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成为你自己—卢梭[素材积累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为你自己——卢梭
教学目标:
1.素材积累:从人物的人生经历深入人物内心,感悟其情感,体会其对人生的态度;
2.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像卢梭一样的活着。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像卢梭一样的活着。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把所有一切的书都合起来。

只有一本书是打开在我们大家的眼前的,那就是自然的书。

正是在这本宏伟的著作中,我学会了怎样崇拜它的作者。

——让·雅克·卢梭《爱弥尔》
当我们还对卢梭一无所知的时候,当你看到这样一段话,你首先对卢梭的印象是怎样的?如果你觉得印象还不够深刻,那么请大声地朗读这段话。

是的,卢梭就是“自信”的代名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卢梭内心深处的世界,让我们真正明白到底什么才是自信,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自信的人”。

二、走进卢梭
1.简介: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2.卢梭的著作
1750年(38岁)发表了《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淳化》
1754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7年开始写《爱弥儿》
1759年开始写《社会契约论》
1762年先后发表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1766年开始写《忏悔录》
3.人生历程
①悲惨的童年
出生于日内瓦,母亲因难产而去世,由热爱读书、感情丰富、性格正直的钟表匠父亲抚养长大。

10岁时,父亲因一场纠纷离家流亡,卢梭寄居舅父家,读过两年书,后又作雕刻匠学徒,受到奴役。

②流浪的少年
16岁起出逃流浪,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来维持生活,饱尝人间苦难,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

其间结识了华伦夫人,并在她家度过了8年的宁静、甜蜜的生活,醉心于山间乡村的的美丽景色,勤奋自学各门学科,积累了广博的知识。

③隐居的中年
1749年,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否认科学与艺术有助于人类道德的净化),获一等奖,从此声誉鹊起;后又撰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获得更大反响。

1752年,歌剧《乡村占卜者》成功上演,受到国王和王后的青睐,路易十五打算接见卢梭,并赐给他一笔年金,然而卢梭顾虑会因为接受年金而失去自由,就刻意回避,受到普遍的谴责。

1756-1762年,声望日高但鄙弃与贵族为伍的卢梭隐居于巴黎近郊森林,创作出一系列著名作品,如《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政治论著)、《爱弥尔》等。

④流亡的晚年
1762年,为逃避当局的逮捕,逃出巴黎,之后四处逃亡,几近举世共弃。

悲愤中写成自传性作品《忏悔录》,控诉封建专制社会对人的迫害与腐蚀,又将自己的灵魂史无前例地坦诚披露。

晚年又于贫困孤独中写了自传的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深沉凝重,忧郁而从容。

1778年7月2日,病逝。

1794年,遗体迁葬于巴黎先贤祠。

三、卢梭与伏尔泰
伏尔泰是1791年7月11日被迁进伟人祠,卢梭比他晚三年迁入,1794年10月11日。

一个在大革命进入高潮之头,一个在进入高潮之尾。

他们死在同一年:1778年,伏尔泰先走三十四天。

的确有很多巧合发生在这两个无论从哪一点看都截然相反的人身上。

站在这只有约十米之隔的两个墓穴之间,我想起他们之间的争执,一共三次,三次便足以将以后的世界一分为二,左翼的和右翼的,理想的和现实的,英美派和欧陆派,穷人与富人,
东方与西方,民主与专制,自由与道德,很多东西都能在这两个人身上找到源头。

①第一次交锋:
1755年卢梭把他参加第戎科学院竞赛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

1755年8月30日,他收到伏尔泰的回信。

回信的第一句话便是:“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著。


接着又写道:“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

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有六十多年,我遗憾地意识到重操旧习在我是不可能的了……我也不可能乘船去会加拿大的野蛮人,首先因为我的病体使我离不开欧洲最高明的医生……其次是因为我们把战争带到那些国家,我们的榜样已经使那些野蛮人变得几乎和我们一样恶。

……文学滋养人的灵魂,给它力量,给它安慰;先生,就在您写文反对文学的时候,您不也在使用它吗。


同年9月11日,卢梭回了一封信,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对文学和艺术的嗜好滋长一个民族内心之恶……人类精神与知识的进步增长了我们的傲气,使我们更多地走入迷途,很快就会加速我们的不幸。

……至于我自己,如果我没有丢下我最初的职业选择(应该是指他做雕刻学徒的生涯),如果我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我大概要幸福得多。

……让我们来找找社会混乱的首要根源,我们会发现人所有的不幸,来自他们的错误要远远多于来自他们的无知,我们所不知的东西对我们的损害程度要大大小于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

……要不是有人声称知道地球是不转的,也就不会有人去惩罚说地球自转的伽利略了。

②第二次交锋
这第一次交锋,双方各持己见,但还算心平气和。

第二次就不同了。

1755年11月1日上午10点半左右,葡萄牙里斯本的居民正在教堂做弥撒,大地开始发威,震动了整整十分钟,紧接着是海啸,再接下去是大火,里斯本城毁于一旦。

这场自然灾害在欧洲引发了一场非关科学而是哲学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面对人类的灾难上帝扮演什么角色?
一个城市被毁,几万人惨死,震动了伏尔泰。

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写了一首情绪激动的长诗,并将这首诗寄给了卢梭。

诗中的一段,基本能概括全诗的大意:
看到这堆积如山的受害者,你们还会说:
上帝报复了,死亡是他们为其罪恶付出的代价?
那些匍伏在母亲被压偏而流血的乳房上的孩子们,
他们何罪之有?
伏尔泰是想借这首诗,表达他对善恶相替、因果循环的宗教观和乐观主义的哲学观的怀疑,在他眼里,
宿命和无为是非常危险的。

卢梭于1756年8月18日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在至高无上的天意面前,人的生命和其可怜的需要是可以疏略甚至是罪恶的。

他写道:“波普和莱布尼兹告诉我们,人啊,耐心一点,你的不幸是你的天性及宇宙构成所产生的必要结果。

”他说,如果里斯本的居民不是集中住在五六层高的楼房里,损失就会小得多;有很多人是为了拿衣物和钱,才被砸死的。

“您大概是想让地震发生在无人的沙漠里,这难道不是说自然必须服从我们的意志?”他最后写道:“我在此生受苦太多,不可能不期望来生。


③第三次交锋:
伏尔泰酷爱戏剧,常在他那取名“乐园”的别墅里上演他自编的戏剧。

他极希望日内瓦城能建一个戏院,但遭到教会的反对。

于是,他便让好友达朗贝尔在《百科全书》上就这个内容写了一篇题为“日内瓦”的文章。

这篇文章引起了卢梭的反弹,他在《忏悔录》中记述了对这件事的看法:“我对人家在我的祖国所耍的这一套诱惑手段感到愤慨,所以我急待载有这篇文章的那本《百科全书》出版,看看有无办法写篇答复,好对这不幸的一招防患于未然。


卢梭发表了《致达朗贝尔论戏剧的信》。

他反对在日内瓦建剧院,他还是那一贯的思想,认为戏剧败坏社会风俗,使人堕落。

但他就是以一部歌剧《乡村卜师》才成名的。

这件事彻底破坏了他与伏尔泰以及整个百科全书派的关系。

从此,伏尔泰视他为哲学的叛徒,理性的敌人。

伏尔泰整起人来也是不留情的,他写了不少匿名小册子抨击卢梭,在1764年发表的《公民的情感》一文中,他揭出了卢梭抛弃子女的事。

正是这篇东西促使卢梭写《忏悔录》,他并且在《忏悔录》里附上了他写给伏尔泰的最后一封信。

“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

日内瓦收留了您,您的报答便是断送了这个城市;我在我的同胞中极力为您捧场,您的报答便是挑拨离间:是您使我在自己的家乡无法立足,是您使我将客死他乡……总之,我恨您,这是您自找的……别了,先生。


引起两人最终决裂的诸种因果,一直没有定论,法国至今仍有“拥伏派”和“反伏派”,以及“保卢派”和“贬卢派”,教会和左翼有一部分人一直不喜欢伏尔泰。

但政治派系之争已完全让位于意识形态之争。

不管怎么样,伏也好卢也好,都已经只是一块招牌,无碍于小民生活了。

卢派继续认为两人之争是伏尔泰妒忌卢梭的才气;伏派则咬定两人决裂起自卢梭的病态和狭隘心理。

伏尔泰在长诗《凡夫俗子》里写道:“人间天堂就在我所在的地方。


卢梭在《新爱洛依丝》中写道:“在这世间,唯一值得居住的就是那梦幻之乡。


歌德对他们两人有一个很精辟的总结,他说:“和伏尔泰在一起,是结束旧世界;和卢梭在一起,是开始新世界。


四、走进卢梭,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卢梭式的自信?
明确:(“自信”分两个层面,一层面是在获得别人肯定下的自我相信;另一层面是在别人都否定下的自我相信。


材料补充:
卢梭名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

不论善与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出来。

2.卢梭与自己的对话
明确:(卢梭与自己的对话,最具有代表性的两本书:一本是《忏悔录》;另一本是《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材料补充:
卢梭名言:
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

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

这个人就是我。

我在世间就这样孑然一身了。

没有兄弟,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圈子。

我这个最愿与人交往、最有爱心的人竟受人们的一致排挤。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用我的爱心爱他们的,……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自由发言:今天这节课,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五、名人评价
歌德说:“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法国文学家和政治家夏多布里昂说:“人人必读的书在全世界也许只有五六本,《爱弥儿》就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在现代欧洲引发了一场彻底的革命。

”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法国的教育完全变了样。

六、作业: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角色,这些人物或角色以精神气质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像 _______一样活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指导:一是补充完整标题;二是必须选“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三是要体现所选人物或角色的特点,更要突出主体“我”,表达自我的感悟和价值取向。

七、结语:
我们总是不够自信,总是需要别人来给予我们自信,正是这样,我们才会错过很多的机会,很多的时间。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卢梭后,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充满的自信的人!
学生范文:
像卢梭一样活着
古锦旗
认识了卢梭,从卢梭身上看到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他的自信。

卢梭对自己有着高度的自信。

上过两年的学后,37岁才发表第一篇文章,但因为极大的自信而几近举世共弃,被迫四处流浪,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改变自己。

卢梭曾说过,“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世界。

”当《爱弥儿》的发表,一时名声大噪的卢梭受到国王贵族的接见,但是他都一一回绝了。

因为他只做自己,他并不想向权贵弯腰低头,他只追求在自己的世界里大放异彩。

很多时候,我们想到比自己成功的人,即使眼红别人的成功,也不敢轻易地相信自己,甚至还一直认为那是自己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一味的否定自己,局限在自己不行的枷锁中无法自拔。

而卢梭哪怕到了世界末日他对自己依然是极大的自信,怀疑一切都不会怀疑自己。

质疑自己,害怕嘲笑,轻视自己,这样永远都无法到达自己心中的海洋。

历史证明,卢梭的坚持是正确的,尽管在当时并没有人理解他。

而他对近代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他的许多哲学思想,治国主张……对欧美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写作风格开创了欧美浪漫主义田园风光的创作先河。

谁说没有人懂就一定是错误的呢?谁说你比别人差劲?在卢梭身上,我看到了答案,别人的质疑和嘲笑根本无关痛痒,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要拥有足够的自信。

卢梭的心灵备受伤害,但是世俗的伤害根本不会挫伤他对自己的信任。

被亲人背叛,虚情假意的朋友利用他的名声来博出名,尽管如此,他还是以他的方式去爱着他们。

卢梭的一生充满挫折,唯一不变是他对自己那份极度的自信,正如他说的那样,“上帝造就了我,而我却让模子打破。

”卢梭在质疑声中超越自我,不断挑战生命的高度,活出生命的深度。

如果我早点认识卢梭,我会不会对自己多一份自信和认可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即使如一根火柴,但也有机会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的光芒。

相信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欣赏,也许在我们犹豫不决中,错失了许多可以成功的机会,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也许对于宇宙我们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们自己,就已经是拥有全世界了。

像卢梭一样活着,坚信自己拥有的便是最好的世界。

教师点评:
本文围绕卢梭曲折的一生展开,从他的人生巅峰写到他人生的低谷,然而,不管在哪个人生阶段,他都是对自己充满高度的自信,并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用历史来证明他的坚持是正确的,让文章内容更充实,逻辑更清晰。

行文优美,思想深邃,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文章。

教师下水文:成为你自己——读卢梭
很多名字,对我们而言,都是非常遥远的,遥远到如果我们穷尽一生,都不知道不认识他,似乎都没什么关系。

然而,很多书,只要一旦翻开了,那纸片般的名字,这才真正鲜活了起来,好多时候,就算是晚了一些认识,我都会觉得格外的遗憾,比如尼采,鲁迅,苏东坡……
如果我早点知道,会不会我对自己的人生就会更坚持些?对别人就会更宽容些?我的境遇是不是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卢梭也是其中之一,他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是我这辈子如果重来了,第一个想认识的人,就是他。

因为他,这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都不重要了,让我们突然想真正地成为我们自己,这就够了。

他确实有这样的魔力,可惜的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儿时双亲去世,只读了两年的书,少年寄人篱下,受尽折磨,只能逃离开始流浪,做着各种零散的行当度日,
直至37岁,才开始发表第一篇文章。

痛苦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悲惨的一生,却是寥寥几句,就能说完。

直至到他四十多岁,名声鹊起,还受到皇室的接见。

如果他的人生永远停留在这个时刻,或许,对你对我而言,这就够了呀。

受尽了人间疾苦,终于还是有回报了,老天爷都开眼了。

从社会的底层,终于到了社会的顶层。

够了,这就够了。

你我都是如此的世俗。

一直以为物质足以救赎一切受尽苦难的灵魂,而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也是名利呀。

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他却从未停留,且不屑停留。

不接受接见,直接逃离城区,人群,过自己的生活。

然后,这才有了构思20年创作3年的《爱弥儿》,书一出版,立刻改写了他的人生,当局四处抓捕他,举世共弃,只能四处逃亡。

就算如此,过后,他还这样在《忏悔录》写道: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何时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

’……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语气,是如此坚定,是如此坦荡荡。

因为这就是他自己,就算社会接受不了他,他还是他自己,而且他只做他自己。

接下来,他在没有兄弟,没有朋友,没有亲情,与整个社会的交往整整中断了十五年后,他重新审视自己而写的最后一本书《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当被这个世界完全抛弃了,那种孤独感到底有多可怕,你我都不知道。

他也试图反抗,试图澄清,然而,通通没用。

他无奈到只能对自己喃喃自语,“今后在人们的眼里我充其量就是个不存在的人,我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人。


就算是如此,他还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审视自己的命运。

不为辩驳,不为挣扎,只为自己而作。

这本书的第一页的,第一行:
“我在世间就这样孑然一身了。

没有兄弟,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圈子。

我这个最愿与人交往、最有爱心的人竟受人们的一致排挤。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用我的爱心爱他们的,……”
你是会哭的。

我的灵魂都在为他颤抖。

早点认识他,或许灵魂可以穿越,他就不会这样孤独了吧。

他的宽容,他的无助,他的徘徊,如果你懂了,或许,对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会更多些爱。

我们会更容易给予他人爱,给予他人关怀,只因,这个世界本来就该如此的美好。

糟心的是,一个多世纪之前,他没有遇到。

寥寥无几的关心他的人,到最后,他才发现都是几个有特别用心的人。

要么借他的名气炒作,要么只是为了可怜他。

夸张的是他一个人,遭遇横祸,被一辆马车撞倒在了地上,得到的不是同情,不是帮助,而是当时社会上各种散布他已经死亡的谣言。

世界待他如此不公,而他却还用心地爱着这个世界,到最后用全部心思放在了
采集植物标本上,灵魂是可以如此崇高的,而他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不管是多么地卑微,还是多么地伟大,都只是为了成为他自己。

重新审视自己吧,不要随便把自己完全交给机会与压力去支配,总以为只要在这世界上风风火火,那么就一定会是不琐碎的人生,然而,风风火火的背后也可以是浑浑噩噩,最后终究会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哪个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该拥有什么,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在追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地活着。

就如卢梭一样,活出自己,成为你自己,循着他的足迹,你就能看清你自己。

生活是一场演不完的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幕是什么。

然而,你可以知道你是谁。

教师写后语:
这篇文章是作为学生范文的蓝本。

下水文的意思就是,一方面,在学生面前做个榜样,让他们有写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抓住素材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更进一步地解读,让学生更容易受其影响,有所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