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办公楼毕业论文

办公楼毕业论文

办公楼毕业论文办公楼毕业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办公楼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人们工作、交流和创新的重要角色。

办公楼的设计和建设不仅仅关乎建筑的美观与实用,更关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篇毕业论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办公楼的设计与建设,以期为未来的办公楼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办公楼的功能与需求办公楼的设计应该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为出发点。

在现代社会,办公楼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场所,更是一个集思广益、促进创新的空间。

因此,办公楼的设计应该注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灵活的办公楼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方式和需求,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而多功能的办公楼则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如开放式办公区、会议室、休闲区等,以满足员工在不同场景下的工作需求。

二、办公楼的环境与绿色设计办公楼的环境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办公楼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设计。

例如,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和通风系统,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员工的疲劳感和压力;同时,通过合理的废物处理和能源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办公楼的创新与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办公楼的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例如,智能化的办公楼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来管理办公设备和资源,提供更便捷的工作环境;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员工提供更丰富的工作体验和创新空间。

四、办公楼的社交与互动办公楼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社交和互动的空间。

因此,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社交和互动的元素。

例如,可以设置共享空间和休闲区,为员工提供一个交流和放松的场所;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五、办公楼的安全与可靠性办公楼作为一个工作场所,安全和可靠性是其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指标。

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应该注重安全设施的设置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办公楼的建设应该注重结构的稳定性和材料的质量,以保证办公楼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毕业设计办公楼论文

毕业设计办公楼论文

毕业设计办公楼论文办公楼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无数企业和机构的日常工作。

而在大学毕业设计中,办公楼也成为了许多建筑学生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探讨办公楼的设计原则、可持续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办公楼的设计原则是关键。

一个好的办公楼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例如,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和空调系统,可以减少室内的能耗,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此外,合理的空间规划也是重要的。

不同部门的办公区域应该相对独立,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交流和协作空间,以促进团队合作。

其次,可持续性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办公楼作为城市中的能源消耗大户,其设计应该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降低碳排放。

此外,采用可再生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也是可持续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措施,办公楼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办公楼的设计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办公楼将成为趋势。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室内光线自动调节亮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安全系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等技术加强办公楼的安全性。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办公楼的设计中,提供更好的工作体验和环境。

除了技术的发展,办公楼的设计也需要关注员工的福祉。

健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而办公楼的设计应该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

例如,室内植物和绿化设计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

舒适的休息区和健身设施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总之,办公楼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

它不仅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还需要关注可持续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创新,办公楼可以成为一个宜居、高效、可持续的工作场所。

希望未来的毕业设计能够为办公楼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房屋建筑毕业设计论文办公楼设计

房屋建筑毕业设计论文办公楼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青岛春阳写字楼设计院(系):建筑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06月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人毕业设计题目为《青岛春阳写字楼设计》。

在设计前期,我温习了《混凝图结构设计》、《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

在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在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曾凡奎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四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

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及天正软件的应用,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青岛春阳写字楼设计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的抗震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

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Design of Qingdao Chunyang Office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Keywords : frames;structural design;anti-seismic design主要符号表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T 结构自振周期;F 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 eq地震时结构(构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f 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普通钢筋的抗强度设计值;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h 截面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h f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区的翼缘高度;h’f T 形或 I 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高度;A S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S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V 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a S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 S’纵向非预应力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η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ρ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ρsv竖向箍筋、水平箍筋或竖向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目录前言 (i)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ii)主要符号表 (v)1 建筑设计 (1)1.1设计要点 (1)1.1.1建筑平面设计 (1)1.1.2建筑立面设计 (1)1.1.3建筑剖面设计 (1)1.2方案设计 (1)1.2.1建筑平面设计 (1)1.2.2建筑立面设计 (3)1.2.3建筑剖面设计 (3)1.2.4工程概况 (3)2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4)2.1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4)2.1.1梁截面尺寸确定 (4)2.1.2柱截面确定 (4)2.1.3柱高度 (4)2.1.4楼板 (5)2.2 重力荷载计算 (6)2.2.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代表值 (6)2.2.2 梁、柱、墙及楼屋面重力荷载计算 (7)2.2.3墙、门窗 (8)图2-2 各指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10)3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1)3.1刚度计算 (11)3.1.1 梁.柱线刚度 (11)3.1.2各层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2)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6)4.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6)4.1.1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采用结构顶点的假想位移法 (16)4.1.2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如图4-1,4-2。

毕业论文-四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建筑施工设计

毕业论文-四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建筑施工设计

毕业论文-四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建筑施工设计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企业逐渐涌向城市中心地段,为了满足企业的办公、生产以及储物等需求,不同类型的商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框架结构建筑是商业建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具有质量轻、刚度好、施工快速等优点,因此在商业建筑中应用广泛。

本文以一个四层办公楼为例,系统地研究了框架结构建筑在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1. 办公楼建筑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共4层,每层楼高3.5米。

2. 办公内容包括办公区域、会议室、茶水间等。

3. 楼内需要设置电梯和楼梯,同时要考虑到消防通道的设计。

4. 楼房宏观总体布局合理、美观,结构安全稳定,符合规范要求。

5. 施工时间为半年,施工团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并保证质量安全。

三、设计方案1. 总体布局该办公楼为四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结构布局如图所示:图1 办公楼总体布局2. 办公区域设计办公区域作为整个楼房的主体部分,需要设计得合理、布局清晰。

每层楼的办公区域划分如下:图2 办公区域划分虽然每层楼的办公区域面积不完全一致,但都保证面积宽敞、通风良好。

3. 电梯和楼梯的设计电梯和楼梯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稳定和自然采光的要求。

采用双向楼梯与封闭式电梯设计。

楼梯宽度应不小于1.2米,梯级宽度应不小于0.25米,梯级高度应不大于0.17米。

楼梯的扶手高度应不低于0.9米。

电梯宽度不小于1.5米,门的宽度不小于0.8米。

图3 楼梯及电梯设计4. 消防通道的设计安全是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因此消防通道的设计显得极其重要。

为了保证楼房内部的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独立的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内墙面应不具有可燃性,楼梯间应不设障碍物,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米。

图4 消防通道设计5. 结构设计该办公楼为四层结构,采用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并针对不同结构部位采用不同的构件形式。

例如,屋面采用彩钢瓦,墙体采用硅酸盐板。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8页)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8页)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8页)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南宁市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系别:土木工程系专业班级:土木L08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平伟教研室主任:李红远系常务副主任:琚宏昌二〇一二年二月五日用地界线坐标点号道路3垃圾收集点水泥地面土 壤规划建筑(坡屋顶)铺 地树 木规划建筑(平屋顶)图1 拟建基地平面图4.建筑设计条件4.1 建筑面积和层数: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层数6层,3.6m ,底层4.2m 。

4.2 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4.3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4 气象、水文、地质资料:(1)主导风向:夏季西南风、冬秋季东北风。

基本风压值W 0详见表一。

(2)建筑物地处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1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 L =0.90,场地覆盖层为1.0m ,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

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抗震设防:此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近震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表一:设计条件(注意:每一同学只保留自己参数,删除阴影表格和信息。

删除此说明)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基本风压值(kN/m2)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罗通土木L083 0.30 160李智模土木L083 0.35 165杨瑞锦土木L083 0.40 170张宓土木L083 0.45 175袁裕土木L084 0.50 180刘巍土木L084 0.55 185潘龙土木L084 0.60 190蒋昊土木L086 0.65 195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建筑设计任务:1.1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并完成主要的建筑设计施工图,造型设计设计应注重新颖大方。

1.2 建筑设计功能要求:门厅(2层高): 240 m2左右大会议室(包括设备用房):150 m2左右小会议室若干:每间80 m2左右领导办公室若干:每间60 m2左右普通办公室若干:每间30 m2左右机要室: 30 m2左右文印室: 30 m2左右档案室: 30 m2左右总机房: 40 m2左右值班室: 25 m2左右收发室: 15 m2左右楼梯、储藏间、厕所、开水间等按需要设置,还可设置其它一些用房。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楼面及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00mm,梁截面高度按梁跨度的1/12~1/8估算,梁界截面宽度可取1/3~1/2梁高。各层梁柱板的混凝土强度:C35( );屋面为柔性上人屋面。
1.2设计资料
1.2.1自然气象条件
西安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9.3oC,最冷月平均气温-1.7oC,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取34oC,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取-12oC。年降雨量650mm,日最大降雨量按95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按55mm。
本设计中,根据设计要求,本楼为办公楼,楼顶大约有1.2m高的女儿墙。
因该建筑为六层办公楼,故在整体布局上比较均匀统一。一至六层所有房间开间取3.9m,进深取6.9m,走廊宽2.4m。考虑人流较多,在底层设门卫值班室。
2.各房间设计
2.1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公共建筑由于各项功能的不同和使用要求的不同,为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合适的大小和形式,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有效利用建筑面积和空间等。
2.4.2屋面均布活荷载:
上人屋面局部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雪荷载标准值0.25kN/m2
合计2.25kN/m2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12×3.9+2×2.4+0.6)×(2×6.6+2.4+0.6)×2.25
=1902.69kN
2.4.3楼面均布恒载
楼面做法逐项计算:
瓷砖地面(20mm厚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0.55kN/m2
L2:b×h=300mm×400mm
L3:b×h=300mm×500mm
2.2柱截面尺寸估算:由轴向力公式初估: = 。
:分项系数1.25; :柱单位面积自重,近似取12kN/m2; :单位柱截面负载面积;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办公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办公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办公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办公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办公楼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的主题是办公楼,这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实践意义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办公楼设计的一些关键考虑因素,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想法和见解。

首先,办公楼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办公楼是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因此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设计,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私人空间。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光线、通风和噪音等因素,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其次,办公楼的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办公楼的设计中,我们应该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电、收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安装节能设备等。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办公楼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办公楼是一个集中的人员和财产的场所,因此安全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强度和抗震能力,以确保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消防安全和逃生通道的设置,以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

最后,办公楼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美观性和人文关怀。

办公楼作为城市的标志之一,其外观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创意。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外立面材料、设计独特的建筑形态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到员工的需求和人文关怀,例如提供休闲区域、绿化景观等,以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总之,办公楼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毕业设计中,我将努力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个项目,我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土木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h学号_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学生姓名陈鹏系别土木建筑系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07级本科一班指导教师刘鹏飞2011年4月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华源公司开发的多层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五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基本风压为2kN,基本雪压为.0m/402kN。

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0m/35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了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

本设计选取了结构方案中的中间横向框架进行设计。

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同时计算出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对楼板也进行了配筋计算,采用是的是双向板。

基础采用了柱下独立基础,对基础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

总之,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本设计的原则。

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抗震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AbstractThis design for huayuan worldbest company developed the multi-layered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uses fram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yer for five layers. This region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of 7 degrees, site categories for type venues, basic wind pressure is for 2/40.0m kN , basic snow 2/35.0m kN . Floor, roof adopts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h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the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desig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design.This design chose the transverse fram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among. The first between layers of load calculation, then represent value for using vertex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then from the earthquake cycle by bottom shear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calculate the structure in the wind load, and then find out load size under horizontal loads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moment, shear force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ing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Find out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group or several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Select the security reinforcement an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anim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of indoor stair, completing the flat bedplate, ladder section board, platform beam of internal force and the component such a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Also on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using yes is two-way board. Foundation adopted under column independent basis, the base line stres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strictly abide by relevant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reference related materials and related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 atlas of design of each link,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 Anyhow,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is the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ed requirements.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 1 -1.1平面设计 (1)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 - 2 -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 - 2 -1.1.3 平面组合设计 ...................................................................................................................................... - 2 -1.2剖面设计 (2)1.3立面设计 (3)1.4楼板层和地面 (3)1.5基础和地基 (4)1.6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4)1.6.1 楼梯设计 .............................................................................................................................................. - 4 -1.6.2 门厅的设计 .......................................................................................................................................... - 5 -1.6.3 室外台阶 .............................................................................................................................................. - 5 -1.6.4 门和窗的设计 ...................................................................................................................................... - 5 -1.7其它设计 (6)1.7.1 散水设计 .............................................................................................................................................. - 6 -1.7.2 勒脚的设计 .......................................................................................................................................... - 6 -1.7.3 女儿墙设计 .......................................................................................................................................... - 6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 7 -2.1材料要求 (7)2.2填充墙要求 (7)2.3截面尺寸要求 (7)2.4结构布置要求 (7)2.5计算过程 (8)2.5.1 计算简图 .............................................................................................................................................. - 8 -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 - 9 -2.5.3 地震作用计算 ...................................................................................................................................... - 9 -2.5.4 框架的内力组合 .................................................................................................................................. - 9 -2.5.5 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 .................................................................................................................... - 10 -第三章结构计算书 ..................................................................................................................................... - 11 -3.1工程概况 . (11)3.2设计原始资料 (11)3.2.1 建筑要求 ............................................................................................................................................ - 11 -3.2.3 建筑技术条件 .................................................................................................................................... - 11 -3.3材料选用 . (12)3.4结构选型 (12)3.5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2)3.5.1 选择承重方案 .................................................................................................................................... - 12 -3.5.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 12 -3.5.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 13 -3.6重力荷载计算 .. (14)3.6.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 - 14 -3.6.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 - 15 -3.6.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 15 -3.7重力荷载代表值 . (15)3.7.1 第5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5 -3.7.2 第3~4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3 第2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4 第1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8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 (17)3.8.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 - 17 -3.8.2 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 - 17 -第四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 19 -4.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9)4.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 - 19 -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 19 -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 - 21 -4.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 22 -4.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5)4.2.1 风荷载标准值 .................................................................................................................................... - 25 -4.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 - 27 -4.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 28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 - 32 -5.1计算单元 . (32)5.2.1 恒载计算 ............................................................................................................................................ - 33 -5.2.2 活荷载计算 ........................................................................................................................................ - 36 -5.3内力计算 . (39)5.3.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39 -5.3.2 活载、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44 -第六章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 - 51 -6.1结构抗震等级 .. (51)6.2框架梁内力组合 (51)6.2.1 作用效应组合 .................................................................................................................................... - 51 -6.2.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 - 51 -6.2.3 梁内力组合表 .................................................................................................................................... - 51 -6.2.4 计算跨间最大弯矩 ............................................................................................................................ - 54 -6.3框架柱内力组合 . (56)6.3.1 柱内力组合 ........................................................................................................................................ - 56 -6.3.2 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 ................................................................................................................ - 61 -第七章截面设计 ......................................................................................................................................... - 63 -7.1框架梁 .. (63)7.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63 -7.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65 -7.2框架柱 .. (67)7.2.1 柱截面尺寸验算 ................................................................................................................................ - 67 -7.2.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 - 68 -第八章板配筋计算 ..................................................................................................................................... - 73 -8.1板的配筋 . (73)8.1.1 设计资料 ............................................................................................................................................ - 73 -8.1.2 荷载计算 ............................................................................................................................................ - 74 -8.1.3 板的计算 ............................................................................................................................................ - 74 -第九章楼梯设计 ..........................................................................................................................................- 78 -9.1建筑设计 . (78)9.2结构设计 (78)9.3梯段板设计 (79)9.3.1 斜板设计(一、二层) .................................................................................................................... - 79 -9.3.2 平台板设计 ........................................................................................................................................ - 80 -9.3.3 平台梁设计 ........................................................................................................................................ - 81 -10.1材料选用 (83)10.2荷载选用 (83)10.2.1 由基础梁传到基顶的荷载 .............................................................................................................. - 83 -10.3基础截面计算 (84)10.4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84)10.4.1 A柱的验算....................................................................................................................................... - 84 -10.4.2 B柱的验算 ....................................................................................................................................... - 86 -10.5基础底板计算配筋 . (87)10.5.1 A柱的配筋计算 ............................................................................................................................... - 87 -10.5.2 B柱的配筋计算 ............................................................................................................................... - 88 -结论 ............................................................................................................................................................ - 90 -参考文献 ........................................................................................................................................................ - 91 -致谢 .............................................................................................................................................................- 92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本着富有时代气息的原则,来设计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商业办公楼。

办公楼的设计 毕业论文

办公楼的设计  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
第1章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5. 墙基础:因持力层太深,承载力高,采用自乘墙基大放脚。
6. 基础:因基础持力层太深,地基承载力高,采用预制管桩基础。
7.混凝土采用C30;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其余采用HRB335.
8.墙体:第一层的外墙采用普通砖墙240x120x60,重度为18KN/ .第二层到第四层,采用玻璃幕墙,重度为1.5kN/ .内墙采用水泥空心砖,尺寸为290x290x140.重度为9.8KN/ .
图2.4 荷载传递示意图
恒载:
活载:
楼面板传荷载:
荷载传递示意图如图2——4所示
恒载:
活载:
梁自重:
2.B—C,D—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
活载=板传荷载
=
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
活载=板传荷载
=
C——D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梁自重: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
=
活载=0
门(h b=0.9 2.1):0.9 2.1 2 0.15 kN=0.57kN
粉刷墙面:[(3.0-0.6) (8.4-0.5)-0.9 2.1 2] 0.36 2 kN=10.93kN
合计78.08kN/m
底层
纵墙:[(4.7-0.6) (8.4-0.5)-0.9 2.1 2] 0.24 18 kN=123.60kN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办公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设计参数、荷载要求、结构安全等。

本文以办公楼项目为例,对办公楼框架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引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办公楼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提出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办公楼结构的安全。

一、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项目的要求,我们选择了钢框架结构作为办公楼的主要结构。

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框架结构的各项参数,如柱间距、梁高等。

同时,考虑到地震等自然灾害,还采用了一些增强措施,如加固柱梁节点等。

二、荷载要求的计算:根据办公楼的具体用途和设计要求,我们计算了各种荷载的作用力,并进行了荷载组合。

主要的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组合,确保办公楼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仍然保持稳定。

三、结构安全的评估:为了保证办公楼的结构安全,在设计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安全评估。

通过应用现有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各种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同时,还进行了结构的动力分析,以考虑地震和风力等外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设计的办公楼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和外力的作用下都具有足够的安全保证。

四、设计方案的优化:通过对设计参数、荷载要求和结构安全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我们优化了办公楼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对柱梁的尺寸和布置进行了调整,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同时,还对连接和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和优化,以增强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结论:本文以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为例,对办公楼框架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确定设计参数、计算荷载要求和进行结构安全评估,优化了设计方案,确保了办公楼结构的安全。

这对于其他办公楼项目的框架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办公楼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办公楼设计——结构计算书学生姓名:XXX学号:XXX专业班级:XXX指导教师:XXX2014年6月10日摘要本论文为XXX办公楼设计。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五层。

层高3.3m,建筑总面积约4000平米。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以及屋面、楼梯、屋面排水等构造设计,完成建筑设计总说明及相关施工图。

结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确定梁、柱截面尺寸,荷载计算,荷载效应计算,一榀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楼板、楼梯和交叉条形基础设计并手绘相应的结构施工图等。

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适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是建筑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便于施工。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设计;配筋计算;交叉条形基础目录第1章结构设计说明 (1)1.1 工程概况 (1)1.2 设计资料 (1)1.3 建筑材料 (2)1.4 建筑做法 (2)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2.1 结构布置 (3)2.2 结构计算简图 (4)第3章荷载计算 (6)3.1 竖向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6)3.2 竖向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9)3.3风荷载计算 (10)3.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1)第4章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验算 (13)4.1、风荷载下侧移计算 (13)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4)4.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6)4.4横向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 (19)第5章恒、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5.1 恒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5.2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1)第6章内力组合 (37)6.1截面控制 (38)6.2内力组合 (38)6.3梁端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调整 (38)6.4 柱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调整 (39)第7章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40)7.1 框架梁截面设计 (40)7.2 框架柱截面设计 (46)7.2.1 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6)第8章楼盖设计 (53)8.1、非连续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54)8.2、连续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56)第9章楼梯设计 (61)9.1楼梯板设计 (62)9.2 平台板设计 (67)9.3平台梁设计 (68)9.4小柱设计 (69)第10章基础设计 (70)10.1 基础截面确定 (71)10.2 基础底面尺寸验算 (72)10.3 基础梁截面性质计算 (73)10.4 荷载设计值分配 (74)10.5 基础梁内力计算 (75)10.6 基础翼缘板的设计 (80)致谢 (82)参考文献 (83)第一章结构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XXX集团拟在青岛市经济开发区建综合办公楼一座,总建筑面积为4000m2,投资800万元。

办公楼毕业设计

办公楼毕业设计

办公楼毕业设计办公楼毕业设计:创造舒适与高效的工作环境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办公楼成为了人们工作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办公楼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更是要创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探讨办公楼毕业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空间规划、绿色建筑和智能化技术等。

一、空间规划:打造开放与私密并存的工作区域办公楼的空间规划是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一个好的空间规划应该考虑到开放与私密的平衡。

开放式办公区域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私密的工作区域则可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员工专注于工作。

此外,合理规划的休息区域和会议室也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绿色建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办公环境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成为了办公楼设计的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设施和环保材料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办公楼的毕业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等绿色建筑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三、智能化技术:提升办公效率和便利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办公楼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升办公效率和便利性,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员工的活动自动调节光线亮度,智能温控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智能安保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等。

在办公楼的毕业设计中,可以考虑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办公设备、安全系统和能源管理等方面,以提升整体的工作环境和效率。

四、人性化设计: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健康办公楼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更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健康。

人性化设计可以通过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合理的休息区域和健康的办公设施来实现。

例如,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和室内植物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人性化的座椅和办公桌可以减轻员工的身体负担。

在办公楼的毕业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人性化设计融入到空间规划、照明设计和家具选择等方面,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稳定性好、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强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办公楼的结构类型。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特点,我们选择了多层框架结构。

考虑到地震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设计标准。

根据办公楼的用途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我们将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定为50年。

框架结构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布局和尺寸。

我们采用了梁柱式布局,梁柱的尺寸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为了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梁柱的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梁柱的截面面积要足够大,以满足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梁柱的高宽比应适当,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梁柱的布置要合理,以便于梁柱之间的荷载传递和纵向连接。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楼板的设计。

楼板是承受楼层荷载和活载的主要构件,因此其设计要考虑荷载、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作为楼层结构,以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和规范要求,我们确定了楼板的厚度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除了框架结构和楼板设计,我们还需要对办公楼的节点进行设计。

节点是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它们承受着梁柱的力和转矩,并传递到其他构件中。

节点的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可施工性。

我们选用了现浇节点设计,通过加强节点的剪力承载能力和连接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结构的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性分析,以验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静力弹性分析中,我们考虑了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在动力弹性分析中,我们计算了结构的固有周期和最大位移等参数。

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介绍了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尺寸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应用、现浇节点的设计以及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性分析等步骤,我们确保了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荭叶建筑设计院办公楼结构设计摘要本工程占地面积约873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5238平方米。

本建筑为五层,总高度22.8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女儿墙高0.9米。

建筑总长度为58.2米,总宽度为15米。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步骤为: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配筋、板的设计、楼梯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

其中,内力计算考虑以下四种压力作用,即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柱、板的设计采用弹性理论;梁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楼梯选用板式楼梯;基础选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严格遵守我国现行规范,其中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计算中包括荷载计算,内力组合,基础设计,楼梯设计等。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钢筋混凝土AbstractThe projec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873 square meters, building area of 5238 square meters. This building is five layers, total height 22.8 meters,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f 0.45 meters, 0.9 meters high parapet. Building a total length of 58.2 meters, a total width of 15 meters.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dopts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basic steps as fo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The load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Beam and column section reinforcement, the board design, the design of stair, basic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etc. Among them,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our kinds of load is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olumn, the board by using elastic theory; Beam design adopts the theory of plasticity; Stair chooses plate stair; Selects the cross bar basis. When making section seismic design, following the strong shear weak bending,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strong node weak component design principle,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on.This engineering structure form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strictly abide by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the «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code », «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d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code, etc. Included i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foundation design, stair design, etc.Keywords: office building;framework;reinforced concrete目录绪论 0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1 建筑方案论述 (1)1.1.1 设计依据 (1)1.1.2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1.1.3 房间构成和布置 (1)1.1.4 采光和通风 (1)1.1.5 主要立面和出入口的考虑 (2)1.1.6 防火及安全 (2)1.1.7 各部分工程构造 (2)1.1.8 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3)第二章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4)第三章荷载计算 (6)3.1 恒载计算 (6)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2 活荷载计算 (8)3.2.1 屋面活荷载 (8)3.2.2 楼面活荷载 (8)3.3 风荷载计算 (9)3.4 地震作用计算 (10)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3.4.2 框架刚度计算 (11)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12)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13)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13)第四章内力计算 (15)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5)第五章荷载组合及最不利内力确定 (28)5.1 基本组合公式 (28)5.1.1 框架梁内力组合公式 (28)5.1.2 框架柱内力组合公式 (29)5.2 梁的内力组合 (29)5.2.1 梁端弯矩调幅 (29)5.2.2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30)5.3 框架柱内力组合 (37)5.3.1 无地震作用时的组合 (37)5.3.2 有地震作用效应时的组合 (38)5.3.3 框架柱组合过程 (38)第六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45)6.1 梁的配筋计算 (45)6.1.1 边跨梁配筋计算 (45)6.1.2 中跨梁配筋计算 (46)6.2 框架柱配筋计算 (46)6.2.1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计算 (46)6.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8)第七章现浇板配筋计算 (52)7.1 屋面板计算 (52)7.1.1 荷载计算 (52)7.1.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2)7.2 楼面板计算 (53)7.2.1 荷载计算 (53)7.2.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3)7.2.3 截面设计 (54)第八章楼梯设计 (55)8.1 梯段板计算 (55)8.1.1 荷载计算 (55)8.1.2 截面设计 (55)8.2 平台板计算 (56)8.2.1 荷载计算 (56)8.2.2 截面设计 (56)8.3 平台梁计算 (56)8.3.1 荷载计算 (56)8.3.2 内力计算 (57)8.3.3 截面计算 (57)第九章基础设计 (58)9.1 设计资料 (58)9.2 基础梁配筋计算 (58)9.3 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1 边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2 中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2)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绪论毕业设计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性演练,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办公空间设计毕业论文

办公空间设计毕业论文

办公空间设计毕业论文六月毕业季,是不是总有那么一篇毕业论文总是困扰着你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办公空间设计的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到你。

毕业论文一:五彩缤纷的世界——浅谈办公空间色彩搭配的合理性摘要: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是一个色彩的世界,世界是由色彩构成,没有色彩就没有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类对色彩的世界有着深切的眷恋与感受,在办公空间的环境设计中,空间的色彩环境表情是该设计的重要环节。

而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寓意,如,黑色给人孤独感,但同时也有一种高贵和庄重;棕色让人觉得老气横秋,但不同浓度的棕不但没有了年老的晦暗,还会产生出几分优雅;大红大粉过于张扬,若和安静的冷色搭调,能够显出年轻的活泼;本白土黄过分素净,若和快乐的暖色牵手,就易于露出自己的典雅。

因此掌控好空间色彩中的面积、冷暖、明暗、远近等对比关系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运用色彩情感、冷暖对比、面积配置以及各种配色手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办公空间色彩环境寓意展现给使用者,并让使用者接受色彩所传达的信息、创造出具有亲切感的色彩环境,体现其个性和商业经营的共性,营造出宜人舒适的办公空间。

关键词:办公空间,色彩表情,环境信息,空间色绪论我们通常所接触的办公空间,一般都出现在各种商用建筑或公共建筑的内部,真正意义上的办公空间产生于工业革命后期,由于对工业生产的有效管理需求,办公空间还处于相当简单的、直接的功能服务阶段。

人的眼球视网膜上有对全色域(白、黑、红、绿、黄、青)接受的细胞,它们会构成人对色彩的感觉和需求。

从生理角度讲,这种需要如果过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时,便有“饥饿”感,若过度“满足”时便会厌倦(有如吃喝类似的)。

人对某种颜色看多了会觉单调,便会希望看其对比色,便可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作为工作场所的办公室,其色彩应能使人冷静但不单调为宜,因为斑斓的色彩易使人疲倦,过于单调则会使人的感色细胞“饥饿”而不得安宁。

.一、色彩在办公空间的具体应用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办公室装饰用色,基本上有如下四种搭配:一是以黑白灰为主再加一至两个较为鲜艳的颜色作点缀;二是用自然材料的本色为主,如原木、石材等(这类材料的颜色通常较柔和),再配以黑白灰或其它适合的颜色;三是干脆全装修和家具都用黑白灰,然后靠摆设和植物的色彩作点缀;四是用温馨的中低纯度的颜色作主调,再配以鲜艳的植物作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楼毕业设计论文
办公楼毕业设计论文
引言
办公楼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企业组织工作的场所,也是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设计一个舒适、高效的办公楼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办公楼的设计原则、功能布局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办公楼设计原则
1.1 空间布局
办公楼的设计应该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流程和交流需求。

例如,可以采用开放式办公区域,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也要提供一些私密的休息空间,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

1.2 自然光照
充足的自然光照是办公楼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和光线引导,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1.3 环境友好
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环境友好性。

例如,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还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和节水设备,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办公楼功能布局
2.1 办公区域
办公区域是办公楼的核心部分,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员工的工作特点进行合理布局。

例如,可以设置开放式工作区、会议室、独立办公室等不同形式的工作空间,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

2.2 休息区域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办公楼应该设置一些休息区域。

这些区域可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和恢复,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2.3 公共设施
办公楼还应该配备一些公共设施,如餐厅、健身房、图书馆等。

这些设施可以提供员工的日常生活需求,增加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的团队凝聚力。

三、办公楼的可持续发展
3.1 节能设计
办公楼的节能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建筑外墙设计、隔热材料的应用以及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2 水资源管理
办公楼的水资源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水循环利用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绿色建筑材料
在办公楼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绿色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降低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提供一个更健康、舒适
的工作环境。

结论
通过对办公楼设计原则、功能布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办公楼的设计应该以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舒适度为出发点,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
性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关注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只有
这样,才能打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办公楼,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