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砂砾、碎石)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地基处理_砂和砂石换填工程_技术标准

地基处理_砂和砂石换填工程_技术标准
地基处理(砂和砂石换填工程)技术标准
1 适用范围 2 编制依据 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7 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 版 3 主要材料、品种、规格与型号 3.1 砂: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 加粒径 20~50mm 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砂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 5%,含泥量应小于 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 3%。 砂石:用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 50mm 以下, 其含量应在 50%以内,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 5%。 4 砂及砂石垫层构造要求及工艺流程 4.1 垫层的构造既要求 4.1.1 垫层的厚度 垫层的厚度 z 应根据垫层底部软弱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即作用在垫层底面处土的 自重压力(标准值)与附加压力(设计值)之和大于软弱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 基承载力标准值(图 1),并应符合下式要求:
b'≥b+2ztgθ(2) 式中 b'——垫层底面宽度; θ——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可按表 3 采用;当 z/b<0.25 时,仍按表中 z/b=0.25 取值。 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垫层顶面每边宜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 300mm,或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当地经 验的要求放坡。大面积整片垫层的底面宽度,常按自然倾斜角控制(图 2)适当 加宽。
图 2 砂或砂石垫层 (a)柱基础垫层;(b)设备基础垫层 1-柱基础;2-砂或砂石垫层;3-回填土;4-设备基础 α-砂或砂石垫层自然倾斜角(休止角);b-基础宽度
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 4 选用,并验算下 卧层的承载力。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级配砾石做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2)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颗粒小于5mrh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 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4)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表1.2.1-2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压碎值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f施工放样f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f运输f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f碾压f接缝f养护3.2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新建下承层应通过验收,达到本规程规定;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

下承层不宜作成槽式路面。

3.3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上明显标记出基层边缘的设计咼程。

中线、边线、标咼标记明显。

3.4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

级配砾石(砂石)可在拌和厂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合,如强制式拌合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合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机等。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

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2.1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水泥。

2.2 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

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

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表1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表2(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a.室内试验每个试件强度均满足表2规定;b.室内试验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满足表2规定。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2.5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其他等级公路施工可参照执行。

2 基本规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及要求3.2.1 级配碎(砾)石已检验、试验完毕。

3.2.2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2.3 试验段施工选取100~200m的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已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3.2.1 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类的岩石(软质除外),宜采用石灰岩。

3.2.2 进场的碎石应进行颗粒组成、压碎值、级配试验检查,其试验指标应符合表3.2.2-1和3.2.2-2的规定。

表3.2.2-1级配碎(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表3.2.2-2级配碎(砾)石基层所用的石料的压碎值班3.2.3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颗粒。

石屑或其他细集料石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见表3.2.3。

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

表3.2.3 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3.3 主要机具3.3.1主要机械设备: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自卸汽车等。

3.3.2主要测量检测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筒、三米直尺、钢尺等。

3.3.3 一般机具:测墩、3㎜或5㎜直径钢筋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

3.4 作业条件3.4.1 级配碎(砾)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并验收合格。

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封顶层)、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等。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工法(后附照片)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工法(后附照片)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该工法采用砂或砾石(碎石)混合物,按一定级配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对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处理,起到提高承载力的作业。

1.2工艺原理砂和砂砾石(碎石)地基系用砂和砂砾石(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地基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对地基的压应力,减少变形量,同时砂和砂砾石(碎石)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排出,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

2 工艺工法特点2.1具有取材方便、应用范围广泛。

2.2由于砂颗粒大,可防止地下水因毛细作用上升,地基不受冻结的影响,能在施工期间完成沉陷。

2.3用机械或人工都可使垫层密实,施工工艺简单,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其下有暗沟、洞穴)的地基处理施工。

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或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

4 主要引用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5 施工方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砂、碎石、卵石、砂夹石等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施工工艺流程图1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2.1基层处理:铺填之前应将基底浮土、淤泥、杂物清理干净,验槽做好记录。

6.2.2抄平放线、设标桩:在基坑(槽)内按5m×5m设标桩,控制每层砂或砂石的铺设厚度。

6.2.3分层铺筑砂石1 采用人工级配砂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应先将砂和砾石按配合比过斗计量,拌合均匀。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一、一般要求1.级配碎石。

(1)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和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缺乏石屑时,也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但其强度和稳定性不如添加石屑的级配碎石。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配合成级配碎砾石。

(2)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直控制在31.5mm以下,压碎值:基层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o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超过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不应有粘土团、植物等有害物质。

拌和用料应按照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存放。

(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4)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油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5)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混合料,摊铺机摊铺。

2、级配砾石。

(1)天然砂砾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而且塑性指数在9以下时,可以直接做底基层。

(2)砾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压碎值不大于30%,颗粒中细长及片平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o(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二.施工前准备1.将拌和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由计量部门进行计量系统标定,经项目法人或总监办认可。

2、试验人员确定好料斗不同开口尺寸、电机转速与材料流量关系图。

3、建立施工工点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技术控制措施、工程进度计划等提驻地办批准后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纵断面参数,桩号按照5m为最小单位依次计算好设计中桩、边*庄的高程。

5、对已交验的路基放出底基层的中线和边线,每IOm设一中线*庄(曲线段5m),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置指示桩,桩上明显标记设计高程,用白灰画出边缘线。

按设计结构层中口位置向外培筑好内侧竖直的土路肩。

6、对下承层用清扫机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下承层。

不得有积水。

7、混合料组成设计:(1)依据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组成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依据目标配合比,进行混合料试拌,确定好料斗开口尺寸及电机转速,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垫层(碎石砂砾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垫层(碎石砂砾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垫层(碎石、砂砾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垫层法施工工艺见“垫层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垫层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2)工艺要点
①基底平整:将基底表层的松、软土挖除,平整场地,检查放线定位,并用压路机碾压。

②垫层填筑:检验合格的垫层材料,按填筑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筑,推土机推平。

③铺设范围检查:现场抽样,测量检查铺设范围。

④分层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填筑层。

⑤压实指标检验:根据设计的压实指标要求,抽样检验。

⑥垫层顶面修整:顶层按设计修筑横向排水坡,碾压完成后,测量检查标高和横坡。

(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砂石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砂石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技术标准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技术标准

湿陷性黄土、膨 胀土和细砂基层不 得使用此法
距 80mm,长 300mm,
木柄长 90mm
1.用木夯式机械夯
夯实 法
150~200
2.木夯重 40kg,落距
8~12 400~500mm
适用于砂石地基
3.一夯压半夯,全面夯

6~10t 压路机往复碾 适用于大面积砂
碾压 法
150~300
8~12
压,碾压遍数以达到设计 石地基,不宜用于 要求的密实度为准,一般 地下水位以下的砂
4.3.2.4 作业条件 1 砂或砂石材料已按设计要求的种类和需用量进场并经验收符合要求; 2 主要夯(压)实机械已进场并试运转,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3 混合材料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4 基槽(坑)已经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共同检查,并形成了
验槽记录; 5 已按施工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了交底。
1 基层处理:砂或砂石地基铺设前,应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 干净,槽侧壁按设计要求留出坡度。铺设前应经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
2 当基底表面标高不同时,不同标高的交接处应挖成阶梯形,阶梯的宽高 比宜为 抄平放线、设标桩:在基槽(坑)内按 5m X 5m 网格设置标桩(钢筋 或木桩),控制每层砂或砂石的铺设厚度。
插振 振捣器插

入深度
振幅大小决定
含泥量较大的砂所
饱和 3.不得插至下卧黏性土 铺筑的地基;湿陷
层中
性黄土、膨胀土基
4.插入振捣完毕,所留 层不得使用此法
孔洞应用砂填实
1.注水高度略超过铺设
高度
水撼
250 法
饱和
2.用钢叉摇撼捣实,插 入点间距 100mm 左右 3.有控制地注水和排水 4.钢叉分四齿,齿的间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道路、场地等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及要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二、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优质的普通水泥,按设计要求配比。

2.碎石(砂砾):应选用坚硬、质地良好的碎石或砂砾,符合工程要求。

3.水:清洁的饮用水。

三、施工工艺1.基层准备:清理基础土壤杂物,整平基面。

2.撒石层:将碎石铺设在基面上,厚度均匀,压实。

3.洒水湿润:在碎石表面洒水湿润。

4.撒水泥:均匀撒布水泥粉末于碎石表面。

5.搅拌铺设:使用机械设备搅拌碎石与水泥均匀,形成水泥稳定碎石。

6.压实整平:采用碾压机械对水泥碎石基层进行压实,确保密实度。

7.表面处理:修整基层表面,以待上部层铺设。

四、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碎石、水的配比,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搅拌。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或温度过高、过低时进行。

3.施工时应做好基层湿润工作,确保水泥能够充分渗透到碎石中。

4.碾压时应控制好碾压机械的重量和行驶速度,避免碾压不均匀。

五、施工质量检验1.压实密度:使用密度计对基层进行密实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2.强度检测:采用拆样试块或现场取样检测,检验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

六、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好现场防护措施。

2.施工工艺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施工环节。

3.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确保质量。

七、结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施工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相关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朧和要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砂石为垫层材料的换填垫层法地基处理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含其下有暗沟、洞穴)的地基处理施工。

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或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T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JGJ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术语6.3.1 砂石地基采用砂或砾石(碎石)混合物,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的一种软弱土层换填处理地基。

6.3.2 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消除地基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松散砂土的液化性质等),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6.3.3 换填垫层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碎石、卵石、砂夹石、土夹石;砂、石屑;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等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6.3.4 压实系数土在施工时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采用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

通常用以表示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

6.3.5 颗粒级配表示砂石中粗细颗粒搭配的情况,是评定砂石质量的技术指标之一。

6.3.6 天然级配砂石不需加工,开采后直接使用的天然级配砂石。

6.3.7 人工级配砂石根据砂石密实度的要求,按试验确定的砂石级配比例进行拌合的砂石。

施工准备6.4.1 技术准备6.4.1.1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砂或砂石材料,经试验检验材料的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含泥量等,确定混合填料的配合比。

(完整版)砂砾石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完整版)砂砾石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砂砾石地基处理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1、原材料:选择天然砂砾,砂砾垫层作为防冻层,砂砾材料通过0.075mm 筛孔颗粒含量必须小于5%。

2、将原地面所有植物及有机质杂物全部清除干净,集中堆放在路基填筑范围外或全部运往弃土场,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

3、将清表后的地基表土翻松30cm,为了便于施工,用平地机将地基表土整平,并设置由线路中线向两侧有2.5%~3%的双向横坡,整平后压实到90%的压实度,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4、经理部中心试验室根据确定的伊河取土场砂砾石料源,进行取样做标准击实试验,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施工。

5、测量填前碾压后基底标高,根据线路标高、路基设计边坡坡度,计算各断面路基填筑宽度,并用石灰线标出填筑边线。

6、施工条件,施工前先要对土基的中线、标高、压实度、弯沉、横坡度、平整度、厚度等作必要的复测,并做好记录。

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达优良标准,待予以完善后,达到合格标准后再施工砂砾垫层。

3.2施工工艺3.2.1 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工艺流程→2、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框图3.2.2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恢复中线,每 25 m 设一桩,同时将两侧边桩放出( 在两侧路肩边缘外 0.3 m ~ 0.5 m 设指示桩)。

对两侧指示桩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标高标出砂砾垫层顶面的施工标高,此25m断面上的三点可作为沉降观测点。

在施工过程中,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及时补桩抄平。

3.2.3运输原材料运输采用15吨的自卸车,车况良好,数量满足运输要求。

3.2.4摊铺根据路基试验段的松铺系数摊铺砂砾石,摊铺采用平地机摊铺,在摊铺机前应配备一个熟练的工人指挥自卸车的卸料,达到均匀卸料,以避免砂砾堆积在一处。

要求平整度控制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3.2.5含水率检查填料整平后检查含水量,最佳含水量在5%~8%之间,含水量过小,采用洒水车洒水调节,含水量过大时进行翻晒,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的范围内时进行碾压,一般砂砾石的最大干密度为2.05+0.0044x g/cm3(x为含石百分率)3.2.6整型用推土机按照拟定的厚度摊铺、粗平;同时达到稳压作用,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精平后进入下道工序。

砂石桩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砂石桩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砂石桩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砂石桩的地基。

2 施工准备材料要求砂:中、粗混合砂,含泥量不大于5%。

含水量要求在饱和土中施工时采用饱和状态;非饱和土中施工时,采用7-9%。

软弱粘土,砂和角砾混合料,不宜含有大于50mm的颗粒。

石:碎石,粒径一般5-20mm,级配良好。

含泥量不大于5%。

2.2主要机工具柴油打桩机,电动落锤打桩机,振动打桩机。

中国产常用打桩机技术性能分类型号、名称技术性能适用桩孔直径(cm)最大桩孔深度(m)锤重(t)落距(cm)柴油打桩机D1-6 155-187 28-35D1-12 170-180 35-45 6-7 D1-18 210 45-57 6-8 D1-25 250 50-60 7-9电动落锤打桩机振动打桩机70-80振动打桩机激振力70-80(KN)22-27 5-6 100-150振动打桩机激振力7100-150(KN)27-33 6-7 150-200振动打桩机激振力150-200(KN)33-40 7-8 ZJ40 激振力230-260(KN)35-40 18 ZJ60 激振力280-345(KN)40-50 25 DZ25 激振力550(KN)40-50 25作业条件2.3.1 按设计要求做好场地平整工作,清理地上和地下障碍物,雨季施工时,应有排水措施。

2.3.2 复测基线,水准点和基础轴线,定出控制桩和各桩孔的中心点。

2.3.3 场地内外道路应畅通无阻,施工用临时设施须在施工前就绪,材料进场并检验合格。

2.3.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成孔,夯实机械及施工工艺和参数;确定施工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劳动组织规划和机械设备,配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编制试桩计划及制定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2.3.5 无经验地区,进行试成孔试验,以确定施工最终参数。

作业人员2.4.1 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砂砾、碎石)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 施工准备
1.1 原材料要求
1。

1.1 砂: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石屑、中砂或粗砂、砾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0~50mm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

砂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固结的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1.1。

2 砂石: 用自然级配或人工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50mm以下,其含量应在50%以内,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5%。

1.2 主要机工具
1.2.1 机具设备
压路机、振动压实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混合机、蛙式打夯机。

1。

2。

2 主要机具
石夯、木夯、轻型夯实机械、铁锹、铁耙、胶管。

1。

3 作业条件
1.3.1对级配砂石进行检验,人工级配砂石应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例,使符合设计要求.
1.3。

2 对基坑(槽)和基底土质、地基处理进行检验;并检查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1。

3。

3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

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3m钉上水平桩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1。

3.4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2 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2。

2。

1 主要施工方法:振动压实法、夯实法、水撼法、碾压法等。

2.2。

2 铺设垫层前应验槽,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两侧应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

2。

2。

3 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分层铺设时,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0。

5~1.0m,并注意充分捣实。

2.2.4 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再铺夯压实。

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2.2.5 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 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 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2.2.6 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可
采取挤淤处理.先在软弱土面上堆填块石、片石等,然后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再做垫层。

2.2.7 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夯或压实,基坑内预先安好5m×5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砂垫层的铺设厚度。

每层铺设厚度、砂石最优含水量控制及施工机具、方法的选用参见表2.2.7。

振夯压要做到交叉重叠1/3,防止漏振、漏压。

夯实、碾压遍数、振实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用细砂作垫层材料时,不宜使用振捣法或水撼法,以免产生液化现象。

2。

2.8 找平和验收:
2。

2.8.1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人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2。

2。

8.2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2.2.8。

3 垫层施工完后,除检验施工质量外,还须对地基强度或承载力进行试验.检验方法由各地各设计单位的习惯和经验而定,可选择标准贯入试验、静(动)力触探、十字板剪切强度和静载荷试验,按设计要求而定。

其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小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3 质量标准
3。

1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
3.1。

1 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石应搅拌均匀.
3.1.2 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3。

1。

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3。

1.4 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3.2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
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1 压实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地基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卵石或碎石。

跟据所使用的机具来掌握分层虚铺厚度.现场施工随时检查分层铺筑厚度,分段施工搭接部位的压实情况,随时检查压实遍数,按规定检测压实系数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边缘和转角处夯打密实.
4.2夯实碾压过程中出现“橡皮土”
(1)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2)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500mm以下。

(3)挖掉橡皮土,换填。

5 成品保护
5。

1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在饱和的软弱地基上铺设垫层时,应加强基坑内及外侧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砂垫层泡水引起砂的流失,保持基坑边坡稳定;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500mm以下.
5.2 当采用水撼法或插振法施工时,以振捣棒振幅半径的1。

75倍为间距(一般为400~500mm)插入振
捣,依次振实,以不再冒气泡为准,直至完成;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到有控制的注水和排水.垫层接头应重复振捣,插入式振动棒振完所留孔洞应用砂填实;在振动首层的垫层时,不得将振动棒插入原土层或基槽边部,以避免使软土混入砂垫层而降低砂垫层的强度。

5.3 垫层铺设完毕,应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小车及人在砂层上面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6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6.1 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6。

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