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书法的名人名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写书法的名人名言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

清.秦祖永《桐*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

唐.张怀灌《评书*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多墨笨钝。

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

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

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

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

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阳得宜,刚柔互济。

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

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

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

腴则多媚,润则多姿。

清.笪重光《书筏》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

唐.张怀灌《评书*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

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

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

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

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

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

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

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

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

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

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

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多墨笨饨,比并皆然。

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

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

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

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

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

书之六局,以气为主。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

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

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阳二气。

大凡沉着屈郁,*也;奇拔豪达,阳也。

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

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

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

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

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

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

老劲者,肉中带骨也。

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

丝来线去,脉络分明。

《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

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

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

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

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