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稳步推进政务中心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市稳步推进政务中心建设

扬州会议材料-淮南:稳步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努力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

(2007年10月)

自2006年温州会议以来,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确立了“稳步推进、逐步提高、巩固成果、努力创新”的思路,克服困难,奋力开拓,在全面加强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巩固成果逐步提高,稳步推进政务中心建设。

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经过6年的运行,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继续提高审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二是做到审批过程的规范和精细。因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进一步清理审核项目,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今年上半年,中心业务处再次对照全市第四次清理保留后的项目情况,对进驻中心的32个部门的214个项目逐个窗口逐个项目摸底审核,制作了信息采集表分发到窗口,由窗口单位逐项填报,要求其自行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并对重点项目进行当面探讨、论证,同时对186项承诺件的审批环节中所涉及的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各环节审批内容、审批时限等进行论证和整合,实现流程再造的项目达115项,占项目总数的62%;36个承诺事项进一步压缩时限,由原来的201个工作日压缩为142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平均提升30%;审批项目现场办结率提高到89.91%。

2、稳步推行首席代表制度。实行首席代表制是提高窗口办事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根据省中心的要求,2007年上半年以来,市中心采取稳步推行,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措施,深入窗口单位,与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当面沟通,逐项探讨,就首席代表人选、审批授权程度、调度督办力度、后方配合速度等内容逐一敲定,从而奠定了首席代表制有效运行的基础。目前,市建委、市卫生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人防办等7个窗口已发文实行了首席代表制,明确了本单位首席代表制的运行规则,制定了本单位执行的首席代表制度,选派了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担任首席代表。市房地产、市容、质监、国税等单位正在筹备之中。实行首席代表制后,市建委、市卫生局、市国土局3个窗口所行使的46个审批和便民项目共减少审批环节92个,项目的审批时限由平均17.7个工作日压缩为10个工作日。市农委、市工商局、市人防办实现了清理保留的全部审批、服务事项一律进中心办理、在中心办结,并授权首席代表制现场签字审核,办事时限普遍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市规划局明确授予首席代表行使规划审批项目协调权、并联审批项目调权、受理项目督促检查权、规划咨询答复解释权和“一书两证”发放权等各项权能,对无需专家论证和集体讨论研究的5个项目行使现场办理权,前后方衔接更加顺畅,窗口的功能大大提高。

3、扩大“两集中、两到位”的试点范围。自2006年市工商局开展“两集中、两到位”试点,成立政务中心办事处后,中心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和推介,锲而不舍地进行推广,扩大试点范围。在中心的努力下,市人防办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对行政审批权限和流程进行了内部整合,将原先需由局长办公会研究、分管领导签字决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到工程科统一受理,并授予首席代表现场办理权、组织联合审查权和跟踪督办权等。市地税局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拟打破下属单位的地域界限,成立相应机构,不仅做到统一办理税务登记证审批和二手房税收业务,而且将未进中心的行政许可项目纳入窗口办理,切实提高窗口的办事能力。

二、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努力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

1、积极推进区级中心建设,探索三级联动服务新思路。2006年初,中心会同市监察局先后对我市内外的乡镇便民服务代办中心进行了调查、走访,形成了《关于建立我市乡镇政务服务新机制的调查报告》和《关于推进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工

作三级联动的实施意见》,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发文要求区政府立即建区政务中心。今年初,中心抽出专门力量,帮助各区政府研究筹建政务中心的方案,与各区政府、纪检部门一起筹划区中心的服务方向、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进中心项目、规章制度、选址布局等事宜,并组织筹建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主动承担人员培训任务,开展现场见习活动。同时,会同市监察部门多次对各区中心筹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促使区政务服务中心顺利筹建,为其顺利运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07年7月6日,八公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已率先挂牌运行,首批进驻中心的工商、地税、卫生、民政、教育、计生、国土资源、劳动和农林水共10个部门和单位,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项目66个。截至9月6日,共办理838件,其中计生窗口的出生证、光荣证、二孩审批和劳动窗口的养老保险金审批、养老保险卡发放最受群众欢迎,交口称赞到窗口办理省去了跑部门、跑科室的奔波和找人办事的辛苦和无奈。其余各区中心也将于近期正式投入运行。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健全了全市行政服务的链条,使阳光政务覆盖了全市行政区划,并且以有形的服务平台,让基层群众享受政府部门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了区级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2、加强中心效能建设,编制中心绩效评估体系。为强化窗口管理,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中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配合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在过去制定的“窗口运行质量评价体系”基础上,编制了更为科学、更加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全面推行窗口绩效评估工作。评估体系从“执行力、发展力、公信力”三个维度出发,设置了“窗口建设、窗口服务、项目办理、窗口管理”四大项20分项,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评估权重与分值。评估体系的实际操作以办件系统统计数据、月度考核结果、社会公众反馈信息和日常工作实际为依据,从中心管理层、窗口自身和办事群众三个层面对窗口运行情况进行具体的量化评分,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同时,评价结果作为窗口单位参加全市机关效能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评估项目,按15%的权重计入窗口单位的评估体系,不仅成为窗口单位行使行政审批职能的成效评价,也促进了窗口单位对窗口建设的关心和重视。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探索网络化审批管理新途径。以电子政务为基础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经过多方努力,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全面改造升级,与各窗口单位局域网并联运行,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初具规模。目前,随着各单位电子政务的推进,形成了以中心机房为基础,互联网为依托,党政专网、税务专网、审批内网全面接入,非税收入、工商、质监、房地产、卫生、林业等远程申报系统并行的新局面。2007年初,中心引入智能化网络化行政许可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为实施企业登记注册“一表制”搭建了可操作平台,也进一步实现了项目办理、查询统计、考勤管理、信息发布等的网络化管理。现在,窗口人员请销假、项目办理实时监督和催办、重要信息发布、公文内部传递等环节均在网上进行,有效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开展审批网络和计算机使用专门业务培训,提高窗口人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结合实际运用中发现的问题,多次与网络公司交流,不断改进,以适应网上审批的要求。为确保网络安全,中心还针对各窗口单位业务工作需要,实行党政专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限制性开通互联网登陆权限,保证了中心网络的正常平稳运行。近期,中心还根据部分窗口现金交款量大的现状,主动联系银行,经过反复协调,为财政、房产、交通等窗口安装了银联公司的现金刷卡机,既方便了群众,也保障了大额现金的安全。

4、推行企业登记注册“一表制”,探索流程优化新模式。将企业登记注册时需办理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由原来4个职能部门窗口分别受理、审批的事项,改由工商一个窗口录入基本信息,审批事项在各窗口内部流转,申请人仅需在各窗口中口头补充少量信息和签字确认,将原来需群众填写的20余张申报表格简化为1张表,需填写的基本信息由原来的189项减少为39项,申报手续减少了80%以上。目前,在中心办完“一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