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如何解决心理问题 和心理障碍
心理小游戏——反义词训练
你太丑了 你太消极了 你太愚蠢了 有比你愚蠢的吗 你真让我失望 你太帅了 你 很积极 你太聪明了 有比你还有才的么
你真让我刮目相看
三、求助心理咨询
1.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 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 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 含义有二:一、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这 种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有普遍意义。二、帮助解决的问题, 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除此 以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求助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任务有三:一是帮助求助者处理现有的问题,改变其不良的情绪和 行为;二是帮助求助者增进社会适应的能力;三是和求助者探讨自我的方向, 以发展未来的前程。 有学者列出了心理咨询的特点,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心理咨询的任务: 咨询不是说教,它是聆听; 咨询不是训示,它是接纳; 咨询不是教导,它是引导; 咨询不是控制,它是参与; 咨询不是侦讯,它是了解; 咨询不是制止,它是疏导; 咨询不是做作,它是真诚; 咨询不是改造,它是支持; 咨询不是解答,它是领悟; 咨询不是包办解决问题,它是协助成长; 咨询不是令人屈从,它是使人内心悦服。
三、求助心理咨询
3.心理咨询的形式 个别咨询——一对一 团体咨询——一对多(最好30以内)
三、求助心理咨询
4.心理咨询认识误区
心理医生≠救世主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学≠窥视内心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心理活动——盲人旅行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理职业学院题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摘要】心理护理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危害,而且也给其家属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病患家属积极配合,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让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患家属,护理措施,心理前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当一个人身患疾病时,其心理格外紧张、焦虑、恐惧,易于激怒,对医务人员不信任,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医治,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员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员的康复,又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
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心理障碍的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心理障碍的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为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达到最佳心理状态,采取若干心理干预措施。
方法及结果:通过对临床9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基本心理护理及分类心理护理,心理干预有效率96.8%。
体会:对脑卒中患者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了生存质量。
脑卒中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存活者大多数会遗留瘫痪、失语等躯体残疾。
许多存活者还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 如抑郁、焦虑、恐惧等精神症状。
治疗脑卒中后的精神障碍,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转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出现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对2007年7月-2008年6月间本院9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其中男 57例 ,女 38例。
年龄 56~84岁,平均 68.4岁。
95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诊断,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脑梗死33例。
按照患者心理状态划分为四类:焦虑恐惧型43例(35.3%)、悲观抑郁型23例(24.2%)、孤独依赖型13例(13.7%)、情感失禁型16例(16.8%)。
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基本护理措施;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表现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2 治疗结果所有病例中,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能明显改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共计85例,情绪稳定但仍缺乏主动性的有7例,心理仍不稳定的3例。
心理干预有效率96.8%。
3 讨论3.1 基本护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具有许多共性问题:恢复期漫长、进展缓慢、遗留肢体残疾、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他们往往也有许多共同的心理认识: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给家人增添麻烦、被人轻视。
所以,针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共同心理特点,我们在基本护理中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3.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听取病人诉说心理感受,加强沟通,给病人心理支持。
心理康复
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所用的方法和技术 二方面是康复的目标(心理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意义
心理康复对于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克服障 碍,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 、运用心理的方法调节和控制患者的一些生 理功能异常或障碍(如肌肉痉挛等)。
2、用心理康复来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 3 、采用心理干预手段使患者正视或面对现实。
反对独立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
1) 患者惰性增强、意志力减弱,缺乏积极独立谋取生活 的心理和行为,凡事都想依靠别人的帮助; 2) 对康复不抱希望,不想参加康复锻炼。 认知行为疗法 :首先让患者知道康复治疗对卒中治疗的重 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康复锻炼,通过锻炼 可减少 卒中后的并发症。 社会学习方法 :将一些积极锻炼恢复较好的病友介绍给患 者,提醒患者与他们接触,增加患者新的适应行为,使 其在相同情况下带来更大的满足,降低不适应行为的潜 能。
张悟本,北京人,所谓的养生专家。1997 年从纺织厂下岗,卖过小商品,后销售保 健品,曾学习看手相治病,被聘开讲座后 走上成名之路。其学历、行医资质、专家 资质都涉嫌造假。2010年2月1日至4月24 日,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介 绍“养生理念”,知名度迅速提高,但在 造假行为暴露后该节目停播。2014年2月, 张悟本脑梗住院, 自称是被媒体气得。不 少新闻报道以“自称喝绿豆汤治不了”为 标题来调侃张悟本(张悟本之前说过喝绿 豆汤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十种常见疑 难病症)。
谢谢
脑卒中的心理康复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 康复患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及特征 三 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 四 社区、家庭心理康复
一 概述
病人心理问题及调适 PPT课件
否认
自尊紊乱
>> 心海导航 <<
心理分析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 心海导航 <<
心理分析疗法
心理分析疗法,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 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 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 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 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 内驱力。
意识 弗洛伊德把潜 意识形容成浮 在海里而沉入 海水中的冰山 的主体部分。
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反应的原因 医院的特殊环境和特殊气氛
临床处置、特殊检查、手术所致
医院环境的不良刺激、消极暗示
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应的原因
知识缺乏、病情变化
疾病的临床表现、预后不良或危及生命 特质性焦虑,与患者心理素质有关 社会支持资源不足……
(三)病人行为变化
不合作
>> 心海导航 <<
我的想法
我必须与周围 每一个人搞好 关系。 一个人犯了错 误,那一辈子 也无法抹掉。
我的情绪
换个想法
我的情绪
>> 心海导航 <<
人总有不顺心的时候,生活中各种压力会 不同程度的向你袭来,这时就需要进行自我调 节了。不是生活给了你喜怒哀乐,而是你对待 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们 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 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前意识
潜意识
>> 心海导航 <<
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 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 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 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精神分析学说以潜 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 他那个样子”的真正原因。它设法使潜意识的东西进 入意识中,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 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 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 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
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 20 世纪5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 技术。其理论基础是认知学派的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 认知活动决定人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心理障碍是由于 个体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和错误信念、 思想造成的。
第八章 心理治疗 ● 第五节 认知疗法
ABCDE模式 A(activating):诱发性事件 B(belief system):相应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 看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D(disputing):辩论过程 E(effect):结局
第八章 心理治疗 ● 第二节 经典精神分析疗法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BT)是一种以行为主义 心理学有关的学习过程的理论和实验为基础,主要通过对 个体进行训练,达到矫正适应性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 方理论和技术。
第八章 心理治疗 ● 第三节 行为治疗
渐进性放松训练
做放松训练时应注意肌肉由紧 张到放松,要保持适当的节奏,与 呼吸相协调。每一组肌肉的练习之 间应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每次练习 应从头至尾完整地完成。刚开始练 习的时候可能并不容易使肌肉达到 深度放松,需要持之以恒,才会见 到成效。一般可以每天练习1~2次, 每次大约20~30分。
第八章 心理治疗 ● 第五节 认知疗法
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识别认知错误 真实性检验 监察焦虑水平 去注意
第八章 心理治疗 ● 第五节 认知疗法
一、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借助仪器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体内某 些生理活动信息,通过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人们 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 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处理方法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心理障碍可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工作和社交生活,因此及时认识和处理常见的心理障碍尤为重要。
一、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表现为常常感到不安、紧张和不安全,而这种情感往往是自发的,并且不是特定事件引发的。
处理焦虑障碍的方法一般有:1.认知疗法焦虑问题往往源于个体对所面临事件的过分担忧,因此通过认识自己的想法和闯入意识,以及了解焦虑的实质,可以缓解情绪各方面的发展。
2.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行动来改变情绪。
有些人在面临特定事件的时候会感到不安,如果想要战胜这种感觉,他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不相关的活动上,从而分散焦虑的精力。
例如做运动、听音乐和画画等。
二、抑郁症抑郁症是另一个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深度的情感低落,经常持续数周或数月,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
处理抑郁症的方法主要有:1.药物疗法近年来,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们可以帮助改善多巴胺、血竭和其他神经递质的代谢。
2.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基于认知行为理论,旨在帮助病人观察自己的负面想法,消除病人的自罚观念,通过适当的行为引导,增强抗力,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更自信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三、依赖症依赖症是指对某种事物、物质或情感的过度依赖,这种依赖对其生活和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处理依赖症有以下几种方式: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是针对酒精、尼古丁成瘾问题的行为治疗。
常用药物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的长效尼古丁片和卡片手术,常用于治疗烟草成瘾。
2.认知行为疗法依赖症的主要问题是个体对于使用物或行为的持续关注,从而导致了这种不当依赖的形成。
通过发展个人的认知,病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而掌握自己的行动。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与惊吓性事件有关的心理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1.回忆过去的痛苦2.强烈的愤怒或易怒3.容易受到触发因素的影响4.有时会感到危及人生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曝露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情感识别和表达。
常用心理咨询技术及疗法简介
常用心理咨询技术简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进行的治疗过程不是简单的谈话,它不仅需要心理咨询师完全接纳求助者,体验求助者的内心痛苦,帮助求助者解释自己认识不清的问题,还要根据每一位求助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及有效的矫正手段。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疗法:以弗洛伊德首创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的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善用病人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疗法被后来者逐步发展完善,至今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求助者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进来,现对精神分析治疗过程进行一下大致介绍。
精神分析治疗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1)开始阶段。
首先是要了解求助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确认求助者是否适应于精神分析治疗。
确认后,咨访双方.应就治疗规则、治疗阶段、双方责任取得共识。
接下来,治疗者开始由浅入深了解求助者产生内心冲突的根源。
(2)移情发展阶段。
随着治疗的逐步进行,求助者会出现对治疗者的移情。
移情是求助者将自己对过去生活中的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在治疗者身上的投射。
治疗者依据求助者的投射对其进行体验、理解并告知求助者。
(3)修通阶段。
结合求助者提供的各种材料和移情表现,运用解释为主的技术,向求助者揭示其内心的无意识欲望和无意识冲突与自身表现出的症状的关系,获得求助者的理解和领悟。
在修通的过程中会遇到阻抗,这是治疗过程中自然和必要的反映,只有将这个过程坚持下去才会逐渐获得疗效。
(4)移情解决阶段。
对求助者的主要无意识冲突已经修通的情况下,治疗者对结束治疗确定一个大致的日期。
在这个阶段中,求助者可能会在移情上出现反复,治疗者需要继续采取解释技术解决求助者遗留的问题,使之能够面对现实。
高压氧治疗中病人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预期效果。
因此我们对他们作好耐心细致的解析工作,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和作用,使98%患者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放下包袱,坚持治疗而达到满意效果。
2.4对氧舱不卫生心理的护理:18%轻患者对舱室产生不卫生的心理。
我们制定了舱内的卫生制度,定期更换座椅套,吸氧面罩和吸排氧管专人专用,定期消毒,进舱前换上专用拖鞋,并每周清洗浸泡消毒一次,为保证舱内无异味,对危重病人入舱前,嘱其家属清洗其口腔、会阴,更换干净衣服,无论患者或陪人人舱前先排空大小便,尽量避免在舱内大小便。
治疗中加强通风换气,每次治疗完毕,舱内用电子灭菌灯照射30分钟,使患者进入一个舒适、安全、干净的治疗环境中,心情舒畅,98%的患者消除了不卫生的心理障碍。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倦”。
346.高压氧治疗中病人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青岛海军潜艇学院潜水救捞培训中m(266071)黄华我们对100例高压氧治疗病人进行初步调查,掌握了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总结出治疗中心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方法:进舱前由护士调查、记录病人最担心的心理问题,只调查记录问题的内容,不确定问题的程度。
结果:最担心的心理问题:A:担心不适应高压环境38例;B:担心高压环境对自身其它疾病不利26例;C:担心舱内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处理17例;D:担心咽鼓管调压困难,导致鼓膜疼痛、穿扎79例;E:担心本院医疗水平8例;F:担心高压氧对治疗本病的可信度32例;G:对高压密闭舱群产生恐惧心理47例。
2.2病人存在心理问题的个数:存在1个心理问题的7人;存在2个心理问题的46人;存在3个心理问题的32人;存在4个心理问题的13人。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条件:护士的一切言行举止在护理过程中对病人都具有心理效应,应系统学习心理学和心理护理理论,将心理护理自觉融汇、渗透、贯穿于护理中,使护理工作在治疗中显示出有力的效用。
掌握护患交流技巧,通过交谈可观察了解病人心理状况,有针对性解除病人存在的心理障碍,对病人的疑问、顾虑,要及时认真解答、疏导,取得病人的信任。
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5、抑郁、消极:患者由于疾病的 原因,对预后的忧虑和不安,担心手术 会对今后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对 自身的疾病缺乏治疗信心,以及家庭经 济原因对治疗的影响等,患者容易产生 悲观忧虑和不安的心理。
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 过自己良好的行为、语言、表情、态度、 姿势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 状态行为,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帮 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 态。心理特征不同,护理对策各异。 1、紧张烦躁的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 者的诉说,对患者所述痛苦及因此而引发 的各种牢骚给予理解,取得患者的信任, 注意使用暖刺激性的语言,使患者消除紧 张、烦躁、稳定情绪。
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现状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心理护理 展开比较普遍,许多护士开始注意与 病人的交流与沟通,把共性心理护理 与个性心理护理相结合,采用各种量 表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满意 的效果。
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1、压抑、孤独:由于患者住进医院, 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同医护人员之间“只有 服从的权利”往往只是按医护人员要求去做, 患者会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 2、恐惧、烦躁不安:患者面对医院各 种复杂的的环境,甚至引流管和监护仪导线 制约了身体的活动,伤口的疼痛、术后咳嗽 咳痰,更换体位的不适,会产生恐惧感。当 医护人员不断的为他们进行检查、治疗、护 理时,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恐惧心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的人,目前患病 率10﹒5%,2020年15%,疾病死亡率420万, 2020年达到770万。心理疾病致死率将占死亡的 19﹒7%,此外,心理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劳动能力下降。美国每年有20%的人患心理疾病, 目前我国有16000万人患心理疾病,老年心理障 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增高,大、中学生心理卫 生问题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 心理障碍导致的严重后果---自杀。精神分 裂症患病率为6﹒5%,每年约20万余人死 于自 杀,中国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约有45~ 70%人患有抑郁症。
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1 概述1.1 心理健康的含义: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它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并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1]。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针对住院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运用宣传、教育、沟通等方法,通过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病人,使其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而进行的一种健康教育。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病人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心理卫生的科学知识和保持心理卫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 外科住院病人的常见心理特征2.1 负性情绪反应:负性情绪反应是外科住院病人最常见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敏感等。
2.1.1 焦虑情绪:病人住院要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医院,要面对一身素白的医护人员,焦虑情绪往往容易加重。
其成为病人已经是事实,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完全接受这个现实。
心理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角色的转换,使其心理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遇见事情容易激动,容易发怒伤感,有时还会与医护人员发生口角冲突。
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常见的表现有心跳加快、四肢及全身震颤、出汗、语言急促、血压上升等等。
外科病人大多以皮肤完整性受损伤和需要手术治疗为主,其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悲观,高度的焦虑会对治疗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2.1.2 恐惧情绪:由于医院环境比较特殊,许多病人在住院后都会产生害怕。
对外科病人来说,他们害怕失去身体的某一部分,害怕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害怕打针,害怕疼痛,害怕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忽视。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病人心理护理是在医疗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病人的心理需求进
行的护理工作。
以下是病人心理护理的一些措施:
1.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基础。
护士应该倾听病人的诉求和情绪,给予理解和支持,让病人感受到
关怀和尊重。
2. 提供信息和教育,及时向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疾病和治疗方面
的信息,让他们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减少焦虑和恐惧感。
3. 创造舒适的环境,在医疗环境中,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整
洁的环境,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和心理健康。
4.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的病人,护
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持,或者协助病人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5. 尊重和关爱,尊重病人的隐私和人格,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自尊和自信。
6. 鼓励社交活动,鼓励病人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如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康复活动等,有助于减轻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7. 帮助建立积极心态,鼓励病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病人心理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心理治疗方法-依据学派理论分类-精神分析学派
心理治疗方法-依据学派理论分类-精神分析学派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15:06心理治疗方法-依据学派理论分类关于心理治疗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治疗方法有400多种,本文将根据学派理论和基本形式分类介绍。
依据学派理论分类各心理学派在心理治疗的指导思想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
一、建立在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基础上的心理疗法这类疗法是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观点,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创立的。
该理论认为病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某些幼年时期所受的精神创伤所致。
通过内省的方式,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将这些痛苦的体验挖掘出来,让焦虑的情绪得到发泄;并对病人所提供的谈话内容进行分析解释,使病人领悟,从而改变原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达到治疗目的。
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认知领悟疗法等。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心理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的启蒙者是催眠术的先驱者麦斯麦,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
应用此疗法使病人从无拘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并逐步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一疗法的适应症是心因性神经症。
这种会谈显然不适合儿童或已呈精神错乱症状的各种精神病人。
由于它耗时长、效率低、费用开支大,而今很少有人应用。
但这一经典心理分析的技术仍在各种改良的分析疗法(如分析性心理治疗)中适用。
理论背景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
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心理治疗的定义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也称为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治疗性医患关系,帮助病人克服心理困难和心理障碍,以达到调整认识、改善情绪、转变行为、健全人格、适应社会的治疗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对心理治疗作过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心理治疗有如下一些特征:(1)心理治疗是一种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人际关系;(2)参与心理治疗的其中一方是有经验或接受过特殊专业训练;(3)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是因为对于他们的情绪、人际适应和感觉不满意而加入这种关系;(4)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5)心理治疗是根据某些正式的关于一般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求治者特殊的心理障碍而建立的程序进行;(6)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善求治者的心理困难,他们因为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而来寻求施治者的帮助。
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某些心理压力和出现心理问题时也会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支持。
那些来自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同情、理解、规劝、说教、逻辑分析和批评指导等从广义上讲也能产生一些“心理治疗的效果”,在排忧解难和减轻心理痛苦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类谈话不能等同于专业性心理治疗的人际交流和沟通。
实施心理治疗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有明确的治疗对象和目的,采用的是严谨、规范、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治疗的效果也需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
所以,心理治疗是一项很严重的临床工作,通常由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辅导人员等专业人员实施治疗。
二、心理治疗的对象及适应症心理治疗对象的范围较广。
当出现心理困难,伴有情绪、行为障碍和社会生活适应不良,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人,原则上都能接受心理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有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恐惧、抑郁、强迫、疑病、分离症状等神经症病人;因某些应激性社会生活事件遭受心理挫折而出现心理困难的人;行为偏差或社会适应不良者;由于躯体疾病而引起某些不良心理反应的病人以及处于康复阶段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大学生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特征及其护理措施
大学生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特征及其护理措施标签:大学生住院期间心理特征护理措施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
一方面家长认为大学生仍是未经世事的孩子,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关怀备至、呵护有加,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又把大学生认同为社会成员,要求他们独立自理。
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患病住院期间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再加上环境的改变,患病之后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自卑:、盲目乐观等心理问题。
笔者从事高校医院护理工作多年,在工作中对许多由不同原因所致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本组88 例,均为2011 年~2013 年在我院住院的青年大学生患者,其中男62例,女26 例,年龄19~27 岁,平均年龄22岁;本科生79例,研究生9例;上呼吸道感染36 例,急性肠炎19 例,肺炎15 例,心肌炎8 例,肾炎6 例,急性腮腺炎4例。
2心理特征2.1 盲目乐观:这种心理障碍见于少部分大学生患者,常常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且症状有明显好转后的时期出现。
由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经常受医护人员的护理监督,加上疾病好转,体力、精力均有了很大恢复,各种活动已不受影响,接近临床痊愈,使患者得意忘形,滋生一种治疗上的松懈情绪,常常不再认真执行医疗护理计划,不按时打针、吃药而去上课,病情一有反复,马上悲观失望,情感变得异常抑郁而捉摸不定。
由于疾病的巨大挫折,出现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
2.2 孤独、自卑: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患者常常出现这种心理疾病,在女大学生患者中更为明显。
住院期间,离开了老师、同学以及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缩小了社交范围和机会,缺少文体娱乐活动。
同时由于性格内向平时好朋友少,几乎没有同学在身边陪护,探视的同学也比同病室其他病人少,很少得到别人的关爱,看到别的同学经常有人来探望,鲜花、水果以及各种食品堆满床头桌,致使这部分同学感到孤独、寂寞、自卑、烦闷、空虚,甚至伤心流泪。
基础护理学知识:病人心理障碍
根底护理学知识:病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概念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或心理功能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遇到重大挫折时,情绪也会很冲动,很悲哀,这种冲动和悲哀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但却是正常的心理反响,不需要特殊的心理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缓解。
而心理障碍引起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改变,那么不会由于时间的延伸而缓解,需要特殊的精神治疗和护理。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倒错、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等等。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内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一般无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病程多为慢性迁延。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高涨或低落为根本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及行为异常。
但异常的心境、思维和行为三者协调,且与环境密切联系。
病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根本正常。
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神经症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其共同特征为:①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病症、情绪病症、强迫病症、疑病病症、多种躯体不适感等病症,常可以混合存在;②除癔病外,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病症;③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根底;④病程迁延至少3个月以上;⑤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根底,即使有器质性病变也不能解释患者的临床病症;⑥患者对疾病有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有主动求治要求;⑦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社会不良的性质。
人格的异常阻碍了他们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与众不同的奇怪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其突出。
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
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一、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刻不容缓!《柳叶刀》近日发表《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
该报告由来自11个国家的25位专家撰写,报告指出,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
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80%-90%。
抑郁症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可避免的痛苦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全球抑郁症危机正在持续且日益严重,然而这种全球健康危机仍在被忽视。
有大量证据表明,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有很多方式可以预防抑郁症并帮助患者康复,因此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者、研究人员、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作出协调一致的努力,改善治疗和预防,填补知识空白,提高认识,以共同应对抑郁症。
二、特别注意:年轻人成了抑郁症的主要患病群体!目前,世界各国报告的抑郁障碍患病率有高有低,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患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有可能反映抑郁障碍流行的实际情况,也可能与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的诊断方法,甚至诊断标准的不同相关。
相关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是综合全世界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成果作出的估计。
我国2013年至2015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6.8%,12个月患病率是3.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按这个患病率估算,我国每年有超过3000万人患有抑郁障碍。
”年轻人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的原因有很多;较为突出的可能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其一是社会文化变迁,包括价值观念冲突、虚拟生活(如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的兴起、生活方式改变等的影响;其二是年轻人的心理压力较大,而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缺乏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三、如何以实际行动应对抑郁症?抑郁症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引起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目前还在不断上升,抑郁症其实治疗起来也不是特别的困难,但是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并不承认自己的抑郁状态,并且对于用药治疗有抵触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作者:张远桃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4期
当一个人生了病住院或居家休养时,最明显的情绪反应是意识到有危险而产生焦虑性的心理障碍。
病人的焦虑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或入院的不安,也可能是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
过分的焦虑不但导致心理平衡的破坏,而且会妨碍治疗的进程和身体的康复。
那么,如何消除病人的焦虑心理反应呢?一般来说,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护理:
◎让病人了解诊疗程序一个病人住进医院后,对将要发生在自身的诊疗活动如果茫然无知的话,往往会引起或加重他(她)的焦虑。
相反,如果让病人知道某种检查、诊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情况,这将有助于消除病人的焦虑不安,让病人放下心理包袱,积极而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尊重病人的操作动机在病人体力许可的范围内,让病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打打太极拳,做做健美操,可使病人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并非是一个完全要依赖别人的真正病号,首先从精神上保证不垮,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程度,使病人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消除住院病人的寂寞感过分寂寞,往往使病人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病情,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即使是一个正常的人,如果长期处于寂寞抑郁环境中也会致病的。
因此,医护人员及其亲属要主动与病人交往,并鼓励病人互相之间的交往(传染病除外),互相安慰勉励,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病人在住院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合适的消遣活动,能帮助病人减轻焦虑。
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听广播、看电视、下棋、玩牌等“适可而止”的活动,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让治疗效果更佳。
◎探视者注意语言艺术病人住院时人们通常都会去探望,而探视者的语言艺术也很重要。
比如,见了病人就大为惊讶地说:“啊呀,几天不见,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这就会增加病人的焦虑。
而“懂行”的探视者很注意语言的艺术:“哇,几天不见,您的精神好多了!”让病人听了心里自然会乐滋滋的,本来的焦虑会一扫而去,战胜病魔也有信心了。
◎创造条件让病人多睡医学科学发现了一种睡眠物质“饱壁酸”,它可通过促进人的睡眠来提高免疫机能。
所以,当人们一觉醒来时,总是精神焕发。
因此,病人除了正常的吃药打针和理疗外,充分睡眠也是最佳“药物”、最好的治疗。
同时,一觉醒来,人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也会减轻许多,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得以平静些,对病情好转与康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