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姓名章通常用阴文
一方姓名章通常用阴文
一方姓名章通常用阴文(白文)印,如果是两方的话通常为一方阴文(白文)一方阳文(朱文),顺序通常为上阴(白)下阳(朱),对于印文内容的要求通常有三种情况:上姓下名,上姓名下号,上姓名下闲章。
对于印章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是必须用篆书镌刻,姓名章以汉印风格为宜,闲章对于字体风格的要求则比较灵活。
对于钤印位置的安排通常遵循“黄金分割法”,即钤在作品左边长度约三分之二处,因此在落款时应在心中计算好大致位置,为钤印留下空间。
当然,根据作品尺幅的大小(如三尺,四尺,五尺等)以及尺幅的形式(如横幅,条幅,中堂,对联等)可以灵活安排。
两方印章之间的距离通常为一到两方印章的宽度(根据尺幅大小灵活应对)。
此外还有引首章,腰章,压角章等,对于印章形式,钤盖方式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楼主可以分别在网上查找,网上有很多的相关资料。
另外给楼主提一点小建议,平时多欣赏一些名家字画作品,其中的铃印规律你自然会慢慢发现,字画作品是最直观的教材。
我在百度有一个空间“翰墨丹青”(/ 倚翰斋主),里面有我的一些字画作品,还有一些名家作品。
欢迎大家访问,以及批评与指正。
我帮你找到的一些文章资料:《书画落款盖印》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To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关于印章,用于书法的篆体印章,使用阴刻或者是阳刻应该怎么选择?有什么讲究么?
关于印章,用于书法的篆体印章,使用阴刻或者是阳刻应该怎
么选择?有什么讲究么?
书法用印一般用篆书,所以也叫篆刻,也有用甲骨文入印的。
笔画线条凹进去的叫阴刻,也叫白文,风格比较厚重粗旷;笔画线条凸出来的叫阳刻,也叫朱文,朱文一半比较纤细婀娜。
使用阴刻和阳刻应该怎么选择?有什么讲究?
怎么用要看具体作品情况,行草书等比较飘逸的作品,多会选择白文印,白文厚重,压一压,让整幅作品中和;反之端正楷书作品则
可以考虑用朱文,用以弥补端正有余飘逸不足。
这是文末的落款用印,如果需要用两枚印章,则朱文在上,白文在下。
一幅完整的作品,收尾一定要完满,末字要稍微重一些,作为结束,用印也一样。
用作引首印章时,就是作品右上边,一般在开头的一两个字右边,盖一个小印,这个印叫做引首章。
——一般用朱文,不显山露水的锦上添花的作用。
当然也见过有用白文的,很个别。
盖这个印不能喧宾夺主,要以衬托字为主要目的。
书画印同源,书法作品用印主要是基于章法布白上考虑,有几
大原则:
一是画龙点睛:
二是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三是补缺补漏补不足,作品上感觉缺少什么就补上什么,有些地方写得很密,盖上一方印章,遵从“密不透风疏可乘马”的原则,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则要考虑在疏处盖一方印,具体作品具体分析。
像压脚章,也就压角章,就是盖在作品纸端下边的两个边角部位,就是因为整幅作品缺乏平衡,需要盖一方印章“压“住,封边拦角,田补空虚,这个印章就需要厚重端正,像一座山一样稳重方能达到效果。
像上图华世奎的作品,最好的印章既是落款印也可以看作压角章。
以上是一点小看法,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欢迎讨论交流学习,
谢谢!。
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和用法
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和用法摘要:一、印章阴文和阳文的定义与区别二、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1.阴文:权威、稳重、低调2.阳文:活力、进取、高调三、印章阴文和阳文的用法1.个人姓名章:阴文或阳文的选择2.企业标识章:阴文或阳文的选择3.书法、绘画作品:阴文或阳文的使用四、印章阴文和阳文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正文:印章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符号,承载着权威、信誉等多种象征意义。
印章的文字可以分为阴文和阳文两种,它们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上都有所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印章阴文和阳文的定义与区别。
阴文是指印章上的文字凹陷下去,呈现出一种低调、稳重的视觉效果;阳文则是指印章上的文字凸出来,给人一种活力、进取的感觉。
这两种文字样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
阴文给人以权威、稳重、低调的感觉,适用于表现个人或机构的稳重性和权威性。
阳文则给人一种活力、进取、高调的印象,更适用于展示企业或个人的发展态势和自信心。
在实际应用中,印章阴文和阳文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例如,个人姓名章可以选择阴文或阳文,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决定。
企业标识章则可以根据企业形象和定位来选择阴文或阳文,以体现企业的稳重或活力。
此外,在书法、绘画作品中,阴文和阳文的使用也能为作品增色添彩,表现出作者的审美趣味和技艺水平。
最后,我们在使用印章阴文和阳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合适的印章材料。
阴文和阳文在硬度、透明度等方面有要求,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注意文字的清晰度。
无论是阴文还是阳文,都要保证文字清晰、规范,易于辨认。
3.保持印章的整洁。
定期清洗、保养印章,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的印文效果。
4.遵循相关法规。
在使用印章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总之,印章阴文和阳文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人名印章用阴文还是阳文
人名印章用阴文还是阳文
人名印章用阴文还是阳文这个是没有硬性要求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现代正书印章一般用阳文,书画篆刻用印阳文、阴文都有。
阴文是字为空白,阳文是字为红色,印章的字体必须为篆体。
落款一般用阴文印,如落款要盖两个印的话应是先阴后阳。
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分为三类:
1、作者本人的印章;
2、题跋人的印章;
3、收藏、鉴赏人的印章。
书画使用的印章分为三个方面:
1、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
2、闲文、吉语、警句印;
3、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
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盖在右上角。
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元朱文的审美特点
篆书类型:作为书法美的小篆直接入印 笔势: 笔势圆转流畅 线条: 线条工细劲健 布白: 章法布白均匀、妥当
婉丽娟秀中透出高贵静雅的气质
高一级迎新年篆刻比赛
内容:不限(姓名章、闲章、肖形印均可) 形式:阴刻、阳刻均可 收稿时间:16周周一前
闲章
闲章的概念 闲章又叫词句章,如名言警句、书 画理论、人生态度、精神追求、艺 术主张、诗词佳句等。
疏朗开阔,充满生气,清雅
2、唐宋朱记
右 策 宁 州 留 后 朱 记 。
寿光镇记
不全用篆书入印,而出现以隶 书或楷书入印
四边多是长方形状的
印文较少盘曲折叠, 章法结构质朴自然
印文末尾有“记” 或“朱记”的字样
宋.都亭新驿朱记
3、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 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 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 笔画折叠堆曲,均匀 对称。
张爱之印
龙春之印
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九叠篆?
1、防制伪造 2、官府衙门的庄重整肃、森严而不容轻
视的气势。 3、暗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久远”。 4、装饰
千户之印
三、元朱文的特点(圆朱文)
元朱文:萌芽于宋代,至元代吾丘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孟頫倡导最有力的一种独特印式。
内务府图书之印
江 流 有 邓声 石, 如断 崖 千 尺
二、汉代阴文印的审美特征
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当时 的“封泥”制度,汉代的官私印章占 绝大多数。
隋朝统一中国后,将官印定型为统一 的朱文,可以说是其正式的形成期。
隋唐之后,印章大多改用朱文印. 为什么?
二、唐宋朱文印的审美特征
1、隋唐朱文官印,小篆
印章的基本构成
印章的基本构成章的内容很广,特征也因不同的印材而异,刻法也有种种术语,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收藏和鉴赏都有很大用处。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识。
1.阴(白)文印、阳(朱)文印、阴阳间文印。
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四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
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
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
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
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
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
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
2.铸印、凿印。
金属印章,不论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蜡法冶铸而成,这就称为“铸印”。
古代印章大多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
非金属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铸,只能用刀凿刻。
也有金属印章先铸成形,然后凿刻印文的,一般称这种印为“凿印”。
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有官印因急于封拜,不待范铸而匆匆凿成应用、因而被称为“急就章”。
3.两面印、多面印、子母印。
一面刻字,另一面刻姓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职位称号,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图像等,凡两面都刻有印文的则称为两面印。
多面印即类推。
两面印、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钮,只在中间凿一小孔以便穿带,所以又称“穿带印”。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携带的称为“子母印”或“套印”。
4.名印、字印、名字合印、总印。
古人认为印章是作为信用的象征,故把名印作为正印,字印作为闲印杂用。
名印就是只刻姓名,一般只在名下加“印”、“印信”、“印章”、“之印”。
“私印”等字样,而“氏”字与其他的闲字杂字都不用,用之则表示不敬。
字印亦称表字印。
汉晋时代的字印必连姓,后代或连或不连。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第一篇:书法作品落款常识书法作品落款常识时指二○一四年一月十日,按阴历说法年没过就还是癸巳年,不然的话,我们为什么会有周岁和虚岁之说呢。
昨天在笔会看到一位书法朋友落款:甲午年一月某某书。
今天在网上又看到一位书法朋友,在网上落款:甲午冬。
按照这样推算,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从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对组合,故称为六十年一甲子。
朋友刚写的作品,落款当然不准确了。
前者是阴、阳历错,后者是阴历错。
由此想到了这个题目,写出来,与同道共商榷,共学习。
我们都知道书法讲究的是字外功,一个好的书法家,应该是集文学、诗词、歌赋,韵律,国学、汉语常识,汉字结构,简繁变化等知识为一身,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码不能说外行话。
否则,一幅好的作品,往往会引词不达意,或者书法硬伤而伤大雅。
所以,谈到书法作品落款这个话题,对不学书法的人也许会觉得是侥幸,然而对学习书法的人还是知道一些的好,不然会闹笑话。
落款也是与时俱进,也在不断变化,但无论怎么变,规矩不能变。
什么是规矩,哪就是阳历就是阳历,阴历就是阴历,原则性的问题是绝对不能混淆的。
一、阳历如果为了明了,使所有人一看就知道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写,哪就用阳历。
如: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上(下)午。
或者:二○一四年一月上旬书。
或者: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夜等。
简单明了,是认识汉字的人都能知道。
二、阴历阴历的落款讲究大了,它是让有学问人看的,让行家看的。
所以,这些人大都对中国的年历有所了解,对书法了解,所以就存在着严谨性,不能随意而为,故此讲究也多些,稍不小心就会出错。
具体如下:一月: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首岁、华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发岁、初阳、孟阳、新阳、1 春阳、正阳、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月正、新正、初月、早月、太月、十三月二月: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婚月、媒月、小草生月、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夹钟、仲钟、仲春、酣春、中春、仲阳、大壮、竹秋、花朝三月: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三春、香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禊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五阳月、桃李月、花飞月、小清明、姑洗、桃浪、雩风、竹秋四月: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和月、仲月、榎月、正阳月、麦秋月、花残月、清和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仲侣、纯阳、纯乾、麦候、麦序、六阳、梅溽、中吕五月:炎夏、起夏、仲夏、超夏、中夏、暑月、鹑月、始月、星月、皇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皋月、榴月、一阳月、端阳月、吹喜月、蕤宾、鸣蛙、夏五、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六月:溽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盛夏、三夏、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七月:初秋、素秋、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八月:中秋、仲秋、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爽月、桂月、叶月、酉月、柘月、雁来月、秋风月、四阴月、大清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秋高、秋半、中律、橘春、竹小春九月:菊月、柯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五阴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菊开月、红叶月、三秋、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穷秋、杪秋、深秋、末秋、残秋、凉秋、素秋、秋末、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十月:露月、拾月、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时雨月、初霜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元冬、玄英、应钟、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冬月、隆冬、雪月、寒月、畅月、霜月、复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霜见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十二月: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暮月、临月、萘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暮节、穷节、暮岁、殷正、清祀、冬素以上是阴历每月的用法,同时还有时令和节令,如一年四季冠以春、夏、秋、冬。
书画家常用的印章种类_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印章
书画家常用的印章种类_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印章印章是一个书画家的身份代表,书画家的印章有什么种类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下啦小编为你推荐的书画家常用的印章种类,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画家常用的印章种类1.姓名印。
含字号、斋馆、籍贯、年龄等内容。
如“饭牛”(田原)、“江上老人”(林散之)、“师牛堂”(李可染)、“湖州安吉县”(吴昌硕)、“月色老人八十三岁以后作”(谈月色)等。
2.闲文印(闲章)。
含词句、纪事、引首(起首)、压角(押角)、拦腰等内容。
如“青藤门下走狗”(郑板桥)、“老曼封笔廿年今始作书”(沙曼翁)、“当年放牛娃”(田原)、“秋思堂”(张寿谷)、“祖国山河壮丽”(钱松岩)、“若谷”(苏金海)等。
“拦腰印”多用于条幅或中堂右侧中部或中下部,宜用方形印章,具有美化、平衡作品的作用。
3.鉴藏印。
有少数书画家不仅精于书画创作,同时还兼擅收藏与鉴定。
因此这类书画家还备有一些鉴藏印。
如“xxx收藏书画记”、“xxx珍藏书画之印”、“xxx审定”、“xxx过眼”等。
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印章(一)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阴阳印章的用法
阴阳印章的用法
1、印章中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则是凹进去的,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
2、阳文和阴文也有使用上的区别,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而从阳文和阴文的轻重。
3、权衡上来区别的话,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适合盖上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
4、墨色浓重之作,适合刻上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
5、从书法上来区别的话,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阴文印字体一般圆润,但是不会看上去臃肿,清秀但是不会给人感觉消瘦,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阳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
书法常识:三种印章分别是什么?
书法常识:三种印章分别是什么?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1)斋号章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
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
”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雅趣章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
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 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中堂印章的盖法示范
中堂印章的盖法示范
1、姓名章: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引首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3、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
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
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4、鉴藏章: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
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篆刻名词解释,小编为你术语解析
篆刻名词解释,小编为你术语解析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无不叫做“篆刻”,篆刻印章的内容涉及很广,特征也因不同的印材而异,了解常见的术语对于印章收藏和鉴赏都有很大用处。
下面篆刻小站就简单介绍一些篆刻常识,认识这些你算入门了。
1.阴(白)文印、阳(朱)文印、阴阳间文印。
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凹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
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
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
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
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
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
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
2.铸印、凿印。
金属印章,不论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蜡法冶铸而成,这就称为“铸印”。
古代印章大多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
非金属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铸,只能用刀凿刻。
也有金属印章先铸成形,然后凿刻印文的,一般称这种印为“凿印”。
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有官印因急于封拜,不待范铸而匆匆凿成应用、因而被称为“急就章”。
3.两面印、多面印、子母印。
一面刻字,另一面刻姓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职位称号,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图像等,凡两面都刻有印文的则称为两面印。
多面印即类推。
两面印、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钮,只在中间凿一小孔以便穿带,所以又称“穿带印”。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携带的称为“子母印”或“套印”。
4.名印、字印、名字合印、总印。
古人认为印章是作为信用的象征,故把名印作为正印,字印作为闲印杂用。
名印就是只刻姓名,一般只在名下加“印”、“印信”、“印章”、“之印”。
印章的讲究,你知道有多少
印章的讲究,你知道有多少印章作为⼀种具有民族历史⽂化特⾊的艺术门类,犹如⼀朵奇葩,在博⼤精深的中华艺苑⾥绵延不断的散发出独特的芬芳,吸引着⼈们进⼊这⽅⼨世界。
印章印章的艺术作⽤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
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活跃⽓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且能调整重⼼,补救布局上的不⾜,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郑重,可防⽌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
因此,历来书家都⾮常重视⽤印,甚⾄⾃⼰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
常⽤的⼏种印章1.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章。
姓名有连在⼀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章,以⼀名⼀字为正,⼀姓⼀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姓名章。
款有姓,可⽤名章,款⽆姓,或不落款者,应⽤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名章;平辈间⽤字章;尊长给卑幼,⽤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
现代书画家张⼤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
”姓名章⼀般分朱⽂(阳⽂)⽩⽂(阴⽂)两种。
⼀幅书法作品上盖两⽅姓名章时,最好⼀朱⼀⽩,两章⼤⼩相宜。
款尾⽤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所谓阳⽂就是字在⽯头上是凸出来的,阴⽂反之。
2.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章、拦边章、压⾓章和腰章。
引⾸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称“随形章”,是随⽯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般不宜为⽅形,⽽以半通、长⽅、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然形、肖形等为好。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边的章,起拦边聚⽓的作⽤。
压⾓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的边⾓的章。
取右上⾓的称“迎⾸”,取两下⾓的称“押⾓”。
拦边章只管⼀边;压⾓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起“拦边封⾓”、“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姓名章通常用阴文(白文)印,如果是两方的话通常为一方阴文(白文)一方阳文(朱文),顺序通常为上阴(白)下阳(朱),对于印文内容的要求通常有三种情况:上姓下名,上姓名下号,上姓名下闲章。
对于印章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是必须用篆书镌刻,姓名章以汉印风格为宜,闲章对于字体风格的要求则比较灵活。
对于钤印位置的安排通常遵循“黄金
分割法”,即钤在作品左边长度约三分之二处,因此在落款时应在心中计算好大致位置,为钤印留下空间。
当然,根据作品尺幅的大小(如三尺,四尺,五尺等)以及尺幅的形式(如横幅,条幅,中堂,对联等)可以灵活安排。
两方印章之间的距离通常为一到两方印章的宽度(根据尺幅大小灵活应对)。
此外还有引首章,腰章,压角章等,对于印章形式,钤盖方式的要求都各不相同,
楼主可以分别在网上查找,网上有很多的相关资料。
另外给楼主提一点小建议,平时多欣赏一些名家字画作品,其中的钤印规律你自然会慢慢发现,字画作品是最直观的教材。
我在百度有一个空间“翰墨丹青”(/倚翰斋主),里面有我的一些字画作品,还有一些名家作品。
欢迎大家访问,以及批评与指正。
我帮你找到的一些文章资料:
《书画落款盖印》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
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