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岩石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岩浆开始,喷出的叫喷出型岩浆岩,也叫玄武岩,未喷出的在地下缓慢凝固形成花岗岩•地表物质经过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又形成沉积物,沉积物经过N年形成沉积岩,也叫石灰岩,地壳的运动使石灰岩运动,到地表经过水的溶解形成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向下形成变质岩,到地表叫大理石,或被融化形成岩浆.花岗岩和喷出型岩浆岩也可以到地下形成变质岩.
1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岗石,坚固、美观;一是喷出岩,有气孔,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
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f板岩。
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2•地质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
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
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温度
汎枳岩 n
用耳境
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应的温压
范围示意图
仏仪如■域沉£ 奶作用 离册化
L 林)~ T 沉砒 I —
___________ 受険作用
〒~
田
A3
岩浆岩
冷却朝圈
M
熔
再生
/<
4.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5.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查转化的模式图
是
【答案】4.C 5.D 6.C
难点16岩石相互转化形成过程——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通过循环运动,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都与此密切相关。
•难点磁场
★★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A. 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B.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C. 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D.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6—1),完成下列要求:
图16—1
(1)图中有五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
图16 —2
(1 )在图中标岀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B,C ,D。
(3) 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
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
成。
C.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
(2 )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①
⑦ 、⑧ 、⑨ 、⑩ 。
(3)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
•案例探究
[案例]★★★★★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
、② 、③ 、④ 、⑤ 、⑥
,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
(只填序
号)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地壳物质循环的理解,及其对该循环图的变式图识读。
知识依托:在内外力作用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错解分析:第(2)题D 过程即由岩浆到岩浆岩的过程,学生未回答完整,未真正理解,只有上升才可能冷却凝固。
解题方法与技巧:地壳物质的循环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也是一个应该掌握的重点。
地壳物质循环图常有各种各样的变式,只有把课本插图和文字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才能应付自如地回答有关习题。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概括为: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变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答案:(1)略(2)高温熔化外力作用变质作用上升冷却凝固
(3)岩浆各类岩石岩浆
•锦囊妙计该难点可以从以下两点分析:
1. 明确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也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2. 把握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判断做题时找准突破口,例:由循环过程可知,三大岩石都可经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那么在示意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应是岩浆,以此推断下去,其他岩石的判断也就迎刃而解了。
•歼灭难点训练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6—3),回答下列问题。
图16 —3
★★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 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2^★★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 页岩、石灰岩
B. 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
3. ^^ ★★对变质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页岩是由板岩受挤压变质而成的
B. 变质岩中含有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C. 变质岩与岩浆可以相互直接转化
D.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形成变质岩
★★下列物质中属于矿物的是()
A.沉积岩
B.石灰岩
C.铁矿石
D.花岗岩
★★造岩矿物常见的有()
A.花岗石、赤铁矿
B.长石、黄铜矿
C.石墨、石英
D.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②岩石能转化成土壤;③岩石能提供人类所需的全部矿产;④岩石是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有关沉积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大理岩等
B. 沉积岩不能转化为岩浆
C. 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由岩浆转化而成的
D. 沉积岩中的化石和岩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和“书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B. 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C. 主要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方解石、石墨等
D. 地壳本身的物质在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与其外界不进行物质的循环和交换
★★★读下列古诗回答: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岩,按成因分属于岩。
(2)这种岩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叫。
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
1. 解析: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天然的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答案:B
2. 解析:①必须搞清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换关系。
如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换而来,岩浆岩和沉积岩两者,前者可转变为后者,而后者绝不能转换为前者,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②该题图的主体内容是箭头和序号,也就是说是方向和过程。
所以要首先确定箭头方向,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箭头内容,即地质作用过程。
③凡是指向外力产物的箭头均为外力作用过程,其余的肯定是内力作用过程。
这样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如果先考虑内力作用就显得比较复杂,易出现错误。
答案:(1)如图所示
(2)①侵入、喷出②风化③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④重熔再生⑤重熔再生⑥风化⑦变质⑧重
熔再生⑨变质⑩风化
(3 [②③⑥⑩ ①④⑤⑦⑧⑨
歼灭难点训练
1. 解析:变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其他岩石经变
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图中与变质岩相连的过程有3个,而过程④只能是变质岩经重熔再生作用成为岩浆,
所以③和⑥是变质作用。
答案:D
2. 解析: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伴随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而被保存下来,所以只有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化石,即题中 A 项的页岩和石灰岩。
答案:A
3. 解析:A 项应是板岩是由页岩挤压变质而成的。
B 项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属沉积矿床,只存在于沉积岩中。
C 项变质岩可经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只能直接形成岩浆岩,而不能直接形成变质岩。
答案:D
4. 解析:矿物是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例如铁矿石,而A、
B 、D 项属于岩石,是几种矿物按照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
答案:C
5. 解析: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常见的有几十种,例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答案:D
6. 解析: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外力和生物的作用下能转化成土壤,而且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矿产,但并非
人类所需的全部矿产都来自岩石。
答案:B
7. 解析:A 项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
B 项沉积岩和其他两类岩都可以经重熔再生转
化为岩浆。
C 项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由其他岩石转化而成的。
D 项由于沉积岩的化石和岩浆反映了所形成时代的特征,所以可做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和“书页” 。
答案:D
8. 解析:A 项矿物的概念,不能仅说“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还要加上“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 。
C项常见的造岩矿物应是石英、云母、方解石、长石。
D项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物质循环方式,该过程中地壳本身物质在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与外界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交换。
答案:B
9. 解析:该题以一首古诗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石灰岩相关知识的掌握。
石灰岩做为沉积岩,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被人们燃烧后做成生石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答案:(1)石灰岩沉积岩(2)能(3)大理岩
碳酸岩包含:灰岩和白云岩,电性曲线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高电阻率;
碎屑岩包含:砂岩、泥岩、页岩等,砂岩较低自然伽马一般在60 ~75,自然电位负异常;油层电阻率高、
水层电阻率低。
泥、页岩密度大,伽马高。
碳酸岩储集空间除了基质还有裂缝或溶洞。
而砂岩主要是基质,当然也不排除裂缝发育。
碳酸岩没有裂缝和溶洞高产是非常困难的,稳产都困难。
孔是碳酸盐岩储层中数量最多的空隙空间,一般直径仅几微米至几百微米,其成因类型比较复杂,有晶间孔、粒间孔、藻架孔和溶蚀孔等。
由各种微孔及微细构造缝组成的孔隙称为基质孔隙系统,其孔隙度可达 1.8%〜3.5%。
基质孔隙发育程度受岩石结构控制,粗结构的藻云岩,凝块石云岩及粗粉一细晶云岩基质孔隙较发育,而细结构的泥云岩、泥晶灰岩基质孔隙很少。
总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叫绝对或总孔隙度。
它包括岩石中所有的孔隙,不管它们是否连通。
但在研究油贮的孔隙度时,所测量的孔隙度为连通的孔隙空间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即有效孔隙度。
在一般情况下,有效孔隙度要比总孔隙度少5~10% 。
岩石的渗透性取决于有效孔隙度。
多数油贮的孔隙度,变化在5~30% 之间,最普通的是10~20% 范围之内。
孔隙度不到5%的油贮,一般认为是没有开采价值的,除非里面存在有取出的岩芯或岩屑中所没有看到的断裂、裂缝及孔穴之类。
孔隙度的测定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用的是小块的岩芯或岩屑。
此外,还有几种估计孔隙度的定性方法:电测、放射性测井、微电极测井及声波测井、钻井岩屑的显微镜检查、钻井时间录井。
有效孔隙度是指没有粘土束缚水的总孔隙度.或有效孔隙度是指不考虑那些一端或两端封闭的或那些为毛
细管束缚液体所占据的毛细管孔隙及岩石颗粒表面上液体薄膜体积之后的岩石孔隙度.一般实测的孔隙度
也就是有效孔隙度
总孔隙度是指全部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孔隙度是指其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它说明储
集层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参数。
总孔隙度是孔隙度中的一种(还有有效孔隙度、缝洞孔隙度)。
孔隙度按成因分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包括溶蚀孔(洞、缝),这些可以形成很好储集空间,其体积可以很大。
在测井上,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是测得地层的总孔隙度,声波测井测量的是基质孔隙度。
岩石的分类:
岩石依不同的形成方式,可粗略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
火山岩流纹岩;粗面岩;响岩;英安岩;安山岩;粗安岩;玄武岩
浅成岩斑岩;霏细岩;细晶岩;伟晶岩;玢岩;粒玄岩;煌斑岩
深成岩花岗岩;正长岩;二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斜
长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蛇纹岩;蛇纹大理岩;碳酸岩
沉积岩
碎屑岩碎屑岩;砾岩;角砾岩;砂岩(又分为长石砂岩、杂砂岩);泥岩;页岩
火山碎屑岩集块岩;凝灰岩
生物岩石灰岩;燧石;硅藻土;叠层岩;煤炭;油页岩
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燧石
变质岩
接触变质岩角页岩;大理岩;石英岩;硅卡岩;云英岩
区域变质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板岩
动力变质岩糜棱岩
简介
碎屑岩
碎屑岩是由于机械破碎的岩石残余物,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最后形成的新岩石。
又称陆源碎屑岩。
碎屑岩中碎屑含量达50 %以上,除
此之外,还含有基质与胶结物。
基质和胶结物胶结了碎屑,形成碎屑结构。
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按物质来源分类
按物质来源可分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类。
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粒径又分为集块岩(>64毫米)、火山角砾岩(64〜2毫米)和凝灰岩
(V 2毫米)。
陆源碎屑岩按碎屑的粒径,可分砾岩(角砾岩)、砂岩和
粉砂岩。
砾岩有棱角者称角砾岩,按砾石大小又可细分为巨砾岩(>256毫
米)、粗砾岩(256〜64毫米)、中砾岩(64〜4毫米)、细砾岩(4〜2毫米)。
砂岩按砂粒大小可细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
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毫米)、微粒砂岩(0.1〜0.0625毫米)。
粉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
(0.0625 〜0.0312毫米),细粉砂岩(0.0312〜0.0039毫米)。
碎
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两部分组成。
碎屑物
碎屑岩
矿物成分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同。
一般说来,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储集物性好。
原因一
长石的亲水性和亲油性比石英强,当被油或水润湿时,长石表面所形成的液体薄
膜比石英表面厚,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液体薄膜不能移动。
这样,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孔隙的流动截面积,导致渗透率变小。
原因二
长石和石英的抗风化能力不同。
石英抗风化能力强,颗粒表面光滑,油气容易通
过;长石不耐风化,颗粒表面常有次生高岭土和绢云母,它们一方面对油气有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吸水膨胀堵塞原来的孔隙和喉道。
因此,长石砂岩比石英砂岩储集物性差。
以上所说的是在一般情况下长石碎屑对碎屑岩储层物性的影响,但切不可简单地
认为凡是长石砂岩的物性都不如石英砂岩。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我国陆相盆地的沉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实际上,中国某些油田长石-石英砂岩或长石砂岩的储集物性
是相当好的,甚至比海相石英砂岩还好,这主要是因为长石未经较深的风化所致。
编辑本段矿石结构
性“I
碎屑岩结构
碎屑岩沉积时所形成的粒间孔隙的大小、形态和发育程度主要受碎屑岩的结构
(粒径、分选、磨圆和填集程度等)的影响。
理想球体紧密排列的端元形式有两种:a表示立方体排列,堆积最疏松,孔隙度
最大,其理论孔隙度为47.6%,孔径大,渗透率也大。
b表示菱面体排列。
排列最紧
密,孔隙度小,其理论孔隙度为25.9%,孔径小,渗透率低。
所以理论上的孔隙度介
于46.7%-25.9%之间。
这种理想情况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自然界的实际情况比这种
理想情况要复杂得多。
大量资料研究表明: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不仅与粒径有关,而且与岩石颗粒的分选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细粒碎屑磨圆度差,呈棱角状,颗粒支撑时比
较松散,它比圆度好的较粗的砂质沉积可能有更大的孔隙度。
然而,细粒沉积物中孔喉小,毛细管压力大,流体渗滤的阻力大,因此细粒沉积物的渗透率比粗粒的小。
表示了分选系数一定时渗透率的对数值与粒度中值成线性关系,粒度愈大,渗透率愈高。
在粒度相近的情况下,分选差的碎屑岩,因细小的碎屑充填了颗粒间孔隙和喉道,不仅降低了孔隙度,而且也降低了渗透率。
表示了粒度中值一定时,渗透率的对数和分选系数(So)呈近似的线性关系,从分选好至中等时,渗透率下降很快;分选差时,渗透率下降就缓慢了。
影响因素
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是碎屑
脱水脱气,岩石孔隙度变小,变得致密。
压实作用是通过颗粒的下沉,颗粒之间距离变小,沉积物体积收缩而进行的。
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作用的早期,3000m 以上压实作用的效果和特征明显。
从成岩作用现象上来讲,
压实作用不仅可以造成泥岩和页岩岩屑等的假杂基化,火山岩岩屑等软颗粒的塑性变形,还可以造成石英和长石等刚性颗粒的破裂和粒间接触程度的提高。
压实作用使砂岩储层的孔隙度迅速减小,但不同类型的砂岩,其孔隙度衰减的速率不同。
如粘土杂基含量高的砂岩,其孔隙度衰减速率大,而纯净砂岩的孔隙度衰减速率小。
压溶作用是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压力传递点上有明显的溶解作用,造成颗粒间互相嵌入的凹凸接触和缝合线接触。
由于碎屑颗粒在压力作用下溶解,使得Si、Al、Na、K等造岩元素转入溶液,引起物质再分配,造成在低压处石英和长石颗粒的次生加大和胶结。
据费希特鲍尔对含油区砂岩的研究,石英在500-1000m 埋深就开始次生加大,并随着埋深的增加,
次生加大的石英颗粒增多。
石英次生加大对岩石孔隙度有可观的影响,有时可以占满全部孔隙。
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砂岩中碎屑颗粒相互联接的过程。
松散的碎屑沉积物通过胶结作用变成固结的岩石。
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
碎屑岩胶结物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有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
一般说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储油物性较好,纯钙质、硅质、硅-铁质或铁质胶结的岩石致密,储油物性较差。
据松辽盆地储集层钙质含量的统计资料,一般当钙质含量大于5%寸,其储油物性明显下降。
不
同的粘土矿物对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埋藏初期,从富含粘土质的孔隙水中可以沉淀出高岭石、绿泥石或伊利石形成碎屑颗粒周围的粘土膜,或充填孔隙。
高岭石除了直接从孔隙水中沉淀外,还可以通过长石和云母的风化,形成自生高岭石,这种作用在颗粒边缘或顺着解理缝首先发生。
在酸性孔隙水中长石更易高岭石化。
这种自生的粘土矿物填塞孔隙,降低了岩石的孔隙度。
由扫描电镜揭示,围绕颗粒边缘生长的伊利石是从孔隙的喉道部位向孔隙中央发展的,而高岭石往往充填在孔隙中,因此伊利石的生成对孔隙度的影响虽小,但对渗透率的影响很大,高岭石在降低岩石渗透率方面的作用比伊利石小得多。
碎屑岩
溶解作用
在地下深处由于孔隙水成分的改变,导致长石、火山岩屑、碳酸盐岩屑和方解石、硫酸盐等胶结物的大量
碎屑岩
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使储层孔隙度增大。
这种次生溶蚀孔隙对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性近来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影响溶解作用的因素很多,如沉积时具有较粗的粒度,孔隙-渗透性好的碎屑岩;砂岩中含可溶性物质较多;地下水呈酸性而且具有一定流动速度等都有利于次生孔隙形成。
其中尤以酸性水的形成最为重要。
对地下酸性水的形成条件,近来提出许多
新见解。
Schmidt (1979)认为:干酷根热演化早期释放出大量CO2是形
成酸性水的重要原因,这种成油期前形成的酸性水溶蚀作用所造成的次生
孔隙带特别有利于油气聚集。
Curtis (1983)则认为:有机酸和无机质反
应是形成次生孔隙的理想机理。
据研究,在80- 120C时,地下水富含短链
有机酸,能大大提高对高岭石的溶解度,其中二元酸(如草酸)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使铝的溶解度提高3个数量级。
而川型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
释放出的羧基约有40%是以草酸形式出现的。
先于油、气(热成因)形成的羧基释放出有利于在相邻砂岩孔喉中清除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铝酸盐的CO2从而提高砂岩储集性。
此外,在较高温度下,碳酸盐矿物之间的无机反应,亦能生成CO2硫酸盐在脱硫菌和有机质参与下能生成H2S也有利于提高硫酸盐的溶解能力。
但是必须指出,酸性水溶解的物质只有在不断被带走的条件下,才能使溶蚀作用朝有利于形成次生孔隙方向发展。
否则,随着溶质增加,溶蚀作用就会减弱,在达到过饱和时还可以再沉淀,堵塞孔隙。
勘探现状
中国油田在巩固和扩大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成果的同时,不断加大碎屑岩
勘探力度,特别是在塔北隆起志留系获得突破后,碎屑岩勘探已成为油田
的重点勘探目标。
从1992年早期深层碎屑岩开发至今,16年来,油田对碎屑岩的认识和
圈闭落实已经形成从无到精的发展,建立了从当初的零起点到现在海相碎屑岩勘探的丰硕成果,形成了东河塘、塔中4、塔中16、哈得逊、吉拉克、
英买34 —35井区等主力油田。
2007年,在油田30%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碎屑岩储层原油产量就占到了60%
近几年,在有序推进塔中、塔北区域碎屑岩的勘探中虽未取得突破,但地质认识得到提升,勘探主攻领和目标更加明确。
随着油田“三大阵地战”的展开,油田在塔北地区石炭系、志留系及中新生界碎屑岩有了新发现。
英买34、35井区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04万吨,哈6新增预测石
油地质储量2256.97万吨。
同时,通过对中古31井区的塔中6、塔中103、
塔中101、中古31、塔中243等井在石炭系含砾砂岩段精细对比图研究分析,拓展不同期次东河砂岩的分布与叠置关系研究,细化海相碎屑盐岩研究,勾画出石炭系、志留系、奥陶系几个不同类型圈闭寻找方向。
找到与断裂相关的“凹中隆”是台盆区碎屑岩勘探最有利的突破点后,坚定了油田科研人员加大勘探力度,寻找战略接替区的信心。
科研人员从加强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强高分辨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攻关、加强储层预测与圈闭描述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台盆区碎屑岩展开主攻。
在对东河砂岩古地貌进行分析后认为,构造演化研究和古地貌形态的精细刻画,为沉积相的研究和有利砂体分布范围的预测提供了指导。
确定草湖凹陷周缘为相对独立沉积区,与满加尔凹陷有古梁分割,推测古梁区存在东河砂岩,向南进入海盆,相变为下泥岩段。
同时,围绕富油气凹陷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