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生犯罪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高校生犯罪调研报告

高校生犯罪调研报告

高校生犯罪调研报告近年来,高校生犯罪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高校生犯罪的原因、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对此展开了一次调研,并整理出了以下的报告。

一、高校生犯罪的原因1.学习压力大。

高校生在学习上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课业负担重,很多同学会选择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好成绩。

2.精神压力大。

高校生在接受大量知识的同时,也面临着独立生活、社交压力等多种心理问题,一些同学因个性、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恐惧、失落、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

3.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高校生年龄较小,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对违法行为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高校生犯罪的特点1.学生在学术上容易作弊。

高校生在接受课程学习时,会经常出现学习成绩不佳的情况,因此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成绩,其中包括作弊。

2.网络诈骗案件多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高校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易和社交活动等,导致他们容易遭遇网络诈骗。

3.财产侵害案件也比较多。

由于高校生经济状况较为紧张,一些同学会遭受经济困难,所以对财产的保护意识不高,他们的财物也往往成为偷盗、抢劫等案件的对象。

三、高校生犯罪的预防措施1.强化法制教育。

对高校生开展法制教育,加深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避免产生违法行为。

2.建立校园信息安全预警系统。

高校可以依托一些科技手段,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和保护措施,避免遭受网络诈骗等案件。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掌握合理的心理调节技能,以减轻精神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诚信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此预防学术不端、财产侵害等案件发生。

总之,高校生犯罪的发生与学习压力、心理压力、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有关,同时也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网络环境等因素有关。

因此,需要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诚信守信的校园氛围,预防高校生犯罪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犯罪案件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

大学生犯罪案件不仅涉及到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也波及到社会公共安全。

因此,对于大学生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解决犯罪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发生大学生犯罪案件3000余起,其中包括盗窃、贩毒、校园暴力、欺诈等多种类型。

这些案件的发生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各地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以了解他们犯罪的原因、手段和动机。

2.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给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和针对性的面对面访谈,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3.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犯罪案件的主要原因如下:(1)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社交、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学生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逃避、反抗的心理,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2) 经济困难: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选择了犯罪行为。

(3) 个人成长问题: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教育缺失、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产生犯罪倾向。

(4) 就业压力: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选择了通过犯罪手段获取经验和资源。

四、调查分析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本文是一份调查报告,涉及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情况。

以下是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1. 背景信息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来自各个大学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

他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学生,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

2. 罪行种类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涉及的犯罪类型较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盗窃、网络诈骗、赌博、吸毒、暴力犯罪和欺诈。

其中,网络诈骗和赌博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占比分别为30%和25%。

其他犯罪行为的频率相对较低,占比在10%以下。

3. 犯罪动机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犯罪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经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犯罪产生较大的影响:- 经济压力:经济困难是一些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可能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而选择从事非法活动。

- 社交圈子:与犯罪团伙或有犯罪倾向的朋友接触频繁可能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风险增加。

- 网络诱惑: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机会,某些学生会被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活动所吸引。

- 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一部分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方面存在缺乏,对于犯罪行为的后果理解不够清晰,从而酿成错误的选择。

4. 预防措施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为降低大学生犯罪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干预:- 加强经济扶持:学校和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降低犯罪的动机。

- 拓宽社交圈子: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大交际圈子,与正面影响力较大的朋友为伍,减少犯罪倾向的影响。

- 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可以设置必修法律课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让学生清楚犯罪行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 结论:大学生犯罪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压力、社交圈子、网络诱惑以及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犯罪产生影响。

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

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

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校生还是一些没有经历过社会阅历的学生,面对他们犯如此重大错误,我们总是会痛心疾首,那么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

下面就是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精心整理的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现象比较明显。

这里所指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初次和重新犯罪时均未成年或是初次犯罪未成年而重新犯罪时已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情况。

由于这类案件日益增加,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特殊现象,有关部门应给予关注。

本文从案件特点入手,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试图提出有效对策加以改善。

两年间,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15.44% 。

一、案件特点分析(一) 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

第二次受到司法机关处罚的未成年人占总数的92.5%;第三次受到处罚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处罚的有1人。

(二) 从重新犯罪的时间间隔上看,时间间隔较短、在缓刑期内犯罪现象明显。

缓刑期内重新犯罪的占总数的47.5%。

从时间间隔上看,初次与重新犯罪间隔3年以下的占总数的45%;间隔3年至6年的占总数的22.5%;6年至10年的占总数的15%;间隔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17.5%。

(三) 初次犯罪与重新犯罪的罪名重合度与其犯罪间隔成反比。

犯罪间隔3年以下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为61.1%;犯罪间隔为三年以上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仅为22.7%。

由此可以看出,犯罪间隔时间越短,罪名重合度越高,且罪名多集中在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暴力型或财产型犯罪,判处刑罚相对较轻;而犯罪间隔时间较长的犯罪嫌疑人,其再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种类较多,情节也趋于严重,被判处的刑罚多重于初次犯罪的刑期。

(四) 团伙犯罪现象在重新犯罪中不明显。

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时互相撑腰、壮胆,所以团伙犯罪现象比较明显;但在重新犯罪时,由于其年龄、身体的增长,多数不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单独实施犯罪行为。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一)犯罪数量增加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

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

(二)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

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锉硐殖龈咧悄堋⒏呒际跣砸约案咭巍⒏呶:π浴1热绱笱尘屠谩昂诳汀比砑寥∧彻旧贤撕藕兔苈耄唤鲎约菏褂茫一瓜蚝糜汛ィ霉驹斐删盟鹗Т锛竿蛴嘣换褂心承┎┦克妒坷盟Э蒲е堆兄票荆邮露酒方灰谆疃鹊取?br> (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

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

法官在调查中还发现,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在2005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其中盗窃10人。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一)市场经济冲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

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

而许多检察官在办理“校园犯罪”案件时也发现,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

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

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

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

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第1篇】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前言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调查主体1 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此次调查选择的是天津理工大学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学生。

3 调查方法与过程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校内展开不记名调查,共征集问卷139份。

4 调查内容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调查结果及分析你的性别a男 45.61% b女 54.39% 你的你所在年级a 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a很重视 40.29% b一般关心 56.12% c无所谓3.6% 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a很强13.67% b一般62.59% c较弱17.88% d很弱5.87%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 很紧密41.77% b 一般50.21% c几乎没有8.02% 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第1篇: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

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部分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比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男大学生生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所犯的是涉嫌盗窃罪,近来也有女大学生卖淫的犯罪现象出现;(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

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

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逐步繁荣,大学教育的普及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然而,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相比,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也有所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犯罪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揭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犯罪类型及案例分析1.1 盗窃大学生盗窃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小额物品的盗窃居多。

例如,在某大学校园中,学生们的手机、自行车和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频繁失窃,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和学习氛围。

1.2 贩毒虽然贩毒案件在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极大。

研究显示,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兴奋剂需求或追求经济利润,涉足贩毒行业。

他们购买毒品并将其销售给其他学生或外界,往往导致毒品泛滥和其他严重后果。

1.3 抢劫抢劫是大学生犯罪中最为严重和危险的一种行为。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学生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某些学生可能会被迫或影响下投身抢劫行为。

例如,在某校附近的商店内,多名大学生联手作案,对店主进行持械抢劫,造成严重经济和人身伤害。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2.1 经济压力大学生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的增加,很容易使一些学生沉迷网赌、偷盗或参与非法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以缓解经济困难。

2.2 价值观缺失一些大学生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下,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缺乏敬畏和遵守,轻易参与违法活动。

2.3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使得一些学生心理孤立和承受能力不足,易被不良信息和不法分子所利用。

三、大学生犯罪防控措施3.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其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

3.2 优化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击诱惑的能力。

3.3 加大监管力度学校和社会公安部门可以加强校园安全巡逻,增加监控设施,加大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减少各类犯罪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生犯罪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化,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对大学生犯罪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其原因和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犯罪现象分析1.各类犯罪案件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逐年增加。

其中,盗窃、诈骗和抢劫等财产犯罪案件居多,占到了总数的大部分。

此外,一些涉及毒品、校园欺凌和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也逐渐增多。

2.犯罪心理因素增多大学生犯罪心理因素复杂多样。

一方面,学业压力、经济负担以及社交压力等因素使得一些大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助,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倾向于通过犯罪寻求刺激与满足。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底线,对犯罪行为缺乏足够的警惕,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犯罪现象还与社会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分工与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经济困境,进而产生犯罪的冲动。

此外,一些社交平台的兴起和互联网的普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原因分析1.社会教育失范目前,社会教育尤其是法治教育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缺失。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不足,对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底线。

因此,大学应加强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

2.学校管理不严格一些高校在管理和指导学生行为方面存在不足。

负面的竞争氛围和宽松的管理机制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赌博等不良习惯,最终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3.家庭背景和社会压力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一些家庭的不和谐问题也是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学生家庭背景不佳,存在经济、情感或家庭暴力等问题,无法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支持。

同时,学业和就业压力也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逃避现实、通过犯罪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想法。

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

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

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第一篇:实践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社会实践表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导致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总结。

(一)主观原因:1、少数青少年因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看问题简单、片面,不计后果。

部分青少年感情用事,讲求哥们义气,最终被人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今年的调查中就有一例因兄弟义气而故意伤人案。

2、少数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而导致犯罪,这是青少年法律意识薄弱的体现。

3、少数青年人因家庭生活困难,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萌发仇富心理。

4、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在我市就有一例因性格内向用刀捅伤他人的事件。

(二)客观原因:1、家庭教育不当。

(1)、家长教育方法不适。

一种是过分溺爱自家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所以塑造了一个个“小少爷”;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棍棒下的教育只会给孩子们留下心理上的阴影。

(2)、家长监护不力。

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形成懒散的生活,当代留守儿童就是他们前期的缩影。

(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乃至乡里纷争,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如嗜好麻将、赌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5)、有的家长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生活从不过问,一旦出事就推给学校,进而孩子的叛逆心就更为强烈了。

2、学校教育有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

应试教育下忽视了素质的教育,老师长时间占用学生社会活动的时间,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调查报告犯罪是社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而青少年犯罪更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调查数据和分析,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犯罪现状根据我们进行的一项调查,青少年犯罪在过去几年呈上升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犯罪行为以盗窃、欺骗和暴力为主要类型,其中财产犯罪居多。

据警方数据,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率已超过成年人犯罪的比例。

二、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青少年犯罪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贫困、失业率高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会使青少年面临更大的诱惑和压力,使他们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否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暴力、父母缺失和家庭纠纷等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密切相关。

3.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学校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导致青少年在学校中也容易出现犯罪倾向。

4.网络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也成为影响青少年的重要因素。

网络暴力、网络欺凌和网络成瘾等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了一些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解决途径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推进社会福利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福利,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降低犯罪率。

3.优化学校教育体系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行为教育。

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园安全机制,确保学校成为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4.加强网络监管政府和家庭应共同合作,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提醒他们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陷入网络犯罪的泥沼。

四、结论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和网络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大学生犯罪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研究表明,大学生犯罪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其主要原因包括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对法律的不了解等多方面因素。

而其影响也是非常广泛和深远的,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带来极大的损失,还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学校环境、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不断推进。

但是,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现象,其中大学生犯罪问题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

据统计,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各种犯罪行为被拘留或者判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非常严重和危险的后果。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犯罪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经过对大学生犯罪情况的统计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犯罪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像网络犯罪这样的新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家庭背景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关心,甚至出现了疏于管理和纵容的情况。

这些都为大学生犯罪创造了条件。

3. 学校环境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因素之一。

在某些学校中,存在课堂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

三、对策建议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认识。

2. 改善学校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课堂管理,建立健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 加强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行为规范,知晓犯罪的危害性和后果,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大学生犯罪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本文将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类型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各种压力,一些学生在无法承受的情况下,选择了犯罪行为来解脱内心的困扰。

其次,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在独立生活后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再次,网络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网络游戏等诱惑,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经济犯罪是大学生犯罪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由于贪图享受、追求物质的诱惑,一些大学生会从事各种诈骗、盗窃等经济犯罪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

其次,暴力犯罪也是大学生犯罪的常见类型之一。

一些大学生在情绪失控、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暴力手段对他人进行伤害,给社会和个人安全造成威胁。

再次,网络犯罪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新兴类型。

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诈骗、网络侵犯等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三、应对大学生犯罪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其次,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的重要成长环境,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大学生涉法调查报告

大学生涉法调查报告

大学生涉法调查报告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生涉法问题屡见不鲜,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涉法问题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大学生的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了涉法行为的类型、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访谈,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涉法问题的背后原因。

调查结果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调查结果:涉法行为类型调查显示,大学生涉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违反交通规则:这是大学生涉法中最常见的行为类型,包括闯红灯、超速驾驶等。

2. 涉毒行为:一些大学生涉入毒品,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个人健康风险。

3. 非法聚众打架:一些大学生因为琐事或者冲动而发生打架事件,给社会治安带来威胁。

4. 违章建筑:一些大学生违反规定,在校园周边或者社区内擅自搭建违章建筑。

涉法原因调查发现,大学生涉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好奇心驱使:有些大学生对涉法行为抱有好奇心,想要尝试一些禁止或非法的事物。

2. 社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去寻求某种逃避或发泄的方式。

3. 缺乏法律意识:一些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高,对涉法行为的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涉法影响大学生涉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 个人身心健康:大学生涉法行为往往会导致身心健康的问题,包括上瘾、犯罪后遗症等。

2. 社会治安问题:大学生涉法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治安,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3. 教育环境恶化:一些大学生涉法行为发生在校园内,对教育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恶化。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涉法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教育宣传加强: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 心理辅导支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减轻压力。

3. 网络监管加强:加强对网络活动的监管,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在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普通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

大学生犯罪的出现备受社会各方关注,这些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青年学子们,正处在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他们为什么触犯了法律,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本院四年来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下面就调查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一、松北区大学生犯罪的基本情况从____年4月建院至____年3月,我院侦查监督科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447 件579人,其中大学生犯罪17件17人,约占受案总数的3.8%件2.9%人。

审查后批准逮捕14人,因无逮捕必要不予批准逮捕3人;后提起公诉15件15人,不起诉2件2人。

二、松北区大学生犯罪案件的特点1、案件的数量对比。

____年侦查监督科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83件,大学生犯罪为2件,约占受案总数的2.4%;____年侦查监督科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123件,大学生犯罪为4件,约占受案总数的3.25%。

____年侦查监督科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127件,大学生犯罪为7件,约占受案总数的5.5%;____年侦查监督科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94件,大学生犯罪为3件,约占受案总数的3.2%;____年1月至3月,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20件,大学生犯罪为1件,约占受案总数的5%。

从受案数量看,____年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最多。

2、犯罪的类型。

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性质多为侵犯财产类、侵犯人身权益类,罪名集中在盗窃、故意伤害等。

3、从犯罪所针对的目标、对象看,主要发生在同学之间。

尤其是盗窃犯罪,受害人全部为学生,且多为同寝室的同学;盗窃的物品首选笔记本电脑,然后依次是手机、现金、存款。

伤害案件在同学之间屡有发生,其次是同学之外的人,如大学生在校内打伤外来人员或在校外打伤他人。

4、犯罪地点。

盗窃案发地点集中,主要集中在教学楼的自习室、图书馆、宿舍等学生主要活动区。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汇报人:日期:•引言•大学生犯罪现状及特点•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目录•大学生犯罪预防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0102研究背景和意义探究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逐渐显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犯罪现象的调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02大学生犯罪现状及特点犯罪数量增多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反映出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

涉及罪名多样化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盗窃、抢劫、诈骗等,还涉及到网络犯罪、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等更多领域。

犯罪手段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犯他人隐私等。

大学生犯罪者年龄普遍偏低,大部分为18-22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

年龄结构年轻化文化程度较高犯罪动机复杂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大学生犯罪者的文化程度较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大学生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如为满足物质需求、追求刺激、盲目跟风等。

03020103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许多大学生在犯罪时,表现出心理不成熟的特点,他们可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

心理不成熟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缺乏自我约束一些大学生因为自卑心理,可能通过犯罪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自卑心理个人因素一些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极端,要么过度溺爱,要么过于严格,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过度溺爱或严格管教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学校在教育体制上可能存在缺陷,如重成绩轻德育、重科研轻实践等,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和实践机会。

以药家鑫案、李启铭案、马加爵案为例调查报告

以药家鑫案、李启铭案、马加爵案为例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项目》以药家鑫案、李启铭案、马加爵案为例关于“大学生犯罪”认识的调查报告成员:系部:学号:指导老师:目录1、调研概况 (1)1.1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1)1.2调研的对象和内容 (2)1.3调研方法研究 (2)2、研究内容 (3)2.1我校大学生及其他大学学生对案件的关注程度及认识情况 (3)2.2我校大学生如果遇到相同或相似案件的做法 (11)3、预防我校大学生犯罪的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附录: (24)以药家鑫案、李启铭案、马加爵案为例防灾科技学院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摘要:大学是人们心中的神圣之地,而大学生也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

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但是近年来出现的“马加爵”、“李启铭”和“药家鑫”震惊了全国。

人们不禁在想,大学到底怎么啦?为什么如此神圣的地方会出现这些杀人狂魔?本项目试图通过对案件的对比、分析、总结以及对我校大学生的实地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我校大学生的现状,增强我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自我,做到知识与素质统一进步,提出对于防控我校“大学生”问题的实质性建议。

关键字:药家鑫、马加爵、李启铭、大学生犯罪、防灾科技学院1、调研概况1.1调研的背景和目的在经历了世纪交替、千年嬗变的历史洗礼之后,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在这个开放与改革共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切不甘落后的国家和民族,都在审时度势,努力把握发展机遇,以赢得自己在21世纪的战略地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事业。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生犯罪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犯罪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犯罪现象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大学生犯罪不仅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也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形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犯罪现象,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学生犯罪社会实践调查。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发,涉及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等多种类型。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给犯罪者本人带来牢狱之灾。

为了探究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决定开展本次社会实践调查。

三、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大学生犯罪原因、法律意识等方面的问卷,发放给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填写。

2. 访谈调查:邀请部分大学生犯罪者进行访谈,了解其犯罪原因和悔过之心。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措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1)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法律意识,导致在日常生活中触犯法律。

(2)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因家庭、学业、人际关系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犯罪。

(3)道德观念缺失: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认为犯罪行为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校园环境:部分校园存在安全隐患,如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模仿心理。

2.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法律知识储备不足: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缺乏法律意识。

(2)法律观念模糊: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某些犯罪行为可以容忍。

(3)维权意识薄弱:部分大学生在遭受侵害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 预防大学生犯罪措施(1)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应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大学生法律案件分析报告(3篇)

大学生法律案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涉及的法律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法律案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权益,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

本报告以一起典型的大学生法律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案件背景、案件性质、处理结果等方面,旨在为大学生法律教育和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二、案件背景(一)案情简介2020年5月,某大学法学专业学生小李(化名)因涉嫌抄袭他人论文被学校调查。

经调查,小李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未注明参考文献,将他人论文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涉嫌抄袭。

学校在核实证据后,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小李留校察看处分。

(二)案件性质本案属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具体涉及著作权侵权。

小李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未对他人作品进行合理引用,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三、案件分析(一)案件原因1. 法律意识淡薄:小李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未充分了解著作权等相关法律规定。

2. 学术不端行为:小李为了完成论文,选择抄袭他人作品,反映出其学术道德和诚信缺失。

3.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在法律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学术道德。

(二)案件影响1. 对小李本人:本案导致小李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对其学业、就业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2. 对学校:学校因未能有效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导致案件发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3. 对社会:本案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学术道德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

四、案件处理结果1. 学校给予小李留校察看处分,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2. 学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学术道德。

3. 学校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

五、结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大学生法律案件,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学术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应将法律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生犯罪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

在这个特殊群体里,不乏有精英和骄子。

但是,这些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却因触犯法律而成为阶下囚甚至死刑犯。

下面是具体情况调查。

在我院近两年受理的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

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我院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

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

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

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

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
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

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

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

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
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

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犯罪大学生心理原因分析
(1)侥幸心理、冲动心理作祟。

大学生犯罪当中,蓄谋犯罪的几乎没有,多是冲动型犯罪,即临时起意。

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多存在贪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

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窃;犯故
意伤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待到把人打伤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响。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体全部是大学一、二年级(包括大专)的学生,尤以外地学生居多。

外地大学生初来北京求学,远离家乡和亲人,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涩,心理易产生失衡或彷徨,孤独感也油然而生。

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贯懒散的学生这时如果没有人从旁开导,容易走上歧途。

4、诱使大学生犯罪的“导火索”分析
诱使大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诱使犯罪的导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给思想不良大学生以可乘之机。

在盗窃案例中,被盗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随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视线之内的地方,引发了思想不良的大学生顺手牵羊;故意伤害案例中,被害人对有暴力倾向(或醉酒)的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不懂得适时避让,以退为进,结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害。

三、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案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应以挽救为主,以攻心为上,针对个案制定案件审查方案,对不同性质的大学生犯罪要采取不同策略。

对一贯表现良好仅是一时糊涂的大学生,要给予其适当安慰,鼓励其继续学业(或是继续学习);对于确属主观恶性较大、劣迹斑斑的个别“害群之马”,承办人员也应注意将其与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区分,仔细审查后作出适当的结论。

2、承办人员应及时与学校、家庭沟通,深挖犯罪大学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结案了之。

大学时代是一个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我们在办案中忽略了对犯罪大学生身边环境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

承办人员应以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学校(以民办学校为主)健全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校风,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入学引导工作,加强大学生日常法律基础教育,加大对大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学校在教育产业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完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3、承办人特别应注意办案后的回访工作。

犯罪的大学生主观恶性不大,多是轻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刑满回归社会,还有不少被判处缓刑的大学生回归社会时间更短。

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些大学生经历了自己人生最惨痛的一次教训,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做到“哪里摔倒哪里站起来”,更多的是需要周围的亲人朋友的帮助。

然而一些学生家长“恨铁不成钢”,又是断绝家庭关系,又是对刑满归来的孩子冷嘲热讽,进一步打击了犯罪大学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会促使这些大学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渊。

承办人员应该关注自己经办的大学生犯罪案件,通过写信、通电话等方法了解其近况,鼓励其改过自新,及时帮助犯罪大学生打消消极的念头,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4、承办人员应针对大学生犯罪个案或同类案件及时调研,找出相似之处,及时与案发大学联系,以讲座、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强化
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求大学生们平时注意保管好钱财,遇事要冷静沉着,不能意气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预防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