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临海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州临海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
一、单选题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答案::C
解析::
社会本位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

2.中国达人秀刘伟在10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练习,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

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行为补偿
B.理智压抑
C.情感升华
D.认知改变
答案::A
解析::
补偿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从而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

3.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答案::A
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属于典型的原型启发。

4.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与综合
B.判断与推理
C.比较与分类
D.系统化与具体化
答案::A
解析::
人类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5.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内部分组
B.外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答案::B
解析::
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是集体教学的一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6.欣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A.巩固知识的能力
B.审美能力
C.接受一切的能力
D.待人热情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欣赏法能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的态度、兴趣和审美能力。

7.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D
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8.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答案::C
解析::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由“不能抗拒诱惑因素”可知,其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
弱。

9.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明确的含义。

这种知觉特性称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选择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考生对知觉的理解性的定义的了解。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10.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C
解析::
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从噪音的背景中区分出别人喊自己的名字属于知觉的选择性。

1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D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1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
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13.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答案::C
解析::
教育永恒性是教育的属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永远存在。

14.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解析::
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评比、操行评定等。

题中教师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属于品德评价法。

15.晓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题多解。

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具体思维
答案::B
解析::
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具体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本题中晓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即属于发散思维。

16.下列哪一项不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A.课程结构综合化
B.课程内容生活化
C.知识技能实践化
D.书本知识理论化
答案::D
解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书本知识理论化不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7.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病属于()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答案::D
解析::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其中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因此,本题叙述的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所表现的神经病即属于强迫症。

故选D。

18.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晏阳初
答案::C
解析::。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答案::C
解析::
C。

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性格。

20.“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答案::B
解析::
B【解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是指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生而知之”是指天生本能的知行、天赋。

因此 ,题干反映的是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遗传决定论。

21.()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苏伯尔
B.卡特尔
C.霍兰德
D.斯普兰格
答案::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格特质理论”。

【名师详解】奥苏伯尔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制特质和环境特质等;霍兰德把人格特质分为现实型、研究型、学术型等;斯普兰格把人格特质分为经济型、理论型等。

22.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开始为最佳。

这些都说明了心理发展存在()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C
解析::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题干描述的正是不同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

故答案选C项。

23.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成就感
答案::A
解析::
认知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且稳定的动机。

24.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的阶段属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25.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答案::C
解析::
画示意图属于组织策略。

26.( )认为“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A.吴伟士
B.施泰伦
C.华生
D.格塞尔
答案::B
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施泰伦在其所著的《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即提出: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27.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 )。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
C.认知主义
D.建构主义
答案::A
解析::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

28.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 )阶段。

A.原型选定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答案::B
解析::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在原型操作阶段,主体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在原型内化阶段,主体把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

29.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解析::
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题干中该学生缺乏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因此需培养其道德意志。

二、问答题
30.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解析::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1.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解析::
(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32.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解析::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其常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对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包括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4)个别教育。

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5)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所以它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个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等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各自的影响。

班主任应协调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7)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法,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儿童奋发向上,肯定优点,找出缺点,指出努力的方向,鼓励儿童上进;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以便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儿童;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以改进工作。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三、简答题
33.实验法的优点是什么?教师在运用实验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解析::
所谓教育实验法,就是根据教育研究课题所规定的任务,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研究的对象进行控制,变革研究对象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取得实验事实材料,从而得到客观可靠的结论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的优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控制情境;(2)排除无关的因素;(3)数量记载精确;(4)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运用实验法应注意:
(1)实验前做好准备。

编制学年或学期的实验计划,制定实验的课时计划。

准备实验用品,编制实验小组。

学生做好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中要具体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根据情况可进行全班或个别的指导,随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实验后要总结。

教师视全体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34.(2021年下半年真题)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解析::
(1)注意的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