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ons in Shigella spp.Isolated from China
MDR、XDR、PDR多重耐药菌暂行标准定义
四、多重耐药菌的同源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医院感染疑似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 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 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4、CR-ABA、CR-PAE: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CLSI规定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可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或MIC法。
对于XDRAB或PDRAB菌株建议采用MIC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给临床提供 更有价值的用药参考。对于XDRAB或PDRAB感染,推荐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联 合药敏试验,如琼脂棋盘稀释法可精确判断两药是否有协同、相加或拮抗作 用,但该方法较为繁琐;也可采用K-B法,将待测药敏纸片放置相邻、距离 合适的位置,次日观察两个纸片间抑菌圈是否有扩大;或用Etest法,把Etest 条在合适的位置交叉叠放,可粗略观察药物间是否有协同作用。
若*中的某种病原体对某个代表性抗菌药物或这个类别抗菌药物固有耐药,则这个或这类抗菌药物需从列表中 去除,定义这种细菌耐药时不能计算到当中
4 MDR、XDR、PDR铜绿假单胞菌的定义标准
4.1 MDR 对表4中8类抗菌药物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 的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4.2 XDR 对表4中8类抗菌药物中的6类或6类以上(每类中 的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黏质沙雷菌 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 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 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遗传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中南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作者:周宏灏刘…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046 更新时间:2008-12-26 14:36:37遗传药理学中南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周宏灏刘洁(原载于刘耕陶主编:当代药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是研究人体先天性遗传变异引起的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作用靶点功能异常,导致药物代谢和效应群体和个体差异的一门科学。
近些年来,遗传药理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和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这是因为它从基因到基因的表达来解释药物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的根本机理,因为它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药物的作用,也因为它把从分子水平的学科到临床水平的学科,包括药理学、生理学、遗传学、基因组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学等多学科联合到一起来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是临床药物治疗中常见的普遍现象,因此,目前运用的传统药物治疗模式,即根据疾病的诊断实行“一病一药一剂量”治疗方案常常在部分病人中或是无效、或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
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有性别、年龄、伴随的疾病、体重等,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遗传因素,而这恰恰被忽视。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药物治疗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进展,促进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的发展。
近20年来遗传药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是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阐明了药物处置和效应差异的遗传本质。
药物基因组学是应用已获得的遗传信息预测药物治疗结果(治疗性和毒性作用),以促进药物的开发,并为以每个病人的基因结构为基础的合理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使药物治疗模式开始由过去的诊断导向治疗(diagnosis-directed drug therapy)向根据个体的遗传结构实行基因导向性治疗(gene-directed drug therapy)的新模式转换,美国华尔街日报敏锐地于1999年4月16日以“针对个人独特的遗传特征的个体化用药的新时代”(New era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targeting drugs for each unique genetic profile)为题以头条报道了这一新的动态。
耐药结核病
经验性治疗
每一方案都根据以前抗结核治疗的历史和 有代表性的耐药监测资料进行设计。经验 化治疗可根据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 整。
个体化治疗
每个方案的设计根据以前抗结核治疗的用 药史和每个人的药敏试验结果而确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实验室要求较高,需要 对二线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可以避免使用已经耐药的、毒性大、价格 贵的药物。
DOTS-Plus优先领域(今后10年)
扩展耐药监测 对全球MDR-TB疫情进行监测与预测 加强有质量保证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的能力 按照WHO指南要求扩展MDR-TB治疗 建立有质量保证的、与需求相适应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市场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技术和全球合作
• expand drug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DRS); • monitor trends and regularly update the global estimates of MDR-TB; • strengthen capacity for quality-assured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 dramatically scale up MDR-TB treatment according to WHO guidelines, since currently less than 2% of the total
/1HRZE 3次/周
3次/周
- 失败病人
种类 III
病人定义 化疗方案
强化期
巩固期
新发涂阴病 2 HRZ
人
3次/周
肺外结核病
人
4 HR 3次/周
种类 病人定义
化疗方案
强化期
最ICH指导建议建议原则培训课件
Q5B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Construct in Cells Used for Production of r-DNA Derived Protein Products 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源于重组DNA的蛋白质产品的生产中所用的细 胞中的表达构建分析
3. “E”类论题:E代表EFFICACY,指那些与人类临床研究相关的课题。 4. “M”类论题:M代表MULTIDISCIPLINARY, 指那些不可单独划入以上
三个分类的交叉涉及的论题。同时M又细分为5个小类 M1: 常用医学名词 (MedDRA) M2: 药政信息传递之电子标准 M3: 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临床前研究时间的安排 M4: 常规技术文件(CTD) M5: 药物词典的数据要素和标准
Q7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uide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活性药 物成份的GMP指南
Q7 Q&As Questions and Answers: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uide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溶剂指南 Q3D Guideline for Elemental Impurities - NEW Q3D Implementation of Guideline for Elemental Impurities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表型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分型
文章编号:1673 8640(2010)12 0934 06 中图分类号:R378.1 文献标识码: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表型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 基因分型吴爱武1, 招志翔1, 林红燕2(1.广州医学院检验系,广东广州510182;2.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260)摘要:目的 研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 A )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 )的发生率及其葡萄球菌盒式染体色m ec(SCCm ec)基因分型。
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SA 耐药性检测及MR S A 测定,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进行SCCmec 各基因型及PV 杀白细胞素(PVL )基因型的检测。
结果 102株S A 中检出39株M R S A,检出率为38.2%(39/102)。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 SS A )对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9.7%、31.7%、22.2%;对庆大霉素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为6.3%~14.3%。
而MRS A 对克林霉素、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00%耐药,对其他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
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MRSA 菌株的SCCmec 基因型以SCCm ec 型为主,占71.2%,SCCm ec a 占10.3%,未检测出PVL 基因。
结论 临床分离的S A 中,MRS A 耐药率较M SSA 高且表现为多重耐药,其SCCmec 基因分型主要表现为SCCmec 型,其次是SCCm ec a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 ec ;聚合酶链反应An ti m icrob i a l s u scep tibility pheno types of S taphy lococcus aureus strains and staphy l ococca l cassettechro m os o m e m ec geno types of m eth ic illi n resistant S taphy lococcus au reu s stra i n s WU A i w u 1,Z H AO Zhi x iang 1,LI N H ongyan 2. (1.T he F acult y of Laboratory M edicine ,Guangzhou M e d ical Colle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182,China ;2.T he Second Affiliate d H o sp ital of G uangzhou M edical Colle 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260,Chi na) Abstract :O b jec ti ve To study the drug resistance o f S ta p hy lococcus aure u s (SA )stra i ns i solated fro m the c linical spec i m ens ,t he i nc i dence rate ofm e t h icillin res i stant S t ap hy lococcus aure us (M RSA )stra i ns and staphy l ococcal casse tte chrom oso m e m ec (S CC m ec)g enotypes ofM R S A stra i ns .M e thods The disc agar diff usi on test w as used to deter m i ne the drug resistance o f SA and M RSA stra i ns .T he m ulti p l ex po l ym erase cha i n reac ti on (PCR )w as used t o de tect SCCm ec genotypes and P an t on V alenti ne leuko cidi n (PVL )gene of M RSA stra i ns .Resu lts102SA i solates wereco llected ,o f w hich 39(38.2%)M R S A iso lates w ere d iscov ered .T 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of m ethicilli n sensiti ve S t aphylo coccus aureus (M SS A )stra i ns t o cli nda m yc i n ,su lfa m ethox azole and tetracyc li ne we re 39.7%,31.7%and 22.2%respecti ve l y .T 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o fM SSA stra i ns to gen ta m i c i n and qu i nolone w ere 6.3% 14.3%.T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of M RSA strains to cli ndamyc i n and beta lacta m antibiotics w ere all 100%,and the m a j or ity o f M R S A iso lates showed m ulti drug resistance .The vancomyc i n resistant SA iso l a tes had not been d iscove red .Among a ll M R S A iso lates ,the genotype SCCm ec was 71.2%,t he genotype SCCm ec a was 10.3%,and PVL gene had no tbeen discovered .Conc l u si on s Am ong all SA stra i ns i so lated from c li n ical spec i m ens ,t he MR S A iso l a tes s how m ulti drug resistance and g rea ter resi stance than the M SS A i so lates .Among a ll M R S A i so lates ,t he SCCm ec geno t ype ism a i nly SCC m ec ,w hich is foll ow ed by SCCm ec a .K ey words :M eth i c illin res i stan t Staphy lococcus aure us ;Staphy l ococcal cassette chromo so m e m ec ;Po ly m erase chain reac tion基金项目:第8轮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基金资助项目[粤教科(2007)26号]作者简介:吴爱武,女,1966年生,硕士,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药学英语单词短语总结
药学英语单词短语总结药学英语单词短语总结1.具有成药性潜力的新化合物:New compounds with potential of drug resistance2.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3.法定手册:Legal manual4.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和神经系统:Cardiovascular、Respiratory、Endocrine and nervous system5.新药的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6.针对癌症的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cancer7.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drugs(OTC)8.处方药:Prescription9.药品的用法和用量:Usage and dosage of drugs10.目标分析物的衍生化:Derivation of target analytes11.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12.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13.适应症和禁忌症: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14.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Immunogenicity and immunetoxicity15.优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1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Vi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17.微生物发酵液:Microbial fermentation broth18.多药耐药:Multi drug resistance(MDR)19.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20.脱氧核糖核酸和寡聚脱氧核苷酸:DNA and oligodeoxynucleotide2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22.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23.二次代谢产物:second metabolites24.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25.胰岛素分泌:Insulin secretion26.统计学显著意义: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27.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28.生理学和病理学:Physiology and pathology29.失效期:beyond-use date30.假劣药品:Counterfeit drugs31.出院后的药学护理:Pharmaceutical car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32.警告和注意事项:Warnings and precautions33.教学医院:T eaching hospital34.陆地植物:T errestrial plant35.多学科领域:Multidisciplinary field36.基于实验室的细胞和分子技术:Cell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based on laboratory37.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3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39.质量管理概念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Quality management concept andGMP40.康复:Recure41.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42.免疫血液学:immunehematology43.心功能不全:Cardiac functional insufficiency44.免疫测定:Immunoassay。
多药耐药基因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受性(MDRJ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
所谓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既对广泛的结构和功能不相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的耐药,导致某些联合化疗方案失败。
尽管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不断地产生及应用,并在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成功,但在大多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却收获不大。
临床上许多肿瘤在经历了最初有效的化疗后,又再复发,多发癌化疗者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受性。
肿瘤耐药原因很多,目前公认最主要是多药耐药基因的过渡表达,克服此障碍,肿瘤化疗将取得决定性突破。
1MDR的概念肿瘤细胞耐药性可分为内在性耐药(intrinsic drug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两类,既原发地存在于某些肿瘤中,称内在性耐药;继发于化疗后,称获得性耐药。
根据耐药谱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 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o PDR只对诱导的原药产生耐药,而对其它药物不产生交义耐药。
而MDR是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物产生交义耐药。
内在性耐药的原因仍不清楚,而获得性耐药是山于变异的耐药肿瘤细胞亚群过渡生氏所致。
内在性耐药与获得性耐药作为一种独特的耐药现象是成功地治疗肿瘤的关键性难题,因而成为近儿年国内外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2MDR的耐药机制1970年Biedler和Riehm首先描述了 MDR表型:一种药物诱导产生的耐药细胞株可用对其它多种化学结构和功能完全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他们发现对放线菌D耐药的细胞,同时也对多种抗肿瘤抗生素如柔红霭素等,以及结构与作用机制迥异的植物碱类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等交义耐药。
多药耐药基因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多药耐药基因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1MDR概念肿瘤细胞耐药性可分为内在性耐药(intrinsic drug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两类,既原发地存在于某些肿瘤中,称内在性耐药;继发于化疗后,称获得性耐药。
根据耐药谱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
PDR只对诱导原药产生耐药,而对其它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
而MDR是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抗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
内在性耐药原因仍不清楚,而获得性耐药是由于变异耐药肿瘤细胞亚群过渡生长所致。
内在性耐药与获得性耐药作为一种独特耐药现象是成功地治疗肿瘤关键性难题,因而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和探索热点。
2MDR耐药机制1970年Biedler和Riehm首先描述了MDR表型:一种药物诱导产生耐药细胞株可用对其它多种化学结构和功能完全不同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他们发现对放线菌D耐药细胞,同时也对多种抗肿瘤抗生素如柔红霉素等,以及结构与作用机制迥异植物碱类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等交叉耐药。
1976年,Juliano等最先在耐药中国苍鼠卵巢细胞中发现一种新与耐药程度呈数量关系高分子量细胞膜糖蛋白,命名为P糖蛋白(p-glycopratain,p-gp)。
因其分子量为170kda,又名pgp170,认为此蛋白可降低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而引起耐药。
后来又陆续研究发现在不同来源多药耐药细胞中这种P糖蛋白分子量范围在130~180kda,主要集中在150~180kda,它由多药耐药基因MDR编码。
近十几年,国外已从耐药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耐药基因MDR1和它表达P糖蛋白。
1986年chen等克隆了编码P糖蛋白cDNA[2]。
2.1MDR基因家族在哺乳动物,MDR基因是一较小相对保守基因家族。
在人类基因组中,它含有两个基因MDR1和MDR2,在啮齿类由三个基因组成:MDR1,MD R2,MDR3。
多重耐药菌定义之欧阳美创编
多重耐药菌
(MDR)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
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 MDR) 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 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
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 以及常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MDR 的出现决定了联合用药的必然; MDR菌株的高频率出现, 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时代即将结束。
微生物耐药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如美国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应用各占50%,其中用于
院内抗感染仅占20%,而社区却占了80%,滥用率为20%~5 0%;在农牧业中治疗性应用仅占20%,而预防和促生长应用却占了80%,滥用率为40%~80%,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
我国的滥用现象较美国更为严重,WHO对我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患者使用了抗菌药。
多耐药菌
xx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重点监测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CON(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多重耐药G-杆菌。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和报告
临床科室: 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 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 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短时间发生5例以上特殊病原 体或者新发病原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 后果的医院感染,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科、院感科, 节假日向院值班报告,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 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761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00 80
耐 药 60 率 (%)
59.7 45.8 48.8 50 54.2
40
23.4
20 13.4 0
头孢哌酮/ 舒巴坦 亚胺 培南 左氧 沙星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头孢 吡肟 头孢 他啶 环丙 沙星
100 80
耐 药 60 率 (%)
137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检验科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 对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 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 并登记《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表》每天报医 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 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 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肤刺激少
流行病学XDR共识
12
10
耐8 药6 率4
2
0
10.8
2.2 0.5
2006
2.9 0.7
2007
5.3
1.1
2008
6.5
1.5
2009
4.6
0.9
2010
6.5
1.2
2011
1.5
2012
XDR-肠杆菌科细菌 美罗培南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
谢谢观看!
100%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率
80%
铜绿假单胞菌
60%
肺炎克雷伯菌
49.30%
52.40%
58.30%
61.40%
61.40%
40%
39.00%
40.90%
39.90%
20%
32.00%
34.10%
28.50%
24.50%
25.20%
25.80% 8.90%
25.00% 9.40%
27.10% 10.80%
CR
≈
பைடு நூலகம்
XDR
XDR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14.
XDR-GNB感染的临床检测
检测方法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纸片扩散法、琼脂 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各种商品化检测 系统,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表型检 测,从而判定菌株是否为MDR、XDR及PDR 菌株 对于XDR菌株,尽可能测定抗菌药对细菌 的MIC值或纸片法测量抑菌圈直径,以作为 联合抗菌药物选择及剂量确定的依据。
结果判读
临床检测
各类细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品种及药敏结果 判定折点通常遵循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研 究所(CLSI)、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 员会(EUCAST)或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的指南。
温州医学院药理学100题
八、问答题参考答案1、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散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进程,专门是血药浓度随时刻转变的规律。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
2、何谓首关消除,它有什么实际意义?(1)首关消除(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先进肝门静脉,在肠道或肝脏时经灭活代谢,最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即口服后在进体循环抵达效应器起作用之前,先经肠道或肝脏多数被灭活,称为首关消除。
(2)实际意义:有首关消除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硝酸甘油)不宜口服,可改成舌下或直肠给药,或加大给药剂量。
但医治血吸虫病的吡喹酮虽有首关消除,还应口服给药,因口服吸收后门静脉浓度高,有利于杀灭寄生在此处的血吸虫;以后经肝脏代谢,又可使全身不良反映减轻。
3、试述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结合型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药物吸收入血,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称为结合型药物,主要有以下特点:(1)结合型药物一般无药理活性:不能跨膜转运,是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
(2)结合是可逆性的,当血浆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随着散布、消除而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释出游离型药物,发挥其作用,故结合型药物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刻,即结合率越高,药物作历时刻相应越长。
(3)这种结合是非特异性的,有必然限量,受到体内血浆蛋白含量和其他药物的影响。
若同时应用两个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高的药物,可发生竞争性置换的彼此作用4、何谓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1)肝药酶诱导:有些药物能增强肝药酶活性,使其他在肝脏内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加速,致使这些药物的药效减弱,称为肝药酶的诱导,如苯巴比妥、利福平、苯妥英。
(2)肝药酶抑制:有些药物则能抑制肝药酶活性,使在其他肝脏内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减慢,致使这些药物的药效增强,称为肝药酶的抑制,如异烟肼、氯霉素、西米替丁等。
肺癌多药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概 述
肺癌流行病学:
“治疗的瓶颈”(therapeutic glass
ceiling),这一状况与肺癌的多药耐 药性密切相关,肺癌的多药耐药性 是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原因
概 述
肿瘤耐药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不敏感性
多药耐药性(multi drug resistance ,MDR)
(二)LRP的分布及功能
主要分布于机体与外界相通的体腔上皮、血脑屏 障、巨噬细胞和分泌性器官中(如血管上皮、消 化道上皮、近端肾小管、巨噬细胞、肾上腺皮质 和角化细胞) 功能:可能与Pgp和MRP相似,主要是清除外源
性生物活性物质,使机体免受这些物质的损害
(二)LRP的功能
作用机制:
LRP在肿瘤MDR中的作用也是依赖ATP能量,使药物 外排,使胞内药物浓度降低,减少细胞毒作用 阻止某些以细胞核为效应点的药物通过核膜孔进入细
MRP在正常细胞中大多数位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 胞质运输囊泡等内膜系统上,少数位于细胞膜, 但在肿瘤细胞中则相反,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
(二)MRP的功能
作用与Pgp相似
依赖于ATP的药物外排泵,主要通过转运有机阴离子如GSX复合 物及参与胞质囊泡运输介导多柔比星(阿霉素,ADM)、长春新 碱等的耐药性,虽然MRP与Pgp的作用底物有一些重叠,但与Pgp不同 的是,MDR引起的药物外排需谷胱甘肽参与,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水平 和谷胱甘肽转硫酶的活化与MRP介导的MDR有关。MRP引起的MDR不仅 由MRP基因扩增和表达引起,而且也与MRP在细胞内的分布有关
导的原药产生耐药,而对其它药物不产生产交叉耐药
多药耐药(multi drug resistance,MDR):是由一种 药物诱发,但同时又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迥异 的抗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