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与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建设与规划方案
一、实验室建设与规划基本概况
1、实验室建设与规划自然情况
位于色头镇北部,地处东经112°57’03’’—112°58’44’’,北纬35°58’42’’—35°59’48’’。全村总面积4020亩。土地面积2531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1100亩。有林地面积121亩。矿区等公宅用地270余亩。宜林荒山面积大,山高坡陡,岩石裸露海拔在1022—1223米之间。坡向以阳坡和半阴坡为主,坡度在15-25°之间。是营造混交林的良好基地。台地较为集中连片。适宜栽植地埂核桃。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9.3℃,年日照时数2265小时。年均降雨量为600mm,集中在7、8、9三个月。全年无霜期156-163天。工程区主要土壤有褐色土和草甸土。土层厚度20-50厘米,母岩和母质主要有沙页岩和石灰岩、红黄土、红粘土等。区域内乔木植被有油松、刺槐、杨树、苹果、梨等。葵木类有醋柳荆条、酸枣、胡枝子等品种。草木植物有白草、羊胡草、蒿类、黄芩、苍耳、山菊花等。
2、实验室建设与规划社会经济情况
275户1007人,耕地面积114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煤炭、运输为主,人均纯收入3786元,人均产粮532公斤。近几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成了投资16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修通了反小线的公路2公里,使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20xx年底,
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户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街巷绿硬化户户通,主要街道水泥化,得到极大改观。
二、实验室建设与规划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把植树造林与社会主义的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把建成现代化的示范基地,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实验室建设与规划总体目标
到20xx年,平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主要路、堤、渠绿化率95%以上,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95%以上,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
四、实验室建设与规划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防护功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乡土树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能搞经济林地类则布局经济林。
3、坚持突出特色风光,多景观开发,多功能建设。
4、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5、坚持统一原则,分期实施。
6、坚持混交林、多树种互相配置;防止污染建造绿带相坚顾、
和营造生物隔离带相结合;多措并举,打好防病防虫防火营林基础。
7、突出重点部位,择优顺次安排。实施大苗、大坑、大水,采用新成果和保墒覆盖等林业适用技术、一次成林。
五、实验室建设与规划规划内容
(一)规划布局
依据山脊走向、区域地界、通车线路、矿区绿化、立地因子和树种选择要求,规划布局为三带两区两园一道。
三带:
生态防护带,绕村荒山山脊线以下至半山坡范围内设置生态防护林带,起到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作用。栽植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规划为1号、2号小班。
生态景观带,绕村荒山半山坡至山脚范围内设置生态景观林带,起到美化环境、生物隔离作用及经济效益三重效果。栽植连翘灌木树种,规划3号小班。
生态经济带。在坡耕地地埂地堰处设置地埂核桃栽植区,规划为4号、5号小班。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两区:
矿区绿化。煤矿区沿线700米范围内设置矿区绿化带。起到滤浮游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作用,栽植树种杨树、国槐、大侧柏,规划为8号小班,折合面积8亩。
生活区绿化。在村内公共用地、房前屋后及街巷小路设置生活区绿化点及绿化林带,起到营造人文景观,优化人居环境、兼顾绿化美
化的作用。栽植树种大油松、云杉、碧桃、小叶黄杨、连翘(丛生)、月季等,规划为10号小班,折合面积2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