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含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名称:管理学(含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
科目代码:836 考试时间:1月20日下午
一、概念解释(每个题目7分,共5个题目,共35分)
1.网络计划技术
2.领导方格理论
3.管理审计
4.公共财政管理
5.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个小题,共50分)
l.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思想
2.谈谈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3.简述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
4.简述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的区别
5.简述网络治理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个题目,共45分。
每个题目答题字数400字左右)
1.谈谈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如何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事业单位组织如何创新,以公办学校为例
四、案例分析(共1题,共20分。
答题字数在500字左右)
1996年2月初,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名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
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名乡、镇长予以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
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
县政府认为,对这19名乡、镇长的任免是党组织的意见,政府和人大都应坚持党的领导,无权对党组织的建议提出异议,政府文件没有过错,所以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不予理睬。
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重要负责人又向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
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的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
会上全体常委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这一任免决定事先未经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不符合法律规定,故通过了将其撤消的决定。
问题:该县政府的人事任免文件该不该撤消,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每个题目7分,共5个题目,共35分)
1.网络计划技术
答:网络计划技术是指以网络计划对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
网络计划由两部分构成,即网络图和网络时间参数。
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工程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它的优点是:①能清楚而明确地表达各工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易于发现工程实施中经常出现的时间冲突、资源冲突;②网络图的编制可粗可细,可以随着工程进展的深入而不断细化;③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级网络计划系统。
2.领导方格理论(中山大学2008研)
答: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倡导的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领导方式有多种,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强调信任与激励。
该理论设计了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从而生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在管理方格中:①1.1
定向表示贫乏的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程度都很小。
②9.1定向表示任务管理,重点抓生产任务,不大注意人的因素。
③1.9定向表示所谓俱乐部式管理,重点在于关心人,企业充满轻松友好气氛,不大关心生产任务。
④5.5定向表示中间或不上不下式管理,既不偏重于关心生产,也不偏重于关心人,完成任务不突出。
⑤9.9定向表示思想型管理,对生产和对人都很关心,能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最理想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3.管理审计
答: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
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
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
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
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管理过程审计和管理部门审计。
4.公共财政管理
答: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总的来看,公共财政管理基本上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涵:(1)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2)公共财政管理贯穿包括计划(预算)、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3)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4)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5)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
5.政府再造(中山大学2008研)
答:政府再造是指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
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非官僚化并且具有创新精神与活力、以市场及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政府。
政府再造的本质乃是通过再造工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政府再造的内涵主要包括:①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②政府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内在改进动力的公共部门;③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
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再造的显著特征是企图将政府塑造为企业型政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个小题,共50分)
l.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山大学2008研)
答:(1)双因素理论的概述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又称激励——保健理论。
赫茨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他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这两类需要就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
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
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②激励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b.工作上的成本感;c.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激励;d.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e.职务上的责任感。
(2)双因素理论的意义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这种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是: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
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
(3)双因素理论的缺陷
在研究方法本身、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满意度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赫兹伯格这一理论都存在不足。
另外,赫兹伯格讨论的是员工满意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但他所用的研究方法只考察了满意度,并没有涉及劳动生产率。
2.谈谈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答: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
所有组织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不管是政府部门、医院、大学、工会,还是工厂、商业企业)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是与企业管理存在着差别的。
按照西方学者的概括,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而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公共管理的服务导向来自于这样一种需要,即行政官僚要帮助由选举产生的政治家反映公众对政府服务所提出的愿望与要求;企业管理以利润为导向,是因为企业或组织最终要依靠获利而生存。
这是人们经常强调的两种管理的区别。
(2)与企业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这与第一点密切相关。
因为公共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政府官员不必为利润担忧,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的诱因;而企业以有效的运作为动机,因为,它们必须在市场中靠竞争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企业提供的是私人物品。
正因为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得政府活动难以高效率。
(3)与企业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在企业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政府中,诸如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的寻求等一类的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这种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如企业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一般而言,政府工作人员的雇用和解雇要困难得多。
在公共部门,雇用和提拔雇员的功绩系统,包含了几种标准,这往往超出了技术效率的观点。
(5)与企业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了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3.简述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按时间顺序可以将决策理论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又称为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主要内容观点:
①最优化标准。
决策者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充分了解备选方案的情况,决策者是理性的、能按最优化的原则做出选择。
②决策者应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③决策的目的在于使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其代表人物西蒙,代表作是《管理决策新科学》。
他的主要观点是:
①决策就是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决策的三个阶段是:情报收集—拟定方案—选择方案。
②以满意标准代替古典的最优化标准:人是有限理性的,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原因在于:不确定的复杂的决策环境的影响;知觉上偏差的影响;决策时间及可利用资源的限制等。
③风险型决策中,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决策者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尽管风险较大的方案可能会带来可观的收益。
④重视决策者的作用:以身作则;全局观念;权威不是强迫命令;依赖和培养下级主动承担责任。
(3)当代决策理论
继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之后产生了当代决策理论。
其核心内容是: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
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
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外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组织的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的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进而进行方案的选择,最后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4.简述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的区别
答:程序性决策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是指一种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的决策方法;非程序化决策又称一次性决策,是指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少重复发生、结构不清、无先例可循,并且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
两种决策的区别如下:(1)重复的频率不同。
程序性决策是一种重复性决策,用来解决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非程序化决策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少重复发生。
(2)解决的问题不同。
程序性决策一般用来解决确定性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非程序化决策解决的是不确定的、无先例可循的问题。
(3)决策工具不同。
程序性决策常用数学方法作为决策工具。
主要数学工具有: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体规划、贝叶斯决策论、排队论、概率论等;非程序化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决策依据,这是由于非程序化决策不是经常发生的,缺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而且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也不足。
(4)适用环境不同。
程序化决策适用于:生产方案决策、采购方案决策、库存决策、设备选择决策等。
非程序化决策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工厂的扩建、经营多角化等。
5.简述网络治理的特征
答:(1)网络治理的含义
网络治理是指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治理或网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对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统治到掌舵的变化;对非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被动排斥到主动参与的变化,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但不一定是支配性的作用。
网络治理强调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可以相互调适目标,共同解决冲突,增进彼此的利益。
从这一意义上讲,治理实质上是一种合作管理。
(2)网络治理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
合作网络途径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环境中,没有哪个机构拥有充足的资源和知识可以独自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解决公共事务时,相互依存的行动者通过交换资源,共享知识,谈判目标,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
公共管理已经成为由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等相互依赖的参与者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
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在制度、组织、物质、信息、人力资源和时空环境等多个方面。
②反思理性的“复杂人”。
这是合作网络途径的行为假设。
它认为,公共行动者在不确定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获得有关公共问题的所有信息,不可能拥有处理信息的完全能力,也不可能绝对理性地进行选择;而且,行为主体有着复杂的动机,既有逐利的一面,也有追求社会效用(包括公共利益)的一面,既有利益分歧,也有共同利益。
但是,由于行为者能够通过不断的对话交流信息,能克服有限理性的先天不足;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将行动者锁定在利害相关的网络中,从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积累经验,改进过去的行为模式,进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反思,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学会了约束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可以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合作行动来实现共同利益。
这使得行动者可以通过持续的对话调整各自的行为,追求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③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
在网络治理中,每个行动者所做的事几乎都会对其他行动者产生影响,所以行动者在考虑个人的行动策略时都会考虑其他行动者的选择。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许多重复出现的博弈中,合作策略是最有利的利己战略;经过多次博弈,行动者之间倾向于建立面向长远的互动关系。
也就是说,为了扩大从集体行动中获利的空间,行动者在不断的互动中会逐渐放弃“单独行动”策略,转而采取合作策略。
相互依赖的公共行动者由于利害相关、信息共享,更有动机和条件采取合作行动,以创造“多赢”博弈的机会。
④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网络治理中的政策是公共行动者共同学习的产物,而不是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安
排。
这意味着集体行动变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成为“涉及特定政策问题的行动者(包括行政官员和目标群体等在内)的集合”,即由参与特定政策领域的相互依存的公共、准公共和个人行动者所组成的政策网络。
在政策网络中,各种治理主体通过对话和协商,在各种集体选择的论坛中交流信息,谈判目标,共享资源,减少分歧;并努力地增进合作,在改善互动关系的同时达成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方案。
这就是公共行动者集体学习以产出政策的过程。
同时,这也是公共行动者通过政策设计共同管理网络的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个题目,共45分。
每个题目答题字数400字左右)
1.谈谈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山大学2008研)
答:(1)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
①关于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方针是明确的,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跟上去,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使得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呈现出道德要求虚拟化、道德约束随意化、道德越轨无惩治机制的状况。
②在客观环境方面,新旧体制并存为一些公务员道德行为的弱化提供了可能条件。
新体制的运行,各种配套法规、章程、制度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成为产生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隐患。
由此产生了诸多的失范现象:权力交易;渎职失责;权钱交易等现象。
(2)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对策
①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a.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要首先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有赖于正确的行政价值观的确立,行政意识、行政理论、行政认知、行政情感、行政态度等行政文化的诸多要素,构成了行政模式取向,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伦理的状况。
因此,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使行政系统各层级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管理伦理观,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
b.行政文化建设。
第一,加大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力度,提高公务员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认知水平,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是为政之本。
第二,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自律是内在的约束机制,只有提高自律意识,才能将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的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第四,公共管理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时代精神,把握时代的脉搏,内在地显示时代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伦理精神要汲取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优秀成分,改造和健全公共管理伦理教育系统,创造一种把法制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整合贯通、协调互补的新教育机制。
②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立法
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是指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伦理规范被纳入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之中。
具体来说,应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道德仲裁委员会或道德监督局、廉政伦理行为督导办公室等执法、监督机构,对于这些道德执法、监督机构,国家政府应赋予调查、质询、听证、配合检察机关对不法行为者提起公诉和追究法律责任等特权。
③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发展公民社会对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监督,可以促进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和参与,加强公民的政府责任意识,民众不仅仅是行政系统输出方面的被动接收器,而且应该在输入与输出双向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公民社会应当创造出更多的途径和机会,同时也需注意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社会舆论反映整个社会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监督,正确的舆论表达着社会和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和意志;社会舆论主要通过对某一行政行为的褒贬向有关成员传达社会反应,指明行为准则,引导行为方向,从而起到规范行政行为方式的作用。
2.如何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答: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
正式组织中的某些小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被其他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感情和融洽为主要标准,有不成文的行为规则;带头人无正式权力,是自然领袖,在团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孤立与排斥等感情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