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全册练习题
第一章认识区域.................................................................................................................... - 1 - 一区域及其类型.......................................................................................................... - 1 - 二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 10 - 三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19 - 第一章综合测验............................................................................................................ - 29 - 第二章区域发展.................................................................................................................. - 40 - 一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 40 - 二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 49 - 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59 - 四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 71 - 第二章综合测验............................................................................................................ - 81 - 第三章区域合作.................................................................................................................. - 92 - 一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92 -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01 - 三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 109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 117 - 第三章章末测验.......................................................................................................... - 123 -
第一章认识区域
一区域及其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读福建省方言分布图,回答1、2题。
1.方言的形成体现了区域的特征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2.福建省方言种类繁多,彼此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福建省文化发达,语言发展较快,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
②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交往
③福建省经济比较发达,需要多种语言交流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1选B,2选A。
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福建省方言种类多样,有闽南区、闽北区等多样的方言类型,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征。
第2题,福建地区多山脉丘陵,人口的区域流动相对困难,各地区之间相对独立,语言接触偏少,于是就形成了许多方言可以相对独立发展的较好的环境;同时由于福建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①②正确。
区域的空间尺度就是区域的层级高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能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②
4.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和其对应的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解析】3选D,4选C。
第3题,因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故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③、②。
第4题,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三者是并列的;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三者是包含关系;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是并列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在塔里木盆地内部;中温带—干旱地区是气候划分区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划分区域,之间没有关系。
【知识拓展】区域的几个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020·临沂高二检测)下图是以元代马致远的著名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作的画卷,据此完成5、6题。
5.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东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平原
D.宁夏平原
6.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B.该区域的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
C.该区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和玉米
D.该区域的农作物一年两到三熟
【解析】5选C,6选D。
第5题,“小桥流水人家”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景观,故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长江三角洲平原。
第6题,该区域属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区域边界是过渡性的;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到三熟。
【补偿训练】
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农牧界线演变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农牧界线( )
A.相当于草原和荒漠分界线
B.各自是一条明确的界线
C.古长城位置与之关系密切
D.生态环境好,自然灾害少
(2)农牧界线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干
B.牧区养殖规模扩大
C.农耕区粮食压力加大
D.西北地区人口减少
【解析】(1)选C,(2)选C。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农牧界线并不是草原和荒漠分界线;农牧界线并不是一条明确的界线;界线变动范围与古长城接近,故该界线变动显示古长城位置与之关系密切;农牧界线的变动说明界线附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第(2)题,农牧界线
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界线附近人口增多,粮食需求增加,农耕区粮食压力加大,农耕区向牧区扩展所致;气候并没有明显变干,界线不断向西北方向演变,牧区养殖规模可能会缩小;随着社会发展,西北地区人口增多。
(2020·汕头高二检测)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7、8题。
7.图中 ( )
A.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C.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8.从a到d ( )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解析】7选C,8选D。
第7题,根据区域基本特征,图中各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内部特征不完全一致;各区域之间有差异性,分布范围差异明显,分布范围大小不同;各区域是根据气候这个单一指标划分的;图示各区域是自然区域,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第8题,从a到d纬度越来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从a到d纬度越来越低,气候变热,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和经济发达程度有关,与纬度关系不大;从a到d纬度越来越低,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便于通风散热。
【补偿训练】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B.积温的多少
C.年降水量的多少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
C.区域之间无差异性
D.区域之间无任何联系
【解析】(1)选A,(2)选B。
第(1)题,图示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积温的多少是划分温度带的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是由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的;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是划分干湿地区的指标。
第(2)题,自然区域界线是不明确的,行政区的界线一般是明确的;区域是一个整体,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军事区域
10.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解析】9选B,10选D。
第9题,图例表明,图中界线为县界,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应属于行政区域。
第10题,图中显示,图中县界两侧河流向两边分流,应为分水岭,在地形上应为山脊或山脉;县界为行政界线,行政界线一般是明确的。
【方法技巧】区域界线特点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等行政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自然界线。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合作学习小组的研究案例。
(20分)
研究课题: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
研究思路:
阶段Ⅰ:通过读图认识什么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确定研究区域。
阶段Ⅱ:收集图文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特征。
阶段Ⅲ:研究该区域的优势、不足,扬长避短,发展优势经济。
研究结论:阶段Ⅱ研究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万古荒原,油气蕴藏。
阶段Ⅲ研究成果:……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请在图中阴影区域选择适当位置填写该研究区域的名称,并写出它属于哪种尺度的区域。
(2)请你推断该地理合作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研究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阶段Ⅲ研究成果。
【解析】第(1)题,由阶段Ⅱ研究成果可知该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省级行政区。
第(2)题,由阶段Ⅱ研究成果可知所必须使用的地图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
第(3)题,阶段Ⅲ研究成果应该是该区域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发展优势经济。
答案:(1)填图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它属于省级行政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
(3)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油气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化严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沙漠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020·全国I卷)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据此完成12、13题。
12.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解析】12选B,13选D。
第12题,人工岛地下淡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淡水区范围受大气降水影响大,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会导致地下淡水区相对稳定。
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会导致地下淡水区范围随着季节发生变化。
只有人工岛足够宽,岛屿面积大,汇集地表水的面积广,下渗多,才可以使得人工岛中心附近地下水受海洋咸水影响小。
第13题,人工岛地下淡水埋藏并不深,开采难度小,周期短。
人工岛范围小,地下淡水区范围比岛屿面积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开发后易导致海水倒灌,淡水区咸度升高,长期如此将不能使用,因此,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用水。
题目已经说明是地下淡水区,说明该区域基本不受海洋咸水影响,因此水质差说法有误。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0分)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的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沿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渔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
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
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
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区域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海岸区域形成浓雾却无法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
(3)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绝佳的观星条件。
【解析】第(1)题,结合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
第(2)题,要结合雾、降水的形成条件分析;下垫面——因有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大气中水汽——因临近海洋,温暖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所以遇冷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雾;降水的形成条件——因该地空气下层冷、上层热,大气层稳定,不能形成上升气流,所以不能形成降水。
第(3)题,结合区域特征从大气条件、周围环境、地形条件等方面分析。
答案:(1)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秘鲁寒流减湿作用明显;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
(2)当暖空气吹经秘鲁寒流冷海面上时,其中的水汽就会冷却凝结形成海雾;空气下层冷,上层热,大气层稳定,难以形成降水。
(3)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极高;荒无人烟,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海拔较高,观测距离较近。
二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
A.初级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解析】选A。
根据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长江中下游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见此阶段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2020·莆田高二检测)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3题。
2.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3.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解析】2选A,3选D。
第2题,由图可知,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为55%,第二产业比重为20%,第三产业比重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为20%,第二产业比重为55%,第三产业比重为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
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为15%,第二产业比重为30%,第三产业比重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判断为区域发展的早期,城市化水平低;b时期工业化比重最高,判断为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严重;c阶段以第三产业为区域发展的主体。
因此b-c时期,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 )
①地区生产总值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人均国民收入④教育程度
⑤三次产业构成⑥预期寿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解析】选B。
衡量一个地区区域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地区生产总值、教育程度、预期寿命是人文发展指数的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关系。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
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6.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5选A,6选A。
第5题,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第6题,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四个维度平衡发展。
【补偿训练】
下图是2012 ~2030年芜湖市城市规划示意图,根据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2)三个区域中( )
A.甲区域工业最集中
B.乙区域地势起伏最小
C.丙区域人口密度最大
D.甲区域经济最发达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图中丘陵地带适合布局丘陵森林生态区,长江沿线适合布局沿江城镇建设区,甲区域应该是沿江平原地区,适合布局平原水网生态区,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乙、
甲、丙。
第(2)题,甲区域是平原水网生态区,工业较少;乙区域是丘陵森林生态区,地势起伏最大;丙区域是沿江城镇建设区,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7、8题。
7.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
C.市场、环境
D.成本、人才
8.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
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解析】7选A,8选D。
第7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
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
第8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工农业产值和部门都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
【补偿训练】
技术成熟度曲线是通过技术发展阶段和公众期望值等指标来评价新技术的一种工具。
下图为某咨询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各项新兴技术从萌芽到成熟年限相同
B.增强现实AR泡沫破裂,将停止发展
C.区块链市场广阔,期望值持续提高
D.机器学习期望值高,研发企业增多
(2)中国新兴技术产业( )
A.研发机构多分布于东部中小城市
B.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C.产品更新快,仅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D.生产企业为降低能源消耗而聚集
【解析】(1)选D,(2)选B。
第(1)题,根据图例,图中各项新兴技术从萌芽到成熟年限不同;增强现实AR泡沫破裂,但不是停止发展,将进入爬升恢复期;区块链市场广阔,期望值是波动提高;机器学习期望值高,研发企业增多。
第(2)题,中国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发机构多分布于东部大城市;产品更新快,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销售;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而聚集。
(2020·全国I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
据此完成9、10题。
9.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10.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解析】9选C,10选B。
第9题,传统的打坝淤地,既能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也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故A、B、D项是两者都具有的功能;而治沟造地不仅拦截泥沙、增加耕地,而且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C项正确。
第10题,设问问的是“生产条件”, 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A、C可排除;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
而治沟造地后,沟道被治理成一块块平整的良田,规模成片且平整,更有利于改善耕作条件、利于田间管理耕作,B对。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油菜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一,集观赏、蜜源等于一身。
油菜茎叶可消肿解毒,种子可活血化瘀、降血脂、宽肠通便,花粉可护肝排毒,具有防癌、抗癌等功效。
油菜耐贫瘠、可肥田。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主要是手工操作,整地、育苗、移栽、除草、施肥、收割、脱粒等生产环节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油菜成熟后易裂荚,难以机械化收割。
青海和长江流域是我国两个重要的油菜种植基地,但两地花期有很大的差异,青海油菜7月初开花,长江流域油菜3月上旬开花。
下图为我国油菜优势种植区域分布示意图。
(1)试推测我国北方油菜与长江流域油菜种植与收获季节的不同。
(2)请说明与长江流域油菜开花时间相比,青海油菜开花较晚的原因。
(3)说明我国内蒙古、甘肃油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试提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热量条件不同,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北方地区热量条件较差,以春油菜种植为主,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南方以冬油菜种植为主,秋季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获。
第(2)题,结合两个油菜种植区域的位置判断,青海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地势较高,气温回暖较慢,造成油菜开花日期较晚。
第(3)题,内蒙古和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油菜养分的积累;生长周期长,菜籽含油量高;土地面积广,种植区地形较平坦。
第(4)题,可从培育良种,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延长产业链,发展油菜加工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分析。
答案:(1)北方油菜是春油菜,春播秋收;长江流域油菜是冬油菜,秋天播种,越冬后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2)青海油菜种植区纬度高,气温较长江流域回升慢;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较长江流域低。
(3)晴天多,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养分积累;生长周期长,菜籽含油量高;土地面积广,种植区地形较为平坦。
(4)发展观光农业;推广蜂业养殖;研发药用、保健产品;培育良种;研制耕作、收获农机,推广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任答四点即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
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
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深圳被称为“无人机之都”,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
一架无人机需要2 000~3 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
据此完成12、13题。
12.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 ( )
A.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
B.重化工业——轻工业——高科技工业
C.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D.高污染高能耗——无污染低能耗——清洁生产
13.与上海相比,深圳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B.科技实力雄厚
C.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D.配套产业齐全
【解析】12选A,13选D。
第12题,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阶段。
第13题,与上海相比,深圳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
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配套产业齐全,一架无人机需要2 000~3 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深圳劳动力价格较高;科技实力不如北京、上海等地雄厚;有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的不只是深圳地区。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0分)
在煤炭基地生命周期内,根据资源具有的不同储量与可采年限分为四个阶段:原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部分学者提出,资源剩余储量不足经济可采储量的30%是煤炭基地进入衰退阶段的临界点。
山东济宁煤炭基地,始建于1958年,1976年成为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
下图示意济宁市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时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