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干扰专题
无线电通信-4.3 混频器中的干扰及外部干扰

2. 干扰信号和本振产生的副波道干扰
p1 p
1
fn q f0 q fi q ( fs fI ) q fi
2)镜像干扰
二次项: p 1, q 1 fn f0 fi fs 2 fi
这种干扰对于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来说,其传输能力与有用信号完全相同,所 以它将顺利地通过中频放大器经检波而造成严重的干扰。
4.9.1 组合频率干扰和副波道干扰
fp,q pfo qfn fi
非线性元件
v0(f 0)
考虑到下混频,只有以下两式成立
中频滤波器
v中频(f i)
pf0 qfn fi
pf0
qf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i
fn
p q
f0
1 q
fi
p q ( fs
fi)
1 q
fi
即当: 或者: 产生组合副波道干扰。 例子:
和干扰信号均为调幅波,混频器的非线性会使有用信 号的各频率分量的幅度受干扰信号的幅度影响,其包 络发生变化。与干扰信号的频率无关,只要干扰信号 足够强并进入接收机前端,就可能发生交调。
4.9.3 互相调制(互调)Intermodulation
表现现象: 最常见干扰形式 无法滤除的干扰 接收机调谐于信号频率,
非线性元件
p + q ≤ n F为音频
fi f1,1 f0 fs
中频滤波器
v中频(f i)
v0(f 0)
即当: 产生干扰哨叫。 例子:
(4.9.3)
4.9.1 组合频率干扰和副波道干扰
1. 有用信号和本振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哨叫干扰 举例:AM收音机有效波段为535~1605kHz,它的中频频率为465kHz。
镜像频率干扰

解决:
镜像干扰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特有的干扰,对付它只能通 过提高一中频频率(或采用上变频方式)或提高高放电 路Q值去抵制,而不能通过中放以后的电路减少或消除。
Jack_T 20170413
定义
镜像频率干扰是超外差接收机特有的现象,设信号频率 为fs,振荡频率为fc,中频fid=fc-fs, 在比fs高二个fid处 就有一个频率fm,,它像是以fc为镜子,站在fs处看到的 镜像,所以称像频。简称混频器中产生的干扰。
举例说明:
普通调幅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接收频率=465KHz 只要满足“本机振荡频率-接收频率=465KHz”这个条件,收 音机就能收到这个电台。但是,由于变频器的性质所决定, 如果满足了“接收频率-本机振荡频率=465KHz”这个条件,在收听频率为548KHz的电台,此时收 音机的振荡频率为548+465=1013KHz,如果在1478KHz的频率 上也有一个电台正在工作,那么,因为1478-1013=465,所以, 此时这个收音机可以同时收听到这两个电台的播音,只是 548KHz的声音大,1478KHz的声音小,1478KHz就作为一个 干扰出现了,这个干扰就是收音机的镜像干扰。
探索视频图像干扰的产生和有效解决办法

10.其他工程中各种“低级错误”造成的干扰现象。网上很多干扰求助帖子,网友热情满腔,求助人却泥牛入海无消息,很多原因是源于一个“低级错误”,不好意思来了。
这些因素都可以造成安防工程的视频干扰现象;这些因素造成的干扰现象,“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这些造成干扰的因素,都与主观因素有关系——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类干扰现象,几乎占了“干扰求助案例”的大多数。这类干扰现象“发案率很高”,排除干扰的难度也很大。这类“人为因素干扰”,可以统称为“故障类干扰”或“假干扰”。这时我再问:“你做工程时,亲手制造过干扰吗”?多数人会回答“出现过,是无意的。”
③ 值得深思的是:没有认识到还会有与主观因素有关的“假干扰”,遇到干扰就认为是“外部因素”,就设想用抗干扰器类的设备来解决;
④ 与主观因素有关的“假干扰”,用抗干扰器类的设备来解决,多数是“无效的”;而且这种做法的本质是:企图用抗干扰设备来解决、排除主观制造的系统和设备故障——显然,这是违背科学实践规律的。
解决这类主观因素造成的假干扰,从外部找原因,用抗干扰设备来解决,您觉得思路对吗?
问题是工程中发现的是“干扰现象”,这类与主观因素有关的“干扰现象”,并没有打上“人工制造的”标签。工程中最现实,最急切的问题是,怎么判断它是“假干扰”呢?
那真干扰又是什么呢?
为此,我们还需要统一认识什么干扰才是“真干扰”?
明确这两点,十分重要
【明确真、假干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有本质区别】
1. “故障类假干扰”—— 既然是“人工制造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是:“事前尽量避免,事后查找排除故障”——即,“避免和排除”。
事前尽量避免:包括提高设计施工水平,积累经验,设备的正确选型、配套和检测,建立一套有效地抗干扰系统设计原则,预防和减少假干扰因素的产生;
消除镜镜面反射干扰方法研究

消除镜镜面反射干扰方法研究摘要:镜面反射会造成图像过曝,失去物体原有信息,对成像干扰一直是机器视觉业界难题。
本文针对镜面反射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不同物体表面镜面反射特性,并针对不同物体表面反射特性研究了漫反射、多角度、同轴光、偏振等等不同光学系统方案来解决镜面反射问题,并针对实际不同场景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器视觉:镜面反射:漫反射:偏振光1引言在机器视觉应用场景中,如检测金属、铝箔表面、反光膜片、光滑表面的物品时,镜面反射会造成局部反射光过强,使图像过曝,从而失去物体原有信息,干扰机器视觉检测。
由于镜面反射是受物体材质本身影响,在成像系统受限条件下,很难通过有效手段消除镜面反射干扰。
常规解决方案通过偏振来消除镜面反射,但偏振光只能消除一定角度的反射光,无法消除所有的镜面反射光干扰,如何有效消除所有的偏振光干扰,是机器视觉应用工程师必须面对的难题。
2镜面反射根据几何光学基本定律,光线在两种均匀介质分界面上传播时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去,称为反射光线[1]。
一部分继续传播为折射光线,此处只分析反射光线成像情况。
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物体表面反射回光线各个方向都有,因而能够清晰的突出物体表面的轮廓和颜色特性。
当表面平滑的物体,形成光的镜面反射,物体表面只反射回了单一角度的光线,无法接收到物体不同位置的信息,此时镜面反射只能观察到亮斑,无法看清物体。
3反射光线特征分析菲涅尔公式是光学中的重要公式,用它能解释反射光的强度、折射光的强度、相位与入射光的强度的关系。
根据菲涅尔公式,可以将一束自然光振动矢量分解为垂直入射面的S分量和平行与入射面的P分量。
当光通过不同的介质界面时,入射光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两部分,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决定了他们的方向,而这两部分光的强度和振动的取向,都需要用电磁理论中的菲涅耳公式[2]来解释。
3.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
监控系统常见的图像干扰及其解决方法教材

一、监控系统常见的图像干扰及其解决方法监控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一、监控系统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在一个监控系统进入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现象,如:不能正常运行、系统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整体性能和质量不理想,以及一些"软毛博。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监控工程项目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监控工程项目来说,是在所难免的。
1.1 电源不正确引发的设备故障电源不正确大致有如下几种可能:供电线路或供电电压不正确、功率不够(或某一路供电线路的线径不够、降压过大等)、供电系统的传输线路出现短路、断路、瞬间过压等。
特别是因供电错误或瞬间过压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在系统调试中,供电之前,一定要认真严格地进行核对与检查,绝不能掉以轻心。
1.2 由于某些设备(如带三可变镜头的摄像机及云台)的连接线路很多,若处理不好,特别是与设备相接的线路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断路、短路、线间绝缘不良、误接线等问题而导致设备损坏、性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故障现象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在若干条线路上是由于哪些线路的连接有问题才会产生那种故障现象。
这样就会把出现问题的范围缩小了。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带云台的摄像机由于全方位的运动,时间长了,导致连线的脱落、挣断是常见的。
因此,要特别注意在这种情况下的设备与各种线路的连接应符合长时间运转的要求。
1.3 设备或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从理论上说,各种设备和部件都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
但从经验上看,纯属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多发生在解码器、电动云台、传输部件等设备上。
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设备从整体上讲质量方面可能没有出现不能使用的问题,但从某些技术指标上却达不到产品说明书上给出的指标。
因此必须对所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
如确属产品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更换该产品,而不应自行拆卸修理。
除此之外,最常见的是由于对设备调整不当产生的问题。
比如摄像机后截距的调整是非常细致和精确的工作,如不认真调整,就会出现聚焦不好或在三可变镜头的各种操作时发生散焦等问题。
浅析镜频干扰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浅析镜频干扰的危害及解决方法摘要:超外差式接收机存在许多寄生信道干扰,其中“镜像频率干扰”现象最为严重。
这种干扰一旦落入中频频段,中频滤波器就无法滤除,因此如何有效抑制或滤除镜像频率干扰是超外差式接收机工程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图像频率干扰;中频;过滤;镜像频率抑制引言:随着国家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步确立,空气干扰直接造成的空气噪声污染逐渐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超外差式电力接收系统作为通用电力过程控制的重要电子设备,经常与其他各种电气设备一起使用,并且各个设备的处理位置相对较近,因此各个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必然会相互造成很大的干扰。
这使得超外差式无线接收机成为公共无线网络中最重要的电磁干扰源,由此造成的干扰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镜频干扰所存在的危害1.1镜频干扰的定义镜像频率干扰是谐波干扰的主要频率。
镜像频率是以本振信号为镜像对称的两个信号。
对图像信号频率有干扰的信号产生的工作原理是,将两个图像信号与本振干扰信号连接后,就可以直接得到想要的中频本振信号。
一旦有用镜像频率本振信号频率存在于中频空间网络中并进入干扰系统,就会获得与有用本振信号频率相同的干扰信号,从而对镜像信号频率产生干扰。
1.2图像频率干扰造成的危害镜像频率信号是相对于有用信号(ωRF)位于本振信号(ωLO)另一侧且与本振频率之差也是中频(ωIF)的信号,即当本振较低时,镜像频率信号ωim=ωLO-ωIF;在高本振时,镜像频率信号ωim=ωLO+ωIF。
一般来说,有用信号和镜像频率信号位于本地振荡器信号的两侧,并且到本地振荡器信号的距离是中频值。
如果镜像频率信号在混频器之前没有经过滤波电路滤波就进入了混频器,那么它在与本振信号混频后会输出一个中频信号。
因为也是中频,中频滤波器无法滤除,会和有用信号混在一起,对有用信号造成干扰,降低中频输出的信噪比,从而影响接收机的灵敏度。
镜频抑制混频器设计二、处理图像频率干扰的相关策略在先进的现有通信技术中,接收机功能是完全已知的。
监控系统各种干扰解决大全

监控系统中的各种干扰解决资料大全1. 木纹状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就无法观看了(甚至破坏同步)。
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
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1)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
与此同时,这类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因而造成信号产生较大衰减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
此外,这类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Ω以及参数超出规定也是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
由于产生上述的干扰现象不一定就是视频线不良而产生的故障,因此这种故障原因在判断时要准确和慎重。
只有当排除了其它可能后,才能从视频线不良的角度去考虑。
若真是电缆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所有的这种电缆全部换掉,换成符合要求的电缆,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而引起的。
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50周的正弦波)上迭加有干扰信号。
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
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
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
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UPS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3)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
这可以通过调查和了解而加以判断。
如果属于这种原因,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摄像机的屏蔽,以及对视频电缆线的管道进行接地处理等。
2. 较深较乱的大面积网纹干扰严重时图像全部被破坏,形不成图像和同步信号,这种故障是由于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BNC接头或其它类型的视频接头上。
即这种故障现象出现时,往往不会是整个系统的各路信号均出问题,而仅仅出现在那些接头不好的路数上。
只要认真逐个检查这些接头,就可以解决。
利用镜像传输实现OFDM载波间干扰抵消的方法

ElcrncS i& T c . J n . 5. 2 1 e t i c. o eh/ u e 1 02
利 用 镜 像 传 输 实现 OF 载 波 间 干扰 抵 消 的 方 法 :M D
田海 锋
(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 学院 ,陕西 西安 7 0 7 ) 10 1 摘 要 O D 系统 中由于存在 载波频偏 以及 多普勒 频移 ,使得 系统 易受 II干扰 ,文 中提 出了两路 分集镜像 对 FM C
tr T eshm ae o opt p ae oao ojgt cne a o ( R C ce e u ssw a i e . h ce ei bss nt —a h tincnua aclt n P C )shm ,bt e tow y r n s w h s r t e li u m —
she a e h e df rfe u n y of e si to n h s a trfe b c rc s n a o rc mp e i n c me s v st e n e o rq e c fs te t main a d p a ef co e d a k p o e sa d h slwe o lxt a d y hg e r n miso fiin y ih rta s s in efce c .
容 易受 到 I I 扰 (ne —C r e Itr rne 。 目前 C干 It r ar r ne ee c ) i f
接 收到 的频域 信 号描述 如下
有 关 降低 II 扰 的 方 式 主要 有 : I自抵 消 J频 域 C干 I C 、 均衡 J时域 加 窗 【 、 偏 估 计 与 补 偿 等 。文 中探 、 3 频 ] 讨 了 文献 [ ] 5 中提 到 的基 于两 路 分 集技 术 的 II自抵 C 消 方法 。在 分析 传 统 的共轭 抵消 以及 相 位旋 转共 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像干扰专题
周三,我和大家分享了频谱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的一些知识,其中有一点儿存疑和缺漏。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获得了一点儿收获,补充了这个镜像干扰专题。
希望大家指正。
1.何谓镜像干扰:
镜像频率干扰是超外差接收机特有的现象,设信号频率为fs,振荡频率为flo,中频fif=flo-fs。
如果在比fs高二个中频处有一个信号频率fm,它象是以flo为镜子,站在fs处看到的镜像,所以称像频。
这一信号和被测信号,都能够经过混频,得到中频分量,然后进入中频处理,这样就产生了混叠,我们叫这种干扰为镜像干扰。
如图所示:
在超外差式无线电接收机中,符合以下条件,信号就能够进入中放:(n×本机振荡频率)±(m×信号频率)=±k×中频频率
在这里主要讨论一下一次的情况,而不考虑谐波的状况。
也就是说以本振为中心的镜像干扰。
2.如何防止镜像干扰:
如果要防止镜像干扰,必须在信号进入混频之前对信号进行预处理。
主要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采用上变频,并且采用高中频的方法。
根据fm=fs+2fif,镜像频率就会相对比较高,可以在输入衰减器之后,采用低通滤波器。
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镜像干扰。
对于<3GHz的低频信号,通入3GHz低通滤波器,然后采用第一中频为3.9214GHz的高中频,然后经过两次变频(第一次变成321.4MHz,第二次变成21.4MHz)再进入IF处理。
但是这种情况,仅仅适用于<3GHz的低频信号。
因为如果在高频信号也采用这种方法的话,中频要定得更高,很不容易在后面进行多次变频处理到21.4MHz。
二是采用预选器的方法进行处理。
YTF就是一个中心频率可以根据LO 信号频率控制变化的带通滤波器(通频带比较窄)。
这样经过混频的信号,就可以确定是在滤波器范围内的信号了。
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抑制镜像干扰。
关于YTF滤波器,在第一次讲的时候,我发现有个错误。
现在给大家订正一下。
在>3GHz的高频信号,经过预选器和一个混频器后,形成的中频信号的公式为:fif=N*fLo-fsig,在PSA中fif是定值,等于321.4MHz。
而N为本振信号的谐波次数,我们知道本振信号,除了基波,还有谐波信号。
在应用中,考虑到成本和技术的限制,频谱采用过于高频的本振信号是难以达到的,PSA的扫频源频率也就能达到3GHz左右。
而为了测量到更高频的信号。
故采用它的谐波作为本振来混频。
频谱工作的具体流程是(Full Span的情况)。
在小于3GHz的频段,工作在低频模式,信号先通过3GHz滤波器,然后用本振直接混频到3.9GHz中频,再捕捉信号,之后再下变频。
这样抑制镜像干扰。
扫描到大于3GHz的频段,切换到高频模式,信号通过一个27GHz滤波器进入到预选器模块。
而本振先采用基波本振的2次谐波(就是最高可达6GHz频率的信号),对信号进行混频到321.4MHz中频。
之后本振再采用3次谐波(最高9GHz),然后再采用4次……直到到达频谱的最高频率段之后。
再从低频段开始下一次的扫频。
这种处理方式,最高能处理到26.5GHz的信号。
而26.5GHz以上的信
号,就需要用YTF模块儿中SBTX这样的一个器件来进行变频到3.9GHz。
不过具体资料没有找到。
其中,如果仪器有123选件,就是跳过YTF滤波器的选件,为了获得更宽的信号带宽和更准确的测试幅度。
但是镜像干扰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