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2017年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复习练习
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6(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附答案)
第一轮复习练习(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左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3、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5、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6、右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央),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若c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可能偏转两次7、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9、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10、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生命活动的调节小专题10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小专题10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解析:③上有神经节,因此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A错误;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导,B错误;Ⅰ处为突触小体,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神经递质能作用于Ⅱ(突触后膜)上,是因为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D正确。
答案:D2.(2016·吉大附中二模)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B.神经元受到任何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都会释放出来C.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解析: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或某些腺体处也可形成类似突触的结构,兴奋也可在此处进行传递,A正确;神经元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才可释放神经递质,B错误;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原因,C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答案:A3.(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解析:盐酸为一类化学物质,其刺激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个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
答案:D4.(2016·乐山市二模)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激素含量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B.激素广泛分布于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C.人体内的激素都是蛋白质,口服会因为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效D.人体内的活细胞都能合成激素,但不同的细胞合成的激素种类不同解析:反馈调节能使人体内激素含量相对稳定,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A正确;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激素广泛分布于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中,B错误;人体内的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不是蛋白质,C错误;并非人体内的活细胞都能合成激素,只有内分泌细胞才能合成激素,D错误。
河北省沧州市2017年高考生物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冲刺练习 精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一、选择题1、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组织液 B.血浆、组织液 C.淋巴、组织液 D.血浆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3、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高原体能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在缺氧环境下的运动能力。
但某运动员刚到高原后时,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6、小明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冬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参加剧烈运动时,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可使血浆pH显著下降B.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7、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8、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液和尿的形式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9、下列系统中,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无直接关系的一组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循环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免疫系统⑥内分泌系统⑦神经系统⑧运动系统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⑤⑥⑦⑧10、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A.HCO3﹣与HPO42﹣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D.人在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11、奥运健儿在参加10000米长跑比赛时,因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机体内供氧不足,此时其血浆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1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14、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不需要消耗ATPC.白细胞存在的液体环境只有血浆D.白细胞不属于内环境15、人体花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16、我国选手张梦雪在巴西里约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为中国队赢得首金。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微题组四 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 苏教版
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1.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使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
下图甲中A~D表示相应神经元,①②③构成突触;图乙表示相关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在神经元D上所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情况。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1)图甲中结构③称为,结构②处的液体为。
(2)在图甲箭头处给予一次适宜的刺激。
则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此兴奋可传导到神经元D,但不能由神经元D传导到神经元C,这是因为。
(3)从图乙可知,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C在神经元D微电极测得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这是由于。
(4)若同时刺激A和C,绘制微电极测得的电位变化曲线。
〚导学号74870249〛答案:(1)突触后膜组织液(2)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4)如下图解析:(1)①②③构成突触,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间隙,充满了组织液;③是突触后膜。
(2)在箭头处给予刺激后,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由于C是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不能由神经元D传导到神经元C。
(3)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使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所以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时,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
(4)A和C属于两个不同的神经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所以同时刺激A和C与单独刺激A和C 时,电位变化相同。
2.下图表示蛙后肢的反射弧,1、2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为突触,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可以看出,伸肌中既有反射弧中的,又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结构)。
一个传入神经元可以与不同的传出神经元构成反射弧,写出图甲中刺激1处,不同反射弧中效应器的应答反应:。
人教版河北沧州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河北沧州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有关人体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B细胞只在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胰岛素B: 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某些激素的受体C: 下丘脑调节肾脏释放抗利尿激素,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 免疫调节是独立的调节机制,不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影响【答案】B【解答】解:A.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但也有一定水平的胰岛素分泌,A错误;B.肌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调节,故其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多种激素的受体,B正确;C.当机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时,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错误;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即免疫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第2题.如图为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的细胞器Q为高尔基体B: 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相同C: 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细胞器Q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 囊泡的形成及囊泡与细胞器Q的融合过程均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答案】B【解答】解:A.图中的细胞器Q为高尔基体,A正确。
B.胰岛素原被进一步加工,最终形成胰岛素,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
C.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合成和加工后,通过小囊泡运送到高尔基体再加工,再通过具膜小囊泡运输到细胞处,高尔基体的膜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
D.囊泡的形成及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过程均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第3题.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答】解:A.培养酵母菌时,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可能未均匀分布,因此每次计数前可以振荡均匀并多次取样计数后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A正确。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doc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高中生物要学习的内容非常的繁多,学生最好费类来复习,下面的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专项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练习解析一、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及兴奋传导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活动只有感觉无效应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静息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负外正。
②机理:K+外流。
(2)动作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正外负。
机理:Na+内流。
(3)兴奋的传导:①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3——突触传递(1)突触类型:①轴突——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2)突触的结构:(3)传递过程:(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重点突破】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2)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为单向,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分析(1)兴奋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2)局部电流方向3.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1)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2)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3)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
(4)种类: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5)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特点: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高三】高考生物神经调节同步讲练复习题(附答案)
【高三】高考生物神经调节同步讲练复习题(附答案)课题62:神经调节【课标要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向?望】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探究。
【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反射1、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二)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一)中枢神经系统1、脑:大脑、脑干、小脑。
2、脊髓。
(二)关系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一)人脑除了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二)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划分(如图)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特有的某种言语活动的功能障碍。
中枢名称别名受损后的病症病症的症状运动性书写中枢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不会讲话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视觉性语言中枢中枢(V区)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思考感悟】有了完整的反射弧,就一定能发生反射活动吗?不一定。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9分)信息分子能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内分泌系统分别通过释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2)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每空1分,共9分)(1)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胞吐受体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3)反射弧(4)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系统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在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突触后膜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了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属于反射C.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前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大于后者D.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答案】C【解析】图中皮肤细胞A为感受器,细胞E为效应器,故A错;刺激b点时,可以产生兴奋并传至细胞E处,但该反应的产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故B错;神经细胞D上有树突和轴突等突起,所以细胞表面积较大,而且神经细胞D能分泌化学递质,所以含有较多的与之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故C正确;由于兴奋到达a、b两点的时间不同,所以会产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故D错。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答案】A【解析】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不能逆转,而⑥⑤④是逆向的,故A错误。
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不需要大脑皮层故应是①②③,故B正确。
因为突触的存在,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故C正确。
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答案】B【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影响的,A正确;神经调节作用范围窄,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B错误;体液调节速度比神经调节慢,C正确;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
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有“沉默突触”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 ⑤D.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检测不到反应【答案】B【解析】③处可能有沉默突触,也可能没有,A错误;沉默突触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可能是没有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没有受体不能识别递质,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B正确;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也可能是①→②→④→⑤,C错误;若③是沉默突触,信息可从②→④,所以刺激①,能引起e处电位变化,D错误。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神经调节1.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A.灯光刺激+食物B.仅食物C.声音刺激+食物D.仅灯光刺激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3.下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效应器B.②代表神经中枢C.③中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是双向的D.④未兴奋时,膜两侧电位呈外正内负4.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图为人体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神经中枢的是()A.①B.③C.④D.⑤5.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言语区的调节只是大脑中枢参与的活动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7.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8.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均有言语区C.人脑即人的大脑D.脑干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9.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B.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D.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10.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A.B.C.D.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
河北省沧州市2017年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复习练习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选择题1、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内流B.轴突膜处于④和⑤状态时钾离子外流C.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a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3、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 )A.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D.代谢废物在淋巴和组织液间的运输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神经纤维上信号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是一致的C.神经中枢受损,刺激任何地方都不能使效应器做出应答反应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5、某同学因意外受伤导致其不能够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和交流,也不能书写,但能看懂文字内容。
则该同学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哪些区可能受损( )A.H区和S区B.V区和H区C.V区和W区D.S区和W 区6、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7、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
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A.cde B.abcde C.abc D.bcde8、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 D.②⑤9、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正确的是()A.电传导和化学传导B.膜上电位的迅速变化C.类似电线中的电流传导D.化学物质的传递1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①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②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下丘脑③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④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11、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含解析
全国新课标区模拟精选题: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分析,重点关注基础题1,5,能力题3,6。
模拟精选题一、选择题1.(2016·陕西模拟)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解析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但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则作用部位可能在“突触间隙”。
答案 C2.(2016·中原名校联考)下列关于反射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双向传递的C.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所直接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反射弧上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反应都称为反射解析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上有突触,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上只能单向传递;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答案 A3.(2015·宁夏调研)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给a点适当强度的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可从a点传到b点B.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C.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D.刺激a点的强度越大,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就越快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点位于传出神经上,b点位于传入神经上,兴奋只能由b点传向a点,故A错误;肌肉收缩的强度与刺激的大小有关,与距离无关,故B错误;兴奋的大小与局部电流的大小呈正相关,而局部电流的大小由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决定,因此只要电流刺激强度在“阈值”以上就能产生动作电位,且产生的局部电流大小恒定、速度恒定,与刺激强度无关,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C4.(2015·武汉调研)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 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解析由图甲可知,刺激b处可引起a、c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bc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c处后变化,A错误。
河北省沧州市2017年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冲刺练习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的浓度B.生长激素能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C.人体内只有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这两种激素含碘D.孕激素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妊娠时促进子宫的运动,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2、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条途径,判断酶1、酶2和酶3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B.线粒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C.细胞溶胶、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D.细胞溶胶、细胞溶胶和线粒体3、当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部分细胞就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又进一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强代谢,抵御严寒。
在这个神经和体液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A.垂体 B.甲状腺C.大脑皮层部分细胞 D.下丘脑部分细胞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B.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C.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5、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B.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6、下列关于几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酶在同一温度下的催化能力一定相同B.同种基因在同一机体的不同细胞中表达水平一定相同C.某种抗体在机体内一定不作用于自身的组织或细胞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一定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7、给正常健康家兔静脉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家兔体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脂肪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加快B.胰岛B细胞分泌量减少C.肝脏、肌肉中糖原的分解加快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8、下列物质口服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的是()A.甲状腺激素B.抗体C.淋巴因子D.胰高血糖素9、寒冬人从室内外出到室外后,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体温凋节的中枢B.甲状腺激素和汗腺分泌都减少C.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D.人到室外后散热量比外出前多10、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高考生物总复习《神经调节》专题演练(一)
《神经调节》专题演练(一)1.(2017年海南卷,1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答案】A2.(2017年江苏卷,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答案】D3.(2017年海南卷,1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答案】D4.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A.灯光刺激+食物B.仅食物C.声音刺激+食物D.仅灯光刺激【答案】A5.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答案】A6.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D7.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答案】D8.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答案】A9.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答案】B10.(2017年北京卷,29)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高三生物复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强化训练
高三生物复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强化训练
1.(2019·宁夏银川质检)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B.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K+通透性增大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B项错误;神经元兴奋时,对Na+的通透性增大,C项错误;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是大脑皮层对脊髓调控的体现,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项正确。
2.(2019·福建泉州3月质检)钠钾泵可存在于神经细胞膜上,是一种具有ATP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同时进行Na+和K+跨膜运输,如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下神经元通过钠钾泵吸收K+形成静息电位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阻碍钠钾泵的离子运输
C.钠钾泵能同时运输Na+和K+表明其转运不具有特异性
D.钠钾泵的运输有助于维持神经元内外Na+和K+的动态平衡
答案D
解析静息状态下,发生的钾离子的外流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故不需要钠钾泵协助,A项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不会阻碍钠钾泵的离子运输,B项错误;钠钾泵具有特异性,C项错误;钠钾泵的运输有助于维持神经元内外Na+和K+的动态平衡,D项正确。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1.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④⑤⑥【答案】D【解析】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①错。
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②错。
大脑皮层H区受损,能听见声音,但不能听懂话语含义,③错。
任何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④对。
兴奋可以由感觉神经元传向运动神经元,在神经元之间,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⑤对。
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运动平衡中枢在小脑,与心跳呼吸有关的中枢在脑干,⑥对。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B.膜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C.S点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D.S点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由Na+大量内流引起【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故A正确;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故B错误;S点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为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C 正确;S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第26讲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第26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2.据报道,上海科学家破解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如图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会引起E收缩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4.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6.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神经元的活动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C.若在Ⅰ处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正外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7.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8.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表现为正电位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9.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高考AB卷 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A卷全国卷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2016·全国课标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神经元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ATP,A 正确;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
答案 B2.(2012·全国新课标)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应属“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其中酸梅色泽可刺激视觉感受器进而引发兴奋的传导及反射的形成。
答案 C3.(2012·全国,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解析本题以膝跳反射为例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兴奋传递的特点等知识。
感受器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兴奋,通过反射弧的不同环节逐级传递,最终完成反射活动,故反射弧任一环节受损都会导致反射活动不能完成;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 B4.(2016·全国课标卷Ⅱ,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选择题1、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内流B.轴突膜处于④和⑤状态时钾离子外流C.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a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3、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 )A.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D.代谢废物在淋巴和组织液间的运输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神经纤维上信号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是一致的C.神经中枢受损,刺激任何地方都不能使效应器做出应答反应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5、某同学因意外受伤导致其不能够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和交流,也不能书写,但能看懂文字内容。
则该同学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哪些区可能受损( )A.H区和S区B.V区和H区C.V区和W区D.S区和W 区6、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7、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
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A.cde B.abcde C.abc D.bcde8、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 D.②⑤9、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正确的是()A.电传导和化学传导B.膜上电位的迅速变化C.类似电线中的电流传导D.化学物质的传递1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①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②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下丘脑③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④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11、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2、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B.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C.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D.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13、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14、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5、与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6、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17、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18、下图表示由三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丙两个神经元会先后产生兴奋B.5-羟色胺与b处的突触后膜结合后即失去活性C.乙神经元的Ca2+通道受抑制后,甲的兴奋可以传到丙D.a、b处的膜电位变化均是通过Na+内流实现的19、下列哪项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A.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使突触后膜神经元容易产生兴奋C.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保证了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D.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很多线粒体,有利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20、阿尔茨海默病(缩写为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该物质的沉积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能减缓病情发展速度B.向患者体内注射兴奋型神经递质,能明显改善其病情C.AD病人的Aβ沉积在组织液中,会改变神经细胞的内环境D.AD病人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和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均受到影响21、右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①②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B. 释放⑤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要消耗能量C. 物质⑤和⑥结合后一定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D. ⑥表示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22、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B. 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C. 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D. 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23、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A. 运动中枢B. 视觉中枢C. 语言中枢D. 听觉中枢24、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A. 大脑脑干小脑B. 大脑大脑脑干C. 大脑下丘脑小脑D. 大脑小脑脑干25、右图表示一个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产生感觉B. 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C.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 刺激S点后肌肉收缩,属于反射活动26、下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①表示的是神经元的轴突B. 释放④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要消耗能量C. ④发挥作用的结果一定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 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27、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D.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28、下列关于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感知外部世界B.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C.语言、学系、记忆、思维D.控制生物纪律性活动29、羽毛球双打比赛时,运动员奔胞,扣杀,要密切配合,下列对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会促使四肢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大量水解为葡萄糖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的参与D.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二、填空题30、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1) 若单独给X处一个适宜的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膜内电流传导的方向是。
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会发生次偏转,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2) 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了的功能。
(3) 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细胞,分泌物a作用的靶器官是。
若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细胞甲的活动,该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4)若内环境中的抗体攻击细胞甲上的受体而导致疾病,该病属于病31、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甲的神经中枢中,这样的结构有____个。
(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_的膜。
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
(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_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__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器)。
(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B4、C5、D6、B7、D8、C9、B10、B11、A12、C13、D14、C15、C16、C17、D18、B19、B20、B21、C22、C23、C24、A25、C26、C27、A28、D29、A二、填空题30、(1)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由兴奋处向未兴奋处(或双向传导) 2 不偏转(2)递质的受体或突触后膜(任意答一个)(3)下丘脑垂体抑制反馈(4)自身免疫病31、(1)体液 B淋巴(2)呈递抗原淋巴因子(3)⑥→⑧→⑨(4)b 胸腺(5)Ⅱ、Ⅲ、Ⅳ、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