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媒介素养调研报告
媒介素养调研报告媒介素养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传播迅速的时代,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调研旨在探讨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并为提高媒介素养提供有益建议。
二、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分发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问卷内容涵盖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媒介使用的常见方式、媒介内容的理解与判断等。
三、结果与分析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根据问卷结果,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占比46%,其次是30-40岁,占比30%。
这说明年轻人更加注重媒介素养。
此外,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以本科学历居多,占比65%,再者是研究生学历,占比20%。
这也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加重视媒介素养。
2. 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被调查者知道媒介素养的存在,但仅有36%的人对媒介素养有清晰的认识。
此外,将媒介素养定义为“能够通过媒介获得信息和知识,准确判断信息真伪并善用媒介技术”的被调查者仅占23%。
这表明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媒介使用的常见方式基于调查结果,主要的媒介使用方式是手机,占比80%,其次是电脑和电视,分别占比60%和50%。
社交媒体、手机应用和网络阅读也是受欢迎的媒介使用方式。
这说明人们对于媒介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并且移动设备越来越成为主流媒介。
4. 媒介内容的理解与判断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介内容中存在着虚假、误导和夸大的现象,仅有30%的人认为媒介内容可以被相信。
此外,有65%的被调查者没有意识到媒介故意创造偏见和引导舆论的可能性。
这表明人们在媒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对于提高媒介素养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程度,引导人们理性使用媒介。
民族地区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接 受 调 查 的 群 体 当 中 , 部 分 为 在 校 中学 生 , 要 对 其 接 触 大 主 新媒介的情况进行 问卷调查 。结 果显示 , 目前该 地区大 多数 青 少 年 学 生 已接 受 新 媒 体 部 分媒 介 , 民族 地 区 的 特 殊 经 济 因 情 况 而 导 致其 不 能 与新 媒 体 繁 多 的媒 介 形 态 全 面 接 触 。但 提 高新媒体 素养水平依然显得尤为重要。 ( ) 机 与数 字 电视 成 为 青 少 年 最 常查显示 , 目前该地 区青少年使用 的新媒体 对象主要是 手机 与数 字电视 , 其中手机使用者人数最 多, 6 .%。 次 占 36 其 是接触数 字 电视 的人 数 占 2 % ,由于 大多数学 生来 自农 39 村, 使用互联 网的占少数。加之该地 区媒介环境较差 , 手机 与 随着 互联 网技 术的 日臻成熟 , 业界 与学界越 来越热衷于 电视 成 为这 一 群 体 接 受 外 界 信 息 的 主 要 方 式 。青 少年 在 日常 将 目光投注于 “ 新媒体 ” 。一时间 ,新媒体 ” “ 这一概念见诸 各 生 活 中 最 常 使 用 的 新 媒 体 形 式 数 字 电视 2 .% 、 计 算 机 39 大 学 术 刊 物 , 且 对 新 媒 体 的使 用 很 快 咸 得 到 广 大 民众 的 欢 1 .% 、 机 6 .% 而 25 手 36 迎 , 至 成 为 了时 尚 的宠 儿 。 目前 , 观 国 内 学 界 对 新 媒体 的 甚 综 ( ) 机 成 为 最 常 用 的 上 网 工 具 二 手 概 念 中 比较 直 观 明 了 的 是 “ 媒 体 是 指 相 对 于 书 信 、 话 、 新 电 报 通 过调 查 发现 ,在 6 .% 的 有 手 机 的 学 生 群 体 中 ,0 O4 4 % 刊 、 播、 广 电视 等传 统 媒体 而 言 的 , 托 数 字 技 术 、 联 网 络 、 的学 生 正 在 使 用 手 机 上 网。 在 论 及 手 机 上 网 的 好 处时 , 多 依 互 大 移 动 通讯 技术 等 新 技 术 向 受众 提 供 信 息 服 务 的新 兴 媒 体 ” [ 数学 生表 示 , 机 上 网快 捷 方 便 , 用 成 本 相 对 较 低 , 合 学 。1 ] 手 使 适 新媒体 包括论坛 ( 拟社 区 )微 博、 虚 、 数字 电视 、 动 电视 、 移 博 生群 体 使 用 。在 所调 查 的 学 生 正在 使 用 手机 上 网 的学 生群 体 客 、 上 即 时通 讯 ( 网 QQ、 N)手 机 ( 纸 、 MS 、 报 电视 ) 以及 其 他 形 中 , 用 手 机 上 网 目的 人 数 排 名 从 高 到 低 依 次 为 : 手 机 查 使 用 式 的新型 网络 媒体 等 , 以其 丰富的信 息资源和 多样化 的传 资 料 的 占 1 .% , 手 机 用 来 0Q、 信 聊 天 的 占 49 , 并 O3 用 飞 ,% 看 播 方式 吸 引着 广 大 青 少 年 。 新 闻 的人 数 占 27 , 小 说 的人 数 占 11 。 从 以上 数 据 可 .% 看 % 随着传播 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 , 国的媒体 环境正 发生 以看 出 , 少年群体在 对新媒体 的使用动 机上 , 我 青 实行按 需 所 日新 月 异 的 变 化 , 一 定 程 度 上 来 说 “ 媒 体 改 变 了 传 统 的 取的原则。相对来说 , 从 新 比例较 高的查阅资料项为 1 .%在 一 03 传播形态 ” 2 。[ 1 新媒体 的前进 的步伐无时不催促着媒介素养 的 定 程 度 上 说 明 ,新 媒 体 对 其 的 吸 引 力 首 先 在 于 能 为 己 所 用 , 更新 。基于 此, 民族地 区青 少年 的新 媒体 素养必须 引起高 即新媒体 发挥 了其 方便快捷 的优 势而被青少年接纳 。另外 , 对 度 重 视 与 关注 。 在 使 用 手 机 上 网时 间 的调 查 中 发 现 , 均 每 天 使 用 手 机 上 网 平 新媒体的发展与新媒体素养 内涵 时 间 为 3 — O分 钟 的人 数 均 占 6 06 %。 ( ) 媒 体 的 发 展 一 新 三、 新媒体素养现状与提高新媒体素养对策分析 新媒 体 被 学 术 界 广 誉 为 “ 五 媒体 ” 与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报 第 , ( ) 一 新媒体素 养现状 刊、 影视、 户外 、 广播 四大媒体 区别开来。当前 , 新媒体凭借其 通 过 调 查 发 现 , 地 区青 少年 群 体 总体 新 媒 体 素 养 情 况 该 独 特 的 传 播 方 式 和 便 捷 的 交 流 方 式 成 为青 少 年 日常 生 活 的 不 容 乐 观 。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深受青 少年 的青 睐与热捧。 首先 , 该地区青少年对新媒体 的识 别能力较差。在调 查 ( l 媒 体 素 养 内涵 二 新 与 深 层 访 谈 中 发 现 , 部 分 调 查 对 象 在 填 写 问卷 前 提 问 “ 大 您 新媒体素养概念 的确定要追溯 到媒 介素养概 念的确定 。 最常用 的新媒体媒 介形态是什么” 一题 的选 项中没有 报纸和 19 9 2年 美国媒体 素养研 究中心 给媒介 素养下 的定义 是 : 媒 广播 , 仍有一部分人对数字 电视知 之甚少。这表 明青少年 且 介 素养就 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 的选择 能力、 解能 对新媒体 的认识还 不够 ,对其经 常接触 的手机媒体 较 为认 理 力、 质疑能 力、 评估能力、 创造和生产能力 以及思 辨的反应能 可 , 而对其他新媒体形态认可度极低 , 有待加 强。在对计算机 力。学者鲁 宾则将媒 介素养 分为三个层面 , 知识模 式 ” 即“ 、 的使用人 数当中 ,03 1 .%的人 以查 资料 、提高学 习效 率为互 “ 解 模 式 ” “ 力模 式 ” [ 文 综 合 二 者 的概 念 后 得 出 新 联 网 使 用 目的 。但也 有 92 的 人 是 为 了 玩 游戏 , 说 明在 对 理 和 能 。3 1 本 l% 这 媒体 素养 必须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的内容 : 对新媒体 的识别和 新 媒 体 的 理 解 上 , 在 一 定 偏 差 。 存 理 解能 力、 新媒体信 息的判断和质 疑能 力、 与和使 用新 对 参 其 次, 该地 区青 少年群体 对新媒体 信息 的判 断和 质疑能 媒体 的能力。以此为依据 判断贵 州某 民族 自治县青少年新媒 力较 弱。在调查 问卷中关于“ 手机 收到的类似打钱至 某卡号 与 某 人 为您 点 赠 歌 曲至 某 网 站 请 及 时 下 载 ” 的信 息 调 查 中 , 体素养水平。
中学生媒介使用调查报告
中学生媒介使用调查报告1.引言概述部分内容: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学生媒介使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探讨媒介对中学生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同时分析中学生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学生合理利用媒介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与解决方案,促进中学生健康、理性的媒介使用。
":{"3.1 总结调查结果":{},"3.2 分析媒介使用的利与弊":{},"3.3 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中学生媒介使用调查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媒介对中学生的影响以及中学生媒介使用的问题与挑战,详细分析了中学生在媒介使用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结论部分将总结调查结果,分析媒介使用的利与弊,并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
整篇文章将全面展现中学生媒介使用的现状,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3.3 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请编写文章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调查报告的目的是对中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探讨媒介对中学生学习、社交、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中学生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终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案。
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中学生健康媒介使用的指导和管理,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
,"2.3.3 隐私与安全问题":{}}},"3.结论":{"3.1 总结调查结果":{},"3.2 分析媒介使用的利与弊":{},"3.3 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媒介使用情况调查2.1.1 调查方法为了解中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如举办新媒体大赛、组织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 建立媒介素养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 的媒介素养进行全面评估。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对于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内容三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初中生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美国媒介 素养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媒体,包括电视、电 脑、手机等等。然而,这些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并不都是积极、健康的,其中也包 含了许多不实、不良信息。因此,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 要任务。
参考内容二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近年来,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引起了广泛,然而,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的研 究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在文献综述方面,前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媒介素养认 知、媒介素养行为和媒介素养教育三个方面。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媒介素养 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对新媒体的特点和影响认识不足。在媒介素养行 为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如加强课程设置、开展 实践活动、建立教育评价体系等。
对于我国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
首先,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我国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媒介素 养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报告
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报告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对于媒介的使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然而,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浪费时间、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等。
因此,研究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培养和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一所中学的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媒介使用时间、媒介对学业的影响、媒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四、研究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青少年媒介使用时间普遍偏长,特别是在晚上和周末。
2. 媒介对学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分散注意力和减少学习时间。
3. 青少年对于媒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
4. 青少年对于媒介的理性使用能力较差,容易沉迷其中。
五、研究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1. 父母和学校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情况,适度限制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媒介。
2. 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媒介的优点和缺点,提高他们的媒介相关知识。
3. 开展媒介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使用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青少年提供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相关的资源和指导。
六、研究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和提升方法和建议。
只有通过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理性媒介使用能力的青少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兰州及榆中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兰州及榆中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作者:周艳琴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和榆中地区(农村)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从他们的媒介接触、媒介理解与领会、媒介传播三方面来揭示当前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并对比他们对新媒介的接触和使用等来看“信息沟——知沟”是否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之中,以及有什么样的表现。
【关键词】中学生媒介素养“知沟——信息沟”一、文献综述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①近两年来,这一问题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教育界新兴的探讨热点。
美国学者P.J.蒂奇诺等人提出“知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②。
本文就是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和榆中地区(农村)中学生的调查,来揭示当前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并对比他们的媒介接触,使用等,看“信息沟——知沟”是否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之中,以及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问卷设计与调研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1份,问卷回收率为95.5%。
分别在兰州市四所中学及榆中二中(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均来自农村)作了调查。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一)中学生的媒介接触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媒介接触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网络,手机,报纸,广播,期刊。
其中接触频率最高为电视的人数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7.2%,可以看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仍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接触频率位居第二的网络人数也占了13.4%,其后的手机成为中学生接触频率位居第三的媒体。
虽然在接触频率上,广播的接触频率在总体看来排名较后,但是,每天接触广播的中学生却比每天接触网络的人数多(偶尔接触网络的人占42.4%,经常接触网络的占35.6%)。
高中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高中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在高中阶段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举措。
2008年6月,我们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一、高二两个年级6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学生家庭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故媒介接触的种类以及媒介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多。
我们采用自编问卷,通过焦点团体组讨论并借鉴其他相关研究调查问卷,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编制而成,问卷的设置是根据对媒介素养赋予的一种可操作化定义而形成的,主要将媒介素养分成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传播等5个维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其中,高一165人,占57.29%;高二123人,占42.71%。
通过调查分析,高中生接触和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其媒介素养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高中生媒介素养中的“选择”素养1.高中生选择和接触媒介的类型多样且时间较长高中生每周媒介接触行为在他们的课余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
虽然各种媒介接触的次数近于相同,但是接触网络和电视在高中生的媒介接触活动中占有的时间比例最大,因而我们进行媒介教育实践时也应适当增加对网络素养和电视素养的教育比重。
2.高中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是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在考察高中生媒介接触动机时,答案集中在“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两个方面。
在开展媒介教育时应该注意到学生对这两方面的需求,给予积极的引导。
3.高中生选择媒介内容依媒介形式不同略有变化高中生主要收听的广播内容是“娱乐类”、“新闻类”,其次是“学习类”;主要收看的电视内容为“影视剧”、“体育娱乐”、“时政新闻”;主要阅读的报纸内容为“时事政治”和“体育娱乐”,其次是“时尚”、“文学”;主要阅读的杂志内容为“体育杂志”和“文学类”、“时尚类”;主要在网络上浏览的内容为“玩游戏、聊天、贴吧”,“浏览新闻,获得资讯”,“打理博客等个人主页”,以上情况可以为我们媒介教育实践教材的编排提供参考。
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报告
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报告引言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年轻一代的中学生。
互联网为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渠道和交流平台,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培养健康的网络媒介素养,本报告将探讨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网络媒介素养的定义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互联网环境中获取、理解、评估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和技能。
这种能力和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获取能力:中学生应当具备快速而准确地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信息理解能力:中学生要能够准确地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信息评估能力:中学生应当具备辨别信息可信度和真实性的能力,以避免被网络谣言所误导;- 信息应用能力:中学生要能够将所获得的信息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以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搜索和筛选信息能力:互联网上的信息繁多且混杂,中学生需要具备搜索和筛选的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找到准确、可靠的信息,以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
2. 整合和利用信息能力:中学生需要能够整合、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评估和辨别能力:中学生需要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免受到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影响。
4. 沟通和合作能力:互联网为中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和交流平台,中学生需要具备准确表达观点、尊重他人、合作共享的能力,以良好地参与网络社区。
培养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方法为了培养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包括警示网络安全风险、告知上网活动的责任和法律限制等。
2. 培训中学生信息搜索和评估技能:开展信息搜索和评估的培训课程,教授中学生合理使用搜索引擎、辨别虚假信息的技能。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oc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oc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
媒介现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
然而,在迎接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同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提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
今天如果我们缺乏对媒介作用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对当前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文化特点乃至我们自己,甚至对现行的教育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2.未成年人离不开媒介。
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是各家网络和网络商家的目标受众群。
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2300万。
从网民结构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4%;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了14.9%。
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巨大的。
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则有很大改变,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和学校,帮助完成这一社会化的过程。
现在的孩童多数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
近年人们对媒体给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忧心忡忡,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孩子出现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倾向,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
网络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因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有效教育,从而患上了“道德缺血症”、“法律痴呆症”和“网络痴迷症”。
面对这些顽症,治愈他们的有效方案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赋权于青少年,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
有了较好的网络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有了网络素养,青少年好似穿上了“防弹衣”。
西安市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西安市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调查分析摘要: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网络这种新兴媒介,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一把“双刃剑”,其特点日益凸显,对转型期的中国提出挑战,对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更是提出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主要以西安地区的中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关于媒介素养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了中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情况,并就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媒介;媒介素养教育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截至2022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22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
[1]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媒介素养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急需重视的问题。
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育系统中,我国香港、台湾也趋向成熟。
而我国大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西安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虽有起步,但同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还存在巨大差距,对于这样一个过渡型城市,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更有必要。
一、调查方法2022年1月~6月,我们对西安市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将调查学校分为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高等职业学校四类。
根据学校办学水平、学校环境等因素,在上述四类中分别抽取两所典型学校和该些学校初中和高中。
共对西安市6所中学和2所高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统一问卷、目标式抽样的方法,在中学校内进行发放。
共发放问卷725份,回收有效问卷7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2%。
问卷样本中,男女构成情况为男性400份,所占比例为55.2%,女性325份,占44.8%;学历构成为初中277份,所占比例为38.2%,高中349份,占48.1%,高职99份,占13.7%;学校类别为省重点中学200份,所占比例为27.5%,市重点中学258份,占35.6%,普通中学168份,占23.2%,高职99份,占13.7%。
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一)
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一)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
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
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
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
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
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
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发布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
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媒介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媒介环境中,包括互联网、电子出版物以及传统媒体等多种媒介形式中的信息获取、评估和利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本研究报告旨在调查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提出促进媒介素养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尚有提高空间。
首先,大部分中国公众还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容易被媒体的宣传影响而产生盲目从众的行为。
其次,许多人在面对信息时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容易被谣言和假新闻所误导。
此外,一些人对于媒体内容的偏好也较为片面,只关注一方或一种声音,而忽略了多元的观点和信息来源。
针对以上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改进和促进媒介素养的建议。
首先,建议学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评估和利用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其次,政府和媒体应当加强对假新闻和谣言的查证和辟谣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此外,媒体应该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和道德规范,提供多元的观点和信息,以提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此外,媒体从业人员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建设,提高其传媒技术和新闻写作能力,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媒体产品。
同时,也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关注公众需求和兴趣,多样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多样性和可获得性。
总之,中国的媒介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只有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媒介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政府、学校、媒体和公众本身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和促进。
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媒介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媒介环境中获取、理解、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媒体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1.学生对媒介的使用情况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对媒介的使用非常普遍,他们喜爱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介进行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
大部分学生对媒介的使用缺乏规范和自控,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等娱乐媒介。
2.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就学校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教材也相对匮乏。
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媒介素养教学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多依赖于各学科教学中的零散引导和学校的宣传教育。
3.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媒介素养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对媒介的消费和评价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二、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由于中职学生正处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之中,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将离不开各种媒介。
媒介素养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只有提前培养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中职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媒介素养教学课程较少,教学内容不规范。
(2)学生自身媒介素养认知不足,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学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引导。
(4)学生使用媒介的习惯不规范,缺乏自我控制和自律意识。
(1)教育资源缺乏。
学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不足,教材、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均相对匮乏。
(2)教育内容滞后。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过于注重媒介技术的使用,忽视了媒介信息的评价和批判意识培养。
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生活中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
他
们与各种媒介的接触不断增加,例如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这些
媒介对青少年的认知、行为和态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青少年的
媒介素养也越来越重要。
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青少年才能更好地利用
媒介,避免受到媒介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青少年媒介素
养状况,为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问题
1.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如何?
2.媒介素养与青少年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哪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4.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与其媒介使用行为之间是否有关联?
三、研究目的
1.了解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
2.探究青少年媒介素养与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3.分析青少年媒介素养受到的影响因素。
4.探究青少年媒介素养与其媒介使用行为之间的联系。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3-18岁的青少年。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样本。
问卷包括以下方面:媒介素养的认知、
媒介素养的技能、媒介素养的价值观以及媒介使用行为等。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 在了解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使用媒介。
2. 为探究媒介素养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提供参考,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3. 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方面提供相关数据,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教育计划和普及媒介素养的宣传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 介 : 1吴小叶 , 女, 汉族 , 湖南新化人 , 贵 州民族 大学学报 编辑部副教授 ; 2万乃华 , 女, 贵 州安顺人 , 贵 州民族 大学传媒 学
院学生。
2 0 1 4牛 6≯ ( 第1 4 8 )
毋 致嫒 太 学 学 报 f ∞学 叠 一
随机抽样原 则选取盘县第二 中学学生和盘县普古
在信息时代 中“ 外来” 文化 不 断 冲击 着 当地 特色
民族 文化 的 民族地 区而 言 , 中学生 的媒介 素养对 其成长 以至当地 民族 经济文化和社会 的发展显得
彝族苗族 乡普古 中学的初 中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 主要通 过问卷 以及访谈进行 。问卷调查选取盘县 第 二中学 高一学生 ( 因正值 期末 高二 高三学 业负 担重 ) 、 普 古 中学 初 一 至 初 三 学 生 为 调 查 对 象 。
学 )
N【 J . 6
1 ) e c. 2 【 j 1 4
] o u r t l a l o f ( u i z h o t J Mi n z u Un i V l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l I £ i S t ) i a I ( - i e r l { ‘ p 1
共 发 放 问卷 3 5 0份 , 回收 3 5 0份 。有 效 调 查 问 卷
使用上 , 电视和手 机是学生 们获取 信息 的重要渠
道 。电 视 占 9 6 % ( 2 8 8人 ) , 手机 占 7 5 % ( 2 3 6
3 0 4份 。其 中 , 高一 1 3 8人 , 初中 1 6 6人 ; 男生 1 5 9 人, 女生 1 4 5人 ; 少数 民族学生 1 4 8人 。问卷 内容 主要涵 盖 中学生对 媒介 的接触 和使用 、 解读 和批 判以及媒介素养教 育这三个方面。为弥补问卷不
C NN I C数 据 显 示 , 2 0 1 2年 我 国 2 5周 岁 以 下
地 区中学生 的媒介 素养究 竟如何 , 对之鲜有研究 , 学界 大多关 注 的是 民族 地 区大 学生 媒 介 素养 。 ②
故此 , 应 予 以重 视 。 二、 研 究 的 实施
的青 少 年 网 民规 模 为 2 . 3 5亿 , 占 网 民 总 体 的
2 0 1 4年 苇 6期 ( 总第 1 4 8 )
世 州氏板大学学报( 哲 学祉 套科 学叛 )
J o u ma l o f( ; u i z h o n Mi n z U Un i v e r s i t y f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 ) ( ‘ a l S c i e n c e )
4 1 . 7 %, 占青 少年 总 体 的 6 6 . 4 %, 超 过 全 国平 均
水平( 4 2 . 1 %) 2 4 . 3个 百 分 点 , 较2 0 1 1年 增 加 2
个 百分点 。青少 年 网民 中 , 中学生群 体 占比达到
4 0 . 5 %。 对 正 处 于 人 生 观 世 界 观 形 成 时 期 的 中
盘县隶 属贵州省 六盘水 市 , 地处 滇 黔桂 三省 区结合部 , 是贵 州西 大 门, 境 内聚居 着 汉 、 彝、 苗、 白、 回等 2 7个 民族 , 少 数 民 族 人 口 比例 约 占 2 0 % 。盘县普古彝族苗族 乡居住着汉 、 彝、 苗、 白、
布依 等多种 民族 , 其中, 彝 族人 口占 4 5 %, 苗族人
关键词 : 民族地区; 中学生; 媒介素养 中 图分 类号 : G 4 5 9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6 6 4 4 ( 2 0 1 4 ) 0 6— 0 1 8 1— 0 5
一
、
问题 的提 出
是 乡镇 、 农 村相对 于城市 而言 , 更是 如此① 。民族
尤为重要 。然而 , 目前我 国媒 介素 养教 育普 遍处 于缺失状 态 2 J , 中学 生媒 介 素 养令 人 堪 忧 , 特 别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4—1 6
基金项 目: 贵 州省教 育厅 高等学校人 文社科研 究项 目[ 编号: 1 2 Z C 1 4 4 ] ; 贵 州民族大学省级特 色重点 学科—— 新闻传播 学建设
人) , 网络 和报 纸分别为 9 8 、 9 7人 , 广播最 不受欢 迎( 仅有 4 2人) 。其 次 , 少 数 民族 学生 和 汉族 学
生相 比较来看 , 少 数 民族学 生通 过 网络及 手机获
足, 同时对 当地部分教师 、 家长进 行 了深度访谈 。
育这 三个 方 面对 民族 地 区 中学 生媒 介 素 养进行 调 查研 究 。结 果表 明 , 民族 地 区 中学 生媒 介 素 养较
低; 学校、 家庭对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 育引导较 少; 媒介素养教 育处于“ 供 不应 求” 的尴尬境地。对
此, 提 出 中学生媒 介 素养提 升 的相 应 建议 。
O . 6
De c. 20l 4
民族 地 区 中学 生 媒 介 素 养调 查 研 究
吴小叶 , 万 乃华
( 1贵 州民族 大学 学报 编辑 部 ; 2贵 州民族 大 学 传 媒 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
摘
要: 文章 以贵 州省盘 县 为例 , 从 中学生对媒 介 的接 触 和使 用 、 解读 和 化可 以拓宽其视野 、 促进其 发展 , 但 色情 、 迷信 、 暴力 等倾 向的不 良信 息会 给 其成长带来不 利影 响 。可 见 , 媒介 素养 对 中学生
的成 长 以至整个社会 的发展都 至关 重要 。而对 于
口占 1 2 % 。依据县城 和农 村 的地 域不 同 , 按 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