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古诗教学飞翔的翅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
古诗教学飞翔的翅膀
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张莉
330002
多媒体,古诗教学飞翔的翅膀
张莉
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内容提要: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突飞猛进,为古诗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1.画面展示意境法。

2.音乐感受意境法。

二、字斟句酌,体味语言美
三、感情吟诵,体会情感美。

四、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五、查找资料,延伸平台美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

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多媒体
正文:
在中国古代蔚为大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代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

但2002年3月4日的《都市快报》第一版却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某业余学校开设“古诗文诵读班”,却因只招到一名学生而只得停办。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开设的奥数班、英语班却班班火爆。

三千年前,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可“古调虽好空自爱,今人无心多不弹。

”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一直感觉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突飞猛进,为古诗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

”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作品”,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

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

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画面展示意境法。

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现动态的画面,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开启其心智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春晓》一诗的教学中,开课伊始,师动情地说:“同学们,春天已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

睁开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的交响乐,为学生奠定了学习古诗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2.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

乐曲本身就是一首流动的诗,而古诗有不少本身也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

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
精妙。

《春晓》描写了诗人孟浩然昨夜听到的各种声音,表达了对春天风光的喜爱和对春天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的惋惜之情,读了之后感觉如同一幅生活小景。

如何让学生能与诗人产生共鸣,受到陶冶呢?采用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的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眠欲晓的风声、雨声、鸟鸣声。

“处处闻啼鸟”是听觉形象,播放一段春天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学生顿时浮想联翩,感觉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春天,欢快的春天里,到处是百鸟欢腾的景象,由心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爱春之情。

一段“嘀嗒、嘀嗒”的春雨声正如永不停歇的钟声,不仅回响在学生的耳边,也敲打在学生的心中,学生很容易就能产生时间不等人的感受。

“花落知多少”,虽然未闻花落之声,但藉声示形,滋生视觉形象,学生由风雨联想到落花纷纷的场景,体会到了诗人惜春之情。

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使学生渐渐进入“感受春天,欣赏春天,赞美春天,留住春天”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

二、字斟句酌,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

而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翠,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三、感情吟诵,体会情感美。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这句话,对情感在创作时和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得可谓精辟,古诗对仗工整,读起来铿锵有力,古代人多用来吟唱。

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听起来悦耳,扣人心弦,从而产生了音乐美。

学生在读通了文句、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再反复吟读,细心体味诗的平仄、声韵、节奏,往往会有一种情感的涌动。

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点拨渲染,再现特定氛围,激起学生真情流露,朗读时就自然有所感悟、有声有色了。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

紧接着教师再播放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

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

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

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

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在学《游子吟》一诗时,师说: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用爱心教会我们吃饭,走路,做人……母亲的爱是伟大崇高的,朴实无私的,你们可知道唐朝诗人孟郊也有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吗?后观看课件,配乐播放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会怎样为儿子准备行装呢?学生仔细观察课件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有了以下一番所得。

生1:
我仿佛看见在微弱的灯光下,孟郊的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不时地用手理了理额前的白发,她想:这次郊儿出远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要把衣服缝结实些。

生2:母亲密密地缝着,也许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吧,只见她眯起眼睛看那针脚,她心里想:明天郊儿要出远门了,我要把衣服缝牢固些。

生3:在微弱的烛光下,孟郊的母亲深情地缝着,也许她缝了很久,太累了,瞧,她不时地放下针线,揉揉眼睛,再用拳头捶捶自己的后背,她对身旁读书的孟郊说:“郊儿呀!出门在外,你要学会照顾自己。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需要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

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学生从中发现爱,并积极地表达爱,于是“情”与“诗”就接触了,就对话了。

五、搜集资料,延伸平台美
在教学古诗前,就布置上网内容、要求,在网页中寻找有关信息,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不仅有文字信息,还有图片、图像信息,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说教更有效。

让学生在网络中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以及个性特点,自主选择收集信息。

学生在学前便在网络的引导下,对作者的生活、创作背景进行详实地了解,在课堂上能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因缺乏共鸣而再感到“乏不堪言”,学习也不会“枯燥无味”了。

在不断的查询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就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此及彼,慢慢地把这股激情
拓展到其他古诗的学习上,真正达到“学海无涯”的境界。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多媒体为古诗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

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