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的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训练实习报告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姓名:王明洋
学号:2012014279
班级:计算121班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对比
学院:理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121班
姓名:王明洋学号:2012014279
传统节日的由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或者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抑或某一历史人物的纪念。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习俗与民族信仰及特色。

例如,对于传统节日而言,中国有20个,美国有16个,法国有9个,英国有20个,德国有5个。

具体如下:
各个民族文化不同,节日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文化的研究,可以先了解各民族节日。

下面介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
除夕
大年三十或二十九晚上叫除夕。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

春节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习俗: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吃饺子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

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常知道的正月初一家长带着小孩拜见亲戚、朋友、长辈,吉祥的方式向对方祝颂新年,谓之拜年。

立春
来源: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

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习俗:春天来临,天气变暖,因此此时郊游时许多人乐意的选择。

清明节
时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习俗: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初五煮糯米饭或蒸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

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这一天互相约会,出去吃饭,或表达爱意。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来源: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中秋夜人们一般都聚到加中,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水果等。

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西方一些节日的介绍
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

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树可以说是圣诞节最重要的装饰点缀物。

圣诞树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绿树衫、或用松柏树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诞树。

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纸片、用棉花制成的雪花和五颜六色的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品。

树顶上还装有一颗大星,树上的彩灯或蜡烛象征耶酥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则代表耶酥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

在圣诞夜,人们还要唱圣歌,大街上有“圣诞老人”为人们发放礼物。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耶酥复活的重大节日。

对基督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教徒们要举行夜间祈祷。

这天晚上,教堂里灯火全部熄灭,意味着世界一片黑暗。

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神父手持一枝点燃的蜡烛,走进教堂,将各个教徒手中的蜡烛点燃,不一会儿,整个教堂被众多的蜡烛光照得通明,祈祷也就随之结束。

感恩节
感恩节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

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愚人节
愚人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

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

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任意说谎骗人,愚弄他人。

骗人越高,越能得到推崇。

在愚人节受到愚弄的人被称为April Fool ( 4月愚人)。

母亲节
母亲节是英美等国家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

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
二个星期日
每逢母亲节,做儿女的会送给自己的母亲节日贺卡、鲜花以及母亲们喜欢的精美礼物等,同时,在这一天做父亲的会领着子女们包揽家务,以便让做母亲的有个休息的机会。

父亲节
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

按照习惯,父亲节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给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

另外,父亲节这一天,孩子们还向父亲赠送礼物,所送的一般是父亲喜欢的衣服和爱喝的酒。

情人节
情人节是英美等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2月14日。

情人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大众化的节日。

情人节这一天,不仅仅情侣们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赠礼物和卡片。

特别引人入胜的是情人节之夜的化装舞会。

这在几十年前就十分流行。

参加舞会的入,个个煞费苦心地将自己装扮起来,有的化装成中世纪的骑士,有的化装成西班牙的海盗,还有的化装成东方的皇帝。

聪明的舞会主人常常给每位客人发一个带花边的瓦伦丁卡片,上面写着某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成为你今晚的伙伴。

万圣节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11月1 日为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

万圣节前夕便是万圣节的前一天,即10月31日。

在美国,人们制作“南瓜灯”。

小孩们身穿古怪的服装,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的形象,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门口大声叫着“是请客还是要我们捣乱。

这时若主人不请客,这些顽皮的孩子就会动真格地捣乱,但人们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客人一般还是欢迎的,并且事先都准备好糖果或零钱。

听到这些小孩来到时,他们马上迎出来,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或零钱。

中西方节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之间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交往,人们也开始慢慢接受外来节日。

例如中国人对情人节的看法。

对60个学生的调查如下:一共有60个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男生34个,女生26个。

其中男生有20个选择过中国的七夕节,8个表示会过西方的情人节,其余6个表示无所谓;女生中有16个选择过中国的七夕节,8个则喜欢西方的情人节,剩下的无所谓,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来,随着经济化的到来,外来节日也逐渐接近人们生活。

有句话叫“民族的即世界的”,每个民族的节日也是世界各民族的宝贵财富。

但对于外来节日,我们要批判的继承,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一味盲目的接受。

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