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三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三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2442H +SO B +OH =BaSO +H O a +-+-
+↓
B. 3Fe(OH)胶体的制备:323Fe +3H O=Fe(OH)+3H ++↓
C. 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 ++
D.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3222Fe +4Br +3Cl =2Fe +2Br +6Cl +-+- 2、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为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3、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A
B.B
C.C
D.D
4、离子方程式:Ba 2+
+24SO -=BaSO 4↓可能表示( )
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5、向集满CO 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 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

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
A. 3Al
4OH
+
-
+()4Al OH -
⎡⎤⎣⎦
B. 232Al O 2OH 3H O -++()42Al OH -
⎡⎤⎣⎦
C. 2CO 2OH -
+232CO H O -+
D. 22Al 2OH 6H O
-++()242Al OH 3H -
⎡⎤+↑⎣⎦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MnO 与浓盐酸反应制2Cl :24MnO HCl +22222Mn Cl Cl H O +-++↑+
B.明矾溶于水产生()3Al OH 胶体: 323Al H O ++()33Al OH H +↓+
C. 22a N O 溶于水产生2O :222Na O H O +222Na OH O +-++↑
D. ()32Ca HCO 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
23HCO Ca OH -+-++32CaCO H O ↓+
7、将过量的气体通入到一种溶液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氨气通入氯化镁溶液中 B.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二氧化碳通入硝酸钡溶液中 D.二氧化硫通入硫化钠溶液中
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CH 3COOH+CaCO 3
Ca 2++2CH 3COO -+CO 2↑+H 2O
B.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Cu 2++SO
+PbS
CuS+PbSO 4
C.在盐碱地(含较多NaCl 、Na 2CO 3)上通过施加适量CaSO 4,可降低土壤的碱
性:CaSO 4+Na 2CO 3CaCO 3+Na 2SO 4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 2的排放:2CaCO 3+O 2+2SO 22CaSO 3+2CO 2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3Al OH +-
+()3Al OH ↓
B.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224Ba SO +
-
+4BaSO ↓
C.
氯气和水反应22Cl H O
+2H Cl ClO +--++
D.
将过氧化钠投入水中,
22222Na O H O
+24? 4Na O OH +-+↑+
10、在学习中经常应用类推法。

下列表格左边正确,类推法应用于右边也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1、根据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3
(1)已知Fe3S4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 518 g/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O_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3)铁的一种含氧酸根2-
4
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2、FeCl3是中学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1)写出氯化铁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①下列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B.加热煮沸氯化铁饱和溶液
C.在氨水中滴加氯化铁浓溶液
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②区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成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若向所制得的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设计如下实验:
①写出生成红褐色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无色溶液B与稀硝酸发生了离子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NaHSO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 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苏打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中:Na +
、4NH +、Cu 2

、24SO -
B .0.1 mol·L
-1
的NH 4HCO 3溶液中:K +
、24SO -
、2AlO -、Cl -
C .25 ℃时,K W/C (H +
)=1×10-
2 mol·L
-1
的溶液中:K +
、3NO -
、S 2-
、ClO -
D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4NH +、Ba 2+
、Al 3

、Cl -
(4)200 mL 某溶液中有5种离子大量共存,其中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则另外一种离子是________(填写代号),该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

A .Fe 2+
B .Cl -
C .Al 3+
D .ClO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 项,在离子方程式中醋酸应该用分子式表示,错误;B 项,
24242H SO +Ba(OH)=BaSO +2H O ↓的离子方程式为
+2-2+-4422H +SO +Ba +2OH =BaSO +2H O ↓,错误;
D 项,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应是可溶性钙盐与可溶性碳酸盐的反应,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 项,Ⅰ中反应生成BaCO 3沉淀,而Ⅱ中只有OH -与-3HCO 的反应,A 项不正确。

B 项,Ⅰ
中反应生成BaSO 3沉淀,Ⅱ中反应最终生成-3HSO ,B 项不正确。

C 项,Ⅰ中反应只有BaSO 3沉
淀生成,Ⅱ中反应既有BaSO 3沉淀生成,又有弱电解质H 2O 生成,C 项不正确。

D 项,Al(OH)3不溶于氨水,两个反应均可用Al 3++3NH 3·H 2O Al(OH)3↓+43NH +
表示,D 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 项HCl 为强电解质能够拆分,正确的应为
242MnO H Cl +-
++2222Mn Cl H O ++↑+;
B 项()3Al
OH 胶体不能用“↓”符号;
C 项正确方程式应为
22222Na O H O +244Na OH O +-++↑。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的离子反应为
2CH 3COOH+CaCO 3═Ca 2++2CH 3COO -+CO 2↑+H 2O,故A 正确;
B.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的离子反应为Cu 2++SO 42-+PbS═CuS+PbSO 4,故B 正确;
C.盐碱地(施加适量CaSO 4,可降低土壤的碱性的反应为CaSO 4+Na 2CO 3═CaCO 3↓+Na 2SO 4,故C 正确;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 2的排放的反应为2CaCO 3+O 2+2SO 2═2CaSO 4+2CO 2,故D 错误; 故选D.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 .向2FeCl 溶液中滴入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3-22Fe +Cl =2Fe +2Cl ++;由于氧化性:322Cl >Fe >I +,所以向向2FeCl 溶液中滴入碘水,不能发生类似反应
23-22Fe +I =2Fe +2I ++,错误;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2CO 气体,发生反应形成正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32Ca +2OH +CO =CaCO H O -↓++;当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2SO 气体时,由于2SO 也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反应类似,也发生反应:
2-232Ca +2OH +SO CaSO H O ↓++=,正确;向23Na CO 溶液中滴入稀3HNO ,发生复分解反
应:2-3
22CO +2H =CO H O ↑++,当向23Na SO 溶液中滴入稀3HNO ,由于硝酸有氧化性,
而23Na SO 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方程式是:
2--2-33423SO +2H +2NO =3SO +2NO +H O ↑+,错误;D.由于酸性:23H CO >HClO ,2CO 通
入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2-223CO +Ca +2ClO +H O =CaCO 2HClO ↓++,当把2SO 通入漂白粉溶液中时,2SO 有还原性,而-ClO 有氧化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24SO +Ca +ClO +H O CaSO 2H +Cl ↓++=,错误。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Fe 3S 4 +6H +=3Fe 2+ +3H 2S ↑ +S (2)4H + + -2ClO =C1-+4ClO 2 ↑ +2H 2O (3)42-4FeO +20H +=4Fe 3++3O 2 ↑+10H 2O
解析:(1)根据题意 Fe 3S 4 与 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淡黄色不溶物为S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1.518 g/L×22. 4 L/mol=34 g/mol,故应为 H 2S ,硫元素化 合价升高,故产物还有Fe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S 4 + 6H +=3Fe 2++3H 2S↑+S. (2)酸性条件下,NaClO 2 发 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 并释放出ClO 2。

(3)2-4FeO 具有强 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说明 生成Fe 3+,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无色气体产生,只能是 氧气。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1)FeCl 3=Fe 3++3Cl -;
(2)①D
②做丁达尔效应实验,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氢氧化铁胶体(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①Fe 3++3OH -=Fe(OH)3↓
②中和过量的NaOH 溶液B 由红色变成无色
解析:(1)氯化铁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FeCl 3=Fe 3++3Cl -。

(2)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肢体的操作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正确的是D 。

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加热煮沸氯化铁饱和溶液,无法控制氯化铁的水解程度,会变浑浊;在氨水中滴加氯化铁浓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②区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做丁达尔效应实验,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氢氧化铁胶体。

③生成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

若向所制
得的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首先稀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然后稀硫酸与氢氧化铁沉淀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为了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该实验先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加入足量稀硝酸后,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参加了离子反应,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只能是溶液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发生了离子反应。

①生成红褐色沉淀A 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OH -=Fe(OH)3↓。

②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目的是中和过量的NaOH,判断无色溶液B 与稀硝酸发生了离子反应的依据是溶液B 由红色变成无色。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①H
2CO 3
H ++3HCO -

H +
+23HCO -
②NaHCO 3=Na +
+3HCO -
(2)①3HSO -+H +
=H 2O +SO 2↑
②HCO -3+CH 3COOH=CH 3COO -
+H 2O +CO 2↑ ③2Fe 2+
+4Br -
+3Cl 2=2Fe 3+
+2Br 2+6Cl

(3)D
(4)C 0.5 mol·L -
1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