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秘藏膏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秘藏膏方
中医秘藏膏方
四圣心源的粉丝
登仙膏组成
麻油1斤4两,甘草2两,芝麻4两,天门冬(酒浸,去心)3钱,麦门冬(酒浸,去心)3钱,远志(酒浸,去心)3钱,生地(酒洗)3钱,熟地(酒蒸)3钱,牛膝(去芦,酒浸)3钱,蛇床子(酒洗)3钱,虎骨(酥炙)3钱,菟丝子(酒浸)3钱,鹿茸(酥炙)3钱,肉苁蓉(酒洗,去甲膜)3钱,川续断3钱,紫稍花3钱,木鳖子(去壳)3钱,杏仁(去皮尖)3钱,谷精草3钱,官桂(去皮)3钱,松香8两,倭硫黄(末)2钱,雄黄(末)2钱,龙骨(末)2钱,赤石脂(末)2钱,乳香(末)3钱,没药(末)3钱,木香(末)3钱,母丁香(末)3钱,蟾酥2钱,麝香2钱,阳起石2钱,黄占1两。

功效
存精不漏,固体壮阳,强形健力。

登仙膏主治
腰痛、下元虚损,五劳七伤,半身不遂,膀胱疝气,下焦冷气,小肠偏坠;二三十年脚腿疼麻,阳事不举,妇人白带、血淋、阴痛,血崩。

用法用量
贴脐上。

制备方法
麻油熬,下诸药:第一下芝麻;第二下甘草;第三下天门冬、麦冬、远志、生地、熟地、牛膝、蛇床子、虎骨、菟丝子、鹿茸、肉苁蓉、川续断、紫稍花、木鳖子、杏仁、谷精草、官桂;第四下松香,槐柳枝不住手搅,滴水不散;第五下倭硫黄、雄黄、龙骨、赤石脂(再上火熬一时);第六下乳香、没药、木香、母丁香(再熬,提锅
离火放温);第七下蟾酥、麝香、阳起石(滴水不散);第八下黄占。

用瓷罐盛之,以蜡封口,入井中浸3日,去火毒,用红绢摊。

[1]
行水膏【药物组成】
苍术5两,生半夏3两,防己3两,黄芩3两,黄柏3两,苦葶苈3两,甘遂3两,红芽大戟3两,芫花3两,木通3两,生白术2两,龙胆草2两,羌活2两,大黄2两,黑丑头2两,芒消2两,黑山栀2两,桑白皮2两,泽泻2两,川芎1两,当归1两,赤芍1两,黄连1两,川郁金1两,苦参1两,知母1两,商陆1两,枳实1两,连翘1两,槟榔1两,郁李仁1两,大腹皮1两,防风1两,细辛1两,杏仁1两,胆南星1两,茵陈1两,白丑头1两,花粉1两,苏子1两,独活1两,青皮1两,广陈皮1两,藁木1两,瓜萎仁1两,柴胡1两,地骨皮1两,白鲜皮1两,丹皮1两,灵仙1两,旋覆花1两,生蒲黄1两,猪芩1两,牛蒡子1两,马兜铃1两,白芷1两,升麻1两,川楝子1两,地肤子1两,车前子1两,杜牛膝1两,香附子1两,莱菔子1两,土茯苓1两,川萆薢1两,生甘草1两,海藻1两,昆布1两,瞿麦1两,扁蓄1两,木鳖仁1两,萆麻仁1两,干地龙1两,土狗1两,山甲1两,发团2两,浮萍3两,延胡5钱,厚朴5钱,附子5钱,乌药5钱,龟版3两,飞滑石4两,生姜4两,韭白4两,葱白4两,榆白4两,桃枝4两,大蒜头8两,杨柳枝8两,槐枝8两,桑枝8两,苍耳草1斤,益母草1斤,诸葛菜1斤,车前草1斤,马齿苋1斤,黄花地丁(鲜者)1斤,凤仙草(全株,干者)2两,九节菖蒲1两,花椒1两,白芥子1两,皂角2两,赤小豆2两,共用油40斤,分熬丹收,再入:铅粉(炒)1斤,提净松香8两,金陀僧4两,生石膏4两,陈壁土2两,明矾2两,轻粉2两,官桂1两,木香1两,牛胶4两(酒蒸化)。

行水膏【方剂主治】
暑湿之邪与水停不散,或为怔忡,干呕而吐,痞满而痛,痰饮水气喘咳,水结胸,阴黄疸,阳水肿满,热胀,小便黄赤,或少腹满急,
或尿涩不行,或热淋,大便溏泄,或便秘不通,或肠痔;又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脚气肿痛,妇人带下,外症湿热凝结成毒,成湿热烂皮。

方名
摩风膏
组成
麻黄1两,羌活2钱,升麻4钱,松香3钱,白及3钱,防风3钱,当归3钱,黄蜡2两。

功效
祛风湿秽毒。

主治
皮起白屑,痒如虫行,肌肤枯燥。

用法用量
涂搽患处。

制备方法
上药除黄蜡外,用香油1斤浸药5日,用文武火熬枯去滓,再入黄蜡搅匀。

方剂名称
涌泉膏
药物组成
海龙或海马1对,附子1两,零陵香3钱,穿山甲3钱,琐阳3钱。

方剂主治
命门火衰,真阳上浮者。

用药禁忌
少年勿用。

用法用量
油熬,黄丹收,槐枝搅,下阳起石。

冬虫夏草末,高丽参,川椒、
丁香,搅匀。

贴足心。

徒起泡无益也
附桂膏 - 名称
附桂膏 - 处方
真香麻油3斤,柏枝尖5斤,松毛心5斤,生大附子(切片)半斤,肉桂(研极细末)半斤,黄丹10两,铅粉10两。

附桂膏 - 制法
先将麻油入锅烧滚,下柏枝、松枝、附子,次第入油锅熬枯,去滓,下肉桂末再熬,下黄丹、铅粉,不住手搅至滴水成珠,入瓦器内,浸水中,拔去火毒,用布摊贴。

附桂膏 - 功能主治
感受风湿,手足麻木。

筋骨疼痛,肚腹畏寒。

附桂膏 - 用法用量
肚腹畏寒者,贴肚脐,用大张连脐服贴,并贴背后肾俞穴;其余筋骨麻木酸痛,俱贴患处。

方名万应紫金膏
组成
赤芍5钱,当归5钱,红花5钱,黄芩5钱,连翘5钱,黄柏5钱,僵蚕5钱,蝉退5钱,白芷5钱,甘草5钱,胎发5钱,大黄5钱,银花5钱,蜈蚣5钱,川乌5钱,草乌5钱,羌活5钱,苍术5钱,细辛5钱,川椒5钱,秦艽5钱,乳香5钱,没药5钱,滑碎补5钱,首乌5钱,蛇床子5钱,木鳖子5钱,大风子5钱,生南星5钱,生半夏5钱。

主治
男妇大小瘰疬痰疬,对口发背,乳痈,鱼口便毒,臁疮热疖,手足腰背疼痛,闪挫伤损,及一切无名肿毒,哮吼喘嗽,泻痢。

用法用量
哮吼喘嗽贴心窝,泻痢贴脐眼,余俱贴患处。

制备方法
用猪油半斤、麻油半斤、桐油半斤,将前药浸入油内,如春、夏天浸3日,秋、冬浸7日,倾入铜器内,文武火熬至药色焦黑,取起
滤渣,再熬,加炒黄丹10两,用槐枝不住手搅动;熬至滴水成珠,再加白蜡5钱,随即起取,用槐枝搅匀;收入瓦罐,浸水中,拔去火毒,用时以布摊贴。

方名万应灵膏
组成
川芎2两,白芷2两,干生地2两,熟地2两,当归2两,白术2两,苍术2两,陈皮2两,香附2两,枳壳2两,乌药2两,半夏2两,青皮2两,细辛2两,知母2两,贝母2两,杏仁2两,黄连2两,黄芩2两,黄柏2两,桂枝2两,大黄2两,桑白皮2两,柴胡2两,薄荷2两,赤芍2两,木通2两,桃仁2两,玄参2两,猪苓2两,泽泻2两,桔梗2两,前胡2两,升麻2两,麻黄2两,牛膝2两,杜仲2两,山药2两,远志2两,续断2两,良姜2两,何首乌2两,甘草2两,连翘2两,藁本2两,茵陈2两,地榆2两,防风2两,荆芥2两,羌活2两,金银花2两,独活2两,白蒺藜2两,苦参2两,僵蚕2两,天麻2两,南星2两,川乌2两,草乌2两,威灵仙2两,白鲜皮2两,五加皮2两,益母草2两,两头尖2两,五倍子2两,巴戟肉2两,川山甲2两,芫花2两,附子2两,肉桂2两,虎骨2两,鹿茸2两,鲜生地2两,山栀2两,红花2两,丹皮2两,三棱2两,蓬木2两,木香2两,全蝎2两,鳖甲2两,青风藤2两,地骨皮2两,干姜2两,补骨脂2两,蜈蚣20条,苍耳头7个桃,柳枝30枝,槐枝30枝,桑枝30枝,楝枝30枝,楮枝30枝。

主治
男妇小儿不分远近,五劳七伤,咳嗽痰喘气急,左瘫右痪,手足麻木,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偏正头风,心气疼痛,小肠疝气,偏坠,跌打损伤,寒湿脚气,痢疾,疟疾,走气痞块,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血崩;兼治无名肿毒,瘰疬,臁疮,杨梅顽疮,误服轻粉致伤筋骨疼痛,变成为恶毒,肿烂成疮,大如盘,或流黄水,或流脓血,遍身臭烂,不能动履者。

制备方法
用真麻油40斤浸药,春,秋20日,冬天1月,夏天10日,先煎血余油2斤。

同药归一处,用槐枝、桃枝、桑枝、柳枝、枣枝向东者搅药,煎好将细筛滤渣,熬至滴水成珠,老嫩要得法,然后将黄丹20斤,水漂净炒于研末,收炼成膏。

另加细药末开后:人参2两,牛黄8钱,麝香8钱,冰片8钱,珍珠8钱,琥珀8钱,樟脑8钱,龙骨8钱,雄黄8钱,熊胆8钱,儿茶8钱,乳香8钱,没药8钱,轻粉8钱,血竭8钱,母丁香8钱,安息香8钱,自然铜8钱,赤石脂8钱,海螵蛸8钱。

以上20味共研细末,听用。

上已熬88味,用苏合油10两,铅粉1匣收膏。

其收膏之法,须住火凉至温热,将苏合油分作数次搅入,再将铅粉搅入,然后将各药末作数次搅入,不住手搅,搅至冷为度,隔水浸,去火气,49日方可用之。

搅木须用槐木枝尤妙。

用药禁忌孕妇忌贴。

金丝万应膏
组成:木香1两,川芎1两,牛膝1两,生地黄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秦艽1两,当归尾1两,枳壳1两,独活1两,防风1两,
大风子1两,羌活1两,黄芩1两,南星1两,蓖麻子1两,半
夏1两,苍术1两,贝母1两,赤芍药1两,杏仁1两,白蔹1
两,两头尖1两,艾叶1两,连翘1两,川乌1两,甘草节1两,
肉桂1两,良姜1两,续断1两,威灵仙1两,荆芥1两,藁本1
两,丁香1两,金银花1两,丁皮1两,藿香1两,红花1两,
青风藤1两,乌药1两,苏木1两,玄参1两,白鲜皮1两,僵
蚕1两,草乌1两,桃仁1两,五加皮1两,山栀1两,牙皂1
两,苦参1两,川山甲1两,茅香1两,五倍子1两,降香节1
两,骨碎补1两,苍耳头1两,蝉蜕1两,蜂房1两,鳖甲1两,
全蝎1两,麻黄1两,白及1两,大黄2两,蜈蚣21条,蛇蜕3
条,桃树枝3寸,柳树枝3寸,榆树枝3寸,槐树枝3寸,桑树
枝3寸,楝树枝3寸,楮树枝3寸。

主治:一切风气寒湿,手足拘挛,骨节酸痛,男子痞积,女人血瘕及腰疼胁痛,诸般疼痛,结核转筋,顽癣顽疮,积年不愈,肿毒初
发,杨梅肿块未破者。

肚腹疼痛,泻痢疟疾,痢白而寒,咳嗽哮
喘,受寒恶心,胸膈胀闷,面色痿黄,脾胃等症,心疼,负重伤
力,浑身拘疼,诸疝小肠气。

用法用量:一切风气寒湿,诸般疼痛等、症,贴患处;肚腹疼痛,泻痢疟疾,俱贴脐上,痢白而寒者尤效;咳嗽哮喘,受寒恶心,胸膈胀
闷,妇人男子面色痿黄,脾胃等症及心疼,俱贴前心;负重伤
力,浑身拘痛者,贴后心与腰眼;诸疝小肠气等症,贴脐下。

制备方法:上切为粗片,用真麻油12斤浸药在内,夏浸3宿,春5宿,秋7宿。

冬10宿方煎,以药枯油黑为度,用麻布1片,滤去滓,贮瓷
器内。

另用片子松香不拘多少,先下净锅熔化后,方加药油,量
香2斤,用油4两,拭水软硬,仍滤入水缸中,令人抽扯色如黄
金即成膏矣。

每制一料,计膏70斤,约用银8-9钱,量摊中大膏
约一万有余,可济人五千之数。

接气沐龙汤 - 药物组成
紫梢花1两,甘草1两,甘遂1两,良姜1两,文蛤1两,母丁香1两,巴戟天1两,川乌1两,附子1两,吴茱萸1两,川椒1两,细辛1两,淫羊藿1两,蛇床子1两,楝树子1两,甘松1两,锁阳2两,苁蓉2两,官桂2两,羊皮2两,红蔗皮2两,满山红2两,罂粟壳(水泡,去筋)2两,红豆70粒(须择酒药内所用辣者),白颈蚯蚓7条(炙),倭铅8两(切薄片)。

接气沐龙汤 - 方剂主治
阳衰久痿,滑精。

接气沐龙汤 - 用药禁忌
7日内禁房事。

接气沐龙汤 - 用法用量
上匀7剂。

每日1剂,瓦锅内煎汤,先薰,后洗,以冷为度,晚重温药汤再洗。

別名三妙膏
組成
千金子5錢,荊芥穗5錢,金銀花5錢,明天麻5錢,川大黃5錢,上肉桂5錢,牛蒡子5錢,白附子5錢,海風藤5錢,川黃連5錢,穿山甲5錢,天花粉5錢,刺猬皮5錢,高良姜5錢,片黃芩5錢,黃柏5錢,紅花5錢,細辛5錢,貝母5錢,苦參5錢,草烏5錢,甘草5錢,防風5錢,牙皂5錢,連翹5錢,鱉甲5錢,巴豆5錢,牛膝5錢,麻黃5錢,蘇木5錢,烏藥5錢,僵蠶5錢,草麻5錢,白及5錢,桃仁5錢,羌活5錢,黃耆5錢,全蝎5錢,防己5錢,血余5錢,當歸5錢,半夏5錢,柴胡5錢,大戟5錢,白蘞5錢,蜈蚣3條,蛇蛻1條,紫荊皮2兩,石菖蒲2兩,獨活2兩,赤芍2兩,白芷2兩。

主治
無名腫毒,癰疽發背,對口疔瘡,濕痰流注,楊梅結毒,瘰疬馬刀,婦人乳疽,小兒丹毒,湯火燒灼,蝎螫蜂叮,金刃所傷,出血不止,或跌撲打損,瘀痛難禁,或風寒濕氣,襲入經絡,以致骨痛筋攣,或濕熱橫入脈絡,閃腰挫氣,動舉難伸,并大人小兒之五積六聚,男婦之痞塊,癥瘕。

用法用量
貼患處。

制備方法
上藥切片,用香油200兩,入大銅鍋內浸7日夜,再入桃、柳、桑、槐枝各21段、每段長寸許,慢火熬至藥黑枯色,濾去滓,將鍋拭凈,再以密絹,仍濾入鍋內,務要清潔為美,再用文武火熬至油滴水成珠,大約得凈油160兩為準,離火,入上好飛丹80兩,以一手持槐木棍,一手下丹,不住手攪勻成膏,再入后藥:乳香、沒藥各8錢(去油)、血竭、雄黃各5錢,此4另研。

先入攪勻,再入后藥:木香、沉香、檀香、降香、楓香各5錢、丁香、麝香、藿香、珍珠、冰片各1錢,此10味,徐徐添入,攪勻,再入樟腦5錢,成膏,收貯聽用。

金丹丸--《良方合璧》卷上
【处方】乳香、麝香、雄黄、朱砂、巴豆、牙皂、沉香、官桂、大黄、川乌、良姜、细辛、硼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小红枣肉为丸,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邪伤寒,头痛;心中刺痛,绞肠痧痛,赤白带下;水泻痢疾,牙痛等。

【用法用量】用时以新棉花包塞鼻内,男左女右。

【注意】孕妇忌服,忌闻。

[通治] 观音大士救苦神膏
大黄(一两)香附(七钱)三棱(一两)羌活(八钱)白芷(八钱)芫花(七钱)蜈蚣(十戟(八钱)蛇蜕(五钱)巴豆(八钱)皂
角(八钱)杏仁(七两研)细辛(七钱)肉桂(八钱)麻黄(八钱)黄连(五钱)甘遂(二两)川乌(一两)莪术(一两)枳实(八钱)独活(七钱)防风(七钱)全蝎(七钱)草乌(七钱)元参(七钱)蓖麻子(二两研)木鳖子(一两研)穿山甲(七钱)天花粉(七钱)五倍子(七钱)当归(一两五钱)密陀僧(四两)飞过黄丹(二斤四两)选道地药材称准。

用大麻油(六斤)浸瓷盆内五日。

然后熬摊。

熬膏时忌妇人鸡犬冲破。

一偏正头风左患贴左。

右患贴右。

正患贴印堂。

兼卷条塞鼻孔中。

口含甘草汤咽之。

一眼科七十二症。

赤肿将耳上角。

针刺血出粘贴。

星胀翳膜眷毛倒睫。

迎风流泪等症。

卷条左患塞左。

右患塞右鼻。

常服甘草汤。

一喉咙三十六症。

单蛾双蛾。

喉闭喉风。

贴喉上。

口含甘草汤。

要速效。

将膏口含化下。

不服甘草汤。

一两颐浮肿。

风火牙疼。

粘贴即止。

一诸般腹痛。

胃口痛。

丹田痛。

即于痛处贴之。

服甘草汤。

一中风瘫痪。

左患贴左。

右患贴右。

服甘草汤。

不省人事。

痰声如锯。

作丸如豆大。

每服七粒。

清汤送下。

其痰立下。

若口关紧闭。

用铁箸撬开。

将水灌下。

或再作条插鼻孔中。

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一痨瘵病。

贴夹脊药草含汤脐服便解而愈矣。

一疟疾一日二日三日。

俱贴肚脐。

饮甘草汤。

如发过四五次者。

作丸早一时服下。

饮热酒数杯。

即日便止。

不可饮甘草汤。

一赤白带下。

贴脐下丹田。

常服甘草汤。

一各种痢疾。

俱贴胃口肚脐。

四五日不愈。

红用圆眼壳核七个打碎。

煎汤送丸下。

白用荔枝甘不可服。

一小儿惊风。

目翻上。

气喘痰壅不通。

作条塞鼻孔。

贴一膏于脐上。

如急极作丸服之。

勿饮甘草汤。

一小儿诸疳症。

贴脐上。

口疳贴牙床。

口疳不必饮甘草汤。

一经闭不通。

贴丹田。

如病久。

作丸服之。

小腹上。

用甘草末调敷。

葱汁涂之。

不可服甘草汤。

一血块痞积。

贴脐上。

并贴痞上。

饮甘草汤。

人健壮者。

作丸日服。

便泄为上。

一外科疔疮。

内服外贴。

勿饮甘草汤。

背疽一切痈疖毒。

俱贴患处。

日饮甘草汤作丸服。

兼贴肺俞穴。

勿服甘草汤。

一疮香港脚。

针孔反粘贴。

盖以纸带缚定。

一日洗换。

十日愈矣。

一肠风下血。

梦遗白浊。

俱贴肚脐。

饮甘草汤。

一痔漏。

内则卷条插入。


则贴之。

一跌打损伤。

贴患处。

饮甘草汤。

一吐血鼻血。

贴两脚心。

饮甘草汤。

孕妇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