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管理-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政府组织管理
1、第一章绪论非政府组织源于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是指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公民组织。
(国际)从我国政府管理的角度看,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非政府组织是指依法建立的、相对独立于国家政府系统,以社会成员的自愿参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社会公益活动或者互益活动为主旨的非营利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一类组织。
3、第三部门最早由美国学者莱维特于1973年提出。
4、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性:正规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公益性或互益性、志愿性。
5、分类:清华大学把NGO分为会员组织(互益组织和公益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运动型组织和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
6、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作用:1)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元。
2)吸引和整合各种资源的途径3)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机制4)政府职能转变中一些公共职能的承接者5)增加社会凝聚力的粘结剂6)参与国际事物的重要使者7)培育公民精神和自治能力的重要场所
7、非政府组织的消极因素:1)以个别利益挤压公共利益2)以错误的方式进行社会活动3)成为消极政治势力的工具
8、第二章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动力因素人的本质原因:人是感情动物;人是脆弱动物;人是惧怕孤独的动物;人天生具有自尊倾向;人有理想
9、托克维尔--心灵的习性,正确理解的利益。
为他人服务也就是为自己服务,为公共利益就是为个人利益。
10、非政府组织的趋势:从一般趣味爱好组织走向社会信念组织;从随意组织走向更加规范的组织;从少量组织发展到更加普遍的组织;从个别利益关怀组织发展到更加具有利益关怀的组织;从经济权益诉求组织发展到社会权益诉求组织。
11、能力促进型国家的理念具体内容:1)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向民间提供公共服务转型;2)从国家直接拨款支持向国家间接支出转型;3)从劳动力非商品化向商品化转型
12、巴托--市场失灵布坎南--政府失灵汉斯曼--合约失灵:由于信息不对称,仅仅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约难以防止生产提供商利用自己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坑蒙拐骗,投机钻营,谋求自己利润最大化,损害消费者的行为。
志愿失灵:萨拉蒙
13、非分配约束是指非营利组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
组织的活动如果有剩余,必须用于组织使命规定的事业,用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14、政府与非营利部门的四种关系模式:1)政府支配模式2)第三部门支配模式3)两者并存模式4)合作模式
15、工商业企业组织以志愿求私益;现代国家政府以强制求公益;NGO组织以志愿求公益。
16、非政府组织的工具价值即人们可以通过组织的集体行动来实现个人行动难以实现的公共目的。
人文价值是指作为结社性质的非政府组织或社团组织,本身就是人权追求的重要目标。
17、第三章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 1)基督教传统与非政府组织:达米恩基金会。
2)人道主义传统与非政府组织:‘日内瓦公约’奠基于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的人道精神。
埃格兰泰恩·杰布---<<儿童权利公约>> 乐施会---世界上最大的救助和发展的网络之一。
无国界医生组织。
3)慈善传统与非政府组织:私人基金会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最早具有代表性的慈善家之一。
18、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阶段一、自然发展阶段19世纪和20世纪头几十年,各类民间社会组织的关注焦点和活动范围主要在如下方面:1)致力于扶贫济困。
亨利’索里1869年在伦敦成立“慈善救济及抑制行乞协会”后易名为慈善组织会社。
巴纳特在伦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区公社--汤恩比馆。
2)致力于维护生存权。
3)致力于战争人道救援 18世纪,日内瓦公益会采纳亨利‘杜南的建议,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4)致力于慈善基金会的建立5)致力于慈善和人道精神的传播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社会民间组织的自然发展中,特征:1)民间组织的地域有限2)民间组织的活动领域有限3)民间组织的意识比较朴素4)民间团体活动的影响有限
二、国际间的扩张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关键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全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1)非政府组织开始涉足国际事务。
2)各种社会团体在战后重建中应运而生。
皮尔于1950年创设了世界宣明会,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穷人,特别是贫困儿童。
3)人权非政府组织展开工作。
1961年,著名的人权非政府组织大赦国际在伦敦成立。
4)保护和平的非政府组织不断
壮大。
5)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崭露头角。
1972,环境NGO论坛。
6)研究性非政府组织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
特征:1)其活动领域以国际性议题为主。
2)其活动方式以国际合作为主3)其发展已经受到自觉意识的主导4)其影响已经由地域扩展到全球。
三、普遍发展阶段1、导致NGO全球发展的时代因素1)全球化对NGO全球发展的影响全球化的特征:全球范围的市场化;全球范围的信息化;全球范围的组织化;全球范围的价值重组。
2)世界性公共行政改革的影响英国布莱尔--第三条道路。
德国施罗德--新型中间道路。
3)发达国家NGO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2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特点:1)往往将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作为组织的目标2)往往以社区作为自己活动的主要空间3)往往与当地政府保持一定的关系。
3、全球结社革命
18、非政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政治性质2、法律制度3、发展程度4、社会异质化程度5、宗教慈善传统
19、具有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一般咨商地位;专门咨商地位;注册咨商地位。
20、第四章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轨迹:一、跌宕起伏时期:20世纪上半叶。
二、低迷中断时期: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大约30年。
一是取缔措施。
二是改造措施。
三、引导发展时期。
三个增长波:第一个增长波形成于文革结束到1989年,出现非政府组织由恢复到迸发的长波。
第二个增长波是从1991~1996年,出现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又一个长波。
第三个增长波是从1997年以后。
21、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与作用:1、由凤毛麟角到群雄并起。
2由单打独斗到沟通联合。
3、由随意而为带战略行动。
4、社会作用和影响逐渐扩大。
22、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可以归纳为:双重约束、分级管理、限制竞争、适当优惠等几个主要特点或者原则。
23、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1、发展不够充分2、角色功能混乱3、行为不够规范。
营利问题原因:产权不清和被迫登记。
4、自身能力欠缺5、结构不够合理。
四强四弱:一是与政府有联系的组织强,纯粹的民间组织弱。
二是城市的非政府组织强,而农村的弱。
三是东部的民间组织强,中西部的民间组织弱。
四是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强,而基金会、公益性以及学术性组织弱。
24、非政府管理中的问题:1、在管理的微观层面过分偏重控制;2、管理中的定性与分类存在不确定性。
(自相矛盾;定位模糊不清;直接对民间组织的分类带来了困难)3、管理中存在人治对法治的干扰;4、因为双重约束导致多头管理的弊端。
25、管理观念变革与非政府组织发展1、调整思维理念(1)非政府是政府的合作伙伴(2)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2、务实开放合作(1)对境外来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的估计(2)对境外在我国大陆的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原则。
首先必须明确在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界限;其次,应针对境外来华非政府组织建立专门且统一的管理与服务机构;再次,加强对境外在我国大陆的非政府组织的依法监督。
26、管理制度创新与非政府组织发展1、实行科学分类;三个标准:活动性质、利益导向、法律地位。
2、改进登记方法3、排除准入障碍(1)放宽准入条件(2)简化登记程序(3)减少审批关卡4、创新管理体制5、建立激励机制(1)建立等级评估制度。
制定等级标准;确定等级评估方法;确定等级评估时间(2)建立退出机制(3)建立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27、管理行为改进与非政府组织发展1、实现政社分开(1)坚决杜绝现职党政机关干部兼任非政府组织的领导职务(2)民间组织的人财物和办公场所要与政府部门脱钩(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民间组织自我发展创造条件2、减少人治色彩。
“规制过剩”的表现是围绕管理除了没有法律以外,几乎什么形式的管理规定方式都有。
“规制匮乏”是指,虽然有关的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少,但都是正式法律形式以下的层次。
立法层次低、政策文件多。
3、依法进行监督(1)严格信息披露规定(2)严格重大活动报告规定(3)实施现场检查措施(4)促使建立诚信自律制度
28、第五章非政府组织管理的类型1、预防制管理:设立组织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办理登记批准手续,不批准不得设立和开展活动2、追惩制管理:设立社团不需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审批手续,只要最基本的申请资料齐全
29、非政府组织登记方式1、注册登记制2审批登记制。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审批登记制的形式
30、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形式1、法人非政府组织2、非法人非政府组织: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无法享受到如纳税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31、登记管理的一般原则:1、自由注册原则2、简便快捷原则3、最少限制原则4、无歧视原则5、信息透明原则6、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32、登记管理的机构设置1、业务部门分散登记管理
2、法院的登记管理
3、统一机构的登记管理
4、双重机构登记管理。
中国是这类形式的代表。
按照现有双重约束的制度,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33、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1、范围下列不属于社会团体登记的范围:(1)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2)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准,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
2、成立社会团体应具备的条件:(1)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总数不得少于50个(2)有广泛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3)有固定的场所(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34、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件1、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2、有规范的名称和必要的组织机构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5、有必要的场所
35、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程序1、设立登记程序(1)登记申请书(2)拟任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3)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4)场所使用权证明(5)验资报告(6)章程草案
36、基金会的登记管理。
登记机关是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条件是(1)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3)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某种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4)有固定的住所(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7、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应提交的文件包括(1)申请书(2)章程草案(3)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4)理事名单、身份证明以及拟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简历(5)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38、国外非政府组织1、社团类非政府组织2、公益信托类非政府组织3、非营利公司类非政府组织4、合作社类非政府组织
39、澳大利亚非政府组织1、正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2、不登记的非政府组织3、慈善信托组织。
形式通常是基金会4、有担保的有限公司
40、第六章对非政府组织的税赋管理对象:一是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二是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组织和个人
41、税赋优惠的原因1、目的方面的原因。
鉴于他们的公益性实践目的享受国家的税赋优惠2、成本方面的原因3、公平方面的原因。
社会财富的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的主体是市场机制,原则是竞争和效率,是按照竞争能力分配,实行多劳多得;第二次分配的主体是政府,它通过税收杠杆,来对社会的强弱差别和贫富差距进行调节,其性质是强制,原则追求是社会的公平公正;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它依靠自己的特殊使命,吸引公共需求品的供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42、税赋优惠管理的原则1、区分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非政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2、区分公益组织和非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以增进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3、区分免税经济活动和应税经济活动。
宗旨检验法和比例限制法。
4、强调税赋的公平和公正5、严格对公益组织的税收管理。
43、非政府组织主要优惠税种1、企业所得税2、营业税和增值税3、关税4、房产税5、车船使用税6、耕地占用税7、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契税
44、非政府组织的一般收入来源包括1、赠予、资助和会员缴费2、投资行为3、与活动有关的贸易和经营活动,扩展公共组织非营利活动的收入4、无关的贸易和经营活动
45、对捐赠者的税赋优惠1、捐赠的税收优惠标准:一般是企业应纳所得税的10%,个人应纳所得税的50%。
2、实物捐赠:享受应税抵扣,捐赠物价值模糊时由权威机关或独立评估师认定捐赠物价值后才允许抵扣3、递延抵扣。
允许个人或企业当年超过所得税抵扣限额部分的公益捐赠递延至下一年
46、税赋优惠的管理要件1、统一捐赠收据2、统一纳税申报制表3、采用相应的会计标准4、实行记录和存档制度5、提供规范的年度报告6、通过公告披露运营信息。
47、中国非政府组织税收体制问题:1、没有形成统一的非政府组织税法体系2、现有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依据比较陈旧3、存在违反公平的规定4、对非政府组织经营性收入的税收政策混乱
48、澳大利亚非政府组织税收中存在的问题:1、联邦体制使非政府组织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定2、各州非
政府组织免税规定不一3、偷税漏税
49、第七章对非政府的监督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范围1、对设立与解散程序的监督2、对减免税赋资格的监督3、对组织管理规范性的监督4、对经济活动的监督5、对政治与宗教活动的监督6、对资产管理与使用的监督(1)对公益组织支出的监督(2)对非常规交易的监督(3)对公益组织资产复归的监督7、对诚信与透明的监督8、对服务品质的监督
50、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制度原则性要求1、区别对待2、内容简洁3、适度审核4、信息披露5、隐私保护6、对象相关(1)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2)向政府税务部门报告(3)向核发执照机构报告(4)向捐赠者和公众披露信息
51、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1、业务活动的监督。
必须适度(1)了解和指导其服务规划(2)审批重大业务活动(3)日常活动的监督(4)特殊活动的审批制度(5)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评估2、年度检查(1)执行法律和遵守章程的情况(2)开展业务活动情况(3)财务管理和经费收支情况(4)组织治理结构情况(5)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情况(6)其他情况3、违规制裁
52、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双重约束、分级管理
一、对社会团体的监督 1998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1、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职责1)负责社会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或者备案2)对社会团体实施年度检查3)对社会团体违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2、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职责:1)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2)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3)负责社会团体年度检查的初审4)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5)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二、对社团资产的监督规定(1)来源必须合法(2)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3)社团接收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4)社会团体必须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和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向社会公布(5)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6)社会团体必须接受财政部门监督(7)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8)社会团体在换届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三、社会团体的年度报告制度: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四、对违规违法社团的处罚:1、警告:涂改、出租、出借证书或印章,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2、限期停止活动: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3、撤销登记:登记时弄虚作假或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内没有开展活动的4、罚款:从事营利性活动或不当收取和使用经费。
予以没收并处违法经营额1到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到5倍以下罚款5、取缔和没收非法财产:擅自开展活动或被撤销社团以社团名义活动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擅自开展活动或被撤销社团以社团名义活动不构成犯罪的治安管理处罚,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职责与社会团体相同,将社会团体改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可
54、对基金会的监督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查对违规违法基金会的处罚1、取缔和没收非法财产2、撤销登记3、警告和责令停止活动4、赔偿损失5、退还非法财产和追究刑事责任
55、日本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监督的法定主体是该组织法人的主事务所所在地的都、道、府、县的知事。
在两个以上都道府县有事务所的非政府组织,由经济企划厅厅长作为政府主管机关。
管理的依据是1998年《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规定政府的约束和监督可分为1、会计制度2、事业报告书制度3、现场检查制度4、相应的处理措施5、非刑事性罚款
56、美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1、政府的监督管理(1)关于政治限制(2)关于商业限制(3)关于税务管理(4)关于财务审计2、同业监督管理3、社会监督管理
57、各国对非政府组织管理监督的共性1、都有法可循,依法管理2、都坚持监督的有限性3、都是用监督保证发展
58、第八章对非政府组织的评估
评估的含义:广义的评估是指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大小或高低进行判断、评价、预测的活动。
狭义的评估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尽可能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实施过程中或已完成的服务项目、计划政策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的相关性、效率、影响进行判定和
评价。
特点:1、时限性2、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3、学习性评估的类型:按照时间顺序,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中期评估和后评估;按照评估者的来源,可分为自我评估和外部专家评估。
59、传统的评估理论:1、3E评估理论。
3E即经济、效率与效果。
优点:有助于非政府组织绩效的提高。
负面:过分关注政治的经济、效率与效果,而忽略了组织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2、3D评估理论:3D是指诊断,设计与发展。
优势:注重通过评估提升非政府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通过评估帮助非政府组织不断学习与完善。
局限难以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比较。
3、顾客满意度理论
4、平衡计分法理论。
四个平衡:长期和短期目标之间;外部计量和关键部门的计量之间;所需要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之间;强调客观测量和强调主观性测量之间保持平衡。
60、对非政府组织评估的意义:1、围绕诚信的评估能够促进组织的责任2、围绕绩效的评估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3、围绕能力的评估能够增强组织的生命力。
4、围绕战略规划的评估能够强化组织的使命感。
61、非政府组织的先天不足:首先,非政府组织的所有成员不得分红,因此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一旦人们的志愿精神不足,则组织就会缺乏责任机制和发展的动力;其次,非政府组织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最后,非政府组织缺乏显示业绩的晴雨表。
62、评估框架与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包括定性与定量两类。
一,组织诚信评估指标:从国外的评估体系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一个好的治理结构师保证非政府组织诚信的根本;非政府组织的项目与活动必须与组织的目的一致;非政府组织的有关信息必须进行准确的披露;财务必须透明,相关利益群体有权获得有关的信息与财务报告;用于组织自身行政经费的支出不能高于10%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加强努力,做好非政府组织诚信工作:1、登记管理机关的诚信建设是非政府组织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
2、建立以非政府组织信息披露、诚信守则、遵守章程为核心的非政府组织自律诚信制度建设。
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诚信教育制度。
二是完善内部自律制度。
三是制定非政府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四是建立非政府组织会计制度。
3、建立以诚信评估、分类监管为核心的诚信评估制度建设。
二、组织战略使命评估指标:彼得德鲁克提出5个问题1、公益组织的使命是什么 2、公益组织的客户是谁 3、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
4、公益组织期望的结果是什么
5、公益组织的计划是什么。
根据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性,对其使命和战略规划进行至少3个方面的再评估;1、需求评估指标:需求评估是对非政府组织遵照其使命与否和如何满足受益群体的需求的评估。
2、创新型评估。
非政府组织的一个只能优势,就是探询与政府不同的社会问题解决思路、模式和方法。
3、灵活性评估。
三、组织能力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价值观2、管理技能3、组织结构4、工作人员与志愿者5、信息管理系统
6、领导的艺术
7、动员资源
8、公共关系。
另一套评估方法,是从硬指标和软指标两个基本维度入手对组织的能力实施评估,设计四方面1、有形硬指标的评估2、组织结构的评估3、组织资源网络的评估4、筹款能力的评估四、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CIB慈善组织评估指标。
由美国慈善机构信息局(NCIB)与美国慈善协会、加拿大基督教慈善协会共同建立,目的在于为捐赠者提供组织相关信息,因此慈善组织必须通过此项审核。
2、CBBB慈善组织评价标准:美国更好事务局委员会的慈善组织劝募行为标准,主要是围绕捐赠资源使用,非常具体,针对性强。
3、明尼苏达慈善评论协会标准:着重于组织层次。
五、通用评估框架指标:简称CAF,是欧洲公共部门流行的一种评估工具。
有两大类要素构成,即促成要素和结果要素。
促成要素共有5个,既1、领导力2、人力资源管理3、战略与规划4、合作伙伴关系与资源5、流程与变革管理。
结果要素有四个:1、员工结果2、顾客或公民导向结果3、社会结构4、关键绩效结果。
主要特点:1、它主要立足于自我评估2、通用性3、简便易用4、强调证据5、要求达成一致。
63、非政府组织评估的方法 1、逻辑框架法,LFA。
作为一种概念化得论述项目的方法,通过绘制一张简单的框图来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及各种逻辑关系,以便给人们一个整体的框架概念。
核心是对项目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推论。
四个层次:投入、产出、微观目的和宏观目标。
2、对比法1)前后对比法2)有无对比法3)综合对比法3、快速乡村评估法,RRA。
主要做法是1)采用多学科小组2)三角信息3)避免主观偏见4)直接面向受益群体。
适用于评估时间紧迫、预算的评估费用较少的情况。
4、参与式评估: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和受益者共同组成评估小组,通过对项目管理的系统评估、调整、重新制定项目的目标或方案,重新进行组织机构的安排或调配资源的一种方式。
原则:1、是一个灵活学习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