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历十五年》2000字〔通用5篇〕
《万历十五年》2000字〔通用5篇〕
《万历十五年》篇1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日最终读完了。

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我都感到些许惊讶。

一部书只写了一年——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

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明晰的历史脉络一般。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

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

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

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
味,咀嚼,消化。

简直就是在品味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化洞察力。

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开展方向。

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开展。

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化的历史背景。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根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我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

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

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那么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

家是一国,国是一家。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我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谨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

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一样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那么是不平等的。

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谨。

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我也
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

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气氛了。

每个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准那么,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负。

从那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缺乏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

尊上为忠,敬祖为孝。

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那么。

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

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

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

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

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篇2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不过是个引子,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表达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
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

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分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漂浮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来黄仁宇只是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而实际上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表达,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

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别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

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第一章从小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处处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他最终清算了自己坚持原那么的教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利,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具备自主权。

而第二章里继任的首辅申时行那么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共济,小心慎重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可以正常运转,但这种处世态度并不为文官集团承受。

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对抗,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百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

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说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

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仰但无法真正施行。

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表达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

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总而言之,作者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当时的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组织上极为松散,导致国家实力名不副实,而微薄
的薪水也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____,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

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打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____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防止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进也无法推行,小心慎重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防止,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万历十五年》篇3
在过去的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书很多情况下都是带有强烈的意思形态,史学家治史都是带有各种限制,都要躲避统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讳。

例如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也是要避过汉武帝。

黄仁宇先生可以写下如此巨著,以我之见,其实是有时代的推动之功。

何解?黄仁宇先生生于晚清民国时期,但是中晚年却在美国居住,一直从事历史方面的研究,涉猎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并且常年在西方工作与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维的影响,所以,其写下如此一步巨著是有一定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将其
理解为时代的推动性,既是顺应潮流与时代的开展而生。

但是,我们却要认同黄仁宇先生的非凡之间,和创新精神。

《万历十五年》一书运用了全新的分析^p 手段,一种结合数据,理性的方法,通过厚重的,尘封的历史画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严密的描绘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各种人与物,还有那种历史轨迹,这确实开了华人治史之先河,为后人展现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本书中,作者非常智慧与独特地选择起一个时间点——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展开描绘。

正如作者所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假设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无视的时间。

这些事件,外表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本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作者以诙谐的语言,故事般的语气,极为生动的描绘了事件的线索开展,但是每个细节都根据数据与文献的论证,有强烈的说服力。

于本人之间,这书完全没有其他历史书的枯燥无味。

但是其思想确散发着智慧的光辉。

不失为合适大学生的读物之选。

书中的第一个章节:万历皇帝。

一个富有争议的皇帝。

一个饱受历史学家争论的皇帝。

作者在描绘这一关键人物之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读。

万历,是个无奈的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

旁人可能觉得皇帝
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表达出了皇帝的苦恼。

作者在描绘这个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实的皇帝时,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官集团作了深化的嘲讽。

文官官僚体制,是一个稳定的体制,作者提醒了这种体制的极大弊端。

这时,作者抛出了了首辅——张居正,一个智慧的相国,深谙文官群体的行为。

其中作者提到了阴阳之说,深化提醒中国道德治国的严重缺陷和政治的丑陋。

作者对张居正的描绘是较正面的。

张居正是一个托孤大臣,作为皇帝教师,其一边要管好年幼的万历,一边要协调文官集团的利益,使文官集团的运转正常,但是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不可防止又要胸怀百姓,总之,张居正是一个无奈的人物,他最后的下场却道尽了文官集团的畸形。

其次,最有争议的人物,海瑞出场了。

这是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官,作者对其进展了一个深化的描写,分析^p 其处境,复原历史的情形。

海瑞是一个剧烈性格的官员,其这种饱含正义的性格为其他官员所憎恶。

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开展,仅凭胸中的正义,作者再次深化提醒这是行不通的。

但是作为文官集团合性的要求与根底,海瑞尽管与世道各个不入,但是他却很长一段时间受到重用。

者再一次批判了该道德制度的奇怪之处。

相比照于史记,史记更多的是生动的复原事件的本来性质,在语言中透露作者的观点,本书更多从事件与史料出发进展分析^p ,从而理清线索,从小事着手,在读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历史背后的开展规律,正如文中最后所说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

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表达出了皇帝的苦恼。

“帝国的倾倒是尤其历史的必然规律的。

后记:多读书是有好处的,让你可以看到大师的视角,从更客户的角度对待问题,而不是浅薄的哭爹骂娘,还是一句话:历经千年的洗礼,经典,会带给你千百年眼。

《万历十五年》篇4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同体验的。

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对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化啦什么的。

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____中看到的,吴晓波说,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复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辉和美丽,
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

〔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

但是对于激荡____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

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如今急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

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

但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

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

如何去认识历史,怎么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如今也还不知道,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可以啊。

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有趣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

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后来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化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

读历史确实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仍然做不了。

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化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话总结的原因。

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

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

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

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

他们最大的差异不在才能上,在为人之道上。

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照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

我想比照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

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可以
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况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

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

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浅薄之言,但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化的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时机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篇5
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黄仁宇开篇即说道"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既然如此,作者又是为何执意将此年份用作书名?作者指出,该年份发生的一些不为史学家注意的小事,虽是"末端小节",但本质上确是"前事之节症、后事之机缘,期间因果,恰为历史之节点"。

从这些小事上,也许更能看清楚历史的真面目,复原一个本来的神宗,和神宗统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开篇即为读者介绍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庆节封赏、见宾阅军等等活动都是由皇帝亲为,并按照严苛的礼仪行事。

皇帝贵为天子,即为天命所选之人,是全
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也是全国臣民行动的指南。

因此,皇帝的许多行动也带有象征性,不可过分随性,以乱礼法。

事实上,作为庞大的帝国,要想井而有序地运行,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文人官僚阶层都明白,仅依严刑峻法是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

有效的统治必须以"礼"治人,儒家的礼教已实行千年,"礼"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贯彻并非强大行政力量的强迫,也不是严酷惩罚性后果的威慑,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实行和"上行下效"的学习、模拟。

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人物即是皇帝,这位天选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亲"地践行礼教标准,再由文官记录并撰文,传颂天下以为范。

尽管皇帝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有至上权利,但皇帝在维持统治的礼教面前也是____为力的。

文中以早朝为例,从朱元璋时起就确立的早朝制度意在催促皇帝主动理解国情,行使权利。

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后,早朝制度逐渐成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这种百官受累、皇帝厌倦的制度却又不得不实行,原因即在"礼"。

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仅百官要遵守,当朝皇帝也不能防止,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训。

弘治皇帝因宫中失火彻夜未眠,精神恍惚之余用央求的语气要求免朝一日,经过大学士们的商议才同意辍朝一日,足见皇帝为"礼"所累。

假设皇帝有不符合礼教之态,整个文官集
团,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员会群起而攻之,进而矫正,以复规矩,到达合"礼"。

十七岁的万历皇帝因一场纵酒狂欢、恣意而为的游园闹剧被认为是有失礼教,皇太后自责督育缺乏,众百官齐奏何为之过,甚至皇太后以废失德之君以立新主为要挟迫使万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处处受张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恣意妄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礼"的规制。

但在其成年后,张居正去世时,神宗尽管已经大权在握,却绝望地发现纵使再无喋喋不休的张严师和皇太后,他仍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获得打破"礼"的自由,这一点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时。

"立长不立幼"的固化观念使得整个文官阶层不惧严刑、前赴后继地反对神宗,使得他连立皇子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不守祖训即是违犯礼教,而不守礼教将会被推向道德的反对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那么就必须被文官集团牵着走。

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成为礼教的象征,而在强大的礼教面前,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得不屈从,成为礼教的代言人。

皇帝从礼教中受益,统治全国,同时也为礼教所虏,成为礼教的代言人。

没有礼教,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而没有皇帝,礼教就不可能有效地施行。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皇帝
逐步沦为统治帝国的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文官集团可以尽享鱼肉百姓之乐,而免受严苛礼教之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