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
(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飘落的枯叶
C. 飞舞的蜜蜂
D. 柳树
2.“蜂鸟每天要吸食与体重相等的蜜浆”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
C.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生物能呼吸
3.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成果的是()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驯化家禽
D. 试管婴儿
4.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记录下的图像,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由①→⑤需要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B. 由④→⑤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C. 由⑤→②需要换用低倍镜
D. ③图像显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玻片标本上有杂物
5.如表中关于操作显微镜的操作与达到的目的相符合的是()
选项操作目的
A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使物像更清晰
B转动粗准焦螺旋快速升降镜筒
C调整载物台角度调节视野亮度
D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A. A
B. B
C. C
D. D
6.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与显微镜放大倍数有关
的主要结构是()
A. ⑥⑦
B. ②③
C. ①③
D. ④⑤
7.下面的例子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A. 旗形的树冠
B. 海豹胸部脂肪厚度达60mm
C. 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
D. 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过后迅速生长发育
8.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骆驼刺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B. 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
C. 停在树上的枯叶蝶与枯叶很相像
D. 箭毒蛙有着非常鲜艳醒目的体色
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鱼儿离不开水”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B.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10.进入3月后我市已出现多次沙尘暴天气。

草木还未生发是导致春季沙尘天气多发的
原因之一。

植被覆盖率高可以有效降低沙尘暴发,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与此相同的是()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风滚草随风翻滚,种子洒落荒漠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变色龙随环境不同改变体色
11.下列生物现象中,主要受温度因素影响的是()
A. 睡莲的花晚上闭合,早上开放
B. 某高山山底处是常绿阔叶林,山顶处是草甸和草丛
C.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
D. 春兰秋菊
12.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枯叶蝶双翅合拢时像枯叶
B. 竹节虫身体像竹节
C.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效应
D. 雷鸟的羽毛夏季为棕褐色,冬季变成白色
13.分析下表,实验者是为了验证下列哪一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组别玉米种子温度水分空气基质
甲20颗20℃适量充足肥沃土壤
乙20颗20℃适量充足贫瘠沙土
A. 温度
B. 水分
C. 空气
D. 肥料
14.当全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时,中国帮助世界各国携手抗疫,支持世卫组
织主导下各成员国就病毒源头研究开展合作。

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A. 共生
B. 捕食
C. 竞争
D. 寄生
15.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
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6.如图是显微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写标号)
(1)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图像不是很清晰,应该调节[______]______。

(2)当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______,以防止压破标本。

(3)光线较弱时,可选用⑦的______镜。

(4)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暗,细胞数目少,则在下表中应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______。

(填第几组)
编号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第1组5×10×
第2组5×40×
第3组10×40×
(5)如果目镜上标有8×,物镜上标有1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______倍。

(6)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二),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______方向。

(7)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细胞时,想要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
[______]______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17.蒋丽娇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图的概念图。

请将概
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______。

a.铁树开花
b.礼花绽放
c.火山喷发
d.蜜蜂采蜜
e.猎豹捕食斑马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______的关系;“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8.连江官坞是我国重要的海带生产地。

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某科研小
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1)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1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______。

(3)每组实验都选用多株海带而不是一株海带的目的是______。

(4)由实验1可知海带的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在______℃,由实验1和实验2可知,______对海带的生长有影响。

(5)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CD、此三项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

B、飘落的枯叶,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B。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主要依据.
2.【答案】A
【解析】解:“蜂鸟每天要吸食与体重相等的蜜浆”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可见A 符合题意.
故选:A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C
【解析】解: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因此驯化家禽不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成果.
故选:C.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此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种类,要理解掌握.
【解析】解: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⑤需要向左上方移动装片,A错误。

B、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因此由④→⑤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

C、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②比视野⑤的物象要大,因此由⑤→②需要换用高倍镜,C错误。

D、视野③中出现了很多黑点,说明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玻片标本上有杂物,D正确。

故选:D。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若看到物像,但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显微镜下所成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遮光器上的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能调节视野的明暗,反光镜也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能够达到目的。

A错误;
B、粗准焦螺旋,可以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B正确;
C、载物台固定在镜臂的下端,是放置玻片标本的,不能调节视野亮度,C错误
D、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动物像,就要向右移动装片。

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像那个地方移动装片。

所以,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错误。

故选:B。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

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在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倍数有关的部件是①目镜和③物镜。

故选:C。

观图可知: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

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过程,平时要多动手动脑。

7.【答案】C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反之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会影响生物.因此环境与生物是相互影响的.
A、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为了适应环境,一般这种环境风的方向基本就是定向的,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
B、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过后迅速生长发育,是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结果来判断.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8.【答案】B
【解析】解:A、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枯叶蝶的体色与环境相似,不易被敌害发现,是生物枯叶蝶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
合题意;
D、箭毒蛙有着非常鲜艳醒目的体色,用以警示其他动物,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属于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旦离开生活的环境就无法生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9.【答案】B
【解析】解:A、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A正确。

B、“雨露滋润禾苗壮”意思是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禾苗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错误。

C、“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了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B。

生物生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制约,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而植被覆盖率高可以有效降低沙尘暴发,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

B、“风滚草随风翻滚,种子洒落荒漠”描述的是种子传播的方式,体现了生物适应环
境,B错误。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C错误。

D.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

故“变色龙随环境不同改变体色”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错误。

故选:A。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理解掌握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睡莲的花晚上闭合,早上张开,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B、某高山上山底是常绿阔叶林,山顶是草甸和草丛,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大雨过后,蚯蚓爬到了地面上,体现了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D、春兰秋菊主要体现的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2.【答案】C
【解析】解:A、枯叶蝶双翅合拢时像枯叶,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B、竹节虫身体像竹节,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C、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效应属于生物改变环境。

D、雷鸟的羽毛夏季为棕褐色,冬季变成白色,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C。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理解掌握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从表格中看出,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肥料,因此他探究的是肥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选:D。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

14.【答案】D
【解析】解: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

.
故选:D。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掌握病毒的结构特征及生活方式。

15.【答案】A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又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丁。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对显微镜使用的某一环节作出解释。

16.【答案】⑥细准焦螺旋物镜凹面第3组80 顺时针①转换器
【解析】解:(1)细准焦螺旋可以使图象更清晰,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图像不是很清晰,应该调节⑥细准焦螺旋。

(2)为防止压破标本,当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⑦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较弱时,可选用凹面镜,光线较强时,可选用平面镜。

(4)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在第1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第2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40═200(倍);第3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

只有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才最少。

因此应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第3组。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目镜上标有8×,物镜上标有1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了8×10=80(倍)。

(6)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顺时针转动,旋转180度后还是顺时针方向。

(7)想让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更大,应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应转动①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故答案为:
(1)⑥细准焦螺旋
(2)物镜
(3)凹面
(4)第3组
(5)80
(6)顺时针
(7)①转换器
观图可知: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解答即可。

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答案】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ade 细胞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解析】解:(1)、(3)③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因素和②生物因素。

我们认识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如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同时生物还要影响环境,如沙地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有①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具有生命现象。

若B中对应实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则B指的是生物能够遗传。

若C中对应实例是“一粒种子萌发成一棵参天大树”,则C指的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E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触碰含羞草,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a铁树开花,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蜜蜂采蜜说明生物需要营养,它们都属于生命现象;e猎豹捕食斑马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礼花绽放没有生命现象;c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能影响环境。

“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故答案为:
(1)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
(2)ade;
(3)细胞;
(4)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8.【答案】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10~15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环境影响生物
【解析】解:(1)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所以据此提出问题: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可见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控制单一变量。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多株海带而不是一株海带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4)据图可见:海带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10℃~15℃之间。

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

(5)综合上述两个实验可知:环境(温度、二氧化碳)影响生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2)控制单一变量。

(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10~15;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5)环境影响生物。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