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4.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2)
坐标变化
横坐标 +5 -5 不变 不变 纵坐标 不变 不变 +3 -3
4.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2)
——平移变换
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4,-3)与点 y轴 对称, 与点 (-4,-3)关于_______ x轴 对称. (4,3)关于______ 2、点(-3,m)与点(n-2,4)关于x轴 -4 -1 对称,则m= ________ ,n=_______
将点A(-3,3)、 B(4,5)分别作以下平移变换,作出 相应的像,并写出像的坐标。 y A2 向右平移5个单位 B1 B A(-3,3) 2 3 ) (____,____ 4 A A1
4 3 2 1
1、怎样表示线段CD上任意一 点的坐标? (2, y)(-1≤y ≤3)
C
-2 -1 0 1 2 3 4 5 -1 A D B
x
例题分析
规定.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AB上所有点的纵 坐标都是-1,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1≤x ≤5 ,则线段AB上 任意一点的坐标可以用“(x,-1) (1≤x ≤5)”表示,按照这样 y 的规定,回答下面的问题:
x
1.把以 (-2,7)、(-2,2)为端点的线段向 右平移7个单位,所得像上任意一点的坐 (5, y)(2≤y ≤7) 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2.把以 (-1,3)、(1,3)为端点的线段 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像上任意一点 x, -1)(-1≤x ≤1) 的坐标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 必修2: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1.空间中的任意点与有序实数组(),,x y z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点M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定点,过点M分别作垂直于x轴、y轴和z轴的平面,依次交x轴、y轴和z轴于点P、Q和R.设点P、Q和R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坐标分别是x、y和z,那么点M就和有序实数组(x,y,z)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x,y,z),其中x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纵坐标,z叫做点M的竖坐标.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特殊位置点的坐标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对称点设点P (a ,b ,c )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则三、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图,设点11112222(,,),(,,)P x y z P x y z 是空间中任意两点,且点11112222(,,),(,,)P x y z Px y z 在xOy 平面上的射影分别为M ,N ,那么M ,N 的坐标分别为1122(,,0),(,,0)M x y N x y .在xOy 平面上,||MN = 在平面21MNP P 内,过点1P 作2P N 的垂线,垂足为H ,则11122||||,||||,||||PH MN MP z MP z ===,所以221||||HP z z =-.在12Rt △PHP 中,1||||PH MN == 根据勾股定理,得12||PP ==.因此,空间中点P 1(x 1,y 1,z 1)、P 2(x 2,y 2,z 2)之间的距离是12||PP =特别地,点P (x ,y ,z )到坐标原点O (0,0,0)的距离为|OP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类比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只是增加了对应的竖坐标的运算. 空间中点坐标公式:设A (x 1,y 1,z 1),B (x 2,y 2,z 2),则AB 中点P ⎝⎛⎭⎫x 1+x 22,y 1+y 22,z 1+z 22.1.确定空间任一点的坐标确定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一点P 的坐标的步骤是:①过P 作PC ⊥z 轴于点C ;②过P 作PM ⊥平面xOy 于点M ,过M 作MA ⊥x 轴于点A ,过M 作MB ⊥y 轴于点B ;③设P (x ,y ,z ),则|x |=|OA |,|y |=|OB |,|z |=|OC |.当点A 、B 、C 分别在x 、y 、z 轴的正半轴上时,则x 、y 、z 的符号为正;当点A 、B 、C 分别在x 、y 、z 轴的负半轴上时,则x 、y 、z 的符号为负;当点A 、B 、C 与原点重合时,则x 、y 、z 的值均为0.空间中点的坐标受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制约,同一个点,在不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其坐标是不同的.【例1】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C ,CC 1上的点,|CF |=|AB |=2|CE |,|AB |∶|AD |∶|AA 1|=1∶2∶4.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E ,F 点的坐标.【名师点睛】空间中点P 坐标的确定方法 (1)由P 点分别作垂直于x 轴、y 轴、z 轴的平面,依次交x 轴、y 轴、z 轴于点P x 、P y ,P z ,这三个点在x 轴、y 轴、z 轴上的坐标分别为x ,y ,z ,那么点P 的坐标就是(x ,y ,z ).(2)若题所给图形中存在垂直于坐标轴的平面,或点P 在坐标轴或坐标平面上,则要充分利用这一性质解题.【例2】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D|=3,|DC|=4,|DD 1|=2,E ,F 分别是BB 1,D 1B 1的中点,求点A ,B ,C ,D ,A 1,B 1,C 1,D 1,E ,F 的坐标.【例3】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1,BB D B 的中点,棱长为1. 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E F 的坐标.【解析】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方法一:E 点在xDy 面上的射影为,1,()1,0B B ,竖坐标为12.所以1(1,1,)2E .F 在xDy 面上的射影为BD 的中点G ,竖坐标为1.所以11(,,1)22F . 方法二:11,()1,1B ,10,()0,1D ,()1,1,0B ,E 为1B B 的中点,F 为11B D 的中点.故E 点的坐标为111110(,,)222+++即1(1,1,)2,F 点的坐标为101011(,,)222+++,即11(,,1)22. 2.求空间对称点的坐标求对称点的坐标一般依据“关于谁对称,谁保持不变,其余坐标相反”来解决.如关于横轴(x 轴)的对称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关于xOy 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横坐标、纵坐标不变,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例4】设点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则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A .B .C .D . 【例5】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C ) A .B .C .D .【名师点睛】(1)求空间对称点的规律方法 空间的对称问题可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对称问题,要掌握对称点的变化规律,才能准确求解.对称点的问题常常采用“关于谁对称,谁保持不变,其余坐标相反”这个结论.(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一点P (x ,y ,z )的几种特殊对称点的坐标如下:①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1(-x ,-y ,-z );②关于x 轴(横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2(x ,-y ,-z );③关于y 轴(纵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3(-x ,y ,-z );④关于z 轴(竖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4(-x ,-y ,z );⑤关于xOy 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5(x ,y ,-z );⑥关于yOz 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6(-x ,y ,z );⑦关于xOz 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 7(x ,-y ,z ).(3)点关于点的对称要用中点坐标公式解决,即已知空间中两点111222(,,),(,,)A x y z B x y z ,则AB 的中点P 的坐标为121212(,,)222x x y y z z +++.3.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已知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求点的坐标,是距离公式的逆应用,可直接设出该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点的坐标.(2)若求满足某一条件的点,要先设出点的坐标,再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3)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需分别求出三边长,得到边长相等或者满足勾股定理;判断三点共线时,需分别求出任意两点连线的长度,判断其中两线段长度之和等于另一条线段长度.【例6】已知点()3,2,1M ,()1,0,5N ,求:(1)线段MN 的长度;(2)到,M N 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 x y z 的坐标满足的条件.【例7】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P 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D1B的中点,点Q在棱CC1上.当2|C1Q|=|QC|时,求|PQ|.【例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2,|BC|=2,E,F分别是AD,PC的中点.求证:PC⊥BF,PC⊥EF.【解析】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P|=|AB|=2,|BC|=2,四边形ABCD是矩形,∴A(0,0,0),B(2,0,0),C(2,2,0),D(0,2,0),P(0,0,2),∴|PB|==2,∴|PB|=|BC|,又F为PC的中点,∴PC⊥BF.【例9】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B′C′D′的棱长为a,M为BD′的中点,点N在A′C′上,且|A′N|=3|NC′|,试求|MN|的长.因为|A ′N |=3|NC ′|,所以N 为A ′C ′的四等分点,从而N 为O ′C ′的中点,故N ⎝⎛⎭⎫a 4,34a ,a . 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MN |=⎝⎛⎭⎫a 2-a 42+⎝⎛⎭⎫a 2-3a 42+⎝⎛⎭⎫a 2-a 2=64a . 【名师点睛】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一般使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应用公式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确定两点的坐标.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视具体题目而定,一般说来,要转化到平面中求解,有时也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确定.4.混淆平面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例10】已知空间中两点(3,1,1)(2,2,3)A B ---、,在z 轴上有一点C ,它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求点C 的坐标.【错解】由已知得,AB 的中点坐标为51(,,2)22-,且A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故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13-,则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15112()()3232z x y -=-+--, 当0x y ==时,43z =,故点C 的坐标为4(0,0,)3. 【错因分析】上面解法照搬平面解析几何中的解题思路而出现错误.由于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故可求AB 的垂直平分线.以目前所学知识只能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正解】设点C 的坐标为(0,0,)z ,则=,即2210(1)3()8z z +-=+-,解得32z =,所以点C 的坐标为3(0,0,)2. 基础训练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 (1,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B )A .(-1,2,3)B .(1,-2,-3)C .(-1,-2,3)D .(-1,2,-3)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 (3,4,5)关于yOz 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A .(-3,4,5)B .(-3,-4,5)C .(3,-4,-5)D .(-3,4,-5)3.如图,在正方体OABC -O 1A 1B 1C 1中,棱长为2,E 是B 1B 上的点,且|EB |=2|EB 1|,则点E 的坐标为( D )A .(2,2,1)B .(2,2,23)C .(2,2,13)D .(2,2,43) 4.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D (0,0,0)、A (4,0,0)、B (4,2,0)、A 1(4,0,3),则对角线AC 1的长为( B )A .9B .29C .5D .2 65.已知点A (1,a ,-5),B (2a ,-7,-2)(a ∈R )则|AB |的最小值是( B )A .3 3B .3 6C .2 3D .2 66.点(2,0,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 C )A .y 轴上B .xOy 面上C .xOz 面上D .第一象限内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1,2,3),过点P 作平面yOz 的垂线PQ ,则垂足Q 的坐标为( B )A .(0,2,0)B .(0,2,3)C .(1,0,3)D .(1,0,0)8.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O -A 1B 1C 1O 1中,OA =1,OC =2,OO 1=3,A 1C 1与B 1O 1交于P ,分别写出A ,B ,C ,O ,A 1,B 1,C 1,O 1,P 的坐标.9.(1)已知A (1,2,-1),B (2,0,2),①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A |=|PB |;②在xOz 平面内的点M 到A 点与到B 点等距离,求M 点轨迹.(2)在xOy 平面内的直线x +y =1上确定一点M ,使它到点N (6,5,1)的距离最小.(1)①设P (a ,0,0),则由已知得222(1)(2)1a -+-+=2(2)4a -+,即a 2-2a +6=a 2-4a +8,解得a =1,所以P 点坐标为(1,0,0).②设M (x ,0,z ),则有222(1)(2)(1)x z -+-++=22(2)(2)x z -+-,整理得2x +6z -2=0,即x +3z -1=0.故M 点的轨迹是xOz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2)由已知,可设M (x ,1-x ,0),则|MN |=222(6)(15)(01)x x -+--+-=22(1)51x -+.所以当x =1时,|MN |min =51,此时点M (1,0,0).能力1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定点P 到三个坐标轴的距离都是1,则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A )A .62B . 3C .32D .6311.已知A 点坐标为(1,1,1),B (3,3,3),点P 在x 轴上,且|PA |=|PB |,则P 点坐标为( A )A .(6,0,0)B .(6,0,1)C .(0,0,6)D .(0,6,0)12.已知M (5,3,-2),N (1,-1,0),则点M 关于点N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3,-5,2).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的坐标为(3,-1,2),其中心M的坐标为(0,1,2),则该正方体的棱长等于_2393_. 14.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并且平面ABCD ⊥平面ABEF ,点M 在AC 上移动,点N 在BF 上移动.若|CM |=|BN |=a (0<a <2).(1)求MN 的长度;(2)当a 为何值时,MN 的长度最短?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EF ,且交线为AB ,BE ⊥AB ,所以BE ⊥平面ABCD ,所以BA ,BC ,BE 两两垂直.取B 为坐标原点,过BA ,BE ,BC 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和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BC |=1,|CM |=a ,点M 在坐标平面xBz 内且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上, 所以点M (22a ,0,1-22a ).因为点N 在坐标平面xBy 内且在正方形ABEF 的对角线上,|BN |=a ,所以点N (22a ,22a ,0). (1(2)由(1),得|当a =22(满足0<a 即MN 15.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在线段BC 1上,且|BM |=2|MC 1|,N 是线段D 1M 的中点,求点M ,N 的坐标.16.如图所示,V -ABCD 是正棱锥,O 为底面中心,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已知|AB |=2,|VO |=3,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试分别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CE |=|CF |=1.∵O 点是坐标原点,∴C (1,1,0), 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B (1,-1,0),A (-1,-1,0),D (-1,1,0).∵V 在z 轴上,∴V (0,0,3).17.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以正方体的三条棱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1)若点P 在线段BD 1上,且满足3|BP |=|BD 1|,试写出点P 的坐标,并写出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2)在线段C 1D 上找一点M ,使点M 到点P 的距离最小,求出点M 的坐标.(1)由题意知P 的坐标为⎝⎛⎭⎫23,23,13,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23,23,-13. (2)设线段C 1D 上一点M 的坐标为(0,m ,m ),则有|MP |=⎝⎛⎭⎫-232+⎝⎛⎭⎫m -232+⎝⎛⎭⎫m -132=2m 2-2m +1=2⎝⎛⎭⎫m -122+12. 当m =12时,|MP |取得最小值22,所以点M 为⎝⎛⎭⎫0,12,12. 18.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所有棱长都为2,侧棱AA 1⊥底面ABC ,建立适当坐标系写出各顶点的坐标.19.如图,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D 为坐标原点,过D 的三条棱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1DB 的坐标为(4,3,2),则1AC 的坐标是(﹣4,3,2).。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变化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变换彳----------- 必标系屮的对称平而l'i角坐标系屮的变换坐标系中的平移\------------ 怡标系屮的面枳和规律问题编写思路:本讲求而积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将点坐标转化为线段长度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坐标系中画出某个点关于横轴、纵轴以及原点的对应点,并且让他们自己总结两个对称点的横.纵坐标关系。
二:(1)对于点的平移:让学生亲自动手将某个点进行上、下、左、右平移,并且自己总结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对于任意的平移,可以将貝理解先上下平移、后左右平移的组合。
(2)对于图形的平移:让学生充分认识本质就是图形上的每个点都进行同一过程的平移,即对应点之间的平移过程完全一样。
从而将图形的平移转化成为点的平移。
并让学生体会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完全一样。
三、简单的数形结合:求三角形而积问题。
让学生充分掌握割补法求三角形而积,并理解为何要用割补法。
让学生熟练掌握并体会坐标与线段长的讣算关系。
四.找规律问题:老师可带着学生探索常见找规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点P(-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叫,-巧,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a,b)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P©,b),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a.b)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P'(—d),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引例】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卩(-4 5)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 坐标是 ________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___________【例1】(1)点P(3, -5)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⑵点"-2, 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⑶ 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点P(2, -3)关于原点对称点P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 ⑷ 点P(2, 3)关于直线x = 3的对称点为 ________ ,关于直线y = 5的对称点为 ________ ⑸已知点P(“ + l,加-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彖限,求d 的取值范围.【例2】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直线/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实验与探究:(1) 由图观察易知A(2, 0)关于直线/的对称点/V 的坐标为(0,2),请在图中分别标明3(5,3), C(-2,5)关于直线/的对称点X 、C'的位置,并写岀它们的坐标: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归纳与发现:(2) 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而内任一点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不必证明): ⑶点A(a , b)在直线/的下方,则d,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 :若在直线/的上方,则 __________ ・h + d\丁 >・(选讲),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A. (—3, —5)B. (5, 3)C. (一3, 5) D ・(3, 5)B. (2,1)C. (2, -1)D. (-2, 1)点P(a ,b)和点Q(c , d)的中点是M(1)点平移:①将点(x, y)向右(或向左)平移4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 + a t y)或(x-“, y).②将点(x, y)向上(或向下)平移〃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或(x, y-h).⑵图形平移:①把一个图形%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d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Q个单位.②如果把图形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d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注意: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弓I例】点M(-3, -5)向上平移7个单位得到点M,的坐标为: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例3】(1)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将P(-2,l)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P __________ ,□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线段虫妨'是由线段佔经过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人(1, -1),那么此过程是先向________ 平移____ 个单位再向______ 平移 _____ 个单位得到的,则点B (1, 1)的对应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 .⑶将点P(m-2,” + 1)沿求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P^i-rn, 2),则点P坐标是_____________⑷ 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初经过平移得到的,点A(-2, 1)的对应点为A f (3. 4),点B 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 的坐标为()A ・(9,3) B. (一 1,一3) C ・(3, — 3) D. (一3, —1)【例4】二如下左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左边图案 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 2), (-2, 2),右边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 4),则右边 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右图是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请在图中作岀将“蘑菇”ABCDE 绕A点逆时针旋转奸 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的图形(其中C 、D 为所在小正方形边的中点).二如图,把图1中的04经过平移得到00(如图2),如果图1中04上一点P 的坐标为伽皿),那么平移后在图2中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__________ ・大图形的总而积减去周用小三角形的面积.一般方法有割补法和等积变换法.找规律的题目一左要先找/7 = 1、2、3几个图形规律,再推广到“的情况.从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猜想、推测.归纳出结论,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i/\ V1例题精讲A ・v图1 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或网格中求而积,一般将难以求解的图形分割成易求解的图形的面积,可以用F二兀一 - —【引例】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英中点A坐k标为(2,-1),则△4BC 的而积为 _____________ 平方单位.二如上右图,AABC,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然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 以得到△ ・ ① 画出平移后的△人妨6 :② 写出△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在图中标岀)③ 已知点P 在x 轴上,以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4,求P 点的坐标.【探究1】如图所示,4(1,4),B(4,3),(7(5,0),求图形如C 的面积.【例5】□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人(-1,0)、5(3, 0)两点,点C 在y 轴上,△ABC 的而积是4,则点C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 ■0如右图,已知直角坐标系中A(-1,4)、B(0,2),平移线段初,使点B 移到点C(3,0),此时点A 记作点D ,贝IJ 四边形ABCD 的 而积是 ___________ .【例6】□如下左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0), 8(9,0), C(7,5),D(2, 7)・求四边形ABCD 的而积.「41「J 1_1 T 丿r k —厂」I 厂 11- T 4—n T klrLIr典题精练L LIL」I- T -I- +• -1 ~J_L J•V A【探究2】如下图所示,A(-3,5), B(4,3),求图形OAB的而积.【教师备选】方法三、转化法:平行线,一边转到轴上【探究4】如图所示,求三角形AOB的而积.解析:过点A做0B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C,连接BC由一次函数知识可求出直线OB:y=-x t设直线AC:y=-x+b -2 - 2 求得y=l x+2 ,得C(0,2)由等积变换可知S厶AOB = S^Bg. ―― x 2x 4=4解析: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D,连接DC利用一次函数求得BC:y=2x+2 ,设直线AD:y=2x+b 求得尸2x+7, D(0,7) 由等积变换可知S沁=S沁弓x 1 x 5=|【变式】已知,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分别在才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B = OA = 3. ⑴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⑵若点C(-2, 2),求△BOC的面积;⑶点P是与〉,轴平行的直线上一点,且点P的横坐标为1.若的面积是6,求点P的坐标.【例7】□任平而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图中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_______ 个.□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第1次将MAB变换成△ OA.B.,第二次将变换成第3次将MAB 变换成△0比尽・已知A(l, 3), 4(2, 3), 4(4, 3), A(8, 3), B(2, 0), $(4, 0) , BJ8, 0),耳(16, 0)观察每次变化前后的三角形,找岀规律,按此变化规律再将△OA&3变换成△ O儿则点比的坐标是 _____ ,点厲的坐标是 _____ ,点人的坐标是_______ ,点乞的坐标是 ___________ ・【例8】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lmin内它从原点运动到(1, 0),而后接着按如图所示方式在与X轴、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在2013min后,求这个粒子所处的位置坐标・【变式】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排列,每个正整数对应一个整点坐标(X, y)9且x, y均为整数.如数5对应的坐标为(-1,1),则数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的坐标是(-2,3),数2012对应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数1950对应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教师备选】【备选1】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 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3 + (-2) = 1.若坐标平而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轴方向平移的数屋为d (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冋 个单位),沿y 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方(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问个单位),则把有序 数对{“,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 {a, b}与“平移量” {c, d}的加法运算 法则为{“,b} + {c, d} = {a+c, b + d}. 解决问题:(1) 计算:{3, 1} + {1, 2};(2) 动点P 从坐标原点O 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 1}平移到A,再按照"平移量”{1, 2} 平移到若先把动点P 按照“平移量” {1, 2}平移到C,再按照“平移量” {3, 1}平 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 吗?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3) 如图2, 一艘船从码头O 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 (2,3),再从码头P 航行到码头0(5, 5),最后回到出发点O,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37 36 35 34 3332 31 30 297 16 15 1413 12 11 18 19 61 2 2() 78 ,10 27 2122 23 2425 26图1【备选2】观察下列有规律的点的坐标:儿(1, 1), 4(2, -4), 4(3, 4),人(4, 一2),人(5, 7),肩6, -寸,4(7, 10), 4(8, —1)依此规律,人|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州2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选3】一个动点P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作折线运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b 1)>然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每次移动三角形的一边长•即(1, 1)-* (2, 0) - (3, 2) - (4, 0)-(5, 1)—...........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17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_ ,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__________ .【备选4】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 B 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3、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个数是( )A. 5B. 4B AD・2【备选5】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八(2・-2),任y轴上确左点P.使8"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题型一坐标系中的对称巩固练习【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5)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A. (—5,—2)B. (一2, —5)C. (一2,5)D. (2, —5)□已知点P(x, y), n),如果x +加=0, y + 〃= 0 ,那么点P, Q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x轴对称C・关于y轴对称D・关于过点(0,0), (1,1)的直线对称□已知:lx-ll+(.y + 2『=0,则(x, 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点P(" + 3b,3)与点0(-5,“ + 2b)关于x轴对称,贝比= ______________ , b = _________ .题型二坐标系中的平移巩固练习【练习2】⑴线段CD是由线段初平移得到的,点A(-l, 5)的对应点是C(4, 2),则点B(4, -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 ・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已知点A ,现在x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y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单位长度不变,得到新的坐标系,在新的坐标系下点A的坐标为(-1,2),在旧的坐标系下,点A的坐标为_______ ・【练习3】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若每一个方格的边长代表一个单位.□线段DC是线段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若C点的坐标是(4, 1), A点的坐标是(-1,-2),你能写岀B、D两点的坐标吗?□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而积.题型三坐标系中的面积和规律问题巩固练习【练习4】□已知A(0,—2), B(5,0), C(4,3),求△ABC的而积.□已知:A(4,0), 3(1-斗0), 0(1, 3), ZVWC 的而积=6,1)A B求代数式2A-2-5X + X2+4X-3X2 -2 的值.【练习5】如图,长为1,宽为2的长方形ABCQ以右下角的顶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此时A点的坐标为________ :依次旋转2009次,则顶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 ・。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
后的对应点为 P'(x',y'),则有
(x,y) +(h,k) = (x',y'),
或表示为
x y
+h= x', +k = y'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xy
+h= x', +k = y' 所确定的变换称为平移变换。
3.反射变换
像
1 0
0 1
,
1 0
0
1
, 01
0 1
这样将一个平面图形
F
变为关于定直线或定点对称
图象时,通过等价变换,使函数与图象同方程与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得
到了揭示和运用.
在结合上的要求.
5. 在坐标平面上,将点 P(3,4)作下列变换,试分别求变换之后的点 P′坐标。 (1)以原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 60°;
(2)沿 x 轴方向平移 3 | y | 个单位。
【解析】
1
cos(60 ) (1)
3.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
要点精讲
1.平移
在平面内,将图形 F 上所有的点按同一个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称为图形 F 的平移。
若以向量→a 表示移动的方向和长度,我们也称图形 F 按向量→a 平移。
2.平移公式的推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图形 F 上任意一点 P 的坐标为(x,y),向量→a =(h,k),平移
则
1
2
1 2
-
1
2
1
2
x0
y0
x0 y0
2 2
y0 x0
,
x
y
x0 y0 2
y0 x0 2
坐标系转换矩阵
坐标系转换矩阵1. 介绍坐标系转换矩阵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一个坐标系中的点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
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坐标系转换矩阵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通过乘法运算将原始坐标转换为目标坐标。
坐标系转换矩阵在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学、物体定位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二维坐标系转换矩阵2.1 平移矩阵平移矩阵用于将一个点在二维平面上沿 x 轴和 y 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平移矩阵可以表示为:[1 0 dx][0 1 dy][0 0 1 ]其中 dx 和 dy 分别表示在 x 轴和 y 轴上的平移距离。
通过乘法运算,可以将原始点的坐标 (x, y) 转换为移动后的坐标 (x+dx, y+dy)。
2.2 缩放矩阵缩放矩阵用于将一个点在二维平面上沿 x 轴和 y 轴方向进行放大或缩小。
缩放矩阵可以表示为:[sx 0 0][0 sy 0][0 0 1]其中 sx 和 sy 分别表示在 x 轴和 y 轴上的缩放比例。
通过乘法运算,可以将原始点的坐标 (x, y) 转换为缩放后的坐标 (sx x, sy y)。
2.3 旋转矩阵旋转矩阵用于将一个点在二维平面上绕原点进行旋转。
旋转矩阵可以表示为:[cosθ -sinθ 0][sinθ cosθ 0][0 0 1]其中θ 表示旋转角度。
通过乘法运算,可以将原始点的坐标 (x, y) 转换为绕原点旋转后的坐标 (x cosθ - y sinθ, x sinθ + y cosθ)。
2.4 总体转换矩阵总体转换矩阵可以通过平移、缩放和旋转矩阵的乘法运算得到。
假设需要将一个点从坐标系 A 转换到坐标系 B,首先可以将点的坐标通过平移矩阵从坐标系 A 转换到原点所在的坐标系,然后通过旋转矩阵将点的坐标围绕原点进行旋转,最后通过缩放矩阵将点的坐标进行放大或缩小,得到在坐标系 B 中的新坐标。
3. 三维坐标系转换矩阵三维坐标系转换矩阵与二维类似,只是需要增加一维。
高中数学苏教版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苏教版教材目录(必修+选修)苏教版-----------------------------------必修1-----------------------------------第1章集合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2子集、全集、补集1.3交集、并集第2章函数2.1函数的概念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2函数的简单性质2.2.1函数的单调性2.2.2函数的奇偶性2.3映射的概念第3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3.1指数函数3.1.1分数指数幂3.1.2指数函数3.2对数函数3.2.1对数3.2.2对数函数3.3幂函数3.4函数的应用3.4.1函数与方程3.4.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1.1空间几何体1.1.1棱柱、棱锥和棱台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3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1.1.4直观图画法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1.2.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直线2.异面直线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平行2.直线与平面垂直1.2.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两平面平行2.平面垂直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3.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3.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直线与方程2.1.1直线的斜率2.1.2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2.两点式3.一般式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1.4两条直线的交点2.1.5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2.1.6点到直线的距离2.2圆与方程2.2.1圆的方程2.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3空间直角坐标系2.3.1空间直角坐标系2.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必修3-----------------------------------第1章算法初步1.1算法的意义1.2流程图1.2.1顺序结构1.2.2选择结构1.2.3循环结构1.3基本算法语句1.3.1赋值语句1.3.2输入、输出语句1.3.3条件语句1.3.4循环语句1.4算法案例第2章统计2.1抽样方法2.1.1简单随机抽样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2.1.2系统抽样2.1.3分层抽样2.2总体分布的估计2.2.1频率分布表2.2.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2.2.3茎叶图2.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3.1平均数及其估计2.3.2方差与标准差2.4线性回归方程第3章概率3.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3.1.1随机现象3.1.2随机事件的概率3.2古典概型3.3几何概型3.4互斥事件-----------------------------------必修4-----------------------------------第1章三角函数1.1任意角、弧度1.1.1任意角1.1.2弧度制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3.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1.3.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3函数y=Asin(ωx+ψ)的图象1.3.4三角函数的应用第2章平面向量2.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2.2向量的线性运算2.2.1向量的加法2.2.2向量的减法2.2.3向量的数乘2.3向量的坐标表示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3.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4向量的数量积2.5向量的应用第3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3.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3.3几个三角恒等式-----------------------------------必修5----------------------------------- 第1章 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 1.2余弦定理1.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2章 数列 2.1数列2.2等差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2.2.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3等比数列2.3.1等比数列的概念2.3.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3.3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第3章 不等式 3.1不等关系3.2一元二次不等式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3.3.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3.3.3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2b a ab +≤)0,0(≥≥b a 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3.4.2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选修1-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四种命题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3.1量词1.3.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2.2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2.4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5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 第3章 导数及其应用3.1导数的概念3.1.1平均变化率3.1.2瞬时变化率——导数3.2导数的运算3.2.1常见函数的导数3.2.2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3.1单调性3.3.2极大值和极小值3.3.3最大值和最小值3.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选修1-2----------------------------------- 第1章 统计案例 1.1独立性检验 1.2回归分析第2章 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合情推理2.1.2演绎推理2.1.3推理案例欣赏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直接证明2.2.2间接证明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第4章 框图 4.1流程图 4.2结构图-----------------------------------选修2-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四种命题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3.1量词1.3.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2.2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2.4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2.6曲线与方程2.6.1曲线与方程2.6.2求曲线的方程2.6.3曲线的交点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3.1.2共面向量定理3.1.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3.1.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3.2空间向量的应用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3.2.3空间的角的计算-----------------------------------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导数的概念1.1.1平均变化率1.1.2瞬时变化率——导数1.2导数的运算1.2.1常见函数的导数1.2.2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1.2.3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3.1单调性1.3.2极大值和极小值1.3.3最大值和最小值1.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定积分1.5.1曲边梯形的面积1.5.2定积分1.5.3微积分基本定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合情推理2.1.2演绎推理2.1.3推理案例欣赏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直接证明2.2.2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3.2复数的四则运算3.3复数的几何意义-----------------------------------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两个基本原理1.2排列1.3组合1.4计数应用题1.5二项式定理1.5.1二项式定理1.5.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用第二章概率2.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2.2超几何分布2.3独立性2.3.1条件概率2.3.2事件的独立性2.4二项分布2.5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5.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2.5.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2.6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3.2回归分析-----------------------------------选修4-1-----------------------------------1.1 相似三角形的进一步认识1.1.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1.2相似三角形1.2 圆的进一步认识1.2.1圆周角定理1.2.2圆的切线1.2.3圆中比例线段1.2.4圆内接四边形1.3 圆锥截线1.3.1球的性质1.3.2圆柱的截线1.3.3圆锥的截线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2-----------------------------------2.1 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2.1.1矩阵的概念2.1.2二阶矩阵与平面列向量的乘法2.2 几种常见的平面变换2.2.1恒等变换2.2.2伸压变换2.2.3反射变换2.2.4旋转变换2.2.5投影变换2.2.6切变变换2.3 变换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2.3.1矩阵乘法的概念2.3.2矩阵乘法的简单性质2.4 逆变换与逆矩阵2.4.1逆矩阵的概念2.4.2二阶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6 矩阵的简单应用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4-----------------------------------4.1 直角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4.1.2极坐标系4.1.3球坐标系与柱坐标系4.2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2.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意义4.2.2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4.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4.3.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4.4 参数方程4.4.1参数方程的意义4.4.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4.4.3参数方程的应用4.4.4平摆线与圆的渐开线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5-----------------------------------5.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2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5.2.1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5.2.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证明5.3 不等式的证明5.3.1比较法5.3.2综合法和分析法5.3.3反证法5.3.4放缩法5.4 几个著名的不等式5.4.1柯西不等式5.4.2排序不等式5.4.3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5.5 运用不等式求最大(小)值5.5.1运用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小)值5.5.2运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大(小)值5.6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学习总结报告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变换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变换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坐标系统是我们研究和描述平面上的点和图形的重要工具。
坐标变换是指将一个点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统中的坐标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常见坐标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缩放和镜像。
一、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点沿着指定的向量移动一定的距离,而保持点在平移之前的方向不变。
假设有一个点P(x, y),我们要将它平移d单位,那么它的新坐标为P'(x+d, y+d)。
平移变换可以用矩阵表示:⎡x'⎤⎡1 0 d⎤⎡x⎤⎢⎥ = ⎢0 1 d⎥ * ⎢⎥⎣y'⎦⎣0 0 1⎦⎣y⎦其中,(x, y)为原坐标,(x', y')为平移之后的坐标,d为平移的距离。
二、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点绕着一个给定的旋转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假设有一个点P(x, y),我们要将它绕旋转中心O旋转θ角度,那么它的新坐标为P'(x', y')。
旋转变换可以用矩阵表示:⎡x'⎤⎡cosθ -sinθ⎤⎡x⎤⎢⎥ = ⎢⎥ * ⎢⎥⎣y'⎦⎣sinθ cosθ⎦⎣y⎦其中,(x, y)为原坐标,(x', y')为旋转之后的坐标,θ为旋转角度。
三、缩放变换缩放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点按照一定的比例扩大或缩小,而不改变点在所缩放前的方向。
假设有一个点P(x, y),我们要将它按照给定的比例水平缩放sx,垂直缩放sy,那么它的新坐标为P'(x', y')。
缩放变换可以用矩阵表示:⎡x'⎤⎡sx 0⎤⎡x⎤⎢⎥ = ⎢⎥ * ⎢⎥⎣y'⎦⎣ 0 sy⎦⎣y⎦其中,(x, y)为原坐标,(x', y')为缩放之后的坐标,sx为水平缩放系数,sy为垂直缩放系数。
四、镜像变换镜像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点按照给定的镜像轴进行对称翻转。
初中数学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4.3.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
初 中 数 学
八 上
通过上面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在直角坐标系内,点与有序实数对 具有怎样的关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 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 一点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
我们称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 坐标.
下面来认识点的坐标
初 中 数 学
八 上
例如,图中点P的坐标为(a,b),其中
的序变实化数而 对变(a,化b!)可以确定一-4 个点P的位置!
初 中 数 学
八 上
“中山北路西边50 m,北京西路北边30 m”
B(-50,30)
50 m
中 山 北
路
30 m
10
北京西路 -10 O 10
-10
北京东路
中 山 (-音50,乐3喷0)泉B的位置南路对应着一对有序实数
初 中 数 学
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如图,水平
y4
方向的数轴称为
3
x 轴或横轴,竖
2
直方向的数轴称
1
为y 轴或纵轴, 它们统称为坐标
-4-3-2-1OO 1 -1
2
3
4x
轴.公共原点O
-2
称为坐标原点.
-3
-4
初 中 数 学
八 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①两条数轴互相垂 直且原点重合;
4y
八 上
一般地,如果Q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你
能找到与之对应的一对有序实数(m,n)吗?
你是怎样找的?
4y
3
2
m
1
-4-3-2-1OO -1
1
2
3
4x
想一想:
4.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答案版)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知识提要1.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与点A1关于x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点A与点A2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2.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是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的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x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3.坐标平面内图形平移时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1)原图形上的点(a,b)向左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a-n,b);(2)原图形上的点(a,b)向右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a+n,b);(3)原图形上的点(a,b)向上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的点坐标为(a,b+n);(4)原图形上的点(a,b)向下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a,b-n).(5)点的坐标平移口诀:右加左减,上加下减.练习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 D )A. (-1,2)B. (1,2)C. (1,-2)D. (-1,-2)2.点A(-4,0)与点B(4,0)的位置关系是( B )A. 关于x轴对称B. 关于y轴对称C. 关于原点对称D. 不能确定3.(福州中考)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 B, C, D,以其中一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是( B )A.点AB. 点BC. 点CD. 点D4.(贵港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m-n)与点Q(-2,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m,n)在( A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由题意,得m=2,m-n=-3,∴n=5.∴点M(m,n)在第一象限.5.将下列图形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①圆心在原点的圆;②与y轴垂直的一条直线;③与y轴平行的一条直线;④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原点重合,且一条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均乘-1,纵坐标不变,则图形不发生变化的是( C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②③【解】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乘-1,纵坐标不变,即将图形作一次关于y轴的轴对称变换,不发生变化的只有①②.6.已知点P(1,2)与点Q(x,y)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且点Q到y轴的距离等于2,则点Q的坐标是( C )A. (2,2)B. (-2,2)C. (-2,2)或(2,2)D. (-2,-2)或(2,-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 B)A. (4,3)B. (3,4)C. (-1,-2)D. (-2,-1)【解】由点A(-4,-1)平移到点A′(-2,2),可知点A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点B (1,1)也按此规律平移,平移后的点B ′的坐标为(3,4).8.已知点M(1-2m ,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解】∵点M (1-2m ,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1-2m ,1-m )在第一象限,∴⎩⎨⎧1-2m >0,1-m >0,解得⎩⎪⎨⎪⎧m <12,m <1.故选A. 9. 点P ⎝ ⎛⎭⎪⎫ac2,b a 在第二象限,点Q(a ,b)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 D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D 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即ac2<0且b a >0,∴a<0,b<0,∴Q(a ,b)在第三象限,∴点Q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二、填空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 (a ,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把所得的点以x 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最后所得的像的坐标为(-4,6),则a =__-3__,b =__-8__.【解】用逆推法先求出(-4,6)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4,-6),再把(-4,-6)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3,-8), 即点P (a ,b ).2.已知点P(a +1,2a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 +2|-|1-a|=2a +1.3.把以(-3,6)和(-3,-2)为端点的线段向左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表示为(-7,y ),其中-2≤y ≤6.【解】 原线段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端点分别为(-7,6),(-7,-2),此线段与y 轴平行,横坐标都为-7,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是-2≤y ≤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左边的图案中,左、右两只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边的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边的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5,4).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P (2x -y ,3x +2y ),先将它关于x 轴作一次轴对称变换,再关于y 轴作一次轴对称变换,最终得到点(-3,-8),则点Q (x ,y )的坐标为 .【解】 由题意,得⎩⎨⎧2x -y =3,3x +2y =8,解得⎩⎨⎧x =2,y =1.∴点Q 的坐标为(2,1).6. 如图,把∴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ABC 上点P 的坐标为(a ,b),那么这个点在∴A′B′C′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图形是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 从而可知点P′的坐标为(a +3,b +2).答案:(a +3,b +2)7.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箭头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n,则点P3的坐标是_(8,3)________,点P2 020的坐标是(5,0)_________.【解析】如答图,当点P第6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回到出发点(0,3),当点P第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3的坐标是(8,3).∴2 020÷6=336……4,∴当点P第2 020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7个循环组的第4次反弹,∴点P2 020的坐标是(5,0).三、解答题1.已知点A(-4,3),它与点B(a,b)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且AB=6,求点B的坐标.【解】∵点A(-4,3),AB∥y轴,∴点B的横坐标为-4.当点B在点A的上边时,点B的纵坐标为3+6=9;当点B在点A的下边时,点B的纵坐标为3-6=-3,∴点B的坐标为(-4,9)或(-4,-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a+1,3a-1).将点P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点Q,若点Q在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解】∵将点P(a +1,3a -1)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点Q ,∴点Q 的坐标为(a ,3a -3).∵点Q 在第一象限,∴⎩⎨⎧a >0,3a -3>0,解得a >1.3.如图点P 的坐标为(4,3),把点P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1)点Q 的坐标为(-3,4).(2)若把点Q 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向下平移2m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Q ′恰好在第三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解】 (2)把点Q(-3,4)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向下平移2m 个单位后, 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3+m ,4-2m).∵点Q′在第三象限,∴⎩⎨⎧-3+m<0,4-2m<0,解得2<m<3.4.△ABO如图所示.(1)写出△ABO各顶点的坐标,以及它们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这些对称点并将它们连结起来.(2)写出△ABO各顶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这些对称点并将它们连结起来.并说明这三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解】(1)点A(2,3),B(3,1),O(0,0);它们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3,1),O′(0,0),如图所示.(2)点A,B,O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3,-1),O″(0,0),如图所示.关系:△ABO≌△A′B′O′≌△A″B″O″,△A′O′B′与△AOB关于y轴对称,△A″O″B″与△AOB关于x轴对称,△A′O′B′与△A″O″B″关于原点对称.5.如图,某公路(可视为x轴)的同一侧有A,B,C三个村庄,要在公路边建一货仓D,向A,B,C三个村庄送农用物资,路线是D→A→B→C→D.(1)试问:在公路边是否存在一点D,使送货路程最短?(2)求出点D的坐标.【解】 (1)存在.(2)∵路程为DA +AB +BC +CD ,AB +BC 的长度固定,∴要使路程最短,只需DA +CD 最短即可.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0,-2),连结A ′C ,则A ′C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D ,过点C 作CE ⊥x 轴于点E ,则点E (5,0),易得△OA ′D ≌△ECD ,得OD =ED ,∴点D ⎝ ⎛⎭⎪⎫52,0.6.如图,已知点P(3,4),MN 是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求点P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P 1的坐标.【解】 如解图,过点P 作PE ⊥MN 于点E ,延长PE 至点P 1 ,使PE =P 1E ,则点P 1就是点P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连结OP ,OP 1,则有OP =OP 1,∠POE =∠P 1OE.过点P 作PD ⊥y 轴于点D ,过点P 1作P 1H ⊥x 轴于点H.∵MN 是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DOE =∠HOE =45°,∴∠1=∠2.在Rt △PDO 和Rt △P 1HO 中,∵⎩⎨⎧∠1=∠2,∠PDO =∠P 1HO ,OP =OP 1,∴Rt △PDO ≌Rt △P 1HO(AAS),∴PD =P 1H =3,OD =OH =4,∴点P 1的坐标为(4,3).7.如图①,在6×6的方格纸中,给出如下三种变换:P 变换,Q 变换,R 变换.将图形F 沿x 轴向右平移1格得到图形F 1,称为作1次P 变换;将图形F 沿y 轴翻折得到图形F 2,称为作1次Q 变换;将图形F 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F 3,称为作1次R 变换.规定:PQ 变换表示先作1次Q 变换,再作1次P 变换;QP 变换表示先作1次P 变换,再作1次Q 变换;R n 变换表示作n 次R 变换,解答下列问题:(1)作R 4变换相当于至少作__2__次Q 变换.(2)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F 作R 2017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 4.(3)PQ 变换与QP 变换是否是相同的变换?请在图③中画出PQ 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 5,在图④中画出QP 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 6.【解】(1)根据操作,观察发现:每作4次R变换便与图形F重合.因此R4变换相当于作2n次Q变换(n为正整数).(2)由于2017=4×504+1,故R2017变换即为R1变换,其图象如解图①.(3)PQ变换与QP变换不是相同的变换.正确画出图形F5,F6,如解图②③.。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4.3.空间直角坐标系课件
【变式练习】 如图,在长方体OABC-D′A′B′C′中,|OA|
=3,|OC|=4,|OD′|=3,A′C′与B′D′相交于点P.
分别写出点C,B′,P的坐标. z
答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A
P
C
B
AO x
Cy B
例2 结晶体的基本单位称为晶胞,如图(1)是食 盐晶胞的示意图(可看成是八个棱长为 1 的小正
z
在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
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 以原点为球心,
半径长为 r 的球面.
P
O y
x
2.如果是空间中任意一点P1(x1,y1,z1)到点P2 (x2,y2,z2)之间的距离公式会是怎样呢?
如图,设P1(x1,y1,z1)、P2(x2,y2,z2)
是空间中任意两点,且点P1(x1,y1,z1)、
轴,这三个平面的唯一交点就是有序实数组 (x, y, z)
确定的点M. z
R
pO x
M y
Q
这样,空间一点M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 (x, y, z)
来表示,有序实数组 (x, y, z) 叫做点M在空间直角坐标 系中的坐标,记作M (x, y, z).其中 x, y, z
分别叫做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竖坐标.
关于谁对称谁 不变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 已知两个点的坐标,则这两点 之间的距离是惟一确定的,我 们希望有一个求两点间距离的 计算公式,对此,我们从理论 上进行探究.
y
y2
P2(x2, y2)
y1 P1(x1,y1) Q(x2,y1)
O x1
x2 x
长a,宽b,高c的长方体的对角线,怎么求?
苏教版高二数学选修4-4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 学案
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1.平移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图形F 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为(x ,y ),向量a =(h ,k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 ′(x ′,y ′),则有x h x y k y '+=⎧⎨'+=⎩2.伸缩变换一般地,由(0)kx x k y y '⎧>⎨'⎩=,=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P (x ,y )是变换前的点,P ′(x ′,y ′)是变换后的点). 预习交流1.由(0)x xk kyy '⎧>⎨'⎩=,=所确定的伸缩变换的意义是什么?提示: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2.由(0)kx x k ky y '⎧>⎨'⎩=,=所确定的伸缩变换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k 倍.一、平移变换 (1)把点A (-2,1)按a =(3,2)平移,求对应点A ′的坐标(x ′,y ′).(2)点M (8,-10)按a 平移后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7,4),求a .解:(1)由平移公式得231123x y '⎧⎨'⎩=-+=,=+=,,即对应点A ′(1,3). (2)由平移公式得78410h k ⎧⎨⎩-=+,=-+,解得1514h k ⎧⎨⎩=-,=,即a 的坐标为(-15,14).将函数y =2x 的图象l 按a =(0,3)平移到l ′,求l ′的解析式.解:设P (x ,y )为l 上的任意一点,它在l ′上的对应点为P ′(x ′,y ′),由平移公式得03x x y y '⎧⎨'⎩=+,=+,∴ 3.x x y y '⎧⎨'⎩=,=- 将它们代入y =2x 得y ′-3=2x ′,∴l ′的解析式为y =2x +3.正确运用平移变换的公式是解决平移问题的关键.二、伸缩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23x x y y'⎧⎨'⎩=,=后的图形. (1)2x +3y =0;(2)x 2+y 2=1. 解:(1)由伸缩变换23,x x y y '⎧⎨'⎩=,=得1',21',3x x y y ⎧=⎪⎪⎨⎪=⎪⎩,代入2x +3y =0得到方程为x ′+y ′=0. 所以经过伸缩变换23,x x y y '⎧⎨'⎩=,=后,直线2x +3y =0得到直线x ′+y ′=0. (2)将1',21'3x x y y ⎧=⎪⎪⎨⎪=⎪⎩代入x 2+y 2=1得到方程x ′24+y ′29=1,所以经过伸缩变换22x x y y '⎧⎨'⎩=,=后,圆x 2+y 2=1得到椭圆x ′24+y ′29=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x 24+y 29=1经过伸缩变换1',21'3x x y y ⎧=⎪⎪⎨⎪=⎪⎩后,得到什么图形? 解:由1',21'3x x y y ⎧=⎪⎪⎨⎪=⎪⎩,得23x x y y '⎧⎨'⎩=,=,,代入x 24+y 29=1得到x ′2+y ′2=1. 所以经过伸缩变换1',21'3x x y y ⎧=⎪⎪⎨⎪=⎪⎩后,椭圆x 24+y 29=1变为圆x ′2+y ′2=1. 在伸缩变换12k x x k y y '⎧⎨'⎩=,=下,直线仍然是直线,而圆可变为椭圆,椭圆也可变为圆.1.点P (3,-2)按a =(1,-4)平移后得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4,-6)2.点P (3,1)按a 平移至点Q (1,3),则a =__________.答案:(-2,2)3.点A (1,2)经过伸缩变换23x x y y'⎧⎨'⎩=,=后,得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 答案:(2,6) 4.点(x ,y )经过伸缩变换1',2'3x x y y⎧=⎪⎨⎪=⎩后的点的坐标是(-2,6),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答案:-4 25.将曲线x 2-9y 2=27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3.解:伸缩变换为3x x y y '⎧⎨'⎩=,=,则',1',3x x y y =⎧⎪⎨=⎪⎩,代入x 2-9y 2=27,得x ′2-y ′2=27. 所以经过伸缩变换',3'x x y y =⎧⎨=⎩后,双曲线x 2-9y 2=27变为双曲线x ′2-y ′2=27.。
平面直角坐标系
4.3 平面直角坐标系
情景引入--五子棋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 的游戏, 相传起源于中国 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 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 发展于日本, 流行于欧美, 棋子分为黑白两色, 棋盘 为15×15, 棋子放置于棋 盘线交叉点上。两人对局, 各执一色, 轮流下一子, 先 将横、竖或斜线的5个或5 个以上同色棋子连成不间 断的一排者为胜
3.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 构成平面直角 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或x轴, 竖直 方向上的数轴称为纵轴或y轴.公共原点称 为坐标原点.
如图, 平面内的一个点的位置可以用一 对有序数( 2 , 4)来表示,
F
E(0,1), F(-4,0)
C
E
A
x
D
由位置定点坐标 2.写出图中点A、B.C的坐标 解: A(-4,3) B(-3,-2) C(1,-3)
活动五 巩固练习
1.由坐标系内的点的位置,写出点A、B.C的坐标. 2.在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课本P124)
A(2,4), B(-2.5,3), C(-3,-2), D(1.5,-3.5)
y
(4,5)
y
B
A
(-4)
x
D
归纳:一对有序数对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 何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来表示.
活动六 再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
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画板>>
第二象限 (0,?)第一象限 (-,+) B (+,+)
4.3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 教学课件(二)
1. 小梅和小丽去电影院看电影,假设小梅只记得自己 的座位是第九排,她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假如小 丽只记得自己的座位是第6座,她能找到自己的座 位吗?
2. 要在矩形的彩旗上贴学校运动会的会标,已知会标 的中心到彩旗的左边的距离是50cm,你能确定这个 会标的位置吗?
3. 某海岛雷达站测得一艘舰艇某时刻的位置在雷达 站的北偏东30∘的方向,你能画出舰艇的位置吗?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阅读与欣赏——
笛卡儿的梦
笛卡儿(1596—1650年)法国著名的数学家,青年时期曾参加军队到 荷兰。1619年的冬天,莱茵河畔乌儿小镇的军用帐篷中。入夜, 万簌俱 静,笛卡儿彻夜不眠,沉迷在深思之中,他望着天空,想着怎么用几个数 字来表示星星的位置呢?自己随军奔波,给家里去信怎么报告自己的位置 呢?他完全进入数学的世界,继续进行着数与形的冥想……
y
b
P(a, b)
1
01
a
X轴上的坐标
x 写在前面
例1 写出图中A、B、C、D各点的坐标 .
y
解:A(2,3);
B(3,2);
3
A
注意:坐标是
有序的数对。
C(-2,1);
2
B
D(-1,-2).
C 1
试试看:你能写
出E、F、O各点的 坐标吗?
-3 -2 -1 0 -1 -2
E 1234x
E(4,0); F(0,-3);
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
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4.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课标解读1.理解平移的意义,深刻认识一个平移就对应一个向量.2.掌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的解析式.1.平移在平面内,将图形F 上所有点按照同一个方向,移动同样长度,称为图形F 的平移,若以向量a 表示移动的方向和长度,也称图形F 按向量a 平移.2.平移变换公式设P (x ,y ),向量a =(h ,k ),平移后的对应点P ′(x ′,y ′),则(x ,y )+(h ,k )=(x ′,y ′)或⎩⎪⎨⎪⎧x +h =x ′,y +k =y ′.1.求平移后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是什么?【提示】 步骤:(1)设平移前曲线上一点P 的坐标为(x ,y ),平移后的曲线上对应点P ′的坐标为(x ′,y ′);(2)写出变换公式⎩⎪⎨⎪⎧ x ′=x +h ,y ′=y +k ,并转化为⎩⎪⎨⎪⎧x =x ′-h ,y =y ′-k ;(3)利用上述公式将原方程中的x ,y 代换;(4)按习惯,将所得方程中的x ′,y ′分别替换为x ,y ,即得所求曲线的方程. 2.在图形平移过程中,每一点都是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 其一,平移所遵循的“长度”和“方向”正是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从向量的角度看,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其二,由于图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故认识图形的平移,就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分析图形上点的平移.平移变换公式的应用点M (8,-10)按a 平移后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7,4),求a .【自主解答】 由平移公式得⎩⎪⎨⎪⎧-7=8+h ,4=-10+k ,解得⎩⎪⎨⎪⎧h =-15,k =14,即a =(-15,14).把点A (-2,1)按a =(3,2)平移,求对应点A ′的坐标(x ′,y ′). 【解】 由平移公式得⎩⎪⎨⎪⎧x ′=-2+3=1,y ′=1+2=3,即对应点A ′的坐标(1,3).平移变换公式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求双曲线4x 2-9y 2-16x +54y -29=0的中心坐标、顶点坐标、焦点坐标与对称轴方程、准线方程和渐近线方程.【思路探究】 把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解.【自主解答】 将方程按x ,y 分别配方成4(x -2)2-9(y -3)2=-36, 即(y -3)24-(x -2)29=1.令⎩⎪⎨⎪⎧x ′=x -2,y ′=y -3,方程可化为y ′24-x ′29=1.双曲线y ′24-x ′29=1的中心坐标为(0,0),顶点坐标为(0,2)和(0,-2),焦点坐标为(0,13)和(0,-13),对称轴方程为x ′=0,y ′=0,准线方程为y ′=±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2±x ′3=0. 根据公式⎩⎪⎨⎪⎧x =x ′+2,y =y ′+3可得所求双曲线的中心坐标为(2,3),顶点坐标为(2,5)和(2,1),焦点坐标为(2,3+13)和(2,3-13),对称轴方程为x =2,y =3,准线方程为y =3±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32±x -23=0,即2x +3y -13=0和2x -3y +5=0.几何量a ,b ,c ,e ,p 决定了圆锥曲线的几何形状,它们的值与圆锥曲线的位置无关,我们将其称为位置不变量.已知抛物线y =x 2+4x +7.(1)求抛物线顶点的坐标;(2)求将这条抛物线平移到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时的函数解析式.【解】 (1)设抛物线y =x 2+4x +7的顶点O ′的坐标为(h ,k ),那么 h =-42=-2,k=4×7-424=3,即这条抛物线的顶点O ′的坐标为(-2,3). (2)将抛物线y =x 2+4x +7平移,使点O ′(-2,3)与点O (0,0)重合,这种图形的变换可以看做是将其按向量O ′O →平移得到的,设O ′O →的坐标为(m ,n ),那么⎩⎪⎨⎪⎧m =0-(-2)=2,n =0-3=-3.所以抛物线按(2,-3)平移,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教材第40页习题4.3第3题)写出抛物线y 2=8x 按向量(2,1)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2013·无锡质检)将函数y =2x 的图象l 按a =(0,3)平移到l ′,求l ′的函数解析式.【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公式的运用.【解】 设P (x ,y )为l 的任意一点,它在l ′上的对应点P ′(x ′,y ′)由平移公式得⎩⎪⎨⎪⎧ x ′=x +0,y ′=y +3⇒⎩⎪⎨⎪⎧x =x ′,y =y ′-3.将它们代入y =2x 中得到y ′-3=2x ′, 即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3.1.将点P (7,0)按向量a 平移,得到对应点A ′(11,5),则a =________. 【答案】 (4,5)2.直线l :3x -2y +12=0按向量a =(2,-3)平移后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3x -2y =03.曲线x 2-y 2-2x -2y -1=0的中心坐标是________. 【解析】 配方,得(x -1)2-(y +1)2=1. 【答案】 (1,-1)4.开口向上,顶点是(3,2),焦点到顶点距离是1的抛物线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开口向上,焦点到顶点距离是1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 2=4y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x -3)2=4(y -2).【答案】 (x -3)2=4(y -2)1.已知函数y =x 2图象F 按平移向量a =(-2,3)平移到F ′的位置,求图象F ′的函数表达式.【解】 在曲线F 上任取一点P (x ,y ),设F ′上的对应点为P ′(x ′,y ′),则x ′=x-2,y ′=y +3,∴x =x ′+2,y =y ′-3. 将上式代入方程y =x 2, 得:y ′-3=(x ′+2)2,∴y ′=(x ′+2)2+3,即图象F ′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3.2.求椭圆4x 2+9y 2+24x -18y +9=0的中心坐标、焦点坐标、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及准线方程.【解】 因椭圆方程可化为(x +3)29+(y -1)24=1,其中心为(-3,1),焦点坐标为(-3±5,1),长轴长为6,短轴长为4,离心率为53,准线方程为x =-3±955. 3.圆x 2+y 2=25按向量a 平移后的方程是x 2+y 2-2x +4y -20=0,求过点(3,4)的圆x 2+y 2=25的切线按向量a 平移后的方程.【解】 由题意可知a =(1,-2),因为平移前过点(3,4)的圆x 2+y 2=25的切线方程为3x +4y =25,所以平移后的切线方程为3(x -1)+4(y +2)=25,即3x +4y -20=0.4.已知两个点P (1,2)、P ′(2,10)和向量a =(-3,12).回答下列问题: (1)把点P 按向量a 平移,求对应点的坐标;(2)把某一点按向量a 平移得到对应点P ′,求这个点的坐标; (3)点P 按某一向量平移,得到的对应点是P ′,求这个向量的坐标.【解】 (1)平移公式为⎩⎪⎨⎪⎧x ′=x -3,y ′=y +12.由x =1,y =2,解得x ′=-2,y ′=14,即所求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4).(2)平移公式为⎩⎪⎨⎪⎧ x ′=x -3,y ′=y +12.由x ′=2,y ′=10,解得x =5,y =-2,即所求点的坐标为(5,-2).(3)平移公式为⎩⎪⎨⎪⎧x ′=x +h ,y ′=y +k .由x =1,y =2,x ′=2,y ′=10,解得h =1,k =8,所以所求的向量的坐标为(1,8).5.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3,1),求向量a 的坐标.【解】 设a =(h ,k ),所以y =x 2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 =(x -h )2,即y =x 2-2hx +h 2+k 与直线y =2x -5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为抛物线在(3,1)处的切线,由导数知识,知y =x 2-2hx +h 2+k 在(3,1)处切线的斜率为6-2h ,从而6-2h =2,h =2.又点(3,1)在y -k =(x -h )2上,解得k =0,所以向量a 的坐标为(2,0).6.抛物线y =x 2-4x +7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的方程是y =x 2.求向量a 及平移前抛物线的焦点坐标.【解】 抛物线方程可化为y -3=(x -2)2,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为y =x 2,所以a =(-2,-3),因为y =x 2的焦点坐标为(0,14),所以平移前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2,14+3),即(2,134).7.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x +3y +9=0与4x -3y +15=0,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115,求此双曲线的方程.【解】 两渐近线的交点即双曲线中心,故由⎩⎪⎨⎪⎧4x +3y +9=0,4x -3y +15=0,解得交点为(-3,1),即中心为(-3,1).又一条准线方程为y =-115,说明焦点所在的对称轴平行于y 轴,所以可设双曲线方程为(y -1)2a 2-(x +3)2b 2=1,它的渐近线方程可写成y -1a ±x +3b =0①,准线方程为y -1=±a 2c ②,而已知渐近线方程为4x +3y +9=0,即4(x +3)+3(y -1)=0,另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x -3y +15=0,即4(x +3)-3(y -1)=0,合并即为y -14±x +33=0.对照①,得a b =43③.而已知准线方程y =-115,即y -1=-165.对照②,得a 2c =165④.由③④,解得a =4,b =3,c=5.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1)216-(x +3)29=1.教师备选8.已知抛物线y =x 2-4x -8,(1)求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平移到点(3,-2)时的抛物线方程; (2)将此抛物线按怎样的向量a 平移,能使平移后的方程是y =x 2?【解】 (1)将抛物线y =x 2-4x -8配方,得y =(x -2)2-12,故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P (2,-12),将点(2,-12)移到(3,-2)时,其平移向量a =(1,10),于是平移公式为⎩⎪⎨⎪⎧ x ′=x +1,y ′=y +10,即⎩⎪⎨⎪⎧x =x ′-1,y =y ′-10.因为点(x ,y )在抛物线y =x 2-4x -8上,所以y ′-10=(x ′-1)2-4(x ′-1)-8, 即y ′=x ′2-6x ′+7.所以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6x +7.(2)法一 设平移向量a =(h ,k ),则平移公式为⎩⎪⎨⎪⎧x =x ′-h ,y =y ′-k . 将其代入y =x 2-4x -8,得 y ′-k =(x ′-h )2-4(x ′-h )-8, 化简整理,得y ′=x ′2-(2h +4)x ′+h 2+4h +k -8.令⎩⎪⎨⎪⎧2h +4=0,h 2+4h +k -8=0,解得⎩⎪⎨⎪⎧h =-2,k =12,此时y ′=x ′2.所以当图象按向量a =(-2,12)平移时,可使函数的解析式化为y =x 2. 法二 将抛物线y =x 2-4x -8,即y +12=(x -2)2平移到y =x 2. 只需要作变换⎩⎪⎨⎪⎧x ′=x -2,y ′=y +12. 所以平移对应的向量坐标为(-2,12).4.3.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课标解读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能运用伸缩变化进行简单的变换.2.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给图形带来的变化.1.横坐标的伸缩变换一般地,由⎩⎪⎨⎪⎧kx =x ′,y =y ′(k >0)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x ,y )是变换前的点,(x ′,y ′)是变换后的点).2.纵坐标的伸缩变换一般地,由⎩⎪⎨⎪⎧x =x ′,ky =y ′(k >0)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x ,y )是变换前的点,(x ′,y ′)是变换后的点).3.伸缩变换一般地,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为伸缩变换.1.如果x 轴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圆x 2+y 2=4的图形变为什么图形?伸缩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吗?那平移变换呢?【提示】 x 2+y 2=4的图形变为椭圆:x 24+y 2=1.伸缩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平移变换仅改变位置,不改变它的形状. 2.如何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提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伸缩变换,即改变x 轴或y 轴的单位长度,将会对图形产生影响.其特点是坐标系和图形发生了改变,而图形对应的方程不发生变化.如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f (x ,y )=0的图形:(1)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2)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k 倍;(3)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1k .第(1)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x 轴与y 轴上的单位长度一样,f (x ,y )=0的图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f (x ,y )=0的图形;第(2)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如果x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k,此时f (x ,y )=0表示的图形与第(1)种坐标系中的图形是不同的;第(3)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如果y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x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k ,此时f (x ,y )=0表示的图形与第(1)种坐标系中的图形是不同的.伸缩变换对下列曲线进行伸缩变换⎩⎪⎨⎪⎧kx =x ′,ky =y ′(k ≠0,且k ≠1).(1)y =kx +b ;(2)(x -a )2+(y -b )2=r 2.【自主解答】 设P (x ,y )是变换前的点,P ′(x ′,y ′)是变换后的点,由题意,得⎩⎪⎨⎪⎧kx =x ′,ky =y ′,即⎩⎨⎧x =1kx ′,y =1k y ′.(1)由1k y ′=k (1k x ′)+b ,y ′=kx ′+kb ,得直线y =kx +b 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y=kx +kb ,仍然是一条直线.当b =0时,该直线和原直线重合;当b ≠0时,该直线和原直线平行.(2)由(1k x ′-a )2+(1k y ′-b )2=r 2,(x ′-ka )2+(y ′-kb )2=(kr )2,得圆(x -a )2+(y -b )2=r 2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x -ka )2+(y -kb )2=(kr )2,它是一个圆心为(ka ,kb ),半径为|kr |的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x -2y =2变成直线2x ′-y ′=4,求满足图象变换的伸缩变换.【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代入直线方程2x ′-y ′=4得:2λx -μy =4,即λx -μ2y =2,比较系数得: λ=1,μ=4,即直线x -2y =2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4倍可得到直线2x ′-y ′=4.伸缩变换的应用曲线y =2sin 3x 变换成曲线y =3sin 2x ,求它的一个伸缩变换.【思路探究】 设⎩⎪⎨⎪⎧x ′=λx (λ>0),y ′=μy (μ>0)代入y ′=3sin 2x ′,所得式再与y =2sin 3x 比较即可求λ、μ.【自主解答】 将变换后的曲线y =3sin 2x 改成y ′=3sin 2x ′.设伸缩变换⎩⎪⎨⎪⎧x ′=λx (λ>0),y ′=μy (μ>0),代入y ′=3sin 2x ′;得μy =3sin(2λx )即y =3μsin(2λx ),与y =2sin 3x 比较系数,得⎩⎪⎨⎪⎧2λ=3,3μ=2,即⎩⎨⎧ λ=32,μ=32,所以伸缩变换为⎩⎨⎧x ′=32x ,y ′=32y .确定一个伸缩变换,实际上就是求其变换方法,将新旧坐标分清,代入对应的曲线方程,然后比较系数即可.(1)圆x 2+y 2=a 2经过什么样的伸缩变换,可以使方程变为x 2a 2+y 2b2=1(0<b <a )?(2)分析圆x 2+y 2=a 2的一条弦所在直线和经过该弦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经过上述伸缩变换后的位置关系.【解】 (1)椭圆x 2a 2+y 2b 2=1可以化为x 2+a 2y 2b2=a 2, 设⎩⎪⎨⎪⎧ x =x ′,y =a b y ′,即⎩⎪⎨⎪⎧x =x ′,b a y =y ′.所以圆x 2+y 2=a 2经过向着x 轴方向上的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b a ,可以使方程变为x 2a2+y 2b2=1. (2)若圆x 2+y 2=a 2的一条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其方程为y =kx +m ,根据垂径定理,经过该弦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kx .由a b y ′=kx ′+m ,得y ′=bk a x ′+b a m .所以直线y =kx +m 经过变换,方程可变为y =bk a x +b am . 由a b y ′=-1k x ′,得y ′=-b ka x ′,所以直线y =-1k x 经过变换,方程可变为y =-b kax .此时,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是定值-b 2a2.若圆x 2+y 2=a 2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n ,则经过其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伸缩变换后其方程分别变为x =n ,y =0.此时两直线依然垂直.若圆x 2+y 2=a 2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n ,则经过其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0,伸缩变换后其方程分别变为y =ban ,x =0.此时两直线依然垂直.(教材第41页习题4.3第8题)对下列曲线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2:(1)x 2-4y 2=16;(2)x 2+y 2-4x +2y +1=0.(2013·南京模拟)求满足下列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由曲线x 2+y 2=1变成曲线x ′29+y ′24=1.【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代入方程x ′29+y ′24=1,得λ2x 29+μ2y 24=1.与x 2+y 2=1比较,将其变形为λ29x 2+μ24y 2=1,比较系数得λ=3,μ=2.∴⎩⎪⎨⎪⎧x ′=3x ,y ′=2y ,即将圆x 2+y 2=1上所有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可得椭圆x ′29+y ′24=1.1.直线x +4y -6=0按伸缩系数12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后,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8y -6=02.直线2x -3y =0按伸缩系数3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后,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2x -9y =03.曲线x 2+y 2=4按伸缩系数2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后,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x 216+y 24=14.y =cos x 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后,曲线方程变为______.【解析】 由⎩⎪⎨⎪⎧x ′=2xy ′=3y ,得⎩⎨⎧x =12x ′y =13y ′,代入y =cos x ,得13y ′=cos 12x ′, 即y ′=3cos 12x ′.【答案】 y =3cos x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 后的方程.(1)2x +3y =0;(2)x 2+y 2=1.【解】 由伸缩变换⎩⎪⎨⎪⎧x ′=2x ,y ′=3y 得到⎩⎨⎧x =12x ′,y =13y ′.①(1)将①代入2x +3y =0,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x ′+y ′=0,所以,经过伸缩变换⎩⎪⎨⎪⎧x ′=2xy ′=3y后,直线2x +3y =0变成直线x +y =0.(2)将①代入x 2+y 2=1,得x ′24+y ′29=1.所以,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后,方程x 2+y 2=1变成x 24+y 29=1.2.伸缩变换的坐标表达式为⎩⎪⎨⎪⎧x ′=x ,y ′=4y .曲线C 在此变换下变为椭圆x ′2+y ′216=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把⎩⎪⎨⎪⎧x ′=x ,y ′=4y ,代入x ′2+y ′216=1, 得x 2+y 2=1,即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1.3.设F :(x -1)2+(y -1)2=1在⎩⎪⎨⎪⎧3x =x ′,y =y ′的伸缩变换下变为图形F ′,求F ′的方程.【解】 由⎩⎪⎨⎪⎧3x =x ′,y =y ′,得⎩⎪⎨⎪⎧x =13x ′,y =y ′.所以(x -1)2+(y -1)2=1变换为(13x ′-1)2+(y ′-1)2=1,即(x ′-3)29+(y ′-1)2=1,所以F ′的方程是(x -3)29+(y -1)2=1.4.双曲线x 216-y 29=1经过伸缩变换能化为等轴双曲线x 2-y 2=1吗?【解】 双曲线方程x 216-y 29=1可以化为(x 4)2-(y3)2=1.令⎩⎨⎧x4=x ′,y3=y ′,则x ′2-y ′2=1.所以双曲线x 216-y 29=1可以通过伸缩变换化为等轴双曲线x 2-y 2=1,具体步骤是:按伸缩系数14向着y 轴进行伸缩变换,再将曲线按伸缩系数13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5.已知G 是△ABC 的重心,经过伸缩系数k 向着x 轴(或y 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G ′和△A ′B ′C ′.试判断G ′是否为△A ′B ′C ′的重心.【解】 设△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C (x 3,y 3),则G (x 1+x 2+x 33,y 1+y 2+y 33).经过伸缩系数k 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A ′B ′C ′的三个顶点及点G ′的坐标分别为A ′(x 1,ky 1)、B ′(x 2,ky 2),C ′(x 3,ky 3),G ′(x 1+x 2+x 33,k y 1+y 2+y 33).由于△A ′B ′C ′的重心坐标为(x 1+x 2+x 33,ky 1+ky 2+ky 33),所以G ′仍然是△A ′B ′C ′的重心.同理可证,若伸缩变换向着y 轴方向,G ′同样也是△A ′B ′C ′的重心.6.已知:△ABC 经过伸缩变换⎩⎪⎨⎪⎧kx =x ′,ky =y ′(k ≠0,且k ≠1)后,得到△A ′B ′C ′.求证:△A ′B ′C ′和△ABC 相似,且面积比为k 2.【证明】 设A (x 1,y 1)、B (x 2,y 2),则 A ′(kx 1,ky 1)、B ′(kx 2,ky 2). 所以A ′B ′=(kx 1-kx 2)2+(ky 1-ky 2)2=|k |(x 1-x 2)2+(y 1-y 2)2=|k |AB .同理可得A ′C ′=|k |AC ,B ′C ′=|k |BC , 所以△A ′B ′C ′∽△ABC ,所以∠A =∠A ′, S △A ′B ′C ′=12(|k |AB )·(|k |AC )sin A ′=k 2[12(AB ·AC )sin A ]=k 2S △ABC .7.设P 1、P 2是直线l 上的两点,点P 是l 上不同于P 1、P 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 1P →=λPP 2,称λ为点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设P 1(x 1,y 1)、P 2(x 2,y 2),点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为λ,经过伸缩变换后,点P 1、P 2和P 分别变为P 1′、P 2′和P ′.求证:P 1′、P 2′和P ′三点依然共线,且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等于λ.【证明】 设P (x 0,y 0),由P 1P →=λPP 2→,得(x 0-x 1,y 0-y 1)=λ(x 2-x 0,y 2-y 0),所以⎩⎪⎨⎪⎧x 0=x 1+λx 21+λ,y 0=y 1+λy21+λ.设给定伸缩变换为⎩⎪⎨⎪⎧k 1x =x ′,k 2y =y ′,则有P 1′(k 1x 1,k 2y 1)、P 2′(k 1x 2,k 2y 2)、 P ′(k 1x 1+λx 21+λ,k 2y 1+λy 21+λ).P 1′P ′→=(k 1x 1+λx 21+λ-k 1x 1,k 2y 1+λy 21+λ-k 2y 1)=λ(k 1(x 2-x 1)1+λ,k 2(y 2-y 1)1+λ),P ′P 2′→=(k 1x 2-k 1x 1+λx 21+λ,k 2y 2-k 2y 1+λy 21+λ)=(k 1(x 2-x 1)1+λ,k 2(y 2-y 1)1+λ),所以P 1′P ′→=λP ′P 2′→.所以P 1′、P 2′和P ′三点依然共线,且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等于λ.教师备选8.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1)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2)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2倍; (3)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12倍.【解】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如下:(2)如果x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如下:(3)如果y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x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如下:选修4-4阶段归纳提升坐标系错误!))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或⎩⎪⎨⎪⎧ρ2=x 2+y 2,tan θ=yx,当不能直接使用公式时,可通过适当变换,化成能使用的形式.把下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1)M (5,56π);(2)N (2,32π);(3)P (2,54π);(4)Q (2,-π6).【解】 (1)由题意知x =5cos 56π=5×(-32)=-532,y =5sin 56π=5×12=52.所以M 点的直角坐标为(-532,52).(2)x =2cos 32π=2×0=0,y =2sin 32π=2×(-1)=-2.所以N 点的直角坐标为(0,-2). (3)x =2cos 54π=2×(-22)=-2,y =2sin 54π=2×(-22)=- 2.所以P 点的直角坐标为(-2,-2). (2)x =2cos(-π6)=2×32=3,y =2sin(-π6)=2×(-12)=-1.所以Q 点的直角坐标为Q (3,-1).极坐标的应用主要应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解决问题,注意极坐标系中的ρ和θ的含义.(2012·陕西高考)直线2ρcos θ=1与圆ρ=2cos θ相交的弦长为________.【解析】 直线2ρcos θ=1可化为2x =1,即x =12;圆ρ=2cos θ两边同乘ρ得ρ2=2ρcos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x 2+y 2=2x .将x =12代入x 2+y 2=2x 得y 2=34,∴y =±32.∴弦长为2×32= 3. 【答案】3伸缩变换变换公式⎩⎪⎨⎪⎧x ′=λx (λ>0),y ′=μy (μ>0),其中P (x ,y )为变换前的点,P ′(x ′,y ′)为变换后的点.将圆锥曲线C 按伸缩变换公式⎩⎪⎨⎪⎧3x ′=x ,2y ′=y 变换后得到双曲线x ′2-y ′2=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通过伸缩变换后的对应点为P ′(x ′,y ′),由⎩⎪⎨⎪⎧3x ′=x ,2y ′=y得⎩⎨⎧x ′=13x ,y ′=12y ,代入x ′2-y ′2=1得(x 3)2-(y 2)2=1,即x 29-y 24=1为所求.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极坐标为M (8,-9π5),N (8,11π5),P (-8,4π5),Q (-8,6π5)的四点中,与点A (8,π5)表示同一点的有________个.【答案】 32.已知点P 的直角坐标为(-3,3),其极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23,2π3) 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4sin 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2+(y +2)2=44.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4sin θ和ρcos θ=1相交于点A 、B ,则AB =________. 【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ρ=-4sin θ和ρcos θ=1分别表示圆x 2+(y +2)2=4和直线x =1,作图易知AB =2 3.【答案】 2 35.极坐标方程ρ=162-cos θ表示的曲线是______.【答案】 椭圆6.以(1,π)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ρ=-2cos θ7.(2013·北京高考)在极坐标系中,点⎝⎛⎭⎫2,π6到直线ρsin θ=2的距离等于________. 【解析】 极坐标系中点⎝⎛⎭⎫2,π6对应的直角坐标为(3,1).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 θ=2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故所求距离为1.【答案】 18.已知点M 的柱坐标为(2π3,2π3,2π3),则点M 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球坐标为________.【解析】 设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z ),柱坐标为(ρ,θ,z ),球坐标为(r ,φ,θ),由⎩⎪⎨⎪⎧ x =ρcos θ,y =ρsin θ,z =z 得⎩⎪⎨⎪⎧ x =2π3cos 2π3=-π3,y =2π3sin 2π3=33π,z =2π3, 由⎩⎪⎨⎪⎧ r =x 2+y 2+z 2,cos φ=z r 得⎩⎨⎧ r =22π3,cos φ=22,即⎩⎨⎧ r =22π3,φ=π4. 所以点M 的直角坐标为(-π3,3π3,2π3), 球坐标为(22π3,π4,2π3). 【答案】 (-π3,33π,23π) (223π,π4,23π) 9.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2cos θ和ρcos θ=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 相切10.极坐标方程sin θ=-3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 【答案】 两条直线11.(2013·天津高考)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圆心为C ,点P 的极坐标为⎝⎛⎭⎫4,π3,则|CP |=________. 【解析】 由ρ=4cos θ可得x 2+y 2=4x ,即(x -2)2+y 2=4,因此圆心C 的直角坐标为(2,0).又点P 的直角坐标为(2,23), 因此|CP |=2 3.【答案】 2 312.(2012·湖南高考)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1:ρ(2cos θ+sin θ)=1与曲线C 2:ρ=a (a >0)的一个交点在极轴上,则a =________.【解析】 ρ(2cos θ+sin θ)=1,即2ρcos θ+ρsin θ=1对应的普通方程为2x +y -1=0,ρ=a (a >0)对应的普通方程为x 2+y 2=a 2.在2x +y -1=0中,令y =0,得x =22.将(22,0)代入x 2+y 2=a 2得a =22. 【答案】 22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x ′=5x ,y ′=3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2x ′2+8y ′2=1,则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将⎩⎪⎨⎪⎧ x ′=5xy ′=3y 代入2x ′2+8y ′2=1,得: 2·(5x )2+8·(3y )2=1,即50x 2+72y 2=1.【答案】 50x 2+72y 2=114.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ρ=2cos θ,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ρsin θ+7=0,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将ρ=2cos θ化为ρ2=2ρcos θ,即有x 2+y 2-2x =0,亦即(x -1)2+y 2=1.将ρcos θ-2ρsin θ+7=0化为x -2y +7=0,故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7|12+(-2)2=855. 【答案】855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π3),曲线C 的方程为ρ=22sin(θ+π4);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 经过点M 和极点.(1)写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求线段AB 的长.【解】 (1)∵直线l 过点M (2,π3)和极点,∴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π3(ρ∈R ). ρ=22sin(θ+π4)即ρ=2(sin θ+cos θ), 两边同乘以ρ得ρ2=2(ρsin θ+ρcos 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0.(2)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直线l 过点M 和原点,∴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3x .曲线C 的圆心坐标为(1,1),半径r =2,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3-12,∴AB =3+2.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2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x ′-5)2+(y ′+6)2=1,求曲线C 的方程,并判断其形状.【解】 将⎩⎪⎨⎪⎧x ′=2x ,y ′=2y 代入(x ′-5)2+(y ′+6)2=1, 得(2x -5)2+(2y +6)2=1.化简,得(x -52)2+(y +3)2=14. 该曲线是以(52,-3)为圆心,半径为12的圆. 17.(本小题满分13分)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顶点O ,作两垂直的弦OA 、OB ,求△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解】 取O 为极点,O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将抛物线方程化成极坐标方程,有ρ2sin 2θ=2pρcos θ,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1,θ),因为OA ⊥OB ,所以A 的极坐标为(ρ2,π2+θ).所以ρ1=2p cos θsin 2θ,ρ2=2p cos (π2+θ)sin 2(π2+θ). 所以S △AOB =12OA ·OB=12⎪⎪⎪⎪⎪⎪2p cos θsin 2θ·2p cos (π2+θ)sin 2(π2+θ) =2p 2|sin θcos θ|=4p 2|sin 2θ|≥4p 2, 当θ=π4时取到等号,因此△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p 2. 18.(本小题满分13分)过曲线ρ=21-3cos θ的右焦点作一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求l 被曲线截得的弦长.【解】 设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B .设A (ρ1,θ),则B (ρ2,π+θ).弦长AB =|ρ1+ρ2|=|21-3cos θ+21-3cos (π+θ)| =|21-3cos θ+21+3cos θ|=|41-9cos 2θ| =|41-9cos 260°|=165.。
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
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4.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课标解读1.理解平移的意义,深刻认识一个平移就对应一个向量.2.掌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的解析式.1.平移在平面内,将图形F 上所有点按照同一个方向,移动同样长度,称为图形F 的平移,若以向量a 表示移动的方向和长度,也称图形F 按向量a 平移.2.平移变换公式设P (x ,y ),向量a =(h ,k ),平移后的对应点P ′(x ′,y ′),则(x ,y )+(h ,k )=(x ′,y ′)或⎩⎪⎨⎪⎧x +h =x ′,y +k =y ′.1.求平移后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是什么?【提示】 步骤:(1)设平移前曲线上一点P 的坐标为(x ,y ),平移后的曲线上对应点P ′的坐标为(x ′,y ′);(2)写出变换公式⎩⎪⎨⎪⎧x ′=x +h ,y ′=y +k ,并转化为⎩⎪⎨⎪⎧x =x ′-h ,y =y ′-k ;(3)利用上述公式将原方程中的x ,y 代换;(4)按习惯,将所得方程中的x ′,y ′分别替换为x ,y ,即得所求曲线的方程. 2.在图形平移过程中,每一点都是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 其一,平移所遵循的“长度”和“方向”正是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从向量的角度看,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其二,由于图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故认识图形的平移,就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分析图形上点的平移.平移变换公式的应用点M (8,-10)按a 平移后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7,4),求a .【自主解答】 由平移公式得⎩⎪⎨⎪⎧-7=8+h ,4=-10+k ,解得⎩⎪⎨⎪⎧h =-15,k =14,即a =(-15,14).把点A (-2,1)按a =(3,2)平移,求对应点A ′的坐标(x ′,y ′). 【解】 由平移公式得⎩⎪⎨⎪⎧x ′=-2+3=1,y ′=1+2=3,即对应点A ′的坐标(1,3).平移变换公式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求双曲线4x 2-9y 2-16x +54y -29=0的中心坐标、顶点坐标、焦点坐标与对称轴方程、准线方程和渐近线方程.【思路探究】 把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解.【自主解答】 将方程按x ,y 分别配方成4(x -2)2-9(y -3)2=-36, 即y -324-x -229=1.令⎩⎪⎨⎪⎧x ′=x -2,y ′=y -3,方程可化为y ′24-x ′29=1.双曲线y ′24-x ′29=1的中心坐标为(0,0),顶点坐标为(0,2)和(0,-2),焦点坐标为(0,13)和(0,-13),对称轴方程为x ′=0,y ′=0,准线方程为y ′=±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2±x ′3=0.根据公式⎩⎪⎨⎪⎧x =x ′+2,y =y ′+3可得所求双曲线的中心坐标为(2,3),顶点坐标为(2,5)和(2,1),焦点坐标为(2,3+13)和(2,3-13),对称轴方程为x =2,y =3,准线方程为y =3±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32±x -23=0,即2x +3y -13=0和2x -3y +5=0.几何量a ,b ,c ,e ,p 决定了圆锥曲线的几何形状,它们的值与圆锥曲线的位置无关,我们将其称为位置不变量.已知抛物线y =x 2+4x +7. (1)求抛物线顶点的坐标;(2)求将这条抛物线平移到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时的函数解析式.【解】 (1)设抛物线y =x 2+4x +7的顶点O ′的坐标为(h ,k ),那么 h =-42=-2,k=4×7-424=3,即这条抛物线的顶点O ′的坐标为(-2,3). (2)将抛物线y =x 2+4x +7平移,使点O ′(-2,3)与点O (0,0)重合,这种图形的变换可以看做是将其按向量O ′O →平移得到的,设O ′O →的坐标为(m ,n ),那么⎩⎪⎨⎪⎧m =022,n =0-3=-3.所以抛物线按(2,-3)平移,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教材第40页习题4.3第3题)写出抛物线y 2=8x 按向量(2,1)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2013·无锡质检)将函数y =2x 的图象l 按a =(0,3)平移到l ′,求l ′的函数解析式.【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公式的运用.【解】 设P (x ,y )为l 的任意一点,它在l ′上的对应点P ′(x ′,y ′) 由平移公式得⎩⎪⎨⎪⎧x ′=x +0,y ′=y +3⇒⎩⎪⎨⎪⎧x =x ′,y =y ′-3.将它们代入y =2x 中得到y ′-3=2x ′, 即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3.1.将点P (7,0)按向量a 平移,得到对应点A ′(11,5),则a =________. 【答案】 (4,5)2.直线l:3x-2y+12=0按向量a=(2,-3)平移后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3x-2y=03.曲线x2-y2-2x-2y-1=0的中心坐标是________.【解析】配方,得(x-1)2-(y+1)2=1.【答案】(1,-1)4.开口向上,顶点是(3,2),焦点到顶点距离是1的抛物线方程是________.【解析】开口向上,焦点到顶点距离是1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4y,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x-3)2=4(y-2).【答案】(x-3)2=4(y-2)1.已知函数y=x2图象F按平移向量a=(-2,3)平移到F′的位置,求图象F′的函数表达式.【解】在曲线F上任取一点P(x,y),设F′上的对应点为P′(x′,y′),则x′=x-2,y′=y+3,∴x=x′+2,y=y′-3.将上式代入方程y=x2,得:y′-3=(x′+2)2,∴y′=(x′+2)2+3,即图象F′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3.2.求椭圆4x2+9y2+24x-18y+9=0的中心坐标、焦点坐标、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及准线方程.【解】因椭圆方程可化为x+329+y-124=1,其中心为(-3,1),焦点坐标为(-3±5,1),长轴长为6,短轴长为4,离心率为53,准线方程为x=-3±955.3.圆x2+y2=25按向量a平移后的方程是x2+y2-2x+4y-20=0,求过点(3,4)的圆x2+y2=25的切线按向量a平移后的方程.【解】 由题意可知a =(1,-2),因为平移前过点(3,4)的圆x 2+y 2=25的切线方程为3x +4y =25,所以平移后的切线方程为3(x -1)+4(y +2)=25,即3x +4y -20=0.4.已知两个点P (1,2)、P ′(2,10)和向量a =(-3,12).回答下列问题: (1)把点P 按向量a 平移,求对应点的坐标;(2)把某一点按向量a 平移得到对应点P ′,求这个点的坐标; (3)点P 按某一向量平移,得到的对应点是P ′,求这个向量的坐标.【解】 (1)平移公式为⎩⎪⎨⎪⎧x ′=x -3,y ′=y +12.由x =1,y =2,解得x ′=-2,y ′=14,即所求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4).(2)平移公式为⎩⎪⎨⎪⎧ x ′=x -3,y ′=y +12.由x ′=2,y ′=10,解得x =5,y =-2,即所求点的坐标为(5,-2).(3)平移公式为⎩⎪⎨⎪⎧x ′=x +h ,y ′=y +k .由x =1,y =2,x ′=2,y ′=10,解得h =1,k =8,所以所求的向量的坐标为(1,8).5.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3,1),求向量a 的坐标.【解】 设a =(h ,k ),所以y =x 2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 =(x -h )2,即y =x 2-2hx +h 2+k 与直线y =2x -5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为抛物线在(3,1)处的切线,由导数知识,知y =x 2-2hx +h 2+k 在(3,1)处切线的斜率为6-2h ,从而6-2h =2,h =2.又点(3,1)在y -k =(x -h )2上,解得k =0,所以向量a 的坐标为(2,0).6.抛物线y =x 2-4x +7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的方程是y =x 2.求向量a 及平移前抛物线的焦点坐标.【解】 抛物线方程可化为y -3=(x -2)2,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为y =x 2,所以a =(-2,-3),因为y =x 2的焦点坐标为(0,14),所以平移前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2,14+3),即(2,134).7.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x +3y +9=0与4x -3y +15=0,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115,求此双曲线的方程.【解】 两渐近线的交点即双曲线中心,故由⎩⎪⎨⎪⎧4x +3y +9=0,4x -3y +15=0,解得交点为(-3,1),即中心为(-3,1).又一条准线方程为y =-115,说明焦点所在的对称轴平行于y 轴,所以可设双曲线方程为y -12a 2-x +32b 2=1,它的渐近线方程可写成y -1a ±x +3b=0①,准线方程为y -1=±a 2c②,而已知渐近线方程为4x +3y +9=0,即4(x +3)+3(y -1)=0,另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x -3y +15=0,即4(x +3)-3(y -1)=0,合并即为y -14±x +33=0.对照①,得a b =43③.而已知准线方程y =-115,即y -1=-165.对照②,得a 2c =165④.由③④,解得a =4,b =3,c =5.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1216-x +329=1.教师备选8.已知抛物线y =x 2-4x -8,(1)求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平移到点(3,-2)时的抛物线方程; (2)将此抛物线按怎样的向量a 平移,能使平移后的方程是y =x 2?【解】 (1)将抛物线y =x 2-4x -8配方,得y =(x -2)2-12,故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P (2,-12),将点(2,-12)移到(3,-2)时,其平移向量a =(1,10),于是平移公式为⎩⎪⎨⎪⎧x ′=x +1,y ′=y +10,即⎩⎪⎨⎪⎧x =x ′-1,y =y ′-10.因为点(x ,y )在抛物线y =x 2-4x -8上,所以y ′-10=(x ′-1)2-4(x ′-1)-8, 即y ′=x ′2-6x ′+7.所以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6x +7.(2)法一 设平移向量a =(h ,k ),则平移公式为⎩⎪⎨⎪⎧x =x ′-h ,y =y ′-k .将其代入y =x 2-4x -8,得y ′-k =(x ′-h )2-4(x ′-h )-8,化简整理,得y ′=x ′2-(2h +4)x ′+h 2+4h +k -8.令⎩⎪⎨⎪⎧2h +4=0,h 2+4h +k -8=0,解得⎩⎪⎨⎪⎧h =-2,k =12,此时y ′=x ′2.所以当图象按向量a =(-2,12)平移时,可使函数的解析式化为y =x 2. 法二 将抛物线y =x 2-4x -8,即y +12=(x -2)2平移到y =x 2. 只需要作变换⎩⎪⎨⎪⎧x ′=x -2,y ′=y +12.所以平移对应的向量坐标为(-2,12).4.3.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课标解读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能运用伸缩变化进行简单的变换.2.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给图形带来的变化.1.横坐标的伸缩变换一般地,由⎩⎪⎨⎪⎧kx =x ′,y =y ′(k >0)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x ,y )是变换前的点,(x ′,y ′)是变换后的点).2.纵坐标的伸缩变换一般地,由⎩⎪⎨⎪⎧x =x ′,ky =y ′(k >0)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x ,y )是变换前的点,(x ′,y ′)是变换后的点).3.伸缩变换一般地,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为伸缩变换.1.如果x 轴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圆x 2+y 2=4的图形变为什么图形?伸缩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吗?那平移变换呢?【提示】 x 2+y 2=4的图形变为椭圆:x 24+y 2=1.伸缩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平移变换仅改变位置,不改变它的形状. 2.如何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提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伸缩变换,即改变x 轴或y 轴的单位长度,将会对图形产生影响.其特点是坐标系和图形发生了改变,而图形对应的方程不发生变化.如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f (x ,y )=0的图形:(1)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2)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k 倍;(3)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1k.第(1)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x 轴与y 轴上的单位长度一样,f (x ,y )=0的图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f (x ,y )=0的图形;第(2)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如果x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k,此时f (x ,y )=0表示的图形与第(1)种坐标系中的图形是不同的;第(3)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如果y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x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k,此时f (x ,y )=0表示的图形与第(1)种坐标系中的图形是不同的.伸缩变换对下列曲线进行伸缩变换⎩⎪⎨⎪⎧kx =x ′,ky =y ′(k ≠0,且k ≠1).(1)y =kx +b ;(2)(x -a )2+(y -b )2=r 2.【自主解答】 设P (x ,y )是变换前的点,P ′(x ′,y ′)是变换后的点,由题意,得⎩⎪⎨⎪⎧kx =x ′,ky =y ′,即⎩⎪⎨⎪⎧x =1k x ′,y =1k y ′.(1)由1k y ′=k (1kx ′)+b ,y ′=kx ′+kb ,得直线y =kx +b 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y =kx +kb ,仍然是一条直线.当b =0时,该直线和原直线重合;当b ≠0时,该直线和原直线平行.(2)由(1k x ′-a )2+(1ky ′-b )2=r 2,(x ′-ka )2+(y ′-kb )2=(kr )2,得圆(x -a )2+(y-b )2=r 2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x -ka )2+(y -kb )2=(kr )2,它是一个圆心为(ka ,kb ),半径为|kr |的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x -2y =2变成直线2x ′-y ′=4,求满足图象变换的伸缩变换.【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代入直线方程2x ′-y ′=4 得:2λx -μy =4,即λx -μ2y =2,比较系数得:λ=1,μ=4,即直线x -2y =2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4倍可得到直线2x ′-y ′=4.伸缩变换的应用曲线y =2sin 3x 变换成曲线y =3sin 2x ,求它的一个伸缩变换.【思路探究】 设⎩⎪⎨⎪⎧x ′=λxλ>0y ′=μy μ>0代入y ′=3sin 2x ′,所得式再与y =2sin3x 比较即可求λ、μ.【自主解答】 将变换后的曲线y =3sin 2x 改成y ′=3sin 2x ′.设伸缩变换⎩⎪⎨⎪⎧x ′=λxλ>0y ′=μyμ>0代入y ′=3sin 2x ′;得μy =3sin(2λx )即y =3μsin(2λx ),与y =2sin 3x 比较系数,得⎩⎪⎨⎪⎧2λ=3,3μ=2,即⎩⎪⎨⎪⎧ λ=32,μ=32,所以伸缩变换为⎩⎪⎨⎪⎧x ′=32x ,y ′=32y .确定一个伸缩变换,实际上就是求其变换方法,将新旧坐标分清,代入对应的曲线方程,然后比较系数即可.(1)圆x 2+y 2=a 2经过什么样的伸缩变换,可以使方程变为x 2a 2+y 2b2=1(0<b <a )?(2)分析圆x 2+y 2=a 2的一条弦所在直线和经过该弦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经过上述伸缩变换后的位置关系.【解】 (1)椭圆x 2a 2+y 2b 2=1可以化为x 2+a 2y 2b 2=a 2,设⎩⎪⎨⎪⎧x =x ′,y =aby ′,即⎩⎪⎨⎪⎧x =x ′,bay =y ′.所以圆x 2+y 2=a 2经过向着x 轴方向上的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b a ,可以使方程变为x 2a 2+y 2b2=1. (2)若圆x 2+y 2=a 2的一条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其方程为y =kx +m ,根据垂径定理,经过该弦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kx .由a b y ′=kx ′+m ,得y ′=bk a x ′+b a m .所以直线y =kx +m 经过变换,方程可变为y =bk ax +b am . 由a by ′=-1kx ′,得y ′=-b kax ′,所以直线y =-1kx 经过变换,方程可变为y =-b kax .此时,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是定值-b 2a2.若圆x 2+y 2=a 2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n ,则经过其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伸缩变换后其方程分别变为x =n ,y =0.此时两直线依然垂直.若圆x 2+y 2=a 2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n ,则经过其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0,伸缩变换后其方程分别变为y =b an ,x =0.此时两直线依然垂直.(教材第41页习题4.3第8题)对下列曲线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2:(1)x 2-4y 2=16;(2)x 2+y 2-4x +2y +1=0.(2013·南京模拟)求满足下列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由曲线x2+y 2=1变成曲线x ′29+y ′24=1.【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代入方程x ′29+y ′24=1,得λ2x 29+μ2y 24=1.与x 2+y 2=1比较,将其变形为λ29x 2+μ24y 2=1,比较系数得λ=3,μ=2.∴⎩⎪⎨⎪⎧x ′=3x ,y ′=2y ,即将圆x 2+y 2=1上所有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可得椭圆x ′29+y ′24=1.1.直线x +4y -6=0按伸缩系数12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后,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8y -6=02.直线2x -3y =0按伸缩系数3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后,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2x -9y =03.曲线x 2+y 2=4按伸缩系数2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后,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x 216+y 24=1 4.y =cos x 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 后,曲线方程变为______.【解析】 由⎩⎪⎨⎪⎧x ′=2xy ′=3y,得⎩⎪⎨⎪⎧x =12x ′y =13y ′,代入y =cos x ,得13y ′=cos 12x ′, 即y ′=3cos 12x ′.【答案】 y =3cos x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后的方程.(1)2x +3y =0;(2)x 2+y 2=1.【解】 由伸缩变换⎩⎪⎨⎪⎧x ′=2x ,y ′=3y得到⎩⎪⎨⎪⎧x =12x ′,y =13y ′.①(1)将①代入2x +3y =0,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x ′+y ′=0,所以,经过伸缩变换⎩⎪⎨⎪⎧x ′=2xy ′=3y后,直线2x +3y =0变成直线x +y =0.(2)将①代入x 2+y 2=1,得x ′24+y ′29=1.所以,经过伸缩变换⎩⎪⎨⎪⎧x ′=2xy ′=3y 后,方程x2+y 2=1变成x 24+y 29=1.2.伸缩变换的坐标表达式为⎩⎪⎨⎪⎧x ′=x ,y ′=4y .曲线C 在此变换下变为椭圆x ′2+y ′216=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把⎩⎪⎨⎪⎧x ′=x ,y ′=4y ,代入x ′2+y ′216=1,得x 2+y 2=1,即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1.3.设F :(x -1)2+(y -1)2=1在⎩⎪⎨⎪⎧3x =x ′,y =y ′的伸缩变换下变为图形F ′,求F ′的方程.【解】 由⎩⎪⎨⎪⎧3x =x ′,y =y ′,得⎩⎪⎨⎪⎧x =13x ′,y =y ′.所以(x -1)2+(y -1)2=1变换为(13x ′-1)2+(y ′-1)2=1,即x ′-329+(y ′-1)2=1,所以F ′的方程是x -329+(y -1)2=1.4.双曲线x 216-y 29=1经过伸缩变换能化为等轴双曲线x 2-y 2=1吗?【解】 双曲线方程x 216-y 29=1可以化为(x 4)2-(y3)2=1.令⎩⎪⎨⎪⎧x 4=x ′,y3=y ′,则x ′2-y ′2=1.所以双曲线x 216-y 29=1可以通过伸缩变换化为等轴双曲线x 2-y 2=1,具体步骤是:按伸缩系数14向着y 轴进行伸缩变换,再将曲线按伸缩系数13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5.已知G 是△ABC 的重心,经过伸缩系数k 向着x 轴(或y 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G ′和△A ′B ′C ′.试判断G ′是否为△A ′B ′C ′的重心.【解】 设△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C (x 3,y 3),则G (x 1+x 2+x 33,y 1+y 2+y 33).经过伸缩系数k 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A ′B ′C ′的三个顶点及点G ′的坐标分别为A ′(x 1,ky 1)、B ′(x 2,ky 2),C ′(x 3,ky 3),G ′(x 1+x 2+x 33,ky 1+y 2+y 33).由于△A ′B ′C ′的重心坐标为(x 1+x 2+x 33,ky 1+ky 2+ky 33),所以G ′仍然是△A ′B ′C ′的重心.同理可证,若伸缩变换向着y 轴方向,G ′同样也是△A ′B ′C ′的重心.6.已知:△ABC 经过伸缩变换⎩⎪⎨⎪⎧kx =x ′,ky =y ′(k ≠0,且k ≠1)后,得到△A ′B ′C ′.求证:△A ′B ′C ′和△ABC 相似,且面积比为k 2.【证明】 设A (x 1,y 1)、B (x 2,y 2),则A ′(kx 1,ky 1)、B ′(kx 2,ky 2).所以A ′B ′=kx 1-kx 22ky 1-ky 22=|k |x 1-x 22y 1-y 22=|k |AB .同理可得A ′C ′=|k |AC ,B ′C ′=|k |BC , 所以△A ′B ′C ′∽△ABC ,所以∠A =∠A ′,S △A ′B ′C ′=12(|k |AB )·(|k |AC )sin A ′=k 2[12(AB ·AC )sin A ]=k 2S △ABC .7.设P 1、P 2是直线l 上的两点,点P 是l 上不同于P 1、P 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 1P →=λPP 2,称λ为点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设P 1(x 1,y 1)、P 2(x 2,y 2),点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为λ,经过伸缩变换后,点P 1、P 2和P 分别变为P 1′、P 2′和P ′.求证:P 1′、P 2′和P ′三点依然共线,且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等于λ.【证明】 设P (x 0,y 0),由P 1P →=λPP 2→,得(x 0-x 1,y 0-y 1)=λ(x 2-x 0,y 2-y 0),所以⎩⎪⎨⎪⎧x 0=x 1+λx 21+λ,y 0=y 1+λy21+λ.设给定伸缩变换为⎩⎪⎨⎪⎧k 1x =x ′,k 2y =y ′,则有P 1′(k 1x 1,k 2y 1)、P 2′(k 1x 2,k 2y 2)、 P ′(k 1x 1+λx 21+λ,k 2y 1+λy 21+λ).P 1′P ′→=(k 1x 1+λx 21+λ-k 1x 1,k 2y 1+λy 21+λ-k 2y 1)=λ(k 1x 2-x 11+λ,k 2y 2-y 11+λ),P ′P 2′→=(k 1x 2-k 1x 1+λx 21+λ,k 2y 2-k 2y 1+λy 21+λ)=(k 1x 2-x 11+λ,k 2y 2-y 11+λ),所以P 1′P ′→=λP ′P 2′→.所以P 1′、P 2′和P ′三点依然共线,且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等于λ.教师备选8.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1)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2)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2倍;(3)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12倍.【解】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如下:(2)如果x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双曲线x 216-y29=1的图形如下:(3)如果y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x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双曲线x 216-y29=1的图形如下:选修4-4阶段归纳提升坐标系错误!))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或⎩⎪⎨⎪⎧ρ2=x 2+y 2,tan θ=y x ,当不能直接使用公式时,可通过适当变换,化成能使用的形式.把下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1)M (5,56π);(2)N (2,32π);(3)P (2,54π);(4)Q (2,-π6).【解】 (1)由题意知x =5cos 56π=5×(-32)=-532,y =5sin 56π=5×12=52.所以M 点的直角坐标为(-532,52).(2)x =2cos 32π=2×0=0,y =2sin 32π=2×(-1)=-2.所以N 点的直角坐标为(0,-2). (3)x =2cos 54π=2×(-22)=-2,y =2sin 54π=2×(-22)=- 2. 所以P 点的直角坐标为(-2,-2). (2)x =2cos(-π6)=2×32=3,y =2sin(-π6)=2×(-12)=-1.所以Q 点的直角坐标为Q (3,-1).极坐标的应用主要应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解决问题,注意极坐标系中的ρ和θ的含义.(2012·陕西高考)直线2ρcos θ=1与圆ρ=2cos θ相交的弦长为________.【解析】 直线2ρcos θ=1可化为2x =1,即x =12;圆ρ=2cos θ两边同乘ρ得ρ2=2ρcos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x 2+y 2=2x .将x =12代入x 2+y 2=2x 得y 2=34,∴y =±32. ∴弦长为2×32= 3. 【答案】3伸缩变换变换公式⎩⎪⎨⎪⎧x ′=λxλ>0y ′=μy μ>0其中P (x ,y )为变换前的点,P ′(x ′,y ′)为变换后的点.将圆锥曲线C按伸缩变换公式⎩⎪⎨⎪⎧3x ′=x ,2y ′=y 变换后得到双曲线x ′2-y ′2=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通过伸缩变换后的对应点为P ′(x ′,y ′),由⎩⎪⎨⎪⎧3x ′=x ,2y ′=y得⎩⎪⎨⎪⎧x ′=13x ,y ′=12y ,代入x ′2-y ′2=1得(x3)2-(y2)2=1,即x 29-y 24=1为所求.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极坐标为M (8,-9π5),N (8,11π5),P (-8,4π5),Q (-8,6π5)的四点中,与点A (8,π5)表示同一点的有________个.【答案】 32.已知点P 的直角坐标为(-3,3),其极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23,2π3) 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4sin 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2+(y +2)2=44.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4sin θ和ρcos θ=1相交于点A 、B ,则AB =________. 【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ρ=-4sin θ和ρcos θ=1分别表示圆x 2+(y +2)2=4和直线x =1,作图易知AB =2 3.【答案】 2 3 5.极坐标方程ρ=162-cos θ表示的曲线是______.【答案】 椭圆6.以(1,π)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ρ=-2cos θ7.(2013·北京高考)在极坐标系中,点⎝ ⎛⎭⎪⎫2,π6到直线ρsin θ=2的距离等于________.【解析】 极坐标系中点⎝⎛⎭⎪⎫2,π6对应的直角坐标为(3,1).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 θ=2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故所求距离为1.【答案】 18.已知点M 的柱坐标为(2π3,2π3,2π3),则点M 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球坐标为________.【解析】 设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z ),柱坐标为(ρ,θ,z ),球坐标为(r ,φ,θ),由⎩⎪⎨⎪⎧x =ρcos θ,y =ρsin θ,z =z得⎩⎪⎨⎪⎧x =2π3cos 2π3=-π3,y =2π3sin 2π3=33π,z =2π3,由⎩⎪⎨⎪⎧r =x 2+y 2+z 2,cos φ=z r得⎩⎪⎨⎪⎧ r =22π3,cos φ=22,即⎩⎪⎨⎪⎧r =22π3,φ=π4.所以点M 的直角坐标为(-π3,3π3,2π3),球坐标为(22π3,π4,2π3).【答案】 (-π3,33π,23π) (223π,π4,23π)9.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2cos θ和ρcos θ=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相切10.极坐标方程sin θ=-3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 【答案】 两条直线11.(2013·天津高考)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圆心为C ,点P 的极坐标为⎝⎛⎭⎪⎫4,π3,则|CP |=________.【解析】 由ρ=4cos θ可得x 2+y 2=4x ,即(x -2)2+y 2=4,因此圆心C 的直角坐标为(2,0).又点P 的直角坐标为(2,23),因此|CP |=2 3. 【答案】 2 312.(2012·湖南高考)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1:ρ(2cos θ+sin θ)=1与曲线C 2:ρ=a (a >0)的一个交点在极轴上,则a =________.【解析】 ρ(2cos θ+sin θ)=1,即2ρcos θ+ρsin θ=1对应的普通方程为2x +y -1=0,ρ=a (a >0)对应的普通方程为x 2+y 2=a 2.在2x +y -1=0中,令y =0,得x =22.将(22,0)代入x 2+y 2=a 2得a =22. 【答案】22 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x ′=5x ,y ′=3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2x ′2+8y ′2=1,则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将⎩⎪⎨⎪⎧ x ′=5x y ′=3y 代入2x ′2+8y ′2=1,得: 2·(5x )2+8·(3y )2=1,即50x 2+72y 2=1.【答案】 50x 2+72y 2=114.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ρ=2cos θ,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ρsin θ+7=0,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将ρ=2cos θ化为ρ2=2ρcos θ,即有 x 2+y 2-2x =0,亦即(x -1)2+y 2=1.将ρcos θ-2ρsin θ+7=0化为x -2y +7=0,故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7|1222=855. 【答案】855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π3),曲线C 的方程为ρ=22sin(θ+π4);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 经过点M 和极点.(1)写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求线段AB 的长.【解】 (1)∵直线l 过点M (2,π3)和极点,∴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π3(ρ∈R ). ρ=22sin(θ+π4)即ρ=2(sin θ+cos θ),两边同乘以ρ得ρ2=2(ρsin θ+ρcos 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0.(2)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直线l 过点M 和原点,∴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3x .曲线C 的圆心坐标为(1,1),半径r =2,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3-12,∴AB =3+2.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x ′=2x ,y ′=2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x ′-5)2+(y ′+6)2=1,求曲线C 的方程,并判断其形状.【解】 将⎩⎪⎨⎪⎧ x ′=2x ,y ′=2y代入(x ′-5)2+(y ′+6)2=1, 得(2x -5)2+(2y +6)2=1.化简,得(x -52)2+(y +3)2=14. 该曲线是以(52,-3)为圆心,半径为12的圆. 17.(本小题满分13分)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顶点O ,作两垂直的弦OA 、OB ,求△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解】 取O 为极点,O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将抛物线方程化成极坐标方程,有ρ2sin 2θ=2p ρcos θ,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1,θ),因为OA ⊥OB ,所以A 的极坐标为(ρ2,π2+θ).所以ρ1=2p cos θsin 2θ,ρ2=2p cos π2+θsin 2π2+θ. 所以S △AOB =12OA ·OB =12⎪⎪⎪⎪⎪⎪2p cos θsin 2θ·2p cos π2+θsin 2π2+θ=2p 2|sin θcos θ|=4p 2|sin 2θ|≥4p 2, 当θ=π4时取到等号,因此△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p 2. 18.(本小题满分13分)过曲线ρ=21-3cos θ的右焦点作一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求l 被曲线截得的弦长.【解】 设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B .设A (ρ1,θ),则B (ρ2,π+θ).弦长AB =|ρ1+ρ2|=|21-3cos θ+21-3cos θ|=|21-3cos θ+21+3cos θ|=|41-9cos 2θ| =|41-9cos 260°|=165.。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1)》课件
探索新知
【探究1】(1)写出点A的坐标. (2)分别作点A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3)比较点A与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点A与它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你发现什么规律?
解:(1)A(1.5,3) (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1.5,-3). 关于y轴的对称点:(-1.5,3).
(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横坐标相等,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纵坐标相等,横坐 标互为相反数.
探索新知
【新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
【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 标是(2,-3),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 得到点A′,再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 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 解:∵点A′与点A(2,-3)关于x轴对称, ∴点A′(2,3). ∵点A″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A″(-2,3).
度取10mm.
(2)各转折点的坐标依次为:(2.5,0),
O x
(2.5,4),(0.5,4),(1,1),(-2.5,0),(-2.5,4),
(-0.5,4),(-1,1).
课堂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m﹣1,2m+3).若点N(﹣3,
2),且MN∥y轴.
(1)m=
.
(2)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课堂练习
【4】教材上曾让同学们探索过线段的中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有两点A(x1,y1)、B(x2,y2),所连线段AB的中点是M,则
M的坐标为(
,
),如:点A(1,2)、点B(3,6),
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 , ),即M(2,4).利用
以上结论解决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E(a﹣1,a),F(b,
4.3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2)
班级:八()()日期:月日教者:课题:4.3 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能熟练地根据坐标找出平面内的点;使学生掌握平面内一点关于x轴,y轴及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类比”和“坐标”的思想。
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灵活写出有关对称点的坐标,并掌握其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图形变换有整体认识。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预习P125-126页回答下列问题1.课本P125,在课本上按照要求画图后填空:(1)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归纳:一般地,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2.课本P126,在课本上按照要求画图后填空:(1)点A与A′、点B与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2)如果点C(m,n)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那么当AB平移到A′B′后,与点C对应的C′的坐标是(3)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点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点的纵坐标变化,横坐标不变,点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呢?归纳:一般地,点在左右平移时,坐标不变,坐标变化;点在上下平移时,坐标不变,坐标变化。
二、自主练习(1)点P的坐标(-3,5),点P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
(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都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都相等。
(3)点P的坐标(a,b),点P到x轴的距离是,点P到y轴的距离是,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
(4)将图形沿x轴方向平移,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不变,将图形沿y轴方向平移,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不变。
苏教版数学目录
苏教版小学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分一分》第四单元《认位置》第五单元《认数(一)》第六单元《认识物体》第七单元《分与合》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认数(二)》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第十二单元《加法》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减法》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三单元《认数》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第七单元《统计》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除乘法》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四单元《认识除法》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第九单元《时、分、秒》第十单元《观察物体》第十一单元《统计和可能性》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第四单元《加法》第五单元《认识方向》第六单元《减法》第七单元《认识角》第八单元《乘法》第九单元《统计》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三单元《千克和克》第四单元《加和减》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七单元《乘法》第八单元《观察物体》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年、月、日》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乘法》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千米和吨》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十单元《统计》第十一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角》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第五单元《找规律》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运算律》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十单元《认数》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法》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三单元《三角形》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六单元《找规律》第七单元《运算律》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十二单元《统计》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找规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第十单元《统计》第十一单元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二单元《确定位置》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第五单元《找规律》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十单元《圆》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认识比》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比例》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总复习》七年级上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第2章有理数第3章用字母表示数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第5章走进圆形世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七年级下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第8章幂的运算第9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1章图形的全等第12章数据在我们周围第13章感受概率八年级上第1章轴对称图形第2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第3章中心对称图形(一)第4章数量、位置的变化第5章一次函数第6章数据的集中程度八年级下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8章分式第9章反比例函数第10章图形的相似第11章图形与证明(一) 第12章认识概率九年级上第1章图形与证明(二) 第2章数据的集中程度第3章二次根式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第5章中心对称图形(二)九年级下第6章二次函数第7章锐角三角函数第8章统计的简单应用第9章反比例函数第10章概率的简单应用高中数学目录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2 子集、全集、补集1.3 交集、并集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2.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2 指数函数2.3 对数函数2.4 幂函数2.5 函数与方程2.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章2.1 直线与方程2.2 圆与方程2.3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的含义1.2 流程图1.3 基本算法语句1.4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抽样方法2.2 总体分布的估计2.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4 线性回归方程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3.4 互斥事件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弧度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概念和表示2.2 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向量的坐标表示2.4 向量的数量积2.5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3.3 几个三角恒等式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型1.1 正弦定理1.2 余弦定理1.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3.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3.2 一元二次不等式3.3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圆锥曲线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2.6 曲线与方程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空间向量的应用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的概念1.2 导数的运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 定积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3.2 复数的四则运算3.3 复数的几何意义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1.2 排列1.3 组合1.4 计数应用题1.5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概率2.1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2.2 超几休分布2.3 独立性2.4 二项分布2.5 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2.6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独立性检验3.2 回归分析选修4-2 矩阵与变换2.1 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2.1.1 矩阵的概念2.1.2 二阶矩阵与平面列向量的乘法2.2 几何常见的平面变换2.2.1 恒等变换2.2.2 伸压变换2.2.3 反射变换2.2.4 旋转变换2.2.5 投影变换2.2.6 切变变换2.3 变换的复合与矩阵乘法2.3.1 矩阵乘法的概念2.3.2 矩阵乘法的简单性质2.4 逆变换与逆矩阵2.4.1 逆矩阵的概念2.4.2 二阶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6 矩阵的简单应用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1 坐标系4.1.1 直角坐标系4.1.2 极坐标系4.1.3 球坐标系4.2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2.1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意义4.2.2 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4.3.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4.3.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4.4 参数方程4.4.1 参数方程的意义4.4.2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4.4.3 参数方程的应用4.4.4 平摆线与圆的渐开线。
4.3平面直角坐标系4全面版
......
. . . . . . 3.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1. . . . . . .
...........
.
-4 -3 -2 -1
1 2 3 4x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记作:A(3,2)
·A
12345 x
表
示 方
先横后纵
法 :
逗号隔开
加上括号
写出图中A、B、C、D、E、F、G、H、I、
J各点的坐标。
· 纵轴
y 5
G
(0,5)
坐标是有序
的实数对。
( -2,1 )
(-3,0) C
·· H
-4 -3 -2 -1
4 3 2
( 2,3 )
A
··B ( 3,2 )
(0,0)
原点为_(_0,_0_)
练习:课本第159页 思考题: H 若a·b= 0,则点 P(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E、X轴
1、2 F、Y轴
G、原点
H、坐标轴上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习本节我们要掌握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能够正确画出直角坐标系。
2通、由能过点在求直学出角坐习坐标标你。系中有,根哪据坐些标找收出获点,?
3、掌握x轴,y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作业:课本第166页1.①—⑤题。
下 课 了!
平面直角坐标变换
§6 平面直角坐标变换一 平移坐标变换定义:若二平面直角坐标系{O ;i ,j}和{O ′;i ′,j ′}满足i=i ′,j=j ′,则坐标系{O ′;i ′,j ′}可看成是由{O ;i ,j }经过平移得到的,称由坐标系{O ;i ,j}到坐标系{O ′;i ′,j ′}的变换为平移坐标变换。
平移变换公式设平面上一点M 在新系{O ′;i ′,j ′}与旧系{O ;i ,j}下的坐标分别为 (x ′,y ′),(x,y ),而O ′在旧系下的坐标为(a,b ),则 xi+yj= OP = O O +P O '=ai+bj+x ′i ′+y ′j ′=ai+bj+x ′i+y ′j=(a+x ′)i+(b+y ′)j∴⎩⎨⎧+'=+'=b y y a x x ——平移坐标变换公式 二 旋转坐标变换:定义:若二坐标系{O ;i ,j}和{O ′;i ′,j ′}满足O ≡O ′,另∠(i ,j ′)=θ 则坐标系{O ′;i ′,j ′}可看成是由坐标系{O ;i ,j}绕O 旋转θ角得到的,称由{O ;i ,j}到{O ′;i ′,j ′}的变换为旋转坐标变换。
旋转变换公式由于∠(i ,i ′)=0,∴∠(i ,j ′)=2π+θ ∴i ′=cos θi+sin θj ,j ′=cos (2π+θ)i+sin (2π+θ)j=-sin θi+cos θj ∴xi+yj=OP =P O '=x ′i ′+y ′j ′=x ′(cos θi+sin θj )+y ′(-sin θi+cosθj )=(x ′cos θ-y ′sin θ)i+(x ′sin θ+y ′cos θ)j即⎩⎨⎧'+'='-'=θθθθcos sin sin cos y x y y x x用x,y 表示x ′,y ′,有⎩⎨⎧+-='+='θθθθcos sin sin cos y x y y x x 三 一般坐标变换:称由坐标系{O ;i ,j}得坐标系{O ′;i ′,j ′}的变换为一般坐标变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4.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课标解读1.理解平移的意义,深刻认识一个平移就对应一个向量.2.掌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的解析式.1.平移在平面内,将图形F 上所有点按照同一个方向,移动同样长度,称为图形F 的平移,若以向量a 表示移动的方向和长度,也称图形F 按向量a 平移.2.平移变换公式设P (x ,y ),向量a =(h ,k ),平移后的对应点P ′(x ′,y ′),则(x ,y )+(h ,k )=(x ′,y ′)或⎩⎪⎨⎪⎧x +h =x ′,y +k =y ′.1.求平移后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是什么?【提示】 步骤:(1)设平移前曲线上一点P 的坐标为(x ,y ),平移后的曲线上对应点P ′的坐标为(x ′,y ′);(2)写出变换公式⎩⎪⎨⎪⎧x ′=x +h ,y ′=y +k ,并转化为⎩⎪⎨⎪⎧x =x ′-h ,y =y ′-k ;(3)利用上述公式将原方程中的x ,y 代换;(4)按习惯,将所得方程中的x ′,y ′分别替换为x ,y ,即得所求曲线的方程. 2.在图形平移过程中,每一点都是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 其一,平移所遵循的“长度”和“方向”正是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从向量的角度看,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其二,由于图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故认识图形的平移,就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分析图形上点的平移.平移变换公式的应用点M (8,-10)按a 平移后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7,4),求a .【自主解答】 由平移公式得⎩⎪⎨⎪⎧-7=8+h ,4=-10+k ,解得⎩⎪⎨⎪⎧h =-15,k =14,即a =(-15,14).把点A (-2,1)按a =(3,2)平移,求对应点A ′的坐标(x ′,y ′). 【解】 由平移公式得⎩⎪⎨⎪⎧x ′=-2+3=1,y ′=1+2=3,即对应点A ′的坐标(1,3).平移变换公式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求双曲线4x 2-9y 2-16x +54y -29=0的中心坐标、顶点坐标、焦点坐标与对称轴方程、准线方程和渐近线方程.【思路探究】 把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解.【自主解答】 将方程按x ,y 分别配方成4(x -2)2-9(y -3)2=-36, 即y -324-x -229=1.令⎩⎪⎨⎪⎧x ′=x -2,y ′=y -3,方程可化为y ′24-x ′29=1.双曲线y ′24-x ′29=1的中心坐标为(0,0),顶点坐标为(0,2)和(0,-2),焦点坐标为(0,13)和(0,-13),对称轴方程为x ′=0,y ′=0,准线方程为y ′=±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2±x ′3=0.根据公式⎩⎪⎨⎪⎧x =x ′+2,y =y ′+3可得所求双曲线的中心坐标为(2,3),顶点坐标为(2,5)和(2,1),焦点坐标为(2,3+13)和(2,3-13),对称轴方程为x =2,y =3,准线方程为y =3±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32±x -23=0,即2x +3y -13=0和2x -3y +5=0.几何量a ,b ,c ,e ,p 决定了圆锥曲线的几何形状,它们的值与圆锥曲线的位置无关,我们将其称为位置不变量.已知抛物线y =x 2+4x +7. (1)求抛物线顶点的坐标;(2)求将这条抛物线平移到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时的函数解析式.【解】 (1)设抛物线y =x 2+4x +7的顶点O ′的坐标为(h ,k ),那么 h =-42=-2,k=4×7-424=3,即这条抛物线的顶点O ′的坐标为(-2,3). (2)将抛物线y =x 2+4x +7平移,使点O ′(-2,3)与点O (0,0)重合,这种图形的变换可以看做是将其按向量O ′O →平移得到的,设O ′O →的坐标为(m ,n ),那么⎩⎪⎨⎪⎧m =022,n =0-3=-3.所以抛物线按(2,-3)平移,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教材第40页习题4.3第3题)写出抛物线y 2=8x 按向量(2,1)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2013·无锡质检)将函数y =2x 的图象l 按a =(0,3)平移到l ′,求l ′的函数解析式.【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公式的运用.【解】 设P (x ,y )为l 的任意一点,它在l ′上的对应点P ′(x ′,y ′) 由平移公式得⎩⎪⎨⎪⎧x ′=x +0,y ′=y +3⇒⎩⎪⎨⎪⎧x =x ′,y =y ′-3.将它们代入y =2x 中得到y ′-3=2x ′, 即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3.1.将点P (7,0)按向量a 平移,得到对应点A ′(11,5),则a =________. 【答案】 (4,5)2.直线l:3x-2y+12=0按向量a=(2,-3)平移后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3x-2y=03.曲线x2-y2-2x-2y-1=0的中心坐标是________.【解析】配方,得(x-1)2-(y+1)2=1.【答案】(1,-1)4.开口向上,顶点是(3,2),焦点到顶点距离是1的抛物线方程是________.【解析】开口向上,焦点到顶点距离是1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4y,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x-3)2=4(y-2).【答案】(x-3)2=4(y-2)1.已知函数y=x2图象F按平移向量a=(-2,3)平移到F′的位置,求图象F′的函数表达式.【解】在曲线F上任取一点P(x,y),设F′上的对应点为P′(x′,y′),则x′=x-2,y′=y+3,∴x=x′+2,y=y′-3.将上式代入方程y=x2,得:y′-3=(x′+2)2,∴y′=(x′+2)2+3,即图象F′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3.2.求椭圆4x2+9y2+24x-18y+9=0的中心坐标、焦点坐标、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及准线方程.【解】因椭圆方程可化为x+329+y-124=1,其中心为(-3,1),焦点坐标为(-3±5,1),长轴长为6,短轴长为4,离心率为53,准线方程为x=-3±955.3.圆x2+y2=25按向量a平移后的方程是x2+y2-2x+4y-20=0,求过点(3,4)的圆x2+y2=25的切线按向量a平移后的方程.【解】 由题意可知a =(1,-2),因为平移前过点(3,4)的圆x 2+y 2=25的切线方程为3x +4y =25,所以平移后的切线方程为3(x -1)+4(y +2)=25,即3x +4y -20=0.4.已知两个点P (1,2)、P ′(2,10)和向量a =(-3,12).回答下列问题: (1)把点P 按向量a 平移,求对应点的坐标;(2)把某一点按向量a 平移得到对应点P ′,求这个点的坐标; (3)点P 按某一向量平移,得到的对应点是P ′,求这个向量的坐标.【解】 (1)平移公式为⎩⎪⎨⎪⎧x ′=x -3,y ′=y +12.由x =1,y =2,解得x ′=-2,y ′=14,即所求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4).(2)平移公式为⎩⎪⎨⎪⎧ x ′=x -3,y ′=y +12.由x ′=2,y ′=10,解得x =5,y =-2,即所求点的坐标为(5,-2).(3)平移公式为⎩⎪⎨⎪⎧x ′=x +h ,y ′=y +k .由x =1,y =2,x ′=2,y ′=10,解得h =1,k =8,所以所求的向量的坐标为(1,8).5.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3,1),求向量a 的坐标.【解】 设a =(h ,k ),所以y =x 2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 =(x -h )2,即y =x 2-2hx +h 2+k 与直线y =2x -5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为抛物线在(3,1)处的切线,由导数知识,知y =x 2-2hx +h 2+k 在(3,1)处切线的斜率为6-2h ,从而6-2h =2,h =2.又点(3,1)在y -k =(x -h )2上,解得k =0,所以向量a 的坐标为(2,0).6.抛物线y =x 2-4x +7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的方程是y =x 2.求向量a 及平移前抛物线的焦点坐标.【解】 抛物线方程可化为y -3=(x -2)2,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为y =x 2,所以a =(-2,-3),因为y =x 2的焦点坐标为(0,14),所以平移前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2,14+3),即(2,134).7.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x +3y +9=0与4x -3y +15=0,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115,求此双曲线的方程.【解】 两渐近线的交点即双曲线中心,故由⎩⎪⎨⎪⎧4x +3y +9=0,4x -3y +15=0,解得交点为(-3,1),即中心为(-3,1).又一条准线方程为y =-115,说明焦点所在的对称轴平行于y 轴,所以可设双曲线方程为y -12a 2-x +32b 2=1,它的渐近线方程可写成y -1a ±x +3b=0①,准线方程为y -1=±a 2c②,而已知渐近线方程为4x +3y +9=0,即4(x +3)+3(y -1)=0,另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x -3y +15=0,即4(x +3)-3(y -1)=0,合并即为y -14±x +33=0.对照①,得a b =43③.而已知准线方程y =-115,即y -1=-165.对照②,得a 2c =165④.由③④,解得a =4,b =3,c =5.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1216-x +329=1.教师备选8.已知抛物线y =x 2-4x -8,(1)求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平移到点(3,-2)时的抛物线方程; (2)将此抛物线按怎样的向量a 平移,能使平移后的方程是y =x 2?【解】 (1)将抛物线y =x 2-4x -8配方,得y =(x -2)2-12,故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P (2,-12),将点(2,-12)移到(3,-2)时,其平移向量a =(1,10),于是平移公式为⎩⎪⎨⎪⎧x ′=x +1,y ′=y +10,即⎩⎪⎨⎪⎧x =x ′-1,y =y ′-10.因为点(x ,y )在抛物线y =x 2-4x -8上,所以y ′-10=(x ′-1)2-4(x ′-1)-8, 即y ′=x ′2-6x ′+7.所以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6x +7.(2)法一 设平移向量a =(h ,k ),则平移公式为⎩⎪⎨⎪⎧x =x ′-h ,y =y ′-k .将其代入y =x 2-4x -8,得y ′-k =(x ′-h )2-4(x ′-h )-8,化简整理,得y ′=x ′2-(2h +4)x ′+h 2+4h +k -8.令⎩⎪⎨⎪⎧2h +4=0,h 2+4h +k -8=0,解得⎩⎪⎨⎪⎧h =-2,k =12,此时y ′=x ′2.所以当图象按向量a =(-2,12)平移时,可使函数的解析式化为y =x 2. 法二 将抛物线y =x 2-4x -8,即y +12=(x -2)2平移到y =x 2. 只需要作变换⎩⎪⎨⎪⎧x ′=x -2,y ′=y +12.所以平移对应的向量坐标为(-2,12).4.3.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课标解读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能运用伸缩变化进行简单的变换.2.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给图形带来的变化.1.横坐标的伸缩变换一般地,由⎩⎪⎨⎪⎧kx =x ′,y =y ′(k >0)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x ,y )是变换前的点,(x ′,y ′)是变换后的点).2.纵坐标的伸缩变换一般地,由⎩⎪⎨⎪⎧x =x ′,ky =y ′(k >0)所确定的伸缩变换,是按伸缩系数为k 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当k >1时,表示伸长;当0<k <1时,表示压缩),即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k 倍(这里(x ,y )是变换前的点,(x ′,y ′)是变换后的点).3.伸缩变换一般地,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为伸缩变换.1.如果x 轴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圆x 2+y 2=4的图形变为什么图形?伸缩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吗?那平移变换呢?【提示】 x 2+y 2=4的图形变为椭圆:x 24+y 2=1.伸缩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平移变换仅改变位置,不改变它的形状. 2.如何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提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伸缩变换,即改变x 轴或y 轴的单位长度,将会对图形产生影响.其特点是坐标系和图形发生了改变,而图形对应的方程不发生变化.如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f (x ,y )=0的图形:(1)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2)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k 倍;(3)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1k.第(1)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x 轴与y 轴上的单位长度一样,f (x ,y )=0的图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f (x ,y )=0的图形;第(2)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如果x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k,此时f (x ,y )=0表示的图形与第(1)种坐标系中的图形是不同的;第(3)种坐标系中的意思是如果y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x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k,此时f (x ,y )=0表示的图形与第(1)种坐标系中的图形是不同的.伸缩变换对下列曲线进行伸缩变换⎩⎪⎨⎪⎧kx =x ′,ky =y ′(k ≠0,且k ≠1).(1)y =kx +b ;(2)(x -a )2+(y -b )2=r 2.【自主解答】 设P (x ,y )是变换前的点,P ′(x ′,y ′)是变换后的点,由题意,得⎩⎪⎨⎪⎧kx =x ′,ky =y ′,即⎩⎪⎨⎪⎧x =1k x ′,y =1k y ′.(1)由1k y ′=k (1kx ′)+b ,y ′=kx ′+kb ,得直线y =kx +b 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y =kx +kb ,仍然是一条直线.当b =0时,该直线和原直线重合;当b ≠0时,该直线和原直线平行.(2)由(1k x ′-a )2+(1ky ′-b )2=r 2,(x ′-ka )2+(y ′-kb )2=(kr )2,得圆(x -a )2+(y-b )2=r 2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x -ka )2+(y -kb )2=(kr )2,它是一个圆心为(ka ,kb ),半径为|kr |的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x -2y =2变成直线2x ′-y ′=4,求满足图象变换的伸缩变换.【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代入直线方程2x ′-y ′=4 得:2λx -μy =4,即λx -μ2y =2,比较系数得:λ=1,μ=4,即直线x -2y =2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4倍可得到直线2x ′-y ′=4.伸缩变换的应用曲线y =2sin 3x 变换成曲线y =3sin 2x ,求它的一个伸缩变换.【思路探究】 设⎩⎪⎨⎪⎧x ′=λxλ>0y ′=μy μ>0代入y ′=3sin 2x ′,所得式再与y =2sin3x 比较即可求λ、μ.【自主解答】 将变换后的曲线y =3sin 2x 改成y ′=3sin 2x ′.设伸缩变换⎩⎪⎨⎪⎧x ′=λxλ>0y ′=μyμ>0代入y ′=3sin 2x ′;得μy =3sin(2λx )即y =3μsin(2λx ),与y =2sin 3x 比较系数,得⎩⎪⎨⎪⎧2λ=3,3μ=2,即⎩⎪⎨⎪⎧ λ=32,μ=32,所以伸缩变换为⎩⎪⎨⎪⎧x ′=32x ,y ′=32y .确定一个伸缩变换,实际上就是求其变换方法,将新旧坐标分清,代入对应的曲线方程,然后比较系数即可.(1)圆x 2+y 2=a 2经过什么样的伸缩变换,可以使方程变为x 2a 2+y 2b2=1(0<b <a )?(2)分析圆x 2+y 2=a 2的一条弦所在直线和经过该弦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经过上述伸缩变换后的位置关系.【解】 (1)椭圆x 2a 2+y 2b 2=1可以化为x 2+a 2y 2b 2=a 2,设⎩⎪⎨⎪⎧x =x ′,y =aby ′,即⎩⎪⎨⎪⎧x =x ′,bay =y ′.所以圆x 2+y 2=a 2经过向着x 轴方向上的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b a ,可以使方程变为x 2a 2+y 2b2=1. (2)若圆x 2+y 2=a 2的一条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其方程为y =kx +m ,根据垂径定理,经过该弦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kx .由a b y ′=kx ′+m ,得y ′=bk a x ′+b a m .所以直线y =kx +m 经过变换,方程可变为y =bk ax +b am . 由a by ′=-1kx ′,得y ′=-b kax ′,所以直线y =-1kx 经过变换,方程可变为y =-b kax .此时,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是定值-b 2a2.若圆x 2+y 2=a 2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n ,则经过其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伸缩变换后其方程分别变为x =n ,y =0.此时两直线依然垂直.若圆x 2+y 2=a 2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n ,则经过其中点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0,伸缩变换后其方程分别变为y =b an ,x =0.此时两直线依然垂直.(教材第41页习题4.3第8题)对下列曲线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伸缩系数k =2:(1)x 2-4y 2=16;(2)x 2+y 2-4x +2y +1=0.(2013·南京模拟)求满足下列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由曲线x2+y 2=1变成曲线x ′29+y ′24=1.【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代入方程x ′29+y ′24=1,得λ2x 29+μ2y 24=1.与x 2+y 2=1比较,将其变形为λ29x 2+μ24y 2=1,比较系数得λ=3,μ=2.∴⎩⎪⎨⎪⎧x ′=3x ,y ′=2y ,即将圆x 2+y 2=1上所有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可得椭圆x ′29+y ′24=1.1.直线x +4y -6=0按伸缩系数12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后,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8y -6=02.直线2x -3y =0按伸缩系数3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后,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2x -9y =03.曲线x 2+y 2=4按伸缩系数2向着y 轴的伸缩变换后,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答案】x 216+y 24=1 4.y =cos x 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 后,曲线方程变为______.【解析】 由⎩⎪⎨⎪⎧x ′=2xy ′=3y,得⎩⎪⎨⎪⎧x =12x ′y =13y ′,代入y =cos x ,得13y ′=cos 12x ′, 即y ′=3cos 12x ′.【答案】 y =3cos x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后的方程.(1)2x +3y =0;(2)x 2+y 2=1.【解】 由伸缩变换⎩⎪⎨⎪⎧x ′=2x ,y ′=3y得到⎩⎪⎨⎪⎧x =12x ′,y =13y ′.①(1)将①代入2x +3y =0,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x ′+y ′=0,所以,经过伸缩变换⎩⎪⎨⎪⎧x ′=2xy ′=3y后,直线2x +3y =0变成直线x +y =0.(2)将①代入x 2+y 2=1,得x ′24+y ′29=1.所以,经过伸缩变换⎩⎪⎨⎪⎧x ′=2xy ′=3y 后,方程x2+y 2=1变成x 24+y 29=1.2.伸缩变换的坐标表达式为⎩⎪⎨⎪⎧x ′=x ,y ′=4y .曲线C 在此变换下变为椭圆x ′2+y ′216=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把⎩⎪⎨⎪⎧x ′=x ,y ′=4y ,代入x ′2+y ′216=1,得x 2+y 2=1,即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1.3.设F :(x -1)2+(y -1)2=1在⎩⎪⎨⎪⎧3x =x ′,y =y ′的伸缩变换下变为图形F ′,求F ′的方程.【解】 由⎩⎪⎨⎪⎧3x =x ′,y =y ′,得⎩⎪⎨⎪⎧x =13x ′,y =y ′.所以(x -1)2+(y -1)2=1变换为(13x ′-1)2+(y ′-1)2=1,即x ′-329+(y ′-1)2=1,所以F ′的方程是x -329+(y -1)2=1.4.双曲线x 216-y 29=1经过伸缩变换能化为等轴双曲线x 2-y 2=1吗?【解】 双曲线方程x 216-y 29=1可以化为(x 4)2-(y3)2=1.令⎩⎪⎨⎪⎧x 4=x ′,y3=y ′,则x ′2-y ′2=1.所以双曲线x 216-y 29=1可以通过伸缩变换化为等轴双曲线x 2-y 2=1,具体步骤是:按伸缩系数14向着y 轴进行伸缩变换,再将曲线按伸缩系数13向着x 轴进行伸缩变换.5.已知G 是△ABC 的重心,经过伸缩系数k 向着x 轴(或y 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G ′和△A ′B ′C ′.试判断G ′是否为△A ′B ′C ′的重心.【解】 设△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C (x 3,y 3),则G (x 1+x 2+x 33,y 1+y 2+y 33).经过伸缩系数k 向着x 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A ′B ′C ′的三个顶点及点G ′的坐标分别为A ′(x 1,ky 1)、B ′(x 2,ky 2),C ′(x 3,ky 3),G ′(x 1+x 2+x 33,ky 1+y 2+y 33).由于△A ′B ′C ′的重心坐标为(x 1+x 2+x 33,ky 1+ky 2+ky 33),所以G ′仍然是△A ′B ′C ′的重心.同理可证,若伸缩变换向着y 轴方向,G ′同样也是△A ′B ′C ′的重心.6.已知:△ABC 经过伸缩变换⎩⎪⎨⎪⎧kx =x ′,ky =y ′(k ≠0,且k ≠1)后,得到△A ′B ′C ′.求证:△A ′B ′C ′和△ABC 相似,且面积比为k 2.【证明】 设A (x 1,y 1)、B (x 2,y 2),则A ′(kx 1,ky 1)、B ′(kx 2,ky 2).所以A ′B ′=kx 1-kx 22ky 1-ky 22=|k |x 1-x 22y 1-y 22=|k |AB .同理可得A ′C ′=|k |AC ,B ′C ′=|k |BC , 所以△A ′B ′C ′∽△ABC ,所以∠A =∠A ′,S △A ′B ′C ′=12(|k |AB )·(|k |AC )sin A ′=k 2[12(AB ·AC )sin A ]=k 2S △ABC .7.设P 1、P 2是直线l 上的两点,点P 是l 上不同于P 1、P 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 1P →=λPP 2,称λ为点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设P 1(x 1,y 1)、P 2(x 2,y 2),点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为λ,经过伸缩变换后,点P 1、P 2和P 分别变为P 1′、P 2′和P ′.求证:P 1′、P 2′和P ′三点依然共线,且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等于λ.【证明】 设P (x 0,y 0),由P 1P →=λPP 2→,得(x 0-x 1,y 0-y 1)=λ(x 2-x 0,y 2-y 0),所以⎩⎪⎨⎪⎧x 0=x 1+λx 21+λ,y 0=y 1+λy21+λ.设给定伸缩变换为⎩⎪⎨⎪⎧k 1x =x ′,k 2y =y ′,则有P 1′(k 1x 1,k 2y 1)、P 2′(k 1x 2,k 2y 2)、 P ′(k 1x 1+λx 21+λ,k 2y 1+λy 21+λ).P 1′P ′→=(k 1x 1+λx 21+λ-k 1x 1,k 2y 1+λy 21+λ-k 2y 1)=λ(k 1x 2-x 11+λ,k 2y 2-y 11+λ),P ′P 2′→=(k 1x 2-k 1x 1+λx 21+λ,k 2y 2-k 2y 1+λy 21+λ)=(k 1x 2-x 11+λ,k 2y 2-y 11+λ),所以P 1′P ′→=λP ′P 2′→.所以P 1′、P 2′和P ′三点依然共线,且P ′分有向线段P 1′P 2′所成比等于λ.教师备选8.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1)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2)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2倍;(3)x 轴上的单位长度为y 轴上单位长度的12倍.【解】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x 轴与y 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双曲线x 216-y 29=1的图形如下:(2)如果x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y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双曲线x 216-y29=1的图形如下:(3)如果y 轴上的单位长度保持不变,x 轴上的单位长度缩小为原来的12,双曲线x 216-y29=1的图形如下:选修4-4阶段归纳提升坐标系错误!))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或⎩⎪⎨⎪⎧ρ2=x 2+y 2,tan θ=y x ,当不能直接使用公式时,可通过适当变换,化成能使用的形式.把下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1)M (5,56π);(2)N (2,32π);(3)P (2,54π);(4)Q (2,-π6).【解】 (1)由题意知x =5cos 56π=5×(-32)=-532,y =5sin 56π=5×12=52.所以M 点的直角坐标为(-532,52).(2)x =2cos 32π=2×0=0,y =2sin 32π=2×(-1)=-2.所以N 点的直角坐标为(0,-2). (3)x =2cos 54π=2×(-22)=-2,y =2sin 54π=2×(-22)=- 2. 所以P 点的直角坐标为(-2,-2). (2)x =2cos(-π6)=2×32=3,y =2sin(-π6)=2×(-12)=-1.所以Q 点的直角坐标为Q (3,-1).极坐标的应用主要应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解决问题,注意极坐标系中的ρ和θ的含义.(2012·陕西高考)直线2ρcos θ=1与圆ρ=2cos θ相交的弦长为________.【解析】 直线2ρcos θ=1可化为2x =1,即x =12;圆ρ=2cos θ两边同乘ρ得ρ2=2ρcos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x 2+y 2=2x .将x =12代入x 2+y 2=2x 得y 2=34,∴y =±32. ∴弦长为2×32= 3. 【答案】3伸缩变换变换公式⎩⎪⎨⎪⎧x ′=λxλ>0y ′=μy μ>0其中P (x ,y )为变换前的点,P ′(x ′,y ′)为变换后的点.将圆锥曲线C按伸缩变换公式⎩⎪⎨⎪⎧3x ′=x ,2y ′=y 变换后得到双曲线x ′2-y ′2=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通过伸缩变换后的对应点为P ′(x ′,y ′),由⎩⎪⎨⎪⎧3x ′=x ,2y ′=y得⎩⎪⎨⎪⎧x ′=13x ,y ′=12y ,代入x ′2-y ′2=1得(x3)2-(y2)2=1,即x 29-y 24=1为所求.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极坐标为M (8,-9π5),N (8,11π5),P (-8,4π5),Q (-8,6π5)的四点中,与点A (8,π5)表示同一点的有________个.【答案】 32.已知点P 的直角坐标为(-3,3),其极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23,2π3) 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4sin 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2+(y +2)2=44.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4sin θ和ρcos θ=1相交于点A 、B ,则AB =________. 【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ρ=-4sin θ和ρcos θ=1分别表示圆x 2+(y +2)2=4和直线x =1,作图易知AB =2 3.【答案】 2 3 5.极坐标方程ρ=162-cos θ表示的曲线是______.【答案】 椭圆6.以(1,π)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ρ=-2cos θ7.(2013·北京高考)在极坐标系中,点⎝ ⎛⎭⎪⎫2,π6到直线ρsin θ=2的距离等于________.【解析】 极坐标系中点⎝⎛⎭⎪⎫2,π6对应的直角坐标为(3,1).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 θ=2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故所求距离为1.【答案】 18.已知点M 的柱坐标为(2π3,2π3,2π3),则点M 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球坐标为________.【解析】 设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z ),柱坐标为(ρ,θ,z ),球坐标为(r ,φ,θ),由⎩⎪⎨⎪⎧x =ρcos θ,y =ρsin θ,z =z得⎩⎪⎨⎪⎧x =2π3cos 2π3=-π3,y =2π3sin 2π3=33π,z =2π3,由⎩⎪⎨⎪⎧r =x 2+y 2+z 2,cos φ=z r得⎩⎪⎨⎪⎧ r =22π3,cos φ=22,即⎩⎪⎨⎪⎧r =22π3,φ=π4.所以点M 的直角坐标为(-π3,3π3,2π3),球坐标为(22π3,π4,2π3).【答案】 (-π3,33π,23π) (223π,π4,23π)9.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2cos θ和ρcos θ=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相切10.极坐标方程sin θ=-3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 【答案】 两条直线11.(2013·天津高考)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圆心为C ,点P 的极坐标为⎝⎛⎭⎪⎫4,π3,则|CP |=________.【解析】 由ρ=4cos θ可得x 2+y 2=4x ,即(x -2)2+y 2=4,因此圆心C 的直角坐标为(2,0).又点P 的直角坐标为(2,23),因此|CP |=2 3. 【答案】 2 312.(2012·湖南高考)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1:ρ(2cos θ+sin θ)=1与曲线C 2:ρ=a (a >0)的一个交点在极轴上,则a =________.【解析】 ρ(2cos θ+sin θ)=1,即2ρcos θ+ρsin θ=1对应的普通方程为2x +y -1=0,ρ=a (a >0)对应的普通方程为x 2+y 2=a 2.在2x +y -1=0中,令y =0,得x =22.将(22,0)代入x 2+y 2=a 2得a =22. 【答案】22 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x ′=5x ,y ′=3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2x ′2+8y ′2=1,则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将⎩⎪⎨⎪⎧ x ′=5x y ′=3y 代入2x ′2+8y ′2=1,得: 2·(5x )2+8·(3y )2=1,即50x 2+72y 2=1.【答案】 50x 2+72y 2=114.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ρ=2cos θ,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ρsin θ+7=0,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将ρ=2cos θ化为ρ2=2ρcos θ,即有 x 2+y 2-2x =0,亦即(x -1)2+y 2=1.将ρcos θ-2ρsin θ+7=0化为x -2y +7=0,故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7|1222=855. 【答案】855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π3),曲线C 的方程为ρ=22sin(θ+π4);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 经过点M 和极点.(1)写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求线段AB 的长.【解】 (1)∵直线l 过点M (2,π3)和极点,∴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π3(ρ∈R ). ρ=22sin(θ+π4)即ρ=2(sin θ+cos θ),两边同乘以ρ得ρ2=2(ρsin θ+ρcos 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0.(2)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直线l 过点M 和原点,∴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3x .曲线C 的圆心坐标为(1,1),半径r =2,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3-12,∴AB =3+2.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x ′=2x ,y ′=2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x ′-5)2+(y ′+6)2=1,求曲线C 的方程,并判断其形状.【解】 将⎩⎪⎨⎪⎧ x ′=2x ,y ′=2y代入(x ′-5)2+(y ′+6)2=1, 得(2x -5)2+(2y +6)2=1.化简,得(x -52)2+(y +3)2=14. 该曲线是以(52,-3)为圆心,半径为12的圆. 17.(本小题满分13分)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顶点O ,作两垂直的弦OA 、OB ,求△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解】 取O 为极点,O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将抛物线方程化成极坐标方程,有ρ2sin 2θ=2p ρcos θ,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1,θ),因为OA ⊥OB ,所以A 的极坐标为(ρ2,π2+θ).所以ρ1=2p cos θsin 2θ,ρ2=2p cos π2+θsin 2π2+θ. 所以S △AOB =12OA ·OB =12⎪⎪⎪⎪⎪⎪2p cos θsin 2θ·2p cos π2+θsin 2π2+θ=2p 2|sin θcos θ|=4p 2|sin 2θ|≥4p 2, 当θ=π4时取到等号,因此△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p 2. 18.(本小题满分13分)过曲线ρ=21-3cos θ的右焦点作一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求l 被曲线截得的弦长.【解】 设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B .设A (ρ1,θ),则B (ρ2,π+θ).弦长AB =|ρ1+ρ2|=|21-3cos θ+21-3cos θ|=|21-3cos θ+21+3cos θ|=|41-9cos 2θ| =|41-9cos 26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