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这组教材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主要由《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组成,是一组实施美育的优秀教材。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与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百字左右的短文。

文章虽短,却勾画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课图文并茂,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读后让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读来朗朗上口。

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与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生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民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与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出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13课时。

识字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2、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师:情境教学法。

生:读中想象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有关课文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会认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意思。

重点:会认本课生字。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色就象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多美啊!你能把自己了解到的秋天的景色说一说吗?
(稻子一片金黄,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叶红了,像披上了一件火红的外衣;苹果成熟了,高高地挂在枝头;棉花白了,像咧开了嘴的笑脸;高粱红了,像举起一个个火把……)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几组关于秋天的词语,一起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

1、试着读一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读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

3、指名读词语。

4、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生字卡片:宜、层、尽、染、叠、翠、淡、爽、壮、谷、登、华
学生认读生字。

(自己读,开火车读)
6、自主识字,交流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记住12个生字。

7、再读生字。

三、感悟词意。

1、学习第一组词语。

(1)、范读。

请学生边听边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

(2)、说说你好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看课本上的插图,读词语。

从画面中感受“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2、学习第二组词语。

(1)、出示课件:高而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向南飞,蓝天下是高山与田野。

(2)、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

(3)、指导读好词语: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3、学习第三组词语。

(1)、出示课件。

画面一: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画面二:黄澄澄的梨子,红红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2)、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

(画面一对应“五谷丰登”,画面二对应“瓜果飘香”。


(3)、指导读好词语: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4、正确、流利地朗读三组词语,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美好。

5、美读,比比谁读得有感情。

四、巩固识字。

1、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字能组几个词,如:尽,尽力尽量)
3、给“宜、层、染、叠、华”找朋友。

便宜适宜;一层双层;染色染红;重叠叠被子;中华华丽
4、课件出示,指名学生朗读。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大雁南飞,山河壮美,春华秋实,是劳动创造了美。

5、在这篇课文里,我们学习了12个关于秋天的四个字的词语,你喜欢哪个词就把哪个词多读几遍,记下来。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重难点:会写本课我会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12个词语。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宜:上下结构,上边是“”,下边是“且”。

层:半包围结构,外边是“尸”,里边是“云”。

尽:是“尺”下边两个点。

染:上下结构,上边是“”,下边是“木”。

叠:上中下结构,上边是三个“又”,中间是“”,下边是“且”。

翠:上下结构,上边是“羽”,下边是“卒”。

淡: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炎”。

爽:共11画。

壮: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士”。

谷:共7画。

登:共13画。

华:上下结构,上边是“化”,下边是“十”。

三、指导学生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

学生观察后说说偏旁与部件的占格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生字本上写每个字的开头。

四、巩固练习。

1、读本课所学的12个词语。

2、读课后的词语。

3、小组竞赛。

比一比,把你收集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个小组积累的最多?哪个组就是冠军。

4、全班汇报。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等)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
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七、板书设计:
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八、教后反思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图画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与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体会对秋天的景象与勤劳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法与学法
师:示范朗读,引导点拨。

生:看图、想象与评读相结合。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感受秋天的美好。

2、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认记生字,感悟课文,指导写“波、浪”两个字。

重点:识记生字。

难点: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引入新课,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1)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

(2)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合作识字。

同桌互相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不会认的请教对方,相互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4、出示课件。

读一读,你发现了么?(“燃、勤”是前鼻音的字,“笼、浪、粱”是后鼻音的字。


5、课件出示词语:灯笼高粱。

指导:“笼”、“粱”在上面的词中都读轻声。

6、吃瓜果游戏。

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中的“我会认”与“我会字”的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不同的瓜果中,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点击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瓜果就“奖”给他。

三、感悟课文。

1、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4、小组合作。

(1)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2)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提出自己在读中弄不明白的问题。

6、配乐齐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读出人们的喜悦。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波、浪”两个字。

说说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2、范写。

3、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
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六、板书设计:
波浪灯作字苹丽劳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指导背诵课文,指导写字。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体会对秋天的景象与勤劳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全文。

1、全文共有四句话,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试背。

2、齐背课文、指名背、配乐背。

二、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灯、作、字、苹、丽、劳。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写字指导。

作:左窄右宽,注意“作”字右边的写法。

丽:上下结构,上边一横不要写断成两画。

劳:上中下结构。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

5、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生字,写后互相评议。

三、指导实践活动。

1、自由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画。

2、开火车读这四个句子。

3、课外实践活动指导。

(1)、讨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秋天呢?
(2)、讨论后了解可用以下方式表现秋天:画秋天的果园、画秋天的田野、用落叶作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日记赞美秋天、唱赞美秋天的歌曲、读赞美秋天的诗等。

(3)、课外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展实践活动。

四、作业布置
写大同步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六、教后反思
2、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黄山奇石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与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教法与学法
师: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探究课文。

生:看、读、想、说、画相结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板书内容的表格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妙。

2、学习生字词语。

重点:自主识记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
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

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
二、观察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

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
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形状
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

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6、巩固识字。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

(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其它仙人盘子巨人当然著作图形形态
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

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

4、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

五、作业布置
在生字本中正确书写生字。

六、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仙桃石飞落
金鸡叫天都伸对叫
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生字词语。

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理解“闻名中外”与“尤其”。

(闻名中外:国内国外都有名。

尤其:特别、更加。


3、指导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认真观察,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石头你会想到什么?
2、找出写这幅图的段落读一读。

3、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好像从天山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小结: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依次写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地点。

)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
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5、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

观察那石头的样子,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
2、找出图中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3、想一想这段写黄山奇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试着补充板书。

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
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第三段地点样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两种石头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不好?(写的方式有变化,读起来更有趣。


5、指导朗读。

6、比一比谁背得快。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内容同板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怎样补充表格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填写。

2、评议。

3、指导朗读、背诵。

4、对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写法,讨论:如果各段写法相同,好吗?(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
5、自选一段,试着变换顺序说一说。

(如:在山顶的石盘上,有一块巨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像第2、
3、
4、5自然段那样说一说。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说“天狗望月”吧,它瞪着眼睛,伸着舌头望着圆圆的月儿,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儿似的。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几只可爱的狮子像是你追我赶,抢一个圆溜溜的石球。

六、指导写字。

1、复习“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的写法。

2、指导写“块、站”。

块:第四笔是横折。

站:第五笔是提。

3、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七、作业布置
写小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尤其区巨它安块站九、教后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节)的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自然知识,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师:质疑、引导、点拨。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鼓励学生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1、初步感知课文。

2、识字写字。

重点:会认本课生字。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去访问植物妈妈好吗?你认识哪些植物呢?(相机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等植物图片)。

你认识它们的孩子吗?(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及它们的种子对应的图片。


2、植物妈妈的孩子长大了。

想出去旅行,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的孩子呢?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读通、读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录音朗读课文。

3、学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学听。

三、识记生字。

1、集体拼读“树叶”、“苹果”中的生字。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旅蒲降娃纷苍洼啪炸蹦察识
(1)、自己考考自己,看能不能全部正确认读。

(2)、同桌互读互查。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旅行蒲公英降落伞娃娃纷纷苍耳
山洼炸开蹦着跳着观察知识
(1)、指名读。

(2)、指导:“炸、察”是翘舌音;“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4、齐读课文,在读文中巩固生字。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已、甲”等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

3、重点指导。

比较“已——己”的区别。

“纷、经”两字有绞丝旁,写好撇折。

“如、好”都有女字旁,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5、写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布置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了解更多植物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
已甲豆识纷如经好娃洼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学习生字。

重点:正确书写生字。

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自然知识,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以课件形式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二、研读感悟。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你能联系整篇课文说一说吗?
(“四海”指到处,“四海为家”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指导读好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

(1)、出示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动画。

学生看动画,听教师朗读第二节。

(2)、比赛朗读。

谁能比教师读得更好?指名读,读中指导。

(3)、看动画课件,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纷纷出发,理解“纷纷”。

然后给学生试着用“纷纷”造句。

(4)、趣味对话练习。

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就要去旅行了,临行时,它与妈妈说些什么呢?
如:妈妈:“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广阔的田野、高高的山冈才是你们的家。

我为你们准备好了降落伞,风儿一来,我们就告别您老人家,到别处去安家。

”)
3、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朗读。

(2)、小组交流: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3)、出示“苍耳”的种子。

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结合课前观察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结合课文理解“铠甲”,知道在文中指苍耳带刺的硬壳。

(4)、启发表达:小兔子带着苍耳的种子到哪里去呢?相机画图理解“山洼”。

(5)、“蹦着跳着”能换成哪个词?(蹦蹦跳跳)配上动作练读第四节。

(6)、指名读第三、四节。

(1)、齐读。

(2)、说说读后受到什么启发?(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5、背诵比赛。

三、读读说说。

1、读补充阅读材料。

课件出示:
种子传播的奥秘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果实像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

春天,柳絮四处分扬。

你知道春天柳絮分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

柳树就是靠柳絮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2、交流课前观察所得。

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娃、洼”两个字,说说写时注意什么?
2、指导:两个字的右边是由两个“土”字组成,不要把一竖写到底。

3、学生练习写字。

备注:
五、作业布置
1、在生字本中正确书写生字。

2、写大同步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蒲公英风
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
豌豆弹力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七、教后反思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法与学法
师:创设情境、示范朗读、参与讨论。

生:自读、讨论、想象、诵读相结合。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课件(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秋景。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资料,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学习《赠刘景文》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

教师可视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与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
苏轼可欣赏他了。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2、看图说话。

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

1、借助拼音读课题。

注意“赠”、“景”是后鼻音。

书空“刘”自。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小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自己读完后再读给同桌听。

4、用笔圈出生字读读。

5、同桌合作学习生字,尝试理解字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结合图画思考: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合作,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融入感情读。

4、小组汇报自学收获与不懂之处。

小组间答疑。

教师进行指导。

如:理解“霜”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指导。

你见过霜吗?冰箱里有白色的东西就是霜。

霜是一种自然现象,北方秋天气温将到摄氏零度以下,地面上或草叶上会凝结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

这就是霜。

下霜时,天气已经冷了,还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

如:“擎雨盖、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