时两个时段,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但0—4时汽车通过次数少,排放尾气少,而6—10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

故B正确。

第2题,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为6—10时。

冷锋过境,西北风较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降低大气污染,A错误;此时段气温较低,对流较弱,大气比较稳定,B错误;雨雪天气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净化空气,C错误;该时段冷空气活动减弱,风速较小,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加重大气污染,D正确。

(2023届四川泸州期中)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速度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完成3~5题。

3.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草场退化4.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C.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5.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土地利用率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水电发电量4.A5.B3题,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青藏牧区,由于过度放牧,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

(江苏专用)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人文地理的原理和规律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江苏专用)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人文地理的原理和规律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二人文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下面是XX省部分地市近两次人口普查反映的常住人口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幅:XX>XXB.人口再生产类型:XX过渡型,XX现代型C.年均自然增长率:XX<XXD.年均增长率:XX<XX2.关于XX省各地人口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2010年XX的常住人口最多,主要是受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B.XX市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大量外来人口C.XX市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该市已步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D.XX市的常住人口最少,主要是因为面积最小,与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承载力无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以上的城市:XX<XX<XX<XX。

第2题,XX经济增长模式是民营“草根经济”,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

答案 1.D 2.B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区域发展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附近建设港口B.山区大力发展亚热带水果C.西南沿海建设化工基地D.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4.关于该区域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甲的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大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X围明显大于丙解析第3题,西南地区为盐田,可以以盐为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丙地附近是沙质海岸不适合建设港口;该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适合发展亚热带水果;该地区有河流经过,而且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一侧,水资源丰富,且海水淡化技术成本较高,所以该沿海地区不适合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第4题,甲城市比丁城市等级高,服务功能要多于丁城市;甲城市位于地势平坦的河流交汇形成的冲积平原上,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小;丙的旅游功能可能超过甲;丙的服务X围明显大于丁。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25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2022山东菏泽一模)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或农户,以及相关服务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紧密关联,进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多山地丘陵,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辖区南部的永福镇形成了高山茶产业集群。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某高山茶企进入永福镇投资,仅利用当地的茶山资源,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萌芽期。

目前,随着众多新的台资企业不断被引入及“台创园”等组织机构的成立,本地生产网络替代了区外的生产网络,生产物资与机械采购基本实现本地化,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成熟期。

据此完成1~2题。

1.永福高山茶集群发展进入萌芽期,主要依赖( )A.本地资源B.优惠政策C.投资源地D.传统工艺2.永福高山茶集群走向成熟,关键得益于( )A.政府力量推动B.相关产业发展C.龙头企业带动D.农户积极参与2.A1题,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某高山茶企进入永福镇投资,仅利用当地的茶山资源,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萌芽期”可知,永福高山茶集群发展进入萌芽期,主要依赖台湾某高山茶企进入投资;由材料“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可知,本地资源一直丰富,但20世纪90年代前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说明本地资源不是高山茶集群发展萌芽期形成的主要原因;优惠政策是吸引投资的促进因素,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原因;传统工艺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不大。

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随着众多新的台资企业不断被引入及“台创园”等组织机构的成立,本地生产网络替代了区外的生产网络,生产物资与机械采购基本实现本地化,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成熟期,企业的快速引入、生产网络和服务网络较快速地建立,这都与当地政府的参与有关,因此政府力量推动是永福高山茶集群走向成熟的关键;相关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积极参与都对当地高山茶集群走向成熟起到积极作用,但不是关键所在。

(2022山东淄博二模)历史上,西藏不生产茶叶。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一轮复习练习课后限时集训4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一轮复习练习课后限时集训4Word版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四)(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7页)(2018·青岛模拟)下图为南京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98510027】1.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其面部朝向()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2.连续几天的观测,小组成员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的运动状况是() A.静止不动B.部分有移动C.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D.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1.A 2.D[第1题,地球的自转轴为地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观测北极星时,观测者面向的是北方。

第2题,观测者在地球上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当于观测者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则北极星周围的恒星围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

]3.(2018·杭州模拟)2014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左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右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①;30分钟B.③;6小时C.④;2小时D.④;一整夜C[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呈圆形运动的轨迹表示的是恒星,而运动轨迹不与上述圆形一致的一般为短暂存在的流星,故④表示流星;流星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一整夜。

故C项正确。

](2018·湖北省百校联考)下图示意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阴影部分表示夜长)。

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丁>丙>乙B.乙>丙>甲>丁C.甲>丙>丁>乙D.丁>甲>丙>乙5.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4.C 5.D[第4题,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小。

第5题,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只有丁符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3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3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23考点一城乡内部空间结构(2022山东济宁一模)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功能分区、空间形态等特征。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城市主城区不同用地方式下,平均建筑高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用地方式分别是( )A.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行政文教、居住用地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行政文教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2.推测该城市最可能为( )A.中小型城市B.平原型城市C.资源型城市D.条带状城市2.B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的平均建筑高度最高,由市中心向外平均建筑高度迅速降低,因此甲为商业用地;乙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建筑高度在市中心较高,在距城区中心半径为4~11千米处平均建筑高度基本超过甲土地利用类型,高于丙土地利用类型,因此乙应是居住用地;丙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建筑高度在距市中心12千米以外超过甲、乙土地利用类型,应为工业用地;行政文教用地平均建筑高度整体较低,在一般城市中没有固定的区位要求,受地租因素影响较小,因此甲、乙、丙均不是行政文教用地。

第2题,该城市功能分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呈同心圆式分布,城市中心用地强度最大,向外用地强度减小,最可能为集中紧凑式布局,而且城区面积较大,最可能为平原型大城市;资源型城市一般中心区多以工业区为主,面积较小;条带状城市布局是分散疏松式,沿一条或几条轴线呈长条式分布。

(2022辽宁沈阳期末)下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

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

据此完成3~4题。

3.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旅游C.河流D.交通4.与规划建设的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对应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④D.④③①4.B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其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等。

2025年鲁教版高考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鲁教版高考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鲁教版地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B、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C、地球自转的周期与公转的周期相同D、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与公转产生的现象无关2、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我国气候类型单一,没有热带气候C、我国气候特点为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小D、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大陆性特征不明显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人口密度4、在水循环过程中,哪一项描述的是地表径流?A. 水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过程B. 地下水沿着裂隙流动的过程C. 降水直接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过程D. 水分从土壤蒸发进入大气的过程5、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故被称为“世界屋脊”。

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温带季风气候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温带季风王国”。

C. 我国河流众多,其中长江、黄河是我国两大主要河流,流经多个省区。

D.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6、题目: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描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B. 省级行政区划是根据地理位置、民族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设置的。

C.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设置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 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7、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A. 城市中大量使用空调B. 建筑物密集,通风不良C. 植被覆盖率高D. 交通车辆排放热量8、关于地球自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B. 地球自转引起了四季变化C. 地球自转造成了地壳板块移动D. 地球自转直接引发了潮汐现象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经0度线穿过我国领土B、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2.2万公里C、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C、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高原气候1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各纬度的线速度相同B. 赤道上的角速度最大C. 南北两极点的线速度为0D. 中纬度地区的线速度大于赤道地区1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海陆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形地势D. 城市人口数量1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B.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C.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D.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1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B. 我国气候类型有寒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C. 我国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D. 我国气候类型有寒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15、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主要地形为高原B. 水资源十分丰富,无干旱问题C.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 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16、以下哪一项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A. 丰富的水资源B. 广阔肥沃的土地C. 便利的水陆交通D. 丰富的矿产资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现象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9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9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29考点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22河北唐山检测)依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读图,完成1~2题。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石油化工业C.原材料加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家具制造业、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2.A1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资源更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②③正确;川渝地区交通和技术力量处于劣势,①④错误。

第2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产业。

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家具制造等产业都不是上海应重点发展的产业。

(2022山东潍坊检测)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北麓,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下辖7个区,1个县。

近年,该市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产业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

读图,完成3~4题。

3.乌鲁木齐市划分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会( )A.扩大市域空间B.降低城市人口密度C.提高城市等级D.提升空间配置效率4.乌鲁木齐县地形以低山为主,其主体功能的定位方向最合理的是 ( )A.木材加工B.生态旅游C.现代物流D.冰川采集4.B3题,乌鲁木齐市划分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不会影响市域空间、人口密度、城市等级等的变化,但是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产业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地域空间单元可以因地制宜地提升空间配置效率。

第4题,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森林植被少,不适宜发展木材加工;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旅游不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B正确; 现代物流主要是满足现代经济生活中大量的物资运输需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运输需求量小;当地以低山为主,冰川少。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1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1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21考点一人口分布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2.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②国人口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2.B,①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与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状况相符,澳大利亚中西部为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稀少;②国的人口主要在中北部和西部,分布与德国相似,德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人口分布与工业分布一致;③国的人口分布显示出中西部较少,与美国的人口分布相似,美国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人口稀少;印度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的恒河中下游,与④国相符,印度中南部为德干高原,气候干热,人口稀少。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3~4题。

3.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4.图中甲省级行政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恶劣,不能供养太多人口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4.A3题,图中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第4题,甲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不能供养太多的人口,应控制人口的增长。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经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读图,完成5~6题。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高程分布图5.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A.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并不明显B. 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加迅速增加C. 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6.与该地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6.B5题,读图可知,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加迅速下降。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6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6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16在金沙江中游的横断山区,各民族百姓依靠自己的才智和胆略,创建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溜索(下图),这是周边群众出行的必需方式。

近年来,这种交通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人修建溜索的主要目的是( )A.创建旅游景观B.横跨深山峡谷C.爱护生态环境D.节约耕地资源2.近年来,溜索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 )A.当地人口越来越少B.当地自给程度提高C.通信与商业的发展D.水电站和桥梁修建答案1.B 2.D解析第1题,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河谷两岸虽然直线距离很短,但交通联系困难,当地人们创建出了溜索这一独特的交通方式。

故选B。

第2题,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的实施,这种交通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水电站和桥梁的修建,河谷两岸的交通联系得以畅通,人们就不必再冒险走溜索了。

故选D。

(2024届浙江绍兴高三月考)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加盖了廊屋的特别桥梁。

闽浙山区留存了不少木质古廊桥。

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

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下面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图和廊桥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 )A.夏季、春季B.冬季、春季C.夏季、秋季D.冬季、秋季4.与甲处相比,在乙处重建廊桥并能够保留至今最可能的缘由是( )A.流域内植被增多,洪涝灾难减弱B.地处山脊地带,地势较平缓开阔C.河道平直且较宽敞,河流流速平稳D.所选木材质地坚硬,耐侵蚀冲击答案3.C 4.C解析第3题,山区交通不便,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流至桥址;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C正确。

第4题,图中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体冲击大;乙处河道平直且较宽敞,河流流速较平稳,对桥体冲击较小。

C正确。

(2024山东泰安二模)由土石组成的河岸、湖岸因受流水冲刷,在重力作用下土石失去稳定性,沿河岸、湖岸的岸坡产生崩落、倒塌和滑坡的现象,叫作崩岸。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鲁教版)考点规范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鲁教版)考点规范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考点规范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考点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3湖南常德模拟)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青藏高原东北部某高山封闭内流湖,有多种补给水源,湖泊海拔约5 500米。

下图示意1986—2015年该湖泊面积年际变化。

研究表明,相比距离不远的青海湖,该湖泊面积波动变化较大。

读图,完成1~3题。

1.1986—2015年该湖泊面积年际变化反映所在流域气候最可能()A.冷干趋向暖湿B.暖干趋向冷湿C.暖湿趋向冷干D.冷湿趋向暖干2.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推测影响该湖泊1986—2001年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地下水B.气温高低C.降水量D.冻土融水3.相比青海湖,该湖泊面积波动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有()①封闭内流②海拔更高③面积更小④降水更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河北沧州二中模拟)为了研究不同等级道路对黄河源园区藏野驴和藏原羚两种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科研人员根据研究区内的道路网络情况,将其分为高等级公路和低等级公路,并设定了两种情景进行模拟。

下表示意两种情景下藏野驴和藏原羚适宜栖息地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情景Ⅰ:道路变量中只含高等级公路;情景Ⅱ:道路变量中只含低等级公路。

4.造成不同等级道路对藏野驴和藏原羚栖息地影响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路网密度B.路线延伸方向C.噪声级别D.交通运输方式5.针对表中反映的现象,在黄河源园区进行生态保护时应更加关注()①藏野驴②藏原羚③二者栖息地空间非重叠区域④二者栖息地高度破碎化区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目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的覆盖情况;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用来表示干湿状况的常用指数。

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相关系数(以下简称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6~8题。

6.秦岭北坡在海拔500米处的相关系数接近0,可能是由于该区域()A.天然植物耐旱B.水分蒸发较弱C.土地沙化严重D.人类活动较强7.秦岭南坡的相关系数在海拔1 000~3 000米处出现下降趋势,其植被最可能()A.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B.由落叶阔叶林过渡为干旱灌丛C.由落叶阔叶林过渡为针叶林D.由针叶林过渡为高山灌丛8.3 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相关系数保持低位波动,是因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A.光照B.热量C.坡度D.土壤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鲁教版)考点规范练1经纬网与地图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鲁教版)考点规范练1经纬网与地图

考点规范练1经纬网与地图考点一经纬网的判读及其应用读经纬网局部图,完成1~2题。

1.“对跖点”是指位于地球上过地心的直径上的两个端点。

图中②地的对跖点的坐标应为()A.(30°S,90°E)B.(30°N,90°E)C.(30°S,90°W)D.(30°N,90°W)2.某人从①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西方向行至③地,其路程约为()A.5 000千米B.8 320千米C.9 990千米D.13 320千米(2023四川成都七中期末)某飞机从上海直飞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途经堪察加半岛。

下图中弧线为飞行航线。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P的地理坐标是()A.(60°N,120°E)B.(60°N,120°W)C.(60°S,120°E)D.(60°S,120°W)4.图中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在上海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5.飞机选择图中飞行航线的原因是()A.在堪察加半岛补充能源B.避开强风C.在堪察加半岛上下乘客D.距离最短2023年冬至日凌晨4时(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

据此完成6~7题。

6.飞机途中航向()A.一直不变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D.先朝北后朝南7.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A.16小时B.12小时C.20小时D.24小时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区逐渐缩小,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以来,中国货轮已经多次航行在这条航线上。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0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0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10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2024山东滨州第一次质量检测)华西雨屏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由岷山山脉、邛崃山脉、大相岭至黄茅埂所构成的狭长地带,因降水异样丰沛形成了中国内陆地区的“雨极”。

该地受西风冷潮影响。

2024年8月,华西雨屏带持续降雨,降水量极大,致使乐山城区被淹,乐山大佛出现“洗脚”景观。

读华西雨屏带区域图和“大佛洗脚”景观图,完成1~2题。

1.推想形成华西雨屏带的西风冷潮来源于( )A.蒙古—西伯利亚B.东部沿海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2.形成“大佛洗脚”景观的主要缘由有( )①南海暖湿气流深化该地②地处副热带高压边缘③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北上④蒸发旺盛,水汽足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 2.A解析第1题,西伯利亚高压多出现在冬春季节,与材料中华西雨屏带出现的时间不符;8月,来源于东部沿海的是暖和潮湿的东南风,不是西风;青藏高原位于四川西侧,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低,青藏高原的冷气流下沉,顺地势下滑,形成西风冷潮;云贵高原位于华西雨屏带南侧,不是西侧。

第2题,形成“大佛洗脚”景观的主要缘由是东南季风(南海)和西南季风(孟加拉湾)带来的暖湿气流深化该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8月,副热带高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华西雨屏带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侧,暖湿的气流被迫加速沿副热带高压南缘进入该地,带来丰富降水。

①②③正确。

(2024广东佛山检测)热带云雾林是指热带潮湿地区被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的森林,是热带森林植被的一种特别类型,一般分布在热带狭窄的海拔较高的小范围内,是世界上“探讨最少的森林”。

哥斯达黎加的热带云雾林分布于该国中部山地,很多植物利用树叶吸取雾水以此获得水分。

近年来,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的云雾层上升,使得依靠云雾吸取水分生存的树木变得奄奄一息。

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的“云雾”来源于( )A.东北信风携带的加勒比海水汽B.西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C.西北季风带来的尼加拉瓜湖水汽D.盛行西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4.热带云雾林成为世界上“探讨最少的森林”主要是因为( )①人体舒适度差②植被破坏严峻③分布范围较小④大气含氧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生存面临巨大威逼的缘由可能是( )A.乱砍滥伐B.病虫危害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答案3.A 4.C 5.D解析第3题,哥斯达黎加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东北信风从加勒比海带来的水汽,受山地阻挡,水汽冷却凝聚形成云雾。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4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4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24(2024贵州仁怀检测)下图示意我国1979—2024年城镇化增量曲线(城镇化增量=当年的城镇化率-上一年的城镇化率)。

据此完成1~2题。

1.城镇化增量最大时( )A.城镇化水平最高B.城镇人口数量最多C.逆城市化最典型D.人口城镇化最快速2.据图推想我国产业的改变是( )A.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其次产业发展壮大C.第三产业出现衰落D.产业升级渐渐停滞答案1.D 2.B解析第1题,依据公式城镇化增量=当年的城镇化率-上一年的城镇化率,当城镇化增量最大时,反映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快,人口城镇化最快速,D对。

第2题,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和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升级不断发展,故B对。

(2024江苏盐城期中)灯光面积占比(灯光区域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与区域城镇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下图示意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省级行政区2000—2024年灯光面积占比的改变。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B.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C.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苏省D.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4.2015—2024年①省级行政区灯光面积占比改变反映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 )A.城镇化速度增长缓慢B.进入逆城市化阶段C.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D.处于城镇化的初期4.C3题,灯光面积占比越高,说明区域城镇化水平越高。

四条曲线中④始终最高,应为上海市;③次之,应为江苏省;①最低,应为安徽省。

A正确,B、C、D错误。

第4题,①省级行政区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最快,说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A错误。

安徽省相对其他三省级行政区经济较落后,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B错误。

城镇化初期城镇发展速度较慢,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慢,D错误。

2000年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安徽省郊区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灯光面积占比增长快,C正确。

摩天大楼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中国多地一度掀起“摩天大楼热”,争先恐后筑起高楼大厦。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8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8鲁教版

华中农业大学民法本科试卷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U ”错误的划“R ”。

每小题1分,共10分)1、单务合同都是无偿合同。

( )2、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一般只以受益人取得的实际利益为限,而不以赔偿受损人所受损失为标准。

( )3、立遗嘱是公民个人的意思表示。

张三立有遗嘱,并经公证,在死亡前用口头向在场的亲属宣布公证遗嘱作废,这是遗嘱的撤销。

(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 )5、公民对其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 )6、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具有广泛性,包括没收、税收、征用、罚款等。

( )7、个体工商户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 )8、违约人赔偿的损失,应略高于对方的实际损失。

( )9、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应属无效。

( )10、诉讼时效中断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断时效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继续进行。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借贷合同是( )A.单务合同B.诺成合同C.转移财产使用权的合同D.以国家专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信用合作社为出借人的合同。

2、共有人对共有关系的性质发生争议无法查明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按处理。

( )A.按份共有B.共同共有C.个人所有D.公共所有3、某甲在上班路上拾到提包一个,因当时找不到失主,又急于上班,甲就将提包带到单位,存放于办公室,并当即贴出招领启事。

至甲下午下班时,仍无人认领,甲就锁上办公室回家。

次日,甲上班时发现办公室被盗,拾得的提包也被盗走,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三天,失主发现招领启事后,就找到甲索要提包,甲将详情告诉了失主,失主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不当得利。

法院应判( )A.甲应当返还B.甲应予赔偿C.甲应给予一定补偿D.甲不予返还或赔偿4、《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9 中国人文地理(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9 中国人文地理(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考点规X练39 中国人文地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规X练第90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5某某某某一模)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

读图,完成第1~2题。

1.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内河航运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答案:1.D 2.C解析:第1题,蜜蜂属于活物运输,而且蜂农“追花夺蜜”时间相当宽裕,每一次移动距离相对较近,因此选择公路运输最适合,D项正确。

第2题,根据图某某息可知,在华北地区4、5月份采刺槐,而华北地区4、5月份会出现春旱,影响其采蜜,C项正确。

〚导学号95860199〛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积比较图,完成第3~4题。

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4.与某某相邻的M省区应是(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答案:3.A 4.C解析:第3题,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图中数据显示六省区中某某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可以判断其人口密度最小。

第4题,题干中M省区属于“黄河流域六省区”之一,人口超过一亿,且与某某省相邻,可以判断是某某省。

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B.造纸工业多沿海分布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6.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搭配合理的有( )A.——棉花、废纸B.某某——木材、竹材C.某某——甘蔗渣、桑树皮D.某某——秸秆、芦苇答案:5.C 6.C解析:第5题,结合造纸工业的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第一部分(一)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2013·全国第五次大联考)图中甲、乙、丙所在圆弧为北半球晨昏线的部分,甲、丙两地纬度相同。

读图,完成1~2题。

1.若乙地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则其纬度范围是( )。

A.0°~23.5°N B.66.5°~90°NC.23.5°N~66.5°N D.66.5°S~90°S2.如果甲、丙两地属同一日期且经度差小于180°,那么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北京处于高温多雨期B.北京日出时间为5时C.北京昼长为13小时D.北京正在举办国庆活动解析第1题,乙地为北半球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即晨昏线与纬线切点,所以所在纬度变化范围为66.5°N~90°N。

第2题,甲、丙两处属于同一日期,且经度差小于180°,且甲、丙两地所在纬线昼弧弧长小于夜弧弧长,同时甲、丙两地位于北半球,所以北京为冬半年,低温少雨、昼短夜长。

答案 1.B 2.D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表,完成3~4题。

3.资料日期中的今日所反映的可能是( )。

A.1月31日B.5月31日C.8月31日D.10月31日4.下列关于北京气象资料中三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1日气压较高,主要因为受暖空气影响B.1日白天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强并且受冷空气影响大C.1日风力较大,主要因为副热带高压势力强D.2日夜间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逆辐射强解析第3题,根据表中今日和明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出北京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表明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应为10月31日。

第4题,根据表中天气变化判断出,31日气压较低;1日受冷锋的影响,出现大风、降雨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低;2日夜间气温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较弱。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3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3鲁教版

考点规范练3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水星离太阳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才有可能被短暂地观测到。

水星大距是指从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

下图为2019年6月24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所处的轨道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2.从地球上看,下列也能上演东大距天象景观的行星是( )A.金星B.火星C.木星D.土星2.A1题,根据材料可知,水星大距是指从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

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水星处在轨道③位置时,水星在太阳的东边,且此时从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

故C正确。

第2题,水星属于地内行星,从地球上看,上演水星东大距时,水星和太阳位于地球同一侧,所以能上演东大距天象景观的行星是地内行星,选项中符合条件的为金星,故A正确。

(2022山东聊城一中期中)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与地球接近,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B.水星在小行星带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4.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D3题,火星的卫星在火星轨道内,土星距离火星很远,所以土星不可能遮住火星的卫星,故A错误;水星远离小行星带,不可能穿梭于小行星带,故B错误;火星上大气稀薄,故能见度很高,可以观察到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故C正确;因地球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公转轨道之内,在火星上夜晚应该可以观察到地球,但由于地球体积较小,彼此距离又比较远,所以只能观察到地球是一个较明亮的光点,而不可能是圆圆的球体,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人文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下面是浙江省部分地市近两次人口普查反映的常住人口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幅:温州>宁波B.人口再生产类型:宁波过渡型,舟山现代型C.年均自然增长率:衢州<丽水D.年均增长率:嘉兴<杭州2.关于浙江省各地人口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2010年杭州的常住人口最多,主要是受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B.温州市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大量外来人口C.丽水市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该市已步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D.舟山市的常住人口最少,主要是因为面积最小,与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承载力无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以上的城市:温州<嘉兴<杭州<宁波。

第2题,温州经济增长模式是民营“草根经济”,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

答案 1.D 2.B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区域发展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附近建设港口B.山区大力发展亚热带水果C.西南沿海建设化工基地D.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4.关于该区域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甲的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大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丙解析第3题,西南地区为盐田,可以以盐为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丙地附近是沙质海岸不适合建设港口;该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适合发展亚热带水果;该地区有河流经过,而且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一侧,水资源丰富,且海水淡化技术成本较高,所以该沿海地区不适合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第4题,甲城市比丁城市等级高,服务功能要多于丁城市;甲城市位于地势平坦的河流交汇形成的冲积平原上,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小;丙的旅游功能可能超过甲;丙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丁。

答案 3.C 4.C山东省菏泽市为我国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历史已有几百年历史。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

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专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

据此回答5~7题。

5.国家林业局选择在菏泽市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D.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6.2012年11月底,菏泽市10余万株冬季催花牡丹将陆续南下催花。

“花随人意应时开”,牡丹催花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

影响催化牡丹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土壤C.市场D.技术7.菏泽某园艺有限公司每年生产鲜花牡丹80万只,产品大量出口到荷兰、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十几个国家。

影响菏泽鲜花牡丹销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便利的交通和保鲜技术B.适宜的气候C.廉价的劳动力D.优越的政策解析第5题,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

第6题,牡丹催花的技术含量很高,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

第7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可以使鲜花销售到世界各地。

答案 5.D 6.D 7.A(2013·江苏南京十校期中)下图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下图中的( )。

A.工业区A B.工业区BC.工业区C D.工业区D9.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 )。

A.不同工序的生产协作B.商贸联系C.零部件工厂的联系D.产供销一体化体系解析第8题,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该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应该布局在高教文化区附近。

第9题,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体现了生产供销一体化。

答案8.C 9.D(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013·南京质检)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各种运输方式能耗和碳排放结构。

回答10~11题。

A.公路运输最小B.铁路运输最大C.水路运输最小D.航空运输最大11.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增长迅速。

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该地区交通工具碳排放的是( )。

A.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B.建设低耗能、零排放的城市轨道交通C.降低该地区高等级公路的比重D.提高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比重解析第10题,根据题干可知,单位能耗排放量可用占交通工具碳排放总量的比重除以占交通工具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来推算,可得铁路运输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相对值最大,公路最小。

第11题,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大力推广可以减少交通工具碳排放。

而铁路和航空运输具有碳排放高的特点,应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0.AB 11.AB(2013·山东兖州检测)下图是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D.可取得自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13.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表现的是( )。

A.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B.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C.大力开发利用环境资源D.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解析第12题,该文明生态湖区农、林、牧、副、渔相结合,注重岛屿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了废弃物排放,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13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湖区失去了绿色屏障,生态环境恶化,无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12.BD 13.BD二、综合题(共40分)14.(2013·山东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5 分)材料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近日又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城市,企业出6 000元月薪竟招不齐技工,16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

材料三1995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图(1)从材料三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

B 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提及“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模式,该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人口________率的下降。

(3)结合材料二分析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续维持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观点二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

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图中金字塔的年龄段判断出A低谷段出生在60年代初期,适逢我国三年自然灾害;B低谷出生在70年代末期,“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以“三低”为特点的现代型模式;人口的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出生率的下降;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应该在技能培训方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目前人口现状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1)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7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2)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3)原因: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普遍较低。

措施: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

(4)观点一:虽然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在1%以下,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以每年 800~1 000万的速度增长。

故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放松。

观点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造成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供应紧张、社会负担加重等。

适度提高人口出生率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压力。

15.(2013·改编题)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图2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5分)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

材料二长三角经济圈指由上海、南京、杭州为三个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广义的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圈。

(1)说明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其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主要自然条件有何不同?(2)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在交通运输、技术、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有哪些相同点?(3)分析长三角经济圈正在把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和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两大经济圈为背景,具体考查区域差异的比较、地理位置的描述、产业转移的原因等知识点。

第(1)题,考生都知道从具体方位描述地理位置,但是第一小问要从经济的角度说明位置的重要性,就要联系我国主要的经济区、经济带。

第二小问要求比较区域差异,而且限定了自然条件,可以结合图中信息对比分析。

第(2)题,该题要求比较区域共同点,并且限定了一些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第(3)题,产业转移的原因一般从本地区位优势丧失和产业升级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1)长三角经济圈地区位于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岸经济带的交汇处,北连京津唐,南接珠三角,中西部带动武汉经济圈和成都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

(2)均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交通发达;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素质高。

(3)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升,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成本高,因而失去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