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大量的文献内容记载慢阻肺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并不仅是体现在患者的气道上,体现在患者咳
出的痰液以及气促等情况,还体现在患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中,比如患者骨骼肌肉中的炎症
反应。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长期吸烟的人群当发展为慢阻肺时,患者的股四头肌肉活检
中存在大量的炎症因子。
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不仅需要重
视局部的康复治疗,还需对患者展开整体的康复治疗。
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康复治
疗包括哪些呢?
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气流受限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疾病
呈现进行性的发展过程,该病具有疾病迁延、发展缓慢、反反复复发作的特点。
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慢阻肺,属于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呼吸科室比较常见
的疾病类型,该病常会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受到限制,致使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气喘
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发生死亡。
因此,慢阻肺逐渐成为患者死亡几率较高的疾病
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自身的通气功能出现
障碍,常在活动之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情况。
在2006年版本的慢阻肺全球创议中
重点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的肺外效应,其主要包括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升高、
骨骼肌功能障碍、抑郁以及焦虑、体重下降、骨质疏松等。
此外,慢阻肺的患者存在疾病治
疗时间比较长,患者常会出现痛苦的情况。
并且,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常出现呼
吸困难以及喘息等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老年人群还会发
生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并发症,降低了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而反复发作的疾病还会让患者
出现精神疲倦的情况,时间一长患者难免出现诸多的负面情绪。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呢?
(一)保持和改善呼吸道的通畅
1.指导病人正确的体位,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肺扩张。
2.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需要配合护理人员用力
进行呼气,并进行有效的咳嗽,避免发生连续性的反射咳嗽,以免增加患者的胸腔压力,为
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
有效咳嗽时,气道内黏液必须有一定厚度;当气道内无或仅有少量稀薄
分泌物时,用咳嗽来清理气道是无效的,有时还会加重疲倦、胸痛、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
因此,应让病人学会和掌握有效咳嗽方法和时机。
3.胸背部叩击和振动
对患者的胸背部进行叩击以及振动,可以让患者支气管内粘附的分泌物逐渐脱落并通过支气
管顺利排出患者的身体。
护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叩击时,操作者需要保障
自身的肩部、肘部以及腕部处于灵活、松弛的状态,从而帮助患者将体内的痰液顺利排出。
传统的叩背排痰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力度不均匀,太轻达不到效果,太重患者承受不起,排痰效果不佳;由于体力消耗相对比较大,时间一长护理人员动作吃力,目前临床上经常使
用G5振动排痰机进行操作,治疗力度稳定,不需要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情绪以及疲劳限制。
4.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疗法是根据肺部病灶位置,置患者于相应的引流体位,使病灶肺叶置于高位,再配
合病变部位对应的胸背部进行叩击,使气管及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脱落,再借助重力的作用,并配合正确的咳嗽方法,将痰液从病灶部位经各级支气管排出体外。
体位引流适用于呼
吸道分泌物过多,排痰不畅者,帮助这些不能将痰液排出的患者,将分泌物有效排出体外。
医护人员在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体位引流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
属充分解释体位引流的目的、方法,并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配合体位引流。
医护人员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可以消除患者存在的紧张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体位引流操作。
医护人员可以借助X线判断你患者痰液存在的部位,或者采取听诊、叩诊以及触诊的方
法进行判断。
医护人员在进行体位引流操作时,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是否有紫绀,注意
防止发生意外。
在体位引流操作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联合多个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叩击、
振动等措施,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或者有效的咳嗽,从而将痰液顺利排出体外。
体位引流
的进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通常情况下常分为上午以及下午各进行引
流一次,引流10-15min/次,引流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患者发生疲惫的情况。
如果患者痰液
比较多的时候,则需要每天增加体位引流的次数为3-4次左右。
(二)呼吸训练
慢阻肺呼吸锻炼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缩唇呼吸:这样可以使在呼气相时增加口腔
和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减少肺泡内的过多残余气;可以通过练习减少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从而改善肺泡的有效通气量,有利于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具体方法是:①用鼻子缓慢深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②缩唇,如吹口哨样;③保持缩唇姿势缓慢
呼气。
2.屏住呼吸:可延长肺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时间,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中。
具体
方法是先吸气,然后屏住呼吸3秒钟,再呼气。
3.腹式呼吸:是靠腹肌和膈肌收缩而进行的
一种呼吸方式,通过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锻炼可降低呼吸频率,从而降低呼吸肌对氧及能量的
消耗。
方法是放松双肩;左手置胸部,右手置腹部;用鼻子吸气时,腹部膨出;收紧腹部肌肉;缩唇呼气,感觉腹部下沉。
每次做2分钟,重复3次为1组,每天重复此练习3~4次。
(三)提高活动能力的训练
?坚持有氧运动:慢阻肺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都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缓解缺氧。
1.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可行且有效的体力训练方式,它能够对慢阻肺人群的日常活动模式产生积极
影响,可以促进全身健康,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慢阻肺人群进行健走锻炼可以保持和增强肺
泡弹性,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缓解缺氧症状。
慢阻肺人群最好每天都能进
行散步及健走(雾霾天可进行室内活动),每次锻炼的时间、距离和速度可以根据自己平时
的运动能力来确定。
建议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每天健走一万步,且运动强度应达到轻度下肢
疲劳、轻微出汗,但能够清晰讲话为宜。
2.太极:太极拳的动作轻柔平缓、行云流水,非常
适合慢阻肺患者。
打太极对心肺负荷小,有助于锻炼肌肉,还能舒缓压力,帮助放松,特别
适合焦虑、性子急的慢阻肺患者。
太极拳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行走方式和生活质量。
其3.唱歌:人在引吭高歌或大声朗诵时,胸肌和腹肌均能得到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增大了膈肌的
活动范围,增大了肺活量,增强肺功能。
4.瑜伽:瑜伽中深呼吸和特定的姿势有助于放松、
灵活性和身心健康。
瑜伽可能有助于慢阻肺患者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由于有超过100多
种不同类型的瑜伽,选择一种安全和适合个人健康和能力的瑜伽是非常重要的。
5.游泳:对
于病情轻、体质好的患者,提倡可以适当进行游泳锻炼,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如果运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运动和肺功能锻炼重在坚持,经过一
段时间的锻炼后,心肺对日常活动的负荷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