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一)细胞的构成1、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组成由细胞膜、核、细胞质等三部分组成。
2、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屏障,限制细胞内外物质流通,是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3、核:核是细胞的核心部分,由核膜、核仁、核质组成,负责传递遗传信息,滋养细胞组织。
4、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的内质,由细胞器和凋亡液组成,主要承担细胞的各种功能。
(二)细胞的生成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的生成过程,是原始细胞在繁殖的过程,两个细胞从一个细胞分离出来,形成新的细胞。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细胞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有助于细胞界定在繁殖过程中获得活力。
二、植物细胞(一)植物细胞的构成1、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层结构是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可以抵御病原体的侵入。
2、细胞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比多节细胞多,承担着代谢及细胞同化等功能。
3、细胞膜:细胞膜有植物细胞特有的腺苷脂等,能够抵御外界破坏。
4、细胞组织:植物细胞不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等,还有一些特殊的细胞组织,可以帮助植物从事适应环境的活动。
(二)植物细胞的生成1、作物细胞的发育:植物的繁殖过程主要依靠有性繁殖,细胞会在发育过程中按照特定的模式进行分裂。
2、细胞繁殖:植物的细胞繁殖行为依靠有性繁殖,会以极高的准确度培育出胚、芽等新生细胞。
三、动物细胞(一)动物细胞的构成1、细胞膜:动物细胞有一层细胞膜,其厚度约2-3nm,保证细胞内外物质流动。
2、细胞核:动物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部分,负责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繁殖。
3、细胞质:动物细胞质在动物细胞中承担了重要的生理活动,以及能量的来源。
(二)动物细胞的生成1、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动物细胞的生成过程,这种分裂过程是连续的,因此新细胞和老细胞形成的过程没有转变期。
2、胞浆蛋白:胞浆蛋白是无丝分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蛋白质,能够引发有丝分裂,促进细胞界定过程的完成。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附图)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第一章:生物的五大特征1.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内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细胞分裂。
1.2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大小、形状、结构和功能上。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1.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比如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
1.4 细胞的生物膜和物质运输生物膜是细胞的外膜,通过不同的渗透方式实现物质的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1.5 细胞的代谢和物质内在调节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吸收能量和物质,同时排出废物。
细胞内部有一套复杂的内在调节机制,通过这些机制来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第二章:生物的发展和生殖2.1 生物的发育过程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和再生。
2.2 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物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繁殖;无性生殖是生物通过无性生殖细胞的分裂进行繁殖。
2.3 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胚胎发育和母体发育等。
2.4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种群内传递遗传信息的单位,生物的基因由DNA分子构成。
遗传是生物通过基因传递信息的方式,表现在性状的传递和变异上。
第三章:生物的分类和进化3.1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特征、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进行分类。
3.2 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分类系统包括物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等不同级别。
3.3 生物的进化理论生物的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通过自然选择、性选择和变异等方式实现。
3.4 生物的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和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受到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3.5 生物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境等环境要素。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生物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动物则从食物中获取。
-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排尿、排汗、呼出气体等。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长成大树,小鸡破壳而出。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龙生龙、凤生凤是遗传;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变异。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如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科学探究1. 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2. 基本方法-观察法:直接观察、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等。
-调查法:普查法、抽样调查法(随机取样)。
-实验法: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
三、生物与环境1. 生态系统-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限度。
2.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四、细胞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细胞: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液态,可流动)、细胞核(遗传物质贮存和控制中心)、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液泡(含细胞液)。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 细胞分裂与分化-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胞1.细胞的结构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人类的身体由大约37万亿个细胞组成。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质膜、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部分。
2.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
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化成能量,通过「细胞分裂」增殖,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
生态1.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的科学。
生态学的核心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物理环境构成的一个系统。
2.生态环境的调查与评价了解和调查生态环境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评价是评估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状况和影响的科学。
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1.生物的能量来源生物体内的能量来自于食物。
食物是所有生物存活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来源。
生物体内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不断转化。
例如,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使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大自然中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其中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多个方面。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吸收后排出气孔,同时还释放出氧气,完成了“氧气-水-二氧化碳”三者间的物质循环。
遗传与进化1.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是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
遗传是指后代从其父母那里继承某些特定性状的过程。
在遗传中,有重组和突变等过程。
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而重组是基因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重组合并。
2.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类在长时间里经过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过程,使其逐渐改变适应环境的能力而演化成为新的物种。
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随机漂变、基因迁移和基因突变等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4、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①食物链的起始是生产者②食物链中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③箭头的方向被吃指向吃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生物圈范围包括:1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2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3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下的物像呈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往哪偏,玻片就往哪移物像可到视野中间.如:物像偏向左上方,玻片就移向左上方,因为物像呈的是倒像3、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4、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应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5、观察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6、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第二节植物细胞1、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切片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经过涂抹制成、装片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2、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1滴的是清水2盖时要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3染色时从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吸水纸从另一侧吸.4、观察临时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5、生物绘图时,要把细胞画在纸的左上方,右侧和下方要注字和书写书名.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1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2植物果实的酸甜苦辣是因为细胞的液泡中所含物质不同.3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叶绿体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根系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第三节动物细胞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1滴的是生理盐水2染色时用的是稀碘液.2、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相比,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两大类:1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都是大分子: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无机物一般不含碳都是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盐、氧等.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进入,无用的废物排出.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1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2线粒体:将细胞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动力工厂”.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神奇的遗传物质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5、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克隆羊实例中,从供核母羊中分离乳腺细胞并取出细胞核,供卵细胞母羊提供无核卵细胞,二者形成融合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导入代孕母羊体内,生出的小羊像供核母羊.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2、体积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3、细胞分裂过程: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 3 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植物: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4、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7、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分裂n次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仍是46条.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7、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8、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机械组织等.3、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由果皮和种皮、胚乳、胚三部分构成,双子叶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其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1菜豆子叶2片,玉米子叶1片,2玉米有胚乳,菜豆没有.3玉米的果皮和种皮是连在一起的,菜豆是分开的.3、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5、种子之所以能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6、裸子植物:1种子是裸露着的,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2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7、被子植物: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豌豆、荔枝、木瓜苹果、小麦、牡丹等.2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都能开花结果.3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8、裸子植物中苏铁是活化石,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银杏是活化石,俗称白果,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水杉有活化石之称.被子植物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的结构是完整的、已度过休眠期.干瘪的种子或胚被破坏,储存时间过长,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需连续观察7天.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种子数×100%4、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洒一点水并放到橱柜中的2号瓶种子可以萌发,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其余三个瓶子为实验组.4号瓶中放较多的水,不能萌发,与2号瓶相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5、抽样检测: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6、抽样检测的方法:一、样本大小要合适,二、做到随机取样,三、检测方法要科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根尖的结构:从尖端往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根冠:在根尖顶端,具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细胞小,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伸长区:细胞越往上越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4成熟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幼根生长的原因:1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2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4、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5、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6、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芽中也有分生组织.7、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叶制造有机物向下运输.肥料主要是提供无机盐.8、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苗比蒸馏水培养的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有多种无机盐.9、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量最多的是:氮、磷、钾.10、植物生长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不同,营养生长时期需要大量含氮无机盐,开花结果需要含磷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缺少含硼的无机盐.第三节开花结果1、一朵桃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6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子房里有胚珠.2、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豌豆.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叫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媒介,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3、受精过程: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个种子.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其它器官中.导管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是死细胞.除茎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2、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3、观察叶片的结构,先要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切取材料后要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下表皮需撕下一小块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4、叶片由表皮上表皮与下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5、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夜幕降临时气孔缩小或闭合.6、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方面可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步骤:暗处理→夹黑纸片→光下照射→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检验→清水冲洗观察叶色.2黑暗处放一昼夜的原因: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3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是为了:做对照实验.4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清洗之后叶片变成黄白色.5实验变量是光照.设置的对照实验为见光和不见光.6实验结果见光部分遇碘变蓝,产生了淀粉,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变蓝,没产生淀粉.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幼嫩的果实、茎等,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判断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5、有机物作用:一是构建植物体,二是养育了生物圈中其它生物.6、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7、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8、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总结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调查方案;④填写调查记录;⑤整理调查结果;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定义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 生长与分裂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重要性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3. 生物分类的等级- 域-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 DNA- 基因- 染色体2.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 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3. 人类起源与进化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分类-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2. 植物器官-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3. 植物的生命周期- 萌发- 生长- 开花结果- 衰老与死亡五、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2. 动物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3. 动物行为- 觅食行为- 繁殖行为- 防御行为六、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2. 生态平衡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污染的类型与影响 - 可持续发展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人体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2.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个人卫生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概要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对每个部分进行扩展,增加详细的解释、例子和图表,以丰富内容并达到所需的字数。
在撰写时,请确保语言清晰准确,逻辑连贯,并使用专业的术语。
同时,确保文档格式规范,便于阅读者下载和编辑。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
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
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
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
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的物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
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
- 生物能进行呼吸,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分类1.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动物界- 植物界- 微生物界(细菌、真菌、病毒等)2. 按照生活环境分类:-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特定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 进行新陈代谢。
- 传递遗传信息。
- 合成蛋白质。
四、生物的新陈代谢1.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 呼吸作用:- 生物通过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使用。
五、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生长:- 生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 细胞分裂和生长。
2. 发育:- 生物从幼体到成体的过程。
- 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等阶段。
六、生物的繁殖1. 无性繁殖:- 通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分裂、孢子繁殖等。
2. 有性繁殖:- 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如卵生、胎生等。
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 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遗传物质(DNA)在亲子间的传递。
2. 变异:- 生物特征的变化。
- 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八、生态系统与生物圈1.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2.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九、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 合理膳食,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育、遗传、分类及分布规律的科学。
2.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都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能力和对刺激作出反映的能力。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排泄、运动、增殖、遗传等。
三、细胞有丝分裂1. 有丝分裂的过程: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有丝分裂的意义:增加细胞数量、维持体内稳定的细胞数量、替代老化细胞。
四、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染色体1. 染色体的结构:由两条相同的染色体构成,染色体上有基因。
2. 染色体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参与细胞分裂。
五、生物和生物圈之间的关系1.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体存在的范围,包括陆地、水域和空气中的生物。
2.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竞争、合作、共生、捕食等。
六、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特点1. 光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
2. 水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水。
3. 温度: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4. 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七、动物体内的物质循环1.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被吸收。
2. 呼吸系统:将氧气输送到细胞中,排出二氧化碳。
3. 循环系统:将有氧血送到细胞,将二氧化碳带回肺脏排出体外。
八、动植物的分类1. 植物的分类:按照茎叶根的结构,植物分为维管植物和无维管植物。
2. 动物的分类:按照体温和生殖方式分类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按照内外骨骼分类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九、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 食物链:由生物的食物关系组成的链状结构。
2. 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相互通联组成的网络状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生长、生物圈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体内的物质循环、动植物的分类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以加深对生物的认识,并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观察1.概念: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
2.类型(1)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3.科学观察的要求(1)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1.概念: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样的方法一般是随机抽样)④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⑤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调查活动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4、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④注意安全。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者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大多数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通过分解、吸收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或者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自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完整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一、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吸收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6、生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7、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生态因素3、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人和体内的蛔虫是寄生关系。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改变自己。
例:荒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夜晚的蛾;傍晚的蝙蝠。
(2)影响:生物改变环境。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
5、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产者(植物)构成生物消费者(动物)食物链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环境(非生物)阳光、水、空气、温度等1.定义: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链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草→蝗虫→鸟箭头由弱指向强,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6、食物链 3.营养级越高(越强大的生物),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4.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植物
植物的结构
- 植物体结构:根、茎、叶和花
- 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
- 茎的功能:支持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 叶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呼吸
植物的生长
-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养分和光合作用
植物的繁殖
- 有性繁殖:花的结构和作用、传粉和受精
- 无性繁殖:分株繁殖、块茎繁殖、腋芽繁殖
动物
动物的特征
- 动物的多样性: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动物的繁殖和发育
-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殖:卵生和胎生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繁殖:卵生
- 昆虫的繁殖: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
-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和分类
-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的作用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固定氮气、制造食品等
-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发酵、制药、治疗疾病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1、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观察
先降: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后升:一只眼看向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再微调: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和收镜使用擦镜纸擦拭物镜和目镜镜头。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调查范围很大,无法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8)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8]胞肛排出。
(9)[11]细胞核包括[6]大核和[5]小核
(10)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够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我们把它的这种特性叫做应激性。(趋利避害)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1)多数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2)草履虫可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生命活动与细胞
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功能与区别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组成
1.2 细胞的代谢与调节
•细胞的代谢作用,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
•细胞的调节作用,如:荷尔蒙的调节作用、酶的调节作用等
2. 遗传和进化
2.1 遗传基本规律
•遗传基本概念,如:DNA、基因、染色体等
•遗传的基本规律,如:孟德尔法则、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规律等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2.2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进化基本概念,如:自然选择、种群密度、环境因素等
•进化的证据,如:化石证据、结构证据、分子证据等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如: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等
3.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3.1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如: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3.2 生态问题与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人类疾病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点,这将有助于您对生物学的更好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为您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
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七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到46℃才会出汗,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4. 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2.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3. 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吸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4. 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学概述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的物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
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物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 新陈代谢:生物能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 生长:生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 繁殖:生物能够产生后代。
- 反应性: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适应性: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包含许多细胞器。
-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有不同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 能量转换: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转换能量。
- 物质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 遗传信息传递:DNA存储遗传信息,RNA参与蛋白质合成。
三、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进化关系等。
2. 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常见的生物分类:- 植物界: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
- 动物界:如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
- 微生物界: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四、生物的新陈代谢1. 物质代谢:- 同化作用:生物从外界摄取物质,合成自身组成。
- 异化作用:生物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
2. 能量代谢:- 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 呼吸作用: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
- 无性生殖:生物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2. 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 个体发育:从幼体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六、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 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 遗传规律: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2. 进化论:- 物种起源:物种的产生和演化。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七年级上册一、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吸收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6、生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7、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生态因素3、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人和体内的蛔虫是寄生关系。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改变自己。
例:荒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夜晚的蛾;傍晚的蝙蝠。
(2)影响:生物改变环境。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
5、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产者(植物)构成生物消费者(动物)食物链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环境(非生物)阳光、水、空气、温度等1.定义: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链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草→蝗虫→鸟箭头由弱指向强,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6、食物链 3.营养级越高(越强大的生物),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4.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个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做生态平衡。
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与食物网越复杂,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8、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立足点)。
3、生态系统的种类(1)森林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动植物种类繁多。
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2)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主要是草本植物,缺乏高大植物。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最为恶劣。
(4)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5)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制氧。
(6)淡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调节气候。
(7)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以生产粮食为主。
(8)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练习使用显微镜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可聚光,光线弱时用)、1、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遮光器上面有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物镜(高倍物镜物象大、范围小、光线弱)2、调节清晰度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小幅度)取镜、安放一对物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使用步骤:对光二对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三对反光镜,通过目镜可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先接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后远离:左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画图),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1.物像是倒像:与现实上下左右相反,(偏左往左移)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4、显微镜特点 3.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5.判断观察到的污点在什么部位:先转动物镜;后移动载波片。
转动物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物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物镜、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目镜上。
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1擦 2滴(清水)3取4展 5盖(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缓缓放下避免出现气泡)6染(稀碘液)7吸6、口腔上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1擦 2滴(生理盐水,避免细胞吸水涨破变形) 3刮 4涂 5盖 6染(稀碘液) 7吸1、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作用,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
7、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库,细胞控制中心。
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细胞质。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
5、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营养物质(如糖分和色素等)。
6、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能量)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7、线粒体(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能量)出来,供细胞利用。
1、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 2、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无机物(不含碳、简单、分子小):水、氧、二氧化碳、无机盐9、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含碳、复杂、分子较大):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将花生种子进行燃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燃烧掉的物质就是有机物)(二)、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生物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
生物体生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2、细胞生长:会使细胞的体积增大(通过细胞膜控制,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3、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会使细胞的个数增多。
1)分裂过程:2)分裂结果: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数量增多,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数量保持不变(因为染色体分裂前会复制加倍)。
如:人体23对染色体,无论分裂多少次,还是23对。
3)分裂前:细胞核内染色体复制加倍、细胞核变大4、细胞分化定义:在个体发育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 变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56、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
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生物圈有哪些绿色植物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2、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2)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种子的主要结构:种皮(有的有种脐和种孔)保护种子内部结构,减少水分散失。
胚:新植物的幼体。
包括:胚芽(茎和叶)、胚轴(连接根茎)、胚根(根)。
胚乳: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储存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组织。
玉米种子有,菜豆种子没有。
子叶: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种子萌发时转运营养;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储存营养。
胚成熟区(二)、被子植物的一生1、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产生种子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活的胚,不处于休眠期(可以帮助植物躲过严冬)2、种子的萌发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胚轴伸长(发育成根茎相连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胚:新植物的幼体→发育成新植株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储存并运转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逐渐消失 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内部形成导管,是吸收水 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细胞能不断伸长,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小,排列紧密,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属分生组织)。
根冠:保护作用(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6、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芽的分类:顶芽、侧芽 2)、芽中有分生组织。
不断分裂和分化, 形成新的枝条.7、木本植物茎的加粗年轮:年轮反应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
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
8、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和有机物.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缺氮肥:植株矮小,叶片发黄9、 缺磷肥:植株特别矮小,叶片深绿色,偏紫色 缺钾肥: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呈焦枯状 缺硼肥:只开花,不结果(三)、花的结构(以桃花为例)2、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3、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
4这时候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萼片、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均凋落)果皮(子房壁)种皮果实双子叶植物种子胚(子房)种子(胚珠)种皮(珠被)单子叶植物种子胚(受精卵)胚乳(受精极核)(四)、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
(帯土移栽是为了保护根毛)2、输导组织:1)导管:由下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死细胞,细胞上下间的细胞壁消失)2)筛管:由上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活细胞,筛孔)3)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导管→植物体的各个器官3、叶片的结构:(1)表皮(保护组织):分上表皮、下表皮(气孔多)没有叶绿体(2)叶脉(输导组织):既有导管也有筛管。
(3)叶肉 (营养组织):液泡大,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有叶绿体4、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株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每个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
5、蒸腾作用的意义:(1)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2)降低叶片表面温度;(3)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五)、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饥饿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耗尽原有的有机物2.遮光处理: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目的:形成对照1、天竺葵的实验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脱色处理: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目的:溶解叶绿素。
5.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放到培养皿中,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观察。
2、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有淀粉产生)。
3、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