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广西来宾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体的质量约为2.5kg的是()
A.一个乒乓球B.一只母鸡C.一张桌子D.一头牛
2.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卷尺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3.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5.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水B.船舱C.河岸上的树D.迎面驶来的船
6.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关闭门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控制汽车的尾气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8.百米赛跑时,计时员为了计时更准确,通常在下列哪一个时刻开始计时()A.听见发令枪声时 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上述时刻都可以
9.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桥的倒影B.水中的筷子
C.镜中的花朵D.手影
10.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教室里的物体,这主要是因为()
A.这些物体本身都是发光的
B.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
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折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11.下列图能正确表示“灰小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A.B.C.D.
1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紫光
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4.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B.C.D.
15.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铁块放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
B.由热涨冷缩的现象可知质量与温度有关
C.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重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16.下列物理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是()
A.m B.km C.g D.kg
17.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
18.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缩短筒的长度,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缩短筒的长度,烛焰的像变小
三、作图、实验和探究题(除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9.图中,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
20.如图,请画出图中凸透镜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1.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
(3)实验测得t AB=1.6s,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v AC、v AC,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2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B.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便于比较像和物的特点;
(2)实验中,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
(3)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实验中,我们(填“透过”或“不用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
(4)请在图中作出“眼镜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
23.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蜡烛和光屏分居在凸透镜两侧;点燃蜡烛前,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烛焰中心大致在,目的是使像成在;
(3)如图2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填“放大”或“缩小”)倒立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填“大于”或“小于”)像B.
24.小东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至,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横梁平衡;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 g;
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④用细线系好铝块,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⑤整理器材.
(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cm3,则铝块的密度ρ=kg/m3
(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25.如图所示,是小明家刚买回来的扫地机器人.小明查看了说明书知道,这个机器人扫地时,行走的平均速度是0.2m/s.一天上午小明于8点40分启动扫地机器人扫地,到11点10分时机器人停止工作.求:
(1)机器人以说明书上的平均速度行走了2m所用的时间;
(2)此次扫地机器人所行走过的路程.
26.小强给一质量为50g的烧杯加满水后,称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550g;给烧杯加满盐水后,称得总质量为650g.然后在加满盐水的烧杯里,缓慢的放入一质量为150g的正方体木块,盐水从烧杯溢出,木块静止后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烧杯和剩余盐水及木块的总质量为650g.求:(已知:ρ水=1.0×103kg/m3)
(1)烧杯的容积;
(2)盐水的密度;
(3)木块的密度.
2016-2017学年广西来宾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体的质量约为2.5kg的是()
A.一个乒乓球B.一只母鸡C.一张桌子D.一头牛
【考点】质量的估测.
【分析】根据生活中实际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然后选择答案.
【解答】解: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是15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是2.5kg,故B符合题意;
C、一张桌子的质量大约是15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头牛的质量大约是0.5t=500k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卷尺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考点】时间的测量.
【分析】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每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挂钟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解答】解:A、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不是由于回声现象;故A错误;
B、人的听觉不会发生“延长”现象;故B错误;
C、虽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在振动;故出现“余音不止”现象;故C正确;
D、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用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出,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选:A.
5.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水B.船舱C.河岸上的树D.迎面驶来的船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选定的参照物必须和乘客位置没有变化.
【解答】解:(1)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选定船舱为参照物,乘客和船舱之间没有发生改变,以船舱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2)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乘客和河水、河岸上的树、迎面驶来的船,距离都发生了变化,以河水、河岸上的树、迎面驶来的船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故选B
6.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
【考点】音调.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高度,即音调.
故选B.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关闭门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控制汽车的尾气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分析】(1)物体是由振动产生的.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物体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故A错误;
B、关闭门窗可以减弱噪声,但不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C正确;
D、控制汽车的尾气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对大气的污染,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8.百米赛跑时,计时员为了计时更准确,通常在下列哪一个时刻开始计时()
A.听见发令枪声时 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上述时刻都可以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
【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因此可知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应该是看到冒烟时开始计时.
【解答】解: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则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要短的多,故以冒烟时开始计时要准确一些.
故选B.
9.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桥的倒影B.水中的筷子
C.镜中的花朵D.手影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10.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教室里的物体,这主要是因为()
A.这些物体本身都是发光的
B.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
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折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考点】漫反射.
【分析】漫反射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在粗糙的表面上时,表面将光线会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
正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我们才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1)能发光的物体属于光源,教室里的物体不是光源,本身不会发光,眼睛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线,故AB错误;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教室里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图能正确表示“灰小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A.B.C.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
故选C.
1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紫光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
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故选A.
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分析】由图可知,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说明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形成的是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
【解答】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2)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选B.
14.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B.C.D.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
【解答】解: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CD错误.
故选B.
15.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铁块放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
B.由热涨冷缩的现象可知质量与温度有关
C.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重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解答】解:
A、一铁块放到月球上,只是其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一定质量的物体,热胀冷缩导致体积发生变化,由公式ρ=知,密度相应发生变化.说明物质密度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
C、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相同体积的铁和棉花相比,铁的重力大于棉花,不知道体积关系,不能确定质量大小,故C错误.
D、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16.下列物理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是()
A.m B.km C.g D.kg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为m;其它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其它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06g=109mg=1012μg.【解答】解:(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km是长度的一个常用单位.(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g是质量的一个常用单位.
故BC错误;AD正确;
故选AD.
17.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B.
鲜花怒放C.
骏马奔腾D.
枯叶飘落
【考点】机械运动.
【分析】运动是大家所熟悉的现象之一,我们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解答】解:
A、C、D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
B为鲜花怒放是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ACD.
18.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缩短筒的长度,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缩短筒的长度,烛焰的像变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
【解答】解:AB、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B错误;
CD、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缩短筒长,因为像距变小,所以烛焰的像变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三、作图、实验和探究题(除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9.图中,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在光的折射规律中,入射角变大折射角也变大,入射角变小折射角也变小,先分析入射光线AO和BO,入射角的大小,就能判断出对应的折射角的大小,从而根据OA′画出BO的折射光线OB′.【解答】解:入射光线AO和BO,BO入射角小,所以BO的折射光线OB′的折射角也较小,OB′应画
在OA′和法线之间,如图所示:
20.如图,请画出图中凸透镜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根据每一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的特点画出对应的出射光线.
【解答】解: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1.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v=;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秒表;
(3)实验测得t AB=1.6s,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0.32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v AC、v AC,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v BC>v AC>v AB..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
(2)根据实验原理,需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3)由v=可求v AC;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
(2)由v=可知,实验中需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行驶的时间;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秒表;
(3)由图可知,s AC=80.0cm=0.8m,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0.32m/s;
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
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故v BC>v AC>v AB.
故答案为:(1)v=;(2)秒表;(3)0.32;v BC>v AC>v AB.
2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B.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的特点;(2)实验中,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垂直.
(3)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实验中,我们透过(填“透过”或“不用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
(4)请在图中作出“眼镜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
(2)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在实验中,用蜡烛B来替代蜡烛A的像,是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了像是因为看到了由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而像就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纸面垂直放置;
(3)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可以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从而确定像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