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马工程_教材体系建设的又一力作_世界现代史_评介_王宏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3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Mar.,2014第34卷第2期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34No.2
收稿日期:2013-11-28
作者简介:王宏谋(1976-),男,甘肃灵台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硕士。

《世界现代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之一。

2013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

教材出版后,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于2013年8月5日~8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示范培训班。

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一线教师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教材编写组的首席专家于沛、胡德坤、李世安、徐蓝和主要成员黄民兴等就教材的编写思路和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了讲解和说明。

该教材是一部历时四年之久,集各家之长,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编写的重点教材。


《世界现代史》是“马工程”实施以来在历史学教材体系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马工程”是十六大以来实施的一项人文社科类重大研究和建设工程,2004年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重新编译和出版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开展了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加强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研究;启动了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凝聚和壮大了“马工程”研究和建设队伍。

在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分批出版了人文社会类教材多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7年初版,2013年最新修订),《史学概论》(2010年)《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世界现代史》(2013年)等是历史学学科方向已出版的重点教材。

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已作为高等院校非历史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公共课的指定教
材,几经修改,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世界现代史作为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世界通史的重要构成部分,该教材的出版对于构建高等院校历史学教材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世界现代史》教材的编写,将世界现代史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的特色。

近年来,世界史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世界史由原来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世界史研究成果的转化也尝试走大众化的道路。

2006年年底,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放的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介绍了近500年来世界范围内9个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兴衰荣辱历程。

纪录片在国内外媒体引起强烈反响,盛况空前。

这是电视媒体人和历史研究者合作的成功范例。

之后,由众多历史学者参与拍摄的百集历史纪录片《世界历史》又是一次将历史知识通过电视媒介引向普通民众的努力,体现了学术研究大众化的方向。

《世界现代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作为主线,突出十月革命在世界现代史中的作用,强调中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这与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世界现代史》充分借鉴已有教材的编纂体系,强调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注重对世界历史的整体研究。

世界现代史实际上就是20世纪世界史。

对于
“马工程”教材体系建设的又一力作
——《世界现代史》评介
王宏谋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中图分类号:G256.4:K1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1-1351(2014)02-0127-02
127
世界现代史的划分,目前采用的教材多以意识形态、整体史观和文明进程为主要划分标准。

以此为标准出版的教材林林总总有几十种。

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版的世界现代史教材,多注重意识形态,往往以“十月革命”为起点,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和发展。

199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吴于廑、齐世荣先生主编的
6卷本《世界史》(其中近代史编,1992年出版,2001年修订)。

该套丛书在整体史观的指导下,将世界现代的起点定在20世纪初,认为“世界现代史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历史”。

这套书自出版至今,仍是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首选用书。

“整体史观”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

21世纪初,同样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编写的《世界通史教程》(第三版,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仍然“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坚持“世界现代史也就是一部20世纪全史”。

何顺果先生的《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原名《人类文明的进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不是从形态演变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历史,而是从文明演变的角度来观察,因此本书将注重构成文明的四大因素,即经济条件、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用以补充以往通史教材的不足。

”这几种教材也是有代表性的世界现代史教材。

《世界现代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不是对以往任何一种教材的否定,而是充分继承学术界已出版教材的成果,注重历史的整体发展。


《世界现代史》在内容安排上,强调通史意识,兼顾世界史、区域史和中国史的关系。

《世界现代史》坚持通史意识,不受时间断代的限制,注重历史的连续发展,特别重视交替时段的历史特征。

20世纪初是一个多元交替的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类的全球融合;垄断组织加剧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广大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和斗争指明了方向。

这些鲜明的特征不是在一个时间点和一个固定的区域发生的。

因此,编写现代史必须树立通史意识,不能一味强调单一事件的作用或停留在固定的时间段上,因为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有因果关系的。

若不了解原因或背景,单纯分析独立的事件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得出科学的结论。

《世界现代史》强调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对印度、土耳其、埃及、墨西哥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独立后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简化了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描述,重点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大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对冷战的结束、苏东剧变等以往较为敏感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特别是苏东剧变的教训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分析,对于当下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怎样在世界现代史中体现中国的作用?该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描述和评价。

比如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以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为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撰写世界史不能忽视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

《世界现代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和主要编纂人员均是国内世界史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

教材的编写集各家之长,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又充分吸收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要使新出版的教材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方面要强调教材的统一使用,另一方面要在坚持基本历史观点的前提下鼓励讲授方法的多元化。

总之,中国史学工作者撰写世界现代史,应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既是客观的,也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世界现代史》正是这一理念的充分体现。

〔责任编辑马纲〕
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