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思考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一、我是谁?(如何认识自我,是哲学永恒命题。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关链接:比如“大学生”是我们被社会承认的合法身份,但是它未必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出发点。

或许出身的南北、城乡、贫富、素质、才艺实际成为我们自我意识的出发点。

你以为,认同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又促使我们不忘根本?二、孤独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合。

社会经过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发展等阶段。

没有社会性的人只是生理意义的存在。

)相关链接:人类都希望生活在“自己人”的熟悉圈子,这被称为“乐群性”但是现代社会却处处要我们生活在陌生人的圈子里,现代城市生活常常淡化了邻里、同事关系,打断了给温情脉脉的人际交往代之以法权和功利的界限,你以为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你希望采取什么样的处世态度?三、人的本性就是爱,为爱而活着才是尽性和尽善。

(孔子说:仁者,爱人。

人者,仁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圣经》说:爱世人,包括你的仇敌。

)相关链接:我们活在世界上全凭“意义”支撑,否则就成为行尸走肉。

但是若仔细分析这“意义”多来自别人的评价、期望、理解。

所以“爱”是积淀于人心理深处的同情心。

将这种心情的发挥、宣泄我们也叫“尽性”。

尽兴地做事、学习我们才愉快、幸福。

但是世事并非如意,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尽兴地活着。

或许有无爱的学习、无爱的工作、无爱的人际关系,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四、人的命运,只有靠自己来选择、靠自己来塑造。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不得不选择自己的人生,自由因此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命运。

)相关链接: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奋斗精神!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都不相同,所以尽管我也奋斗但收获却未必得到同等收获,未必得到到世人的客观评价。

这样萨特说的,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命运,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否公允?或者我们需要的是自我评价,而不是世人的议论?五、请结合以上四个命题(认识自我、超越孤独、爱之本性、自己选择命运)写出论题:1、我的家族史(从自己所能知道的先辈开始,写出他们的命运、自我意识,以及家族的生活哲学)2、我的心灵史(从自己童年的心灵初萌,到自己的性格、情感、智力养成,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展望,对社会与自己关系的感受以及总体的自我评价。

《马原》复习思考题文档.doc

《马原》复习思考题文档.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对它的理解?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來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冃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如果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如果从狭义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从广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而且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屮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木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证的屮心环节,它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进程、条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归宿点和落脚点。

2、马克思主义的木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对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而H如实深刻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口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原思考题

马原思考题

马原思考题一、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二、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如何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作用?五、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重要性六、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七、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八、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九、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十、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直观的错误在何处?十一、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掌握这唯一标准有何实际意义?一、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概括的说就是以下三个观点:世界是统一的;其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而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性、永恒变动性中的一种。

首先,这里所说的物质,并不是人们平时所理解的物质,它是一个哲学概念。

列宁在恩格斯对物质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对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世界是统一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世界是有着共同本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在辨证唯物主义看来,世界除了以不同形态存在的运动着的物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它指明了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不是意识,从而坚持了物质是第一性的存在,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划分了界限。

世界物质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在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中,虽然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某种形态,但是它们的形而上学性却把世界理解为机械的世界,忽略了世界是会变化的这一事实。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辩证的统一。

马原思考题

马原思考题

原理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佩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法国),博利叶(法国),欧文(英国)2.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特征定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发现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特征:①实践性②科学性③革命性④(阶级性)3.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原因: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我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4.物质定义及意义。

(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大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

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观念是一种人对外界事物形成的意识,它的存在基础是外界事物,是由外界事物和人脑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一切观念的东西都是物质在头脑的反映和随之进行的改造。

6.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可以改变规律?不是,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①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②规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马原思考题(附答案完整版)

马原思考题(附答案完整版)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015年修订版p10)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正因为无产阶级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2015年修订版p13)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久不衰,永葆青春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马原课课后思考题 2023

马原课课后思考题 2023

马原知识答题一、单选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单选题]*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单选题]*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单选题]*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单选题]*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单选题]*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单选题]*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单选题]*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单选题]*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单选题]*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单选题]*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免费阅读】马原思考题及详细答案

【免费阅读】马原思考题及详细答案

1.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的?(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4.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5.怎样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阶级性和实践性是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期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理论的真正阐述者。

(完整版)马原思考题题

(完整版)马原思考题题

马原思考题1.请问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什么要认清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举例说明你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答: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②首先,我国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

今天人民需求的层次和品位已大大提高,不再是简单的温饱需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二者所表述内涵大不相同,前者强调的是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后者强调的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人民需求更高、更广泛的特点。

2.如何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看待西南交通大学发展目标中“承交通天下国家梦,创中国特色双一流”与“世界一流”的关系?答:3.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底线思维,就是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消极懈怠、墨守成规。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亟须各级领导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但是,少数领导干部却为官不为、消极懈怠,还狡辩说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

实际上,这是对底线思维的极大误解。

底线思维是一种担当思维。

底线思维要求讲纪律、守规矩,为人做事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但坚持底线思维,不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而是强调做工作要有预案、对险情要有准备,进而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积极主动工作。

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最硬的底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1.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特征,回答关于世界的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对立的观点或看法。

特征: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回答了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回答了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形成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观念。

回答了世界时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含义、内容、理论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而提出来的。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了一派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也是不同哲学派别进行斗争的焦点。

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3.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概念内容、存在形态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原复习思考题 (答案)

马原复习思考题 (答案)

一、辨析题1、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埋葬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吸收资产阶级分子或私营企业主入马克思主义政党,将改变党的性质。

P216答: 错误。

无产阶级政党是开放的,只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价值观,均可以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更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反而可以使党吸收民族先进思想进而壮大自身的力量。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是由自然和人组成的。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和人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活动可以归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两者的关系问题即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研究和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P24、253、如果意识或精神没有独立性,精神文明便无法传承。

答: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不是消极地被社会存在决定的,它作为不同于社会存在的特殊领域,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奠定了哲学基础,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这一哲学观点为我们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或者那些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原思考题

马原思考题

1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哲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具体科学的综合,哲学思考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关于世界本原和物质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 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可知论、不可知论A、一元论指的是世界是由“物质”或“意识”其中一个所决定的,B、二元论指的是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共同决定的。

C、可知论指承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和能力。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D、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是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何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物质对意识具有根源性、决定性,又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别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因此意识是物质依赖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意识的认识上区别于形形色色的旧哲学。

4 如何理解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 (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4)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1)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1)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3)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5)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6)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绪论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通过经典作家的阐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1)从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在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产生,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他的创立是时代的需要。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或者那些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完整版)马原思考题题

(完整版)马原思考题题

马原思虑题1.请问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何要认清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举例说明你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答: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趋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趋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会协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掌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②第一,我国矛盾已经由“人民日趋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成“人民日趋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 。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稳固解决了十几亿人的饱暖问题,整体上实现小康。

今日人民需求的层次和品位已大大提升,不再是简单的饱暖需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两者所表述内涵大不同样,前者重申的是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后者重申的是全方向、多层次、立体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民主、法治、公正、正义、安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反响了现阶段人民需求更高、更广泛的特点。

2.如何用矛盾的广泛性与特别性辩证关系原理,来对待西南交通大学发展目标中“承交通天下国家梦,创中国特点双一流”与“ 世界一流”的关系?答:3.有的领导干部以为:“底线思想,就是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 ,在工作上不思进步、悲观懒惰、抱残守缺。

这类看法对吗?为何?答:这类看法是错误的。

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任务深重,亟须各级领导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辟进步、做事创业。

但是,少量领导干部却为官不为、悲观懒惰,还狡辩论这是“坚持底线思想,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 。

实质上,这是对底线思想的极大误会。

底线思想是一种担当思想。

底线思想要求讲纪律、守规矩,为人做事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但坚持底线思想,不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而是重申做工作要有方案、对险情要有准备,从而遇事不慌、临危不乱,踊跃主动工作。

比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证 5000 多万农村贫穷人口所有脱贫是最硬的底线。

马原思考题整理

马原思考题整理

马原思考题整理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这一原理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的意义。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5、如何把握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系,并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6、哲学的基本问题、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7、为什么说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9、.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意义。

1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意义。

14、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有什么现实意义?
16、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

17、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8、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含义及区分二者的依据和意义。

19、简述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0、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2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马原思考题整理

马原思考题整理

马原思考题整理马原思考题整理一二章为重点序1、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作出了哪两个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什么?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5、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是什么?(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1、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什么?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什么?根本属性:运动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4、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实践6、什么是意识?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不仅是自认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是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版)绪论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1题思考题
第一专题
1、如何在整体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二专题
3、如何理解世界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
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5、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第三题
6、如何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
7、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8、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四题
9、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
10、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1、怎样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的基本规律?
第五题
12、如何理解真理及其品格?
1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题
14、依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理论,应当如何认识社会的科学发展?
15、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6、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7、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第七题
18、如何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历史创造活动的辩证关系?
19、如何理解社会发展合力理论?怎样认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九题
20、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1、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22、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第十专题
23、如何理解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第十一专题
2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任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跟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二因素是指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什么是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购买了劳动力商品后,由劳动力商品的剩余劳动来创造剩余价值时,才被称为资本。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发生价值增值;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有一定量的剩余,即剩余价值。

这说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所以说,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从资本的本质上来说的。

资本的一般性是指它通过物而体现的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资本的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它的服务对象、占有者、生产目的和体现的生产关系等具有不同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服务对象是资本家,是少数人,生产的
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辩证的、历史的方法。

资本主义制度中会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但是,我们同时还要认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过来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但是它也起到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