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身在洼地,但在科学家眼中,它心系深空,是一座“天空实验室”。

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天文学家上过太空,但他们却是最了解宇宙的一群人,靠的是什么?
不少人小时候尝试过用曝光的胶片观看日食,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用两个放大镜自制过光学望远镜。

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必备工具。

但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天文学家利用“天眼”开展工作,有点类似移动靶射击运动,需要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

据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介绍,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以便确定观测源的坐标,形成观测列表。

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

如何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简单地说,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

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

第三步是通过编程来分析数据。

外表安静的“天眼”,内心澎湃,每秒最高传输数据38 G。

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

在“天空实验室”里呢?那可不一定。

天文学跟物理学密不可分,大尺度时空结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如黑洞、脉冲星等)都是以广义相对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的。

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

在“天空实验室”里,天文学家除了重复烦琐的观测、验证,都保留一颗期待的心——比如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或是发现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真到了那一天,科学理论又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走进“中国天眼”》,有改动) 材料二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刺穿“光年之外”,能洞悉宇宙“前世”……“中国天眼”开放运行的一年,成果即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说,天文学是个开放的学科,不少“天眼”早期成果都有国际专家参与,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后,外国科学家可以独立或以首席专家身份主导一些研究项目,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也会得到支持,在望远镜时间分配上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据李菂介绍,“天眼”在很多领域具备超强“发现力”: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有望在过去的基础上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这使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

“天眼”研究的领域有意思吗?拿脉冲星来说,它们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相当于1万艘万吨巨轮的质量压缩起来。

那是一个地球上无法想象的、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水滴”的世界。

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

在中外读者对《三体》改编的动画作品更新保持期盼的时候,科幻作家刘慈欣对“中国天眼”同样充满期待:它对人类认识宇宙有重大意义,具备了探寻“地外文明”的条件,“希望能有划时代的发现”。

探寻“地外文明”,用科学家的话说叫“搜寻星际通信信号”,确实是“天眼”的科学目标之一。

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20世纪后半叶,射电天文学方兴未艾,接连涌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四大天文发现。

这些发现看上去高深而遥远,却在某些方面“洞悉”了未来。

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这是建造“天眼”的原动力,也是终极目标。

离原初最近,才可能离未来最近。

从这个意义上说,洞穿未来的“天眼”是人类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利器。

(《中国“天眼”世界共享》,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前者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B.只要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就可以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C.“天眼”获得的海量数据,天文学家一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D.通过“天眼”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是在“天空实验室”里的天文学家的愿望。

项中“只要……就”太过绝对。

原文说的是“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

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可见,要不断修整不断瞄准,确保一直瞄准,而不是“可以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眼”观测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是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

B.“天眼”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望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

C.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天眼”去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D.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这并不能体现“天眼”研究的价值。

项中“这并不能体现‘天眼’研究的价值”错误,根据原文“这些发现看上去高深而遥远,却在
某些方面‘洞悉’了未来。

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可知,并不
是只有天文学上的研究成果才算研究价值,天眼研究的成果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也是其研究价值的体现。

3.下列各项理论或定律,能够在中学物理实验室得到验证的一项是()(3分)
A.平行时空理论
B.宇宙大爆炸
C.机械能守恒定律
D.黑洞理论
项,这个理论还处于假说状态,不但中学物理实验室无法验证,目前也没有任何实验室能验证。

B项,这个理论仍处于理论状态,没有实验室能够验证。

C项,该理论是中学物理“能量守恒”等相关知识章节,可以通过中学物理实验室验证。

D项,该理论可以验证,但目前唯一的黑洞照片是由事件视界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拍摄到的,中学物理实验室无法验证。

4.两则材料论述的都是关于“中国天眼”话题,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中国天眼”工作原理、过程及其意义;材料二侧重于“中国天眼”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可能取得的科学突破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的运行原理,还有“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运行过程,以及“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的意义。

材料二主要侧重于介绍中国天眼对世界的影响,从“成果即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在很多领域具备超强‘发现力’”可见,介绍了“‘中国天眼’已经取得的成就”;从“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探索与研究去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洞穿未来的‘天眼’是人类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利器”等内容可见,介绍了未来可能取得的科学突破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中国天眼”的价值?(6分)
;②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支持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③坚持初心,牢记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的终极目标。

“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可见,必须要有专业人才进行观测、控制和分析数据。

从“天文学是个开放的学科,不少‘天眼’早期成果都有国际专家参与,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后,外国科学家可以独立或以首席专家身份主导一些研究项目,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也会得到支持”可见,要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支持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

从“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这是建造‘天眼’的原动力,也是终极目标。

离原初最近,才可能离未来最近”可见,要坚持初心,牢记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的终极目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马幼渔
张中行[注]
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

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

他是系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

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

马先生虽然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

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

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缺乏敬意。

他早年在日本,也是听过章太炎先生讲学的,因而以太炎先生为引线,关于马先生就有个颇为不好听的评语,是某某人得其(代太炎先生)什么,某某人得其什么,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糊涂。

说糊涂,是近于开玩笑,难免过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

好好先生有可取和不可取的两面,可取的是不伤人,不可取的是不办事。

不办事而能多年充当系主任,这或者正是北京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不过无论如何,他总是系主任,依照帅比将高的惯例,他就不能不出名。

出名还有另外的原因,都是来自家门的。

其一是有几个弟弟,其中两位在学术界相当有名:一位是马叔平(衡),金石学家,写过《石鼓文为秦刻石考》,受到门内汉的赞许,后来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位是马隅卿(廉),有大成就的小说学家。

其二是有一位贤内助。

怎么个贤法,家门之外的人自然不得详知。

其三,就是这位贤内助生了个赫赫有名的女儿,名马珏,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我在校时期,全校学生公推为校花。

校花,闺门待字,其在男学生群里的地位可不言而喻,这且不管;马先生却因此而受到株连,这也不是什么过大的伤害,只是间或,当然是背地里,戏呼为老丈人。

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

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

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里坐坐。

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

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

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碌。

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

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随便举一些。

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马先生面前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

”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又,有一次,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

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

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

”马先生可谓言行一致。

北京大学迁走了,他借贤内助善于理财之助,据说生活没有困难,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出大门。

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

他相信中国最终一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久。

我们每次去,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听到什么好消息吗?”为了安慰老人,我们总是把消息挑选一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报喜不报忧。

——我们确是有个忧,是马先生有个羊角风的病根,几年反复一次,而且,据说一次比一次重,不久之后会不会有意外呢?
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我们有些日子没去,忽然传来消息,马先生得病,很快作古了。

遗憾的是,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

他不能瞑目是可以想见的。

真的胜利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节) 文本二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逝者如斯夫”,知识已成为老生常谈,无可吟味,旋转在心里的常是伤逝之情。

年华远去,一事无成,真不免有烟消火灭的惆怅。

可惜的是并没有消灭净尽,还留有记忆。

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
些模模糊糊的影子。

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

老了,有时也想到三不朽。

可是惭愧,立德,谈何容易;立功,已无投笔从戎的勇气;立言,没有什么值得藏之名山的精思妙意。

或者损之又损,随波逐流?可惜连挤满年轻人的园林街市也无力去凑热闹。

那么,还食息于人间,怎么消磨长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春晚秋,坐在向阳的篱下,同也坐在篱下的老朽们,或年不老而愿意听听旧事的人们,谈谈记忆中的一些影子。

……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

自然,就读者诸君说就未必是这样,因为时间空间都隔得远,他们会感到,作为诗,味道太薄,作为史,分量太轻。

那么,古人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设想有的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替博弈,或者不是毫无用处的吧。

一九八四年四月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小引》,有删节)
(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字仲衡,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叙写对马先生的初步印象,“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师出名门,却得其“糊涂”,欲扬先抑,为后文刻画人物张本。

B.第二段不避其繁,用较多笔墨描写马先生的家人,既对主人公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丰富文本内容,使文章横生摇曳多姿之美。

C.三十年代末,我跟马先生滞留在北京,常常到先生处坐坐,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排解了彼此的寂寞,为进一步了解他提供契机。

D.后来几年中,先生闭门读书,不入朝市,是因为他面对国土沦陷的社会现实,心痛不已;屈辱苟活,无心救国,深感愧怍。

项中“屈辱苟活,无心救国,深感愧怍”错误。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或者正是北京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语言风趣犀利,寄寓褒贬,与《读<伊索寓言>》里的“大胖子都是小心眼儿”有异曲同工之处。

B.金石学,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

《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金石”也是此义。

C.文本一引用了“家祭无忘告乃翁”,《谏太宗十思疏》引用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使文章含蓄典雅,更具抒情性。

D.张中行的“负暄琐话”,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

写近现代北大的旧人旧事,人物个性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如同一部现代的《世说新语》。

项,“语言风趣犀利,寄寓褒贬”错误,本句语言平实直白。

B项,与《劝学》中的“金石”含义不同,《劝学》中的“金石”指金属和石头,比喻坚硬的东西。

C项,“更具抒情性”错误,《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引用”不是“更具抒情性”,是“增强说服力”。

8.文本一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并说明其用意。

(4分)
,前后有变化。

一开始我认为马先生是“好好先生”,庸庸碌碌,深入了解后发现他通达,识大体,先抑后扬,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②马先生“律己很严”,与“以忠恕之道待人”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先生的厚道质朴,有助于全面认识马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

③马先生对人的迁就仅限于礼让,与他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先生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形象。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碌”可知,作者对马先生的认识,前后形成对比,而真正接触后的认识才是对马先生的公允评价。

由“他律己很严”“以忠恕之道待人”可知,这是“对己”与“对人”的对比,律己之严与待人之宽对照,突出马先生的厚道质朴。

由“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

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

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

’”可知,马先生平时迁就礼让,而在原则问题如透题、爱国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从不迁就,突出了马先生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9.《负暄琐话》记录了作者的“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结合文本二,谈一谈文本一的创作特点。

(6分)
,作者是当作诗和史写的。

所谓“史”,即史传品格。

①客观真实地记录下历史事件,再现时代背景,有真实的历史人物。

如文中“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北大迁居昆明”等;②全面的塑造人物形象,如文章既描写了马先生讲课平庸沉闷,又强调他治学上的原则性,不虚美不隐恶。

所谓“诗”,即诗意蕴藉。

①指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为文风韵,有诗意的美。

比如语言上,幽默敦厚,风趣隽永,从修辞、句式、引用等角度分析。

②文章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精神意旨,体现诗意的美。

在与马先生的相处中,作者对先生的感佩、同情、叹惋和思念等情愫充溢于字里行间。

“史”和“诗”的内涵,再从文本一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分析即可。

结合“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也许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可知,文本一有具体的时代作为写作的背景材料,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写作的内容,具备史传文的特征;结合“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糊涂”“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碌”“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可知,文章对传主的记述有贬有褒,符合史传文不虚美不隐恶的特点;结合“师友星散”“‘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可知,本文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学性的美感;结合“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糊涂”“依照帅比将高的惯例,他就不能不出名”“只是间或,当然是背地里,戏呼为老丈人”可知,这些语言幽默风趣,诗意蕴藉;结合“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
师”“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我们确是有个忧,是马先生有个羊角风的病根”“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可知,这些语言蕴含了作者对马先生深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符合“诗”性含蓄蕴藉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

好读书,通《左氏春秋
....》《孙子兵法》。

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
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

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

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
所执。

时异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

得召见。

异曰:“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光武曰“善”。

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

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
身。

”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即开门奉牛酒迎。

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
..。

光武自蓟东南驰,至饶阳无蒌亭。

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

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入道傍空舍,异复进麦饭。

因复度滹沱河,从破王郎,封应侯。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

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从平河北,诸将并劝光武即帝位,异遂与诸将定议
上尊号
..。

时赤眉暴乱三辅,乃遣异讨之。

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与邓禹共攻赤眉。

异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

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

追击,大破之。

异久在外,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

帝使以章示异。

异上书谢曰:“臣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

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

”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何嫌何疑,
而有惧意?”赐以珍宝、衣服、钱帛。

异稽首
..谢曰: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B.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C.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D.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无忘”的宾语是“河北之难”,在其后断开;第二分句,小臣是自谦,做后句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A、D两项;第三分句,“宴见”是固定词组,意思是在皇帝闲暇时被召见,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B.从事,文中指官职,亦称“从事掾”,为汉刺史的佐吏;现代指干某项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