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理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①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故人西辞的“辞”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部,余下的部分是()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2)解释词语:
辞: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
(3)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
__________ ;故人的去向:________ ;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4)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
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2. 根据古诗完成练习。
(1)( )朝有位诗人( )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 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
(2)《村居》描写了一幅( )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 )的画面。
(3)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象?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
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____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古诗,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它描写了
_________(什么时候)柳树生机勃勃的样子。
[2]我知道柳条的颜色是_________的,我从诗中的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
[3]柳条的数量多,形状美,诗中把柳树的枝条比作漂亮的绿丝带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4.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被子的大地
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
垫两个枕头在脑袋底下,
一件件玩具都在我身旁,
叫我整天都快活,乐哈哈。
有时候,用一个钟头的光景,
我瞧着铅制的兵丁行军,
他们穿着不同的军服,
操练在被褥(rù)铺成的山林。
有时候,我让我的舰队
在床单的海洋上破浪行驶,
要不,把树木和房屋搬开,
在床上筑起一座座城市。
我是个伟大的严肃的巨灵,
在枕头叠成的山上坐镇,
凝(níng)视着面前的山谷和平原,
做有趣的被子大地的主人。
(1)照样子,写一写。
例:件一件件一件件玩具
座
(2)文中的“山林”是指,“海洋”是指。
①床单②枕头③被褥
(3)“我”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
A.乐观、快乐
B.爱做梦
5. 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6. 同步阅读。
十二月蔬菜歌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紫盈盈,八月辣椒满树红。
九月南瓜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1]这首儿歌一共写了(_____)个月的蔬菜。
[2]读一读,连一连。
五月蒜苗雨后生
腊月韭菜大街卖
十月黄瓜正泛青
三月竹笋上秤称
四月萝卜长得旺
[3]根据儿歌填一填。
七月,茄子是(_____)色的。
八月,辣椒是(_____)色的。
[4]“冬月”指的是(_____)月,“腊月”指的是(_____)月。
[5]“冬月白菜家家有”的意思是()。
A. 冬月一到,家家户户开始贮存过冬的白菜
B. 冬月一到,家家户户开始种白菜
C. 白菜只有到冬月的时候才有
[6]你还知道什么月份的哪些蔬菜?仿照儿歌,再编两句。
(1)____月____________
(2)____月_______________
7. 古诗阅读。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得“有声有色”。
诗中表示“声音”的词是__________,表示“色彩”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我还能默写出他的另一首《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填空。
1、《小儿垂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可以看出这钓鱼的小孩很顽皮、活泼。
2、路人借问,小孩没有应答,却远远地向他招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
(用诗句填),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小溪说:
冒着蒙蒙的细雨。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抱着迷路的孩子,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1]根据字形,结合语境猜测“泥泞”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诗中加点的“他”是指____________。
[3]通过文段中画线的词语,我们可以想象到()
A.雨水多,走路的脚步重。
B.抱着孩子行走不易,突显雷锋的爱心。
10.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
日照生紫烟,遥看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庐”字用部首查字,查(________)部,除部首再查(_______)画。
[3]“三千尺”是指()
A.虚数,指瀑布很高
B.指瀑布有三千尺那么长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A.排比
B.拟人
C.夸张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风
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chàn)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我发现这首诗很有特点,那就是每节的前两行。
(2)作者是怎样写风来了的?请你画上“”。
(3)你怎么知道风来了?请你仿照诗歌写一节。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我们知道风来了。
12. 阅读古诗,并完成练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碧,映日。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是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也是他写的。
[3]古诗写的是诗人_______(A.早晨 B.傍晚)送别友人看到的美景,从“________”字可以看出来。
[4]古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看到_______月________(地点)美景的感受,认为这里的风光不同一般。
[5]读完古诗的后两句,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结合图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练习。
秋天到
八月秋天到,
天转凉,风变爽,
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
鱼虾肥瓜果香,
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
枫叶红,菊花黄,
大雁排成行。
[1]仿照例子填一填。
例:瓜果香枫叶红菊花黄
(_________)香(_________)红(_________)黄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八月田野翻金浪
九月蟋蟀把歌唱
十月大雁排成行
[3]秋天到了,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快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会读,我会做。
过端午,,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鹊桥。
[1]选一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来乞巧②赛龙舟
[2]从文中我知道与端午节相关的一种美食是________,与乞巧节相关的民间传说是“_________”。
[3]我知道,我会选。
(填序号)
农历________是端午节,________是乞巧节。
七月初七②五月初五
15. 默写《咏柳》后回答问题。
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诗中有两个字意思相同,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朝的
________。
诗句中的“绿丝绦”指的___是作者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柳叶,自向自答,想象丰富。
赞美了___________。
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
[4]“似”字有两个读音,在本诗中读_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_,可以组词______。
[5]这首诗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