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原因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方法
中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及套路一、答题技巧1. 区域定位:区域定位的方法大致有经纬度定位、轮廓特征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图名定位、根据图示信息定位等方法。
2. 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几方面分析。
3. 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文化教育、旅游等几方面分析。
二、答题套路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光照、热量、地形、水源(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科技投入等。
答题模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或发展)……;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廉价,科技发达,有利于……的发展。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矿产资源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地,降低成本;接近市场;交通便利;技术先进等。
(3)社会因素:劳动力数量充足;土地租金廉价;工业惯性、社会对工业的影响等。
答题模板:接近……矿产,水源充足,土地租金廉价,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发展条件好。
3.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水源(河流)、气候等。
(2)经济因素:工业基础;交通便利;腹地广大等。
答题模板:地形平坦广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接近商品粮产地等条件优越。
三、专题题型归纳及突破方法问题:(请概括澳大利亚国土被“切割”的原因?)根据澳大利亚位置图可知: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②周围地区热带沙漠气候或荒漠化严重;③中部地区降水较多形成大自流盆地;④中部地区矿产丰富。
归纳原因:①②③共同作用使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④为中部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突破方法:①利用地图学会归纳位置;②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③学会利用材料归纳总结问题。
四、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地理试题中最基本的题型,也是学生答得最不好的题型。
高考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综合题常见四类题型(答题模式)
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自然原因:丰富的沙尘源(植被)、强风和极不稳定的大 气(气候--风、降水)。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2分)春季 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3分)气旋与 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 天气。(3分)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 强。(2分)
图例
森林
耕地
居民地
水库
河流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题型二:原因类
常用的关键词一般有:原因、成因等。 工业生产中任 意排放含汞的 常考知识点: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 废水 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水俣病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来自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 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 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图9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①夏季风力相对 较小; ②易受冰冻、雪 灾、沙尘暴等气 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 输电距离远。
(4)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 基地的不利因素。(6分)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 点,并说明理由。(7分)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农业1、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1)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因素:⑤市场。
⑥交通。
⑦政策扶持。
⑧劳力。
⑨技术2、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术的发展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劳动力丰富。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4、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如西欧、美国、新西兰):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应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③交通发达。
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混合农业。
⑤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
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
⑨灌溉农业。
⑩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
传统旱作农业。
还有①基塘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坝子农业6、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
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
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
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
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7、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
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
④南方(含西南):水绿洲农业(也可以说是灌溉农业)。
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
⑨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工业1、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①近原料产地。
地理考试失误原因和对策分析
地理考试失误原因和对策分析在高三地理复习备考中,研究和训练高考题和模拟题是复习迎考的常用策略。
在运用这个策略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总结失误原因,并寻找对策,是实现高效复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以广西南宁市2011年的一道模拟题为例,分析学生丢分的原因,并谈谈应对策略。
题目第36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9为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9中R河两岸多牛轭湖。
牛轭湖是弯曲型河道自然裁弯后,老河道逐渐淤积形成的状似牛轭的水域。
图10为牛轭湖形成四个阶段的过程示意图。
(1)说明图9中R河最主要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该汛期的成因。
(2)据图10和材料分析R河两岸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1)春季成因:R河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源地区离北冰洋和大西洋较近,水汽较多,冬季降雪量较大;纬度高,冬季气温低(0 ℃以下),地表积雪较多。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2)①当河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落差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堵塞河道,河流摆动形成弯曲(河曲);②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凹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③河曲愈来愈弯;④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凹岸),河流逐渐裁弯取直;⑤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形成了牛轭湖。
通过对这道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道区域与自然地理相结合,以能力立意的模拟题,符合高考命题理念。
本题主要考查高中必修上册(人教版)中“河流堆积与河流侵蚀作用”和“河流补给类型”这两个内容。
题目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突出对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某一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的考查,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虽然能力要求高,所考查的内容也不完全出自课本,但都是中学地理基本原理的拓展,并不偏离教材,可是学生的答题情况不理想。
分析学生失误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高考地理:七类综合题题型与万能答题模式
高考地理:七类综合题题型与万能答题模式题型一特征描述类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思维建模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模板典例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
地形特征: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①气候(湿、热、冷、干) ②植被状况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4. 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7.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②延伸方向③弯曲趋势④疏密变化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应用体验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原因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方法
第3讲原因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方法【课程简介】通过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问题的阐释,能够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的命题。
命题形式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XX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原因”、“分析XX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这一讲我们通过典型试题分析,帮助考生构建此类问题的答题模板,掌握解题思路,实现知识迁移和原理应用,从而获得优异成绩.【经典例题】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某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例2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例3 读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例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例5 说明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共同特点主要原因不同特点主要原因例6 (2009.北京卷)读图,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例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例8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
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
在初二年级地理试卷上,正确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1. 仔细阅读题目:在答题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每道题目,理解题目所问内容。
如果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再次阅读题目或询问老师。
2. 明确关键词: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地理名词、方位词等。
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找到题目要求的答案。
3. 总结问题:在读完题目后,可以在脑海中进行简单的总结,明确题目要求的核心内容。
这有助于避免答非所问。
4. 结合知识点:答题时要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点,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
确保答案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
5. 清晰表达:在写答案时要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表达方式,以免导致答案不明确。
6. 复核答案:在完成试卷后,要仔细检查每道题目的答案,确保答案正确、完整。
避免因疏忽而丢分。
以上是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在备考和答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同学们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大全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大全高考地理的答题技巧高考中,地理试题类型分五类:特征描述(或简述)、成因分析、区位分析、意义罗列、建议罗列。
在答特征描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问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与状态特征,或者是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试题设问形式通常为“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等。
在答此类题时,学生首先要明确区域位置和图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并运用地理术语表述出来。
根据变化要素,预测未知区位分析既要说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说明其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联系即是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
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答区位分析坚持四个原则:一要点全,如分析影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对比分析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
二是主导因素突出,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三是回答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
四是用发展的#39;观点看待区位因素。
注意根据变化的要素,推知变化的方向。
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在何处(即经纬度位置或相对邻位置)→有什么(即有哪些地理事物)→为什么(即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 →怎么样(即怎么变,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把握因与果的联系成因分析类试题,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__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__地理事物的成因”,指出__形成的影响因素,简述理由,说明__原因等。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位置)——为什么——形成__结果。
即第一步说明位置,以明确讲述的是哪里,第二步根据要回答的内容解释原因,第三步得出结果。
在回答原因类试题时,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答技巧1、认真审题审图认真审题审图可防止答偏题,审文字题时要特别注意条件、中心词、关键的修饰语。
初二地理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初二地理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初二地理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 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词。
地理试题中,有些试题的表述较长,信息量大,一定要认真审读,抓住关键词,提炼出有效信息。
2. 阅读题干和选项,排除干扰项。
地理试题中有部分选择题属于干扰项较多的试题,因此,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有助于提高正确率。
3. 分析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答案的选择题,需要分析选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找出最佳答案。
二、综合题答题技巧1. 仔细审题,明确答题要求。
综合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因此,仔细审题,明确答题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2.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综合题中给出的材料一般包含关键信息,因此,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3.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
综合题中有些问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因此,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
4. 规范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综合题的答案需要规范、简洁、条理清晰,因此,在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需要将答案表述得规范、简洁、条理清晰。
三、解题方法1. 图文结合法:在地理学习中,要重视对地图的学习,加强地图与地理知识的联系,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
在读图时,要注重观察地图上的各种要素,如山脉、河流、城市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同时,要注重将文字与地图相结合,通过地图来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2. 联系实际法:地理知识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解题时可以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推理。
例如,在分析城市的气候特点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在分析自然灾害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
这种联系实际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应用性。
3. 逻辑思维法:在地理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在解题时,可以采用逻辑思维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初中地理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
初中地理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一)读懂题意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
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
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
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
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四)表达清晰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解答问答题时,无论题目大小,一定要按照四个步骤进行。
即:仔细审题、回忆地图、准备提纲、精确回答,这就是“简答题四步解答法”。
(一)仔细审题所谓审题,实际上是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见题后,先要仔细看懂题目,穷尽题目给的信息,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再思考可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也即是理清答题的思路。
不同类型的试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与规范要求,只有审题仔细,才能做到回答切题、正确、规范,不致造成错漏。
(二)回忆地图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按照正确思路,逐步在脑海中回忆、再现与题意相应的地图,再将正确分析出的内容落实在地图上。
在回答问题时能迅速再现相应的地图,从而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三)准备提纲在完成审题与忆图之后,对于问题应当如何解答已经有了头绪,这时就可以写出简略的提纲,以克服想到什么就答什么的缺乏逻辑的现象。
高考地理各大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各大题型答题模板一、“原因、措施类”设问原因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可采取哪些主要举措”“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
该类设问最基本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的放矢。
对于措施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问题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分析、评价类”设问分析、评价类设问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劣,工农业生产、城市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大型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某地发展××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从××角度评价××区位条件”“结合××因素评价××的发展条件”“简要评价××对××的影响”“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分析”等。
高三地理原因分析型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综合题型3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
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典题试做(2015·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
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XX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XX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广东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造成该省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
而人口持续增加(主要受人口迁移影响)使得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答案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答题模板】
【答题术语】。
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二部分技能二模板2原因分析类讲+练含解析
(2)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太,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气温变化的原因
[答题模板]
[模板专练]
(1)说出莱索托降水较多的原因。
(2)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3)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4)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1)图示该地距离印度洋较近,受海上吹来的东南信风影响强;且海拔高,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而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2)由“年降水量……,经济基础薄弱”,可知该地水资源丰富但需求少;而南非水资源紧张。(3)图示调水沿线位于河流上游,该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4)由“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以及“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可分析带来的积极影响.
2.原因归纳总结:运用空间推理的方法,由原因、条件探寻结果或由结果追究原因、条件.包括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探寻地理联系和运用推理的方法探寻地理联系。
3.因果化:回答问题要叙述清楚,有因有果,前因后果,对应准确。
[典题探究]
(2019·高考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方法九 原因类设问答题模板
方法六特征描述类设问答题模板方法七区位条件分析类设问答题模板方法八比较类设问答题模板1.答题模板(1)地理事象比较类首先要明确该地理事象的含义,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如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需要从形成原因、盛行风及特点、影响范围、形成的气候类型等方面进行比较;比较不同的气候类型特点要从气候的主要要素气温、降水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有时还要强调大陆性或海洋性;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涉及城市化水平、速度及问题等。
①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相似点: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更多,更集中,降水有突变的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降水相对较少,降水有渐变的现象。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和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比较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干冷(雨带同期)(关键),雨季长,年降水量多,温带季风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C,雨季较短,年降水平较少。
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C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总体水平低,但不平衡。
城市发展不合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压力大;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造成破坏;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有的发展中国家表现为“虚假城市化”,有的表现为“滞后城市化”。
(2)区域特征比较类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方法九原因类设问答题模板1、答题模板(1)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同一纬度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天气和气候状况;地势高低和坡向(阴坡、阳坡)。
例如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于海南岛的原因:西北地区降水少,云量少,对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降水多,云量多,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
地理解答题方法与材料题解题技巧
地理解答题方法与材料题解题技巧掌握技巧很重要,高考地理的学习不只是要知识的记忆,更多的是要知道答题套路及答题术语,这样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判断出答案,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小编整理了地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地理解答题方法一、辩证评价类: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1. 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
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 给出限定条件,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从××方面进行评价”。
二、意义类:要注意两个方面1. 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五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 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应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三、对策措施类设问形式: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1. 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 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全面,有针对性、合理性。
●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① 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② 防止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防止生态问题出现的主要措施。
●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① 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② 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自然原因」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四、成因分析类●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中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模板
地理中考问答题答题模板一、农业(一)条件分析类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通用模板)☆☆☆【参考例题】(1)分析中南半岛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答题模板】(1)自然条件:①气候:A. 以……(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特征,B. 气候湿热地区,水热充足;C.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高山高原气候区,气候温凉,作物生长周期长;E.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②地形:A.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一般种植业适用),B. 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良好(适用茶树等农作物);③水源: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④热量:气温较高,热量充足;⑤光照: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⑥土壤: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黑土/紫土/火山灰)。
(2)社会条件:①交通:交通便利,有多条交通干线经过;②市场: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科技:科技发达,人才集中,有众多高等院校;⑤政策:国家政策支持;⑥基础:农业基础好,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哈密瓜、葡萄品质好的原因)☆☆☆①光照充足,有利于瓜果着色;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③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3.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形较平坦,利于耕种;②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③位于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⑤气温低,生长期长。
4.地中海沿岸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葡萄、油橄榄)☆☆☆①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晴天多,光照充足;②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丰富;③位于地中海沿岸,交通便利;④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5.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通用模板)☆☆☆【参考例题】(1)西欧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2)澳大利亚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答题模板】(1)西欧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形:以平原为主,牧场面积广大;②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③市场:人口需求大,市场广阔;④交通:河网密布,交通便利。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一)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技巧1. 理解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自己完全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标记下来,等回答完其他问题后再回来解答。
2. 利用关键词:在题目中找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答案的相关信息。
例如,如果题目问到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那么“气候”、“温度”、“降水”等词就是关键词。
3. 结构化思考:在回答问题时,要尽量结构化自己的思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答案。
例如,可以先描述事实,然后解释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4. 使用地理术语:在回答问题时,要尽量使用地理学的专门术语,这不仅可以展示你的地理知识,也可以使你的答案更准确。
5. 提供证据:在回答问题时,要尽量提供具体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这些证据可以来自于教材、地图、图表等。
6. 注意字数和时间:在做大题时,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字数。
一般来说,每道大题的答题时间应该在15-20分钟左右,字数应该控制在200-300字左右。
7.检查答案:在完成大题后,要留出一些时间来检查自己的答案。
检查的重点应该放在是否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地理知识,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的信息等。
8. 举例说明: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通过举例子来更具体、生动地阐述你的观点。
这些例子可以是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到的现象。
9. 图表解读:如果题目中有图表,那么首先要仔细阅读图表的标题、图例和注释,然后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和信息,结合题目的要求来解答问题。
10. 对比分析: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或者不同情况下的地理现象或特征,以此来深化你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11. 预测推理:有些大题可能要求你对某个地理现象或趋势进行预测或者推理,这时你可以根据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推测。
12. 保持客观:在做地理大题时,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偏见而影响对问题的理解和答案的表述。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结(7篇)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结1.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
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
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____分析解题条件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____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____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____分析判断。
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
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
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有哪些审题慎重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
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比较在对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
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
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原因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方法
【课程简介】
通过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问题的阐释,能够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的命题。
命题形式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XX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原因”、“分析XX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这一讲我们通过典型试题分析,帮助考生构建此类问题的答题模板,掌握解题思路,实现知识迁移和原理应用,从而获得优异成绩.
【经典例题】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某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例2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XX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下图表示20XX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例3 读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例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例5 说明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共同特点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主要原因
例6 (2009.北京卷)读图,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例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例8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XX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例9 读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量示意图(图甲)、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图(图乙)以及1954年和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损失统计图(图丙),回答有关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1954和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损失统计图
(1)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量集中,均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请说明长江流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的共同原因。
(2)与1954年相比,1998年降水量较小,但水位和流量却很高,请分析其原因。
例10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例11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1)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2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3),以及人工运
河和水塘。
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例12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
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
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
下图表
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例13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
域的地理环境。
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