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早发⽩帝城》是李⽩的⼀⾸作品。
该诗画⾯明丽,语⽂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帝城到江陵的⼀路春⾊,表达了诗⼈喜悦欢快的⼼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早发⽩帝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早发⽩帝城》知识点
原⽂:
朝辞⽩帝彩云间,千⾥江陵⼀⽇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已过万重⼭。
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处看,可以看见⽩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绚丽!千⾥之遥的江陵,⼀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边时,轻快的⼩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峦。
注释:
发:启程。
⽩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帝⼭上。
杨齐贤注:“⽩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鱼复,有⽩龙出井中,⾃以承汉⼟运,故称⽩帝,改鱼复为⽩帝城。
”王琦注:“⽩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之云也。
”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帝城在⽩帝⼭上,地势⾼耸,从⼭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云间。
⽩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帝⼭,⼭上有⽩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作“尽”。
轻⾈已过:⼀作“须臾过却”。
万重⼭:层层叠叠的⼭,形容有许多。
【篇⼆】⼩学三年级语⽂《早发⽩帝城》教案
教学⽬标
1、学会五个⽣字,正确读写“⽩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的⼼境,激发学⽣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好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课前查阅与这⾸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法,课件展⽰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⑵理解诗意
⑶想象意境
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学习⽅法学习⼀⾸唐代诗仙李⽩的《早发⽩帝城》。
⼆、学⽣利⽤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诗的题⽬《早发⽩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
发:出发。
⽩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帝⼭上,位于长江三峡⼀带。
城居⾼⼭,地势险要。
(课件展⽰地图)
四、指导⾃学
课件展⽰⾃学要求:
1、⾃学⽣字词,⾃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怎样的⼼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通过查阅⼯具书,尝试⾃⼰解决问题。
五、⼩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课前查阅的资料⼀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当时的⼼情。
六、汇报⾃学情况
1、指名学⽣⽤⾃⼰最喜欢的⽅式汇报朗读。
2、这⾸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从哪⾥出发、要到哪⾥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法的运⽤。
4、这两⾏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帝城,千⾥迢迢的江陵⼀天就可以到了。
)
5、指导朗读⼀⼆⾏诗。
6、你对后两⾏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诗表现了⾏船之快,我们应该⽤怎样的语⽓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试读。
七、体会诗⼈⼼情及诗歌意境
1、利⽤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会觉得船⾏得特别快?(顺⽔⾏⾈;作者愉快的⼼理使然。
)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在第⼀句就写道“朝辞⽩帝彩云间”。
为什么诗⼈说⽩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作者⼼情⾼兴。
)
3、展开想象:诗⼈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顺流⽽下,⾏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时,那种欣喜的样⼦吗?学⽣⾃由描述。
4、让我们⼀起来感受诗⼈喜悦的⼼情吧!课件播放⾳乐,学⽣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刚才⽼师发现这⾸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
下⾯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家听听。
⽼师也想当场背⼀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起来,⾏吗?
⼋、总结
这⾸诗通过对⾏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的描绘,表达了诗⼈重获⾃由后轻松喜悦的⼼情。
整⾸诗⽓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两⾸李⽩的诗读⼀读、背⼀背。
【篇三】⼩学三年级语⽂《早发⽩帝城》教学反思
唐诗《早发⽩帝城》是李⽩的⼀⾸作品。
该诗画⾯明丽,语⽂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帝城到江陵的⼀路春⾊,表达了诗⼈喜悦欢快的⼼情。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有效阅读,升腾情感,并能举⼀反三呢?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的学习基础,我尝试变“教案”为“学案”的教学思路,从学⽣求知发展的⾓度出发,我这样处理这⼀课的教学。
⼀、得法
学习贵在得法。
在古诗教学中,让学⽣掌握好预习之法,如读通诗⽂、通晓诗意之法等。
这些⽅法的获得,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点滴渗透,如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师的开放意识等。
只有这样,学⽣⾃学古诗的能⼒才能循序渐进,学⽣阅读的⾃信⼼会⽇益增强,积累量会⽇渐丰厚。
⼆、⼊境
每⼀⾸诗都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诗⼈的⼼境。
要真正理解⼀⾸诗,就应设法使学⽣⼊境,让学⽣和时代对话,和作者对话,达到语⽂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教师、⽂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只有这样,学⽣才能把古诗读得更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和熏陶。
在《早发⽩帝城》的教学中,重难点是体会诗⼈喜悦兴奋的⼼情,需要加强朗读指导。
我们不妨在学⽣通晓诗意后,指导朗读前交代诗⼈的写作背景,使其成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
重要⼀环,为朗读教学酝酿情感。
三、悟情
只有调动情感因素,语⽂才能学得活,学得灵。
闪烁着⼈⽂光彩的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若⼀味咀嚼⽣硬冰冷的词句,机械反复地背诵词解句意,那么学⽣的学习便如同“嚼蜡”。
⼀旦开启情感的闸门,学⽣的激情便会喷涌⽽出,对于古诗教学来说,诵读的环节也就有声有⾊,声情并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