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中医祛邪匡正,健脾利水治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腹水:中医祛邪匡正,健脾利水治愈
现在肝硬化腹水是西医的棘手之病,相当难治,但此病在中医面前却并非什么大病。

我们来看著名中医刘渡舟先生的一则医案:赵某,46岁。

患肝硬化腹水,腹胀如瓮、大便秘结不畅、小便点滴不利。

中西医屡治无效,痛苦万分,自谓必死无救。

切其脉沉弦有力,舌苔白腻而润。

观其人神完气足,病虽重而体力未衰。

邪气有余,正气不衰。

治当祛邪以匡正。

如果迟迟坐视不救,挽留水毒而不敢攻下之,医之所误也。

处以桂枝汤减甘草合消水丹方:甘遂、沉香、琥珀、枳实、麝香,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重0.4g,每次服4粒,晨起空腹用桂枝、芍药、生姜、肥大枣煎汤送服。

服药后,患者感觉胃肠翻腾,腹痛欲吐,心中懊憹不宁。

未几则大便开始泻下,至两三次之时,小便亦随之增加。

此时腹胀减轻,如释重负,随后能睡卧休息。

时隔两日,切脉验舌,知其腹水犹未尽,照方又进一剂,大便作泻三次,比上次药更为畅快,腹围减少,肚胀乃安。

此时患者惟觉疲乏无力,食后腹中不适,切其脉沉弦而软,舌苔白腻变薄。

改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木香补脾醒胃。

或五补一攻,或七补一攻,小心谨慎治疗,终于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肝硬化腹水”是一个临床大证。

若图为消除腹水与肿胀,概用峻药利尿,虽可暂时减轻痛苦,但时间一长,则利尿无效,水无从出,病人臌胀反而会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刘老治此病,不急于利水消胀,而是辨清寒热虚实然后为之。

本案肝硬化腹水出现小便黄赤而短、大便秘结不通、腹胀而按之疼痛、神色不衰、脉来沉实任按、舌苔厚腻,乃是湿热积滞,肝不疏泄,脾肾不衰的反映。

此时可考虑攻水消胀的问题,用桂枝汤去甘草合消水丹。

消水丹为近代医人方,内有甘遂与枳实,破气逐水,以祛邪气。

然毕竟是临床大证,利之过猛,恐伤正气,故此合桂枝汤。

用桂枝护其阳;芍药以护其阴;生姜健胃以防呕吐;肥大枣用至20枚之多,以监甘遂之峻驱,又预防脾气胃液之创伤,具有“十枣汤”之义。

去甘草者,以甘草与甘遂相反之故也。

本方祛
邪而不伤正,保存了正气,则立于不败之地。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水蛊”、“蛊胀”、“蜘蛛蛊”等范畴,为中医四大难证之一。

肝硬化腹水是肝脏疾病晚期的严重症候,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水钠潴留、腹内因素(主要是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所致。

目前西医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仍以对症支持为主,如快速利尿、静滴白蛋白、穿刺放腹水及腹水浓缩回输等。

但这些方法疗效有限,且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而祖国医学从整体出发,三因治宜,而非单纯利尿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就近5年来国内中医名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证经验综述如下:
1、辨证论治
吴寿善教授认为腹水形成要从病原和机体的状况
两方面来认识,湿浊阻滞、肝郁血滞是该病的病原。

而从体质看,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为病程迁延日久,与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而正虚之中尤以脾胃虚弱为关键。

冯文忠老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一病,尤应重视实脾。

实脾并非仅用健脾益气之剂,还应注意脾虚之轻重、类型。

肝体受损,必及肾脏。

因此,对本病的辨证立法,须加强温肾利水,方可达到“以清净府”之目的。

同时,气滞不通是引起肝硬化病情进一步发展并产生腹水的关键,因此,疏通气机尤其重要,但行气必须从上中下焦同时着手,冯老在处方用药时,常用葶苈子、桔梗,其目的就在于泻肺气以通水道。

金实教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辨治:(1)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以调枢机。

(2)因血瘀亦是腹水形成和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活血为要,化瘀通络需持恒。

(3)阴虚腹水治当养阴渗利,如薏苡仁、冬瓜皮子、猪苓、茯苓、玉米须等利水而不伤阴的中药。

刘学勤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应分段施治,以通为补。

一般可分个阶段进行,即祛水阶段、疏肝阶段、扶正阶段。

三个阶段应有机结合,每个阶段又应辨证求本而分为湿热蕴结、脾虚湿困、肾气虚衰、气滞血瘀4种证型进行治疗。

罗本清主任医师治疗肝硬化腹水主张及早治疗“积痞块”(调治肝硬化)。

米逸颖主任医师尤其重视仲景之谓“瘀血不去,其水乃成”。

确立化瘀利水,软坚消瘕,扶正培本三大法则。

杨从鑫教授认为治疗本病的要诀在于明辨气血,强调辨证与辨病、辨证与辨体质结合。

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

一般的治疗无效时,杨老常用攻逐利水的方法。

同时重视“痰瘀”因素,在辨证用药中适当添加祛痰活血药物常能增效,如选用橘红、红花、赤芍等以活血化痰。

2、验方治疗
吴师通常标本兼治,常于清利湿浊之中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并重用益气健脾,基本方含茵陈、茯苓、黄芪、白术等。

同时使用“消胀散”(广木香6g,槟榔6g,红花6g,甘遂6g,防己6g,黄芪6g,诸药研末以水或醋调合)敷脐,以内外同治。

冯老多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重用黄芪、白术、山药、薏苡仁等品。

其对白术的用法颇有讲究,一般轻证即用30g,重证则在60g左右。

湿盛较甚者,白术宜炙用;阴虚较甚者,白术宜生用;脾虚较甚者,白术宜炒用。

冯老还指出,欲使三焦疏利,必要时加用麻黄、细辛、杏仁、葶苈子、桔梗等宣肺以开鬼门。

冯老还指出,肝肾阴亏较甚还应斟加滋养肝肾之品,常选用生地、麦冬、枸杞子、白芍之类。

金老治疗湿热型,常用自拟龙柴方(龙葵、柴胡、黄芩、郁金、蛇舌草、甘草等)合茵陈四苓散加减。

还常用逐水剂中之缓药商陆,认为用商陆8~lOg量时致腹泻作用不显,常致大便微溏,若用10—15g量可达逐水消肿之功;金老认为,活血常选用丹参、赤芍、泽兰、制大黄之类;喜用七、鳖甲、鸡内金等研粉内服,取活血化瘀、软坚消结之效。

金老对阴虚型腹水多用肝病宗师邹良材创制兰豆枫楮汤(泽兰、黑豆、路路通、楮实子)治疗,常合用沙参、百合、枇杷叶等润养开肺,取“提壶揭盖”以通利小便,用小量桂枝2~5g)加入养阴利水队中,有以阳行阴、通利小便之功。

刘学勤教授认为,祛水阶段主要病机特点是邪实较盛,治疗首选
祛水丸。

药物组成:醋三棱18g、蓬莪术18g、木香12g、煨甘遂12g、制大戟18g、生大黄24g、川牛膝18g、红花18g、生麻黄lOg、葶苈子12g、郁金18g。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桐子大,每次6~12g,黎明空腹口服。

认为不管腹水轻重,均应先辨证分型,待条件成熟后,再用祛水丸逐水,必要时可连续泻下。

李军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应当肝体肝用同调,所以应遵循补益肝阴血、柔肝的原则;对肝用的治疗主要是泻肝用之,认为本病属重症,非重药不可,生黄芪可用至130g,白术60g以上。

李教授认为肝肾同源,补肾阳气可以运化水液以助肝用,补肾阴可以滋肝阴之体,药物多选女贞子、杜仲、续断等。

尹常健教授认为应慎用肝毒药物,提倡处方简约,对存在确切或可疑肝脏毒性的中药,如泽泻、川楝子、何首乌、半夏、天花粉、桑寄生等,均应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

提倡选用“一专多能”的中药,如选择既能利水又能活血的水红花子、泽兰、王不留行;兼具健脾利水的生黄芪、生白术、生山药、茯苓;既能宣肺又能利水的芦根、白茅根;既能补肾又能利水的楮实子等等。

古人有“肝病忌桂”之说,阴阳俱虚者,以阴虚为主时,可在补阴的方药中稍佐肉桂,一般3~6g,阴中求阳。

徐景藩教授将肝硬化腹水治疗分为4法:(1)治肝法:黄芪为补肝气之要药,可与黄芪皮合用以增加利水之功;肝阳不足者,可用附子、干姜、防己等通阳利水;(2)治脾法:徐老常用归芍六君汤、当归芍药散为主方,加用泽兰、益母草等活血利水;(3)治肾法:脾肾阳虚者,可选茵陈术附汤为主,加入鸡内金、马鞭草等化瘀泄浊利水;(4)利水法:常用方如五皮饮。

王垂杰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四联疗法:(1)中成药静脉点滴:采取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2)中药穴位贴敷:采用虻虫、水蛭各5g,三棱、莪术、延胡索、姜黄、益母草、泽兰、马鞭草、大腹皮、路路通各15g,研成细末,水和均匀后涂于纱布上贴于章门、期门、日月3穴,再用神灯照射30min。

(3)中药药浴熏洗:郁金、金钱草、茵陈、垂盆草、虎杖各lO0g,竹叶、玉米须各150g,赤小豆100g。

煎汤取汁2000mL放入浴缸内加入热水后病人进行洗浴、熏蒸。

达到利湿退黄、利尿作用。

(4)中药汤剂El服:因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水除湿。

曹月英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首重活血化瘀,多选用丹参、赤芍、郁金等;注重行气益气,选用具有利水行气作用的药物如冬瓜皮、大腹皮、香橼皮;尤喜用大剂量白术,认为白术有益气健脾、通利水道、活血化瘀的功用,临证时每用至30g,可收到健脾利水之功而无劫阴之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