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王智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营利组织管理
目录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概述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国外的非营利组织 第四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 第五章: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第六章:非营利组织结构设计 第七章: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张: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第九章: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 第十章: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 第十一章:非营利组织评估 第十二章:非营利组织文化管理 第十三章:非营利组织危机管理
4. 按照组织性质分类
1)动员资源型。 2)公益服务型。 3)社会协调型。 4)政策倡导型。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原因及作用
一、非营利组织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 非营利组织兴起是保障公民结社权利的需要 2.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弥补政府失灵的需要 3.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提高社会效益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5.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缓解社会发展危机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后期,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主 要原因有: 第一,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投入到发展中国家的经费大幅增加,这些 资金主要是通过发展中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分发的。 第二,发达国家政府和一些国际组织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的 作用。 第三,经济衰退及其他原因迫使一些原来对非营利组织采取敌意的第三 世界国家政府给它们让出更大的空间,并允许它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些项目。 第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发展中国家里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基础 和组织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苏联和东欧式的社会主义遇到前 所未有的困难,逐渐丧失了对第三世界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些亚洲 国家、拉美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对本国的左翼社会运动进行了无情 的镇压。 第五,经济增长产生复杂的社会分层效应,使利益群体的划分更加多元 化。
社会教育者:非营利组织通过出版刊物、举办活动、专业训练课程 、研讨会、图书设施及提供咨询等方式,负起传递各种信息的责任 ,藉以提供新的观念,促使大众(包括决策者在内)注意和了解社 会问题,改革社会大众或决策者对社会的刻板印象或漠视的态度, 补充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不足,并间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 改革与倡导者:非营利组织往往从社会各层面的实际参与中,实际 了解政府政策的偏斜,洞察社会的脉动和需求,并运用服务经验展 开舆论和游说,促成社会态度的变迀,并引发政策对法规的制定或 修正,扮演整个社会体系与政府组织的监督者与批评者的角色。
法律、宣传与政治
民权与推进组织、 治安与法律服务、 政治组织
2 3
教育与科学研究
中小学教育、高等教 育、其他教育研究
8
慈 善 中介 与 志 愿 行为鼓动
卫生
医院与康复、诊断、精 神卫生与危机防范、其 他保健服务
9
国际性行动
4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紧急情况救 助、社会救助
10
宗教活动和组织
5 6
环境 发展与住房
资料来源:程昔武: 《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7 页.
2. 按 组 织 体 制 分 类
3. 按照组织特征分类
根据目前各种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可以将中国非营利组织分为以下几类: 1) 同业组织,如各级商会、物资供销协会,农村的专业协会等。 2) 行业管理组织,如中国轻工协会、中国贸易进出口促进会等。 3) 慈善性机构,如红十字 会、慈善总会、残疾人联合会等。 4) 学术团体, 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化学学会。 5) 社区组织,如村民自治委员会、居民自治委员会等。 6) 职业性利益团体,如私人企业主协会、教师协会、律师协会。 7) 公民的自助组织, 如救助中心、各种农作物研究会等。 8) 兴趣组织,如各种各样的俱乐部、诗社、剧社等。 9)非营利性咨询服务组织,大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上都属于这类非营利组织。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学习目标:
1. 掌握非营利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2. 熟习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几种主要分类; 3. 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 4. 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特征
一、非营利组织概念
不同的组织和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定义方式。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 如美国《国内税收法典》非营利组织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组织的运 作目标完全是为了从事慈善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或者是为达到税 法明文规定的其他目的。第二是组织的净收入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第三 是组织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不是为了影响立法,也不干预公开选举。 2.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98年定义非营利组织为,正式成立的、自我管理、非 营利、以一定程度的自愿参与为特点的民间组织。包括特殊利益组织、网 络、服务提供者和公用事业承包商、非政府的筹资、业务和宣传组织(特 别是妇女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社区协会以及缴费成员组织。 3. 亚洲开发银行从组织本质属性上定义,认为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组织可以 作为广义的非营利组织:①不是基于政府体系;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分类
1. 按法律地位分类
中国非营利组织
法定非营利组织
草根非营利组织
转型中非营利组织 转型中的事业单 位 业主委员会 村委会 居委会 网上社团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 业单位 基金会
无法人地位 在工商登记的非 营利组织 单位下属组织 社区公益性组织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图 1 .1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地位分类图
马庆钰(2005)将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概括为非营利、自主性、志愿性和公益 性4个方面。 1)非营利 (1)不以营利为目的。 (2)剩余收入不进行分配。 (3)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所有。 2)自主性 (1)非政党立场。 (2)非政府立场。 (3)组织自治。 3)志愿性 (1)志愿者的参与。 (2)资源的社会捐赠。 4)公益性 (1)公共性组织。 (2)服务性组织。 (3)透明性组织。
环境保护、动物保护 经济、 社会、 社区发展、 住房、就业与职业培训
11 12
专业协会、工会 其他
ICNPO 体系主要是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划分,进一步发展了 ISIC 的基本结构,这样可以 更充分地确定非营利组织的组成部分。目前,这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
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分类
1. 美国的分类:互益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 2. 日本的分类:公益法人、特别法人、NPO法人、中间法人 3. 中国香港地区的分类:第一类是社区发展、第二类是家庭 及儿童服务、第三类是康复服务、第四类是安老服务、第 五类是过犯及释囚服务、第六类是学龄儿童及青年服务、 第七类是长期病患者服务、第八类是其他对象服务、第九 类是辅导服务 4. 中国台湾地区的分类:狭义的人民团体只包括职业团体和 社会团体两大类
本书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
正式的、不以营利目的、通过志愿行为 想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能够独立运行的社 会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最具代表性的且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是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非 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中心负责人、著名非营利组织实证研究教 授萨拉蒙和恩尼尔(Salamon & Anheier)描述的特征,他们认 为,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如下: 1. 正式的组织(Organized)。 2. 民间组织(Private)。 3. 非营利且不能分配利润(Non-profit distributing)。 4. 自我治理(Self-governing)。 5. 志愿性(Voluntary)。 6. 公共利益属性(Public benefit)。
4. 根据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的非营利组织 国际分类(ICNPO)的研究项目,该体系将非营利性组织分为 12类,24小类(见表1-1)。
表 1-1
序 号 1 大 类
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分类法
小 类 序 号 7 大 类 小 类
文化与休闲
文化与艺术、休闲、服 务性俱乐部
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也可谓是见仁见智。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王名(2002)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具有代表性的有:目的、主要开展公 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的社会组织;
刘春湘(2007)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在政府、营利企业之外的领域中具有不同程度 自治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正式组织。 我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满足三个特征: 第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第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提供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第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非营利组织具有的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
2)社会功能 3)政治功能
Fra Baidu bibliotek
三、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局限
1. 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 由于利益的驱动,这种非营利性在某些领域逐渐变质 。一味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会导致组织抛弃社会公众利益偏离甚至背离 非营利性的宗旨 2. 志愿组织的非志愿性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成员很大一 部分是出于自愿或志愿的目的而加入的。二是其活动经费主要 来源于社会捐赠。 3. 非营利组织的非独立性 在资金来源上非营利组织必须接受政府资助,它的存在也是政 府职能转移的过程,政府无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一、国际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 联合国的分类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the U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IC,1990)把非营利组织分为3大类15小类: 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 医疗和社会工作:医疗保健,兽医,社会工作; 社会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与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含宗教与政治 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与休闲。 2.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分类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eneral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NACE),由欧洲统计办公室设计,它将非营 利组织分为5大类,22项。 第一类是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护理教育;第二类是研 究与开发;第三类是医疗卫生,包括医院,诊所,牙医,兽医,其他医疗机构;第 四类是其他公众服务,包括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 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第五类是休闲与文化,包括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 博物馆,动物园,体育组织。 3. 世界银行的分类(World Bank) 世界银行根据对资金投入和项目运作的方便,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两类:运作型非 营利组织和倡导型非营利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Kramer(1981)认为非营利组织发挥的社会功能或扮演的社会角 色主要有5种:服务提供者、先驱者、价值维护者、社会教育者 、改革与倡导者,见图1.3。
先驱者 价值维护者
非营利 服务提供者 组织 社会教育者
改革与倡导者 图 1 .3 非营利组织扮演的社会角色
服务提供者:非营利组织多种类、多样化的服务供给,发挥公共服 务提供的弥补功能,经常选择提供政府没有做、不想去做或不愿意 直接去做的,但是却十分符合社会大众需要的非私人化的服务。 先驱者:因为非营利组织具有弹性、功能自发性和民主代表性等特 质,能够敏感捕捉社会大众的需求,凭借组织的多样性、人才的多 样化与运作的灵活性,把需求发展成具有创新的构想和因应的策略 ,并付诸规划与执行,且从实际行动中,试验出适宜的工作目标与 方法,引领社会革新。 价值维护者:非营利组织通过有效运作,倡导并积极参与改革行动 以改善社会,主动关怀少数弱势团体,激励民众对社会的关心和参 与,并成为社会精英和领袖的培育场所,提供社会大众人格教育与 再社会化的机会,进而有助于民主社会理念及各种正面价值观的维 护。
4. 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 中心提出的定义,即将具有组织性(organized)、非政府性(no-government)、非 营利性(no-profit-distributing)、志愿性(voluntary)及自治性(self-governing)等五个 核心特征的社会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
目录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概述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国外的非营利组织 第四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 第五章: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第六章:非营利组织结构设计 第七章: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张: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第九章: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 第十章: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 第十一章:非营利组织评估 第十二章:非营利组织文化管理 第十三章:非营利组织危机管理
4. 按照组织性质分类
1)动员资源型。 2)公益服务型。 3)社会协调型。 4)政策倡导型。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原因及作用
一、非营利组织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 非营利组织兴起是保障公民结社权利的需要 2.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弥补政府失灵的需要 3.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提高社会效益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5.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缓解社会发展危机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后期,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主 要原因有: 第一,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投入到发展中国家的经费大幅增加,这些 资金主要是通过发展中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分发的。 第二,发达国家政府和一些国际组织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的 作用。 第三,经济衰退及其他原因迫使一些原来对非营利组织采取敌意的第三 世界国家政府给它们让出更大的空间,并允许它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些项目。 第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发展中国家里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基础 和组织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苏联和东欧式的社会主义遇到前 所未有的困难,逐渐丧失了对第三世界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些亚洲 国家、拉美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对本国的左翼社会运动进行了无情 的镇压。 第五,经济增长产生复杂的社会分层效应,使利益群体的划分更加多元 化。
社会教育者:非营利组织通过出版刊物、举办活动、专业训练课程 、研讨会、图书设施及提供咨询等方式,负起传递各种信息的责任 ,藉以提供新的观念,促使大众(包括决策者在内)注意和了解社 会问题,改革社会大众或决策者对社会的刻板印象或漠视的态度, 补充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不足,并间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 改革与倡导者:非营利组织往往从社会各层面的实际参与中,实际 了解政府政策的偏斜,洞察社会的脉动和需求,并运用服务经验展 开舆论和游说,促成社会态度的变迀,并引发政策对法规的制定或 修正,扮演整个社会体系与政府组织的监督者与批评者的角色。
法律、宣传与政治
民权与推进组织、 治安与法律服务、 政治组织
2 3
教育与科学研究
中小学教育、高等教 育、其他教育研究
8
慈 善 中介 与 志 愿 行为鼓动
卫生
医院与康复、诊断、精 神卫生与危机防范、其 他保健服务
9
国际性行动
4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紧急情况救 助、社会救助
10
宗教活动和组织
5 6
环境 发展与住房
资料来源:程昔武: 《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7 页.
2. 按 组 织 体 制 分 类
3. 按照组织特征分类
根据目前各种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可以将中国非营利组织分为以下几类: 1) 同业组织,如各级商会、物资供销协会,农村的专业协会等。 2) 行业管理组织,如中国轻工协会、中国贸易进出口促进会等。 3) 慈善性机构,如红十字 会、慈善总会、残疾人联合会等。 4) 学术团体, 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化学学会。 5) 社区组织,如村民自治委员会、居民自治委员会等。 6) 职业性利益团体,如私人企业主协会、教师协会、律师协会。 7) 公民的自助组织, 如救助中心、各种农作物研究会等。 8) 兴趣组织,如各种各样的俱乐部、诗社、剧社等。 9)非营利性咨询服务组织,大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上都属于这类非营利组织。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学习目标:
1. 掌握非营利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2. 熟习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几种主要分类; 3. 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 4. 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特征
一、非营利组织概念
不同的组织和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定义方式。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 如美国《国内税收法典》非营利组织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组织的运 作目标完全是为了从事慈善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或者是为达到税 法明文规定的其他目的。第二是组织的净收入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第三 是组织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不是为了影响立法,也不干预公开选举。 2.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98年定义非营利组织为,正式成立的、自我管理、非 营利、以一定程度的自愿参与为特点的民间组织。包括特殊利益组织、网 络、服务提供者和公用事业承包商、非政府的筹资、业务和宣传组织(特 别是妇女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社区协会以及缴费成员组织。 3. 亚洲开发银行从组织本质属性上定义,认为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组织可以 作为广义的非营利组织:①不是基于政府体系;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分类
1. 按法律地位分类
中国非营利组织
法定非营利组织
草根非营利组织
转型中非营利组织 转型中的事业单 位 业主委员会 村委会 居委会 网上社团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 业单位 基金会
无法人地位 在工商登记的非 营利组织 单位下属组织 社区公益性组织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图 1 .1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地位分类图
马庆钰(2005)将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概括为非营利、自主性、志愿性和公益 性4个方面。 1)非营利 (1)不以营利为目的。 (2)剩余收入不进行分配。 (3)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所有。 2)自主性 (1)非政党立场。 (2)非政府立场。 (3)组织自治。 3)志愿性 (1)志愿者的参与。 (2)资源的社会捐赠。 4)公益性 (1)公共性组织。 (2)服务性组织。 (3)透明性组织。
环境保护、动物保护 经济、 社会、 社区发展、 住房、就业与职业培训
11 12
专业协会、工会 其他
ICNPO 体系主要是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划分,进一步发展了 ISIC 的基本结构,这样可以 更充分地确定非营利组织的组成部分。目前,这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
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分类
1. 美国的分类:互益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 2. 日本的分类:公益法人、特别法人、NPO法人、中间法人 3. 中国香港地区的分类:第一类是社区发展、第二类是家庭 及儿童服务、第三类是康复服务、第四类是安老服务、第 五类是过犯及释囚服务、第六类是学龄儿童及青年服务、 第七类是长期病患者服务、第八类是其他对象服务、第九 类是辅导服务 4. 中国台湾地区的分类:狭义的人民团体只包括职业团体和 社会团体两大类
本书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
正式的、不以营利目的、通过志愿行为 想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能够独立运行的社 会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最具代表性的且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是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非 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中心负责人、著名非营利组织实证研究教 授萨拉蒙和恩尼尔(Salamon & Anheier)描述的特征,他们认 为,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如下: 1. 正式的组织(Organized)。 2. 民间组织(Private)。 3. 非营利且不能分配利润(Non-profit distributing)。 4. 自我治理(Self-governing)。 5. 志愿性(Voluntary)。 6. 公共利益属性(Public benefit)。
4. 根据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的非营利组织 国际分类(ICNPO)的研究项目,该体系将非营利性组织分为 12类,24小类(见表1-1)。
表 1-1
序 号 1 大 类
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分类法
小 类 序 号 7 大 类 小 类
文化与休闲
文化与艺术、休闲、服 务性俱乐部
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也可谓是见仁见智。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王名(2002)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具有代表性的有:目的、主要开展公 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的社会组织;
刘春湘(2007)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在政府、营利企业之外的领域中具有不同程度 自治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正式组织。 我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满足三个特征: 第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第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提供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第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非营利组织具有的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
2)社会功能 3)政治功能
Fra Baidu bibliotek
三、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局限
1. 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 由于利益的驱动,这种非营利性在某些领域逐渐变质 。一味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会导致组织抛弃社会公众利益偏离甚至背离 非营利性的宗旨 2. 志愿组织的非志愿性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成员很大一 部分是出于自愿或志愿的目的而加入的。二是其活动经费主要 来源于社会捐赠。 3. 非营利组织的非独立性 在资金来源上非营利组织必须接受政府资助,它的存在也是政 府职能转移的过程,政府无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一、国际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 联合国的分类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the U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IC,1990)把非营利组织分为3大类15小类: 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 医疗和社会工作:医疗保健,兽医,社会工作; 社会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与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含宗教与政治 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与休闲。 2.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分类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eneral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NACE),由欧洲统计办公室设计,它将非营 利组织分为5大类,22项。 第一类是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护理教育;第二类是研 究与开发;第三类是医疗卫生,包括医院,诊所,牙医,兽医,其他医疗机构;第 四类是其他公众服务,包括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 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第五类是休闲与文化,包括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 博物馆,动物园,体育组织。 3. 世界银行的分类(World Bank) 世界银行根据对资金投入和项目运作的方便,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两类:运作型非 营利组织和倡导型非营利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Kramer(1981)认为非营利组织发挥的社会功能或扮演的社会角 色主要有5种:服务提供者、先驱者、价值维护者、社会教育者 、改革与倡导者,见图1.3。
先驱者 价值维护者
非营利 服务提供者 组织 社会教育者
改革与倡导者 图 1 .3 非营利组织扮演的社会角色
服务提供者:非营利组织多种类、多样化的服务供给,发挥公共服 务提供的弥补功能,经常选择提供政府没有做、不想去做或不愿意 直接去做的,但是却十分符合社会大众需要的非私人化的服务。 先驱者:因为非营利组织具有弹性、功能自发性和民主代表性等特 质,能够敏感捕捉社会大众的需求,凭借组织的多样性、人才的多 样化与运作的灵活性,把需求发展成具有创新的构想和因应的策略 ,并付诸规划与执行,且从实际行动中,试验出适宜的工作目标与 方法,引领社会革新。 价值维护者:非营利组织通过有效运作,倡导并积极参与改革行动 以改善社会,主动关怀少数弱势团体,激励民众对社会的关心和参 与,并成为社会精英和领袖的培育场所,提供社会大众人格教育与 再社会化的机会,进而有助于民主社会理念及各种正面价值观的维 护。
4. 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 中心提出的定义,即将具有组织性(organized)、非政府性(no-government)、非 营利性(no-profit-distributing)、志愿性(voluntary)及自治性(self-governing)等五个 核心特征的社会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