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 B.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

C.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 D.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4.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5.《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出。当五季(五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唐朝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6.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而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却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这反映了清政府

A.已经收回了贸易主权 B.取悦列强奴颜婢膝的行为

C.融入世界的积极态度 D.已经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7.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8.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A.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C.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9.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又出使齐国,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与维新变法的政治理念相符 B.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C.影射了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 D.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10.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11.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12.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13.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14.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D.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15.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

16.修昔底德认为:“他(伯利克里)能够尊重人民的自由,同时又能够控制他们。是他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他。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反映出修昔底德A.认为伯利克里过于专制 B.注意把民主和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