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念的界定: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是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p24-28教育学的价值)
(1)发展教育理论:通过发展、改造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为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2)解释教育问题:为解析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视角,为科学解决教育问题提供帮助。

(3)改造教育实践为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水平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

(4)提高教师素质:为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改变“教书匠”的形象,成为“教育家”服务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宏观)第二,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中观)
第三,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

(微观)
教育学经的发展历了哪里个主要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思想、著作是怎样的?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期的时间范围
欧洲:公元前5世纪----公元16世纪
我国:公元前6世纪----公元19世纪末
2、萌芽期教育学的特点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或对教育事实的描述,研究问题还不完整,教育学还包含在哲学体系之中,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萌芽期中西方出现的有关教育的著作
西方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毕达哥拉斯:《金言》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中国
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无名氏《中
庸》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乐正克:《学记》
《雄辩术原理》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又名《论演说家的培养》。

《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约公元前328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独立形态阶段的时间范围
公元16世纪----公元19世纪末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著作《大教学论》。

(p17)
3、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特点
教育学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理论体系,出版了许多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教育著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首先提出人类应该有一门学问,名称为教育学。

这是一门教人阅读的学问。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学科名称。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成书于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三)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赫尔巴特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

“现代教育学之父” “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阶段,是因为:
▪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
▪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四)教育学的蓬勃发展阶段
1、蓬勃发展阶段的时间范围: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2、蓬勃发展阶段教育学的特点:教育学研究引入实证方法和实验方法,涌现了多种教育流派
(1)实验教育学(流派):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主要观点:反对强调思辨的教育学,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教育实验三阶段:提假设—定计划—结果运用,教育实验在学校实践中进行定量研究
(2)文化教育学(流派) :代表人物:狄尔泰:《关于普遍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主要观点: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
教育应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育目的是促进“社会的个体化”,用“陶冶”、“唤醒”方法
(3)实用主义教育学(流派) :代表人物: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基本观点:(与传统教育学相比较)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学校即社会,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流派):代表人物:
我国的杨贤江(1895-1931)著有《新教育大纲》(1930年)
苏联的凯洛夫(1893-1978)著有《教育学》(1948年)
基本观点:
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式与
(5)批判教育学(流派):代表人物:
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吉鲁:《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基本观点
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不公平、不公正”性
教育的阶级性
人们已经丧失对教育阶级性的“意识”
崇尚对人类意识的“解放”
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考察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问题
教育起源的学说: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最早的学校教育萌芽——青年之家(原始社会末期)
世界最早的学校教育:奴隶制国家,埃及
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夏朝的“痒,序,校”
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近代教育的变化特点:
(1)教育事务在国家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公共教育事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2)国家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3)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发展。

(4)新型大学纷纷建立,高等教育职能发生变化。

(5)学校教育朝着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现代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

▪(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

▪(5)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6)教育终身化和全民化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四)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大影响作用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二)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三)教育通过传授思想、制造舆论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二)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
(二)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交流
(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新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二)普及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三)科教兴国战略是教育发展的选择
▪社会现代化呼唤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
第三章
发展,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有质的,也有量的。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

具体地说,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遗传素质的作用:
①遗传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②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③遗传素质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的作用: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速度和个别差异。

③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反对环境决定论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主要的导向)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即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限制)
(一)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三)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要抓住“关键期”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四)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五)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六)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者规定。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影响、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一是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二是从长远着眼。

三是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是面向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

五是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第二个特征:素质教育是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三个特征:主体性——面向学生主动发展
第四个特征:内源性——开发培养学生的内在潜能
第五个特征:基础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个特征: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第七个特征:民族性——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
第八个特征:时代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有内在联系。

其关系表现为:
第一,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我国现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二,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个人本位:代表:卢梭、裴斯泰洛齐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
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代表:斯宾塞、凯兴斯坦纳(德国)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第五章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衔接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主体。

教育体制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简称。

它是教育行政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
▪3、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4、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
▪(二)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构成:
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教育制度。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其中五四制和六三制是两种较突出的制度类型。

我国实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我国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我国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我国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第六章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影响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政治身份获得、自治组织建立、政治参与
度、影响力)。

“臭老九”之称,将知识分子的位置排行为第九。

元朝也将知识分子的位置排行为第九。

其排序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郑思肖《心史》)元朝是“马上得天下”的蒙古贵族建立的政权,元朝统治者看不起读书人,把读书人的地位压得极为卑贱,比娼妓还低,仅高于叫花子。

现代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1、良好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
2、精深的专业知识素养(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
3、广博的文化科学素养
4、丰富的教育理论素养与方法
教师劳动的特点:1.主体性和示范性2、复杂性和创造性 3.连续性和广延性4、长期性和间接性 5. 专业性
学生的基本属性
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整的人
2、学生是正在发展中(不成熟)的人
3、学生是有差异(独特性)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职业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专业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

第七章
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1.教学是执行学校传递人类认识成果职能的最集中体现。

(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
2.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与其它途径比):
▪①目的性、规范性;
▪②综合性、系统性(五育);
▪③高效性——占时间、内容份量最多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认识性任务(2)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观)——教育性任务(3)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和能力(四力)——发展性任务
新课改环境下教学过程的本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过程(智力、体力、非智力、能力)和师生交往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互动,师生共同创造生成的过程。

)三者的统一。

▪其中,认识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和核心。

教学过程完全可以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的规律(横向关系)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主导(矛盾的主要方面):组织、控制
♣(2)学生主体(内因):主动性、积极性
♣(3)师与生,教与学相互依存、促进。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即要求教师处理好教材(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关系。

▪1)教学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

▪2)理论广泛联系实际,感性上升为理性知识—注重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进行意义建构。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促进知识掌握
▪(3)洛克的“形式教育派”(强调训练智力)与斯宾塞的“实质教育派”
(强调传授知识)之争
4、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统一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从教学任务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必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

▪(2)教学内容本身蕴含广泛的思想教育因素。

▪(3)教师自身的方法、态度、仪表、思想等具有客观的教育意义——德识才情形整个人都这样那样影响教育着学生。

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的认识,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指导整个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要求。

常用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原则:贯彻要求:
▪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正确性):内容、方法、管理——教学的根本要求。

▪2)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教育性):教材内容,教师言教身教
▪3)统一:寓教于学、教书育人有机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要求:——学懂会用
▪1)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力求把理论讲清讲透;
▪2)根据教学需要和可能,适当联系实际(学生和社会生活)。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贯彻要求:
1)恰当选择直观教具(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录像、幻灯等);
2)重视与讲解相配合(指导观察、提问引导及答疑);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生动讲解、形象描述——形成生动表象)
4、启发性原则:贯彻要求:
1)激发动机、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自得”
3)发扬教学民主(前提)
5、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要求:
1)按学科知识体系的“序”(逻辑和系统性)进行教学——形成知识的网络、层次结构
2)按学生的“序”(认识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系统连贯,循序渐进。

6、巩固性原则:贯彻要求:
▪1)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有效组织复习和练习——巩固的重要手段。

▪3)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和习惯
7、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要求:
▪1)针对学生特点,有区别地教学
▪2)善于发现和培养有才能特长的学生
▪3)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关注和引导,使之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的教法与相应的学生学法的有机统一。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一般教学方法
▪(1)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2)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3)实践性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实习作业法
▪(4)研究性教学方法:发现法、探究法
▪(5)体验性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2、发展专项能力(思维、记忆等)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为主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和评定
一节好课的要求:
教师上好一节课,要遵循教学规律、原则,具体有如下衡量标准:
◆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方法恰当;
⌧教师的语言清晰、准确;
⍓教学结构合理(组织紧凑);
板书有序(设计合理)
7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第八章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用以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其主要
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3、教材
教材或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课程功能: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实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评价: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6、课程管理: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大课程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早期代表人物斯宾塞、核心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人文主义课程论:卢梭的自然主义课程论思想、杜威的课程论、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近代代表人物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