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 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D 。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2. (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B 。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0)16
3.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 。
A.(10011001)2 B.(227)8 C.(98)16 D.(152)10
4. D 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5. 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_B____。
A. 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B. 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C. 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 D 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7. EPROM是指 D 。
A. 读写存储器
B. 只读存储器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8.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 D 。
A.存放程序
B.存放软件
C.存放微程序
D.存放程序和数据
9. 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B 。
A.巴贝奇
B.冯. 诺依曼
C.帕斯卡
D.贝尔
10. CPU主要包括__B____。
A.控制器
B.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11. 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指的寄存器是 B 。
A.指令寄存器
B.程序计数器
C.地址寄存器
D.状态条件寄存器
12. Pentium-3是一种____B__。
A.64位处理器
B.16位处理器
C.准16位处理器
D.32位处理器
13. 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B___。
A.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
B.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
C.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
D.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
14.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C____。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15. 一个256K×8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总和为 B 。
A.16
B.18
C.26
D.20
16. 下面有关“中断”的叙述, A 是不正确的。
A. 一旦有中断请求出现,CPU立即停止当前指令的执行,转而去受理中断请求
B. CPU响应中断时暂停运行当前程序,自动转移到中断服务程序
C. 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
D. 为了保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后,能正确返回到被中断的断点继续执行程序,必须进行现场保存操作
17.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地址的寻址方式,称为 D 。
A. 隐含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寄存器寻址
D. 直接寻址
18. 某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4K×12位,则它的地址线为___D_。
A.11
B.12
C.13
D.14
19. 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 D 。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 用于选择外存地址
D. 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20.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E 。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1. 设X=-0.1011,则〔X〕补为 B 。
A. 1.1011
B. 1.0100
C. 1.0101
D. 1.1001
22. 用于对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 B 寻址。
A. 直接
B. 间接
C. 寄存器直接
D. 寄存器间接
23.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D 。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24. 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 B 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 适配器
B. 设备控制器
C. 计数器
D. 寄存器
25. 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C 。
A.节约元件 B.运算速度快 C.物理器件性能决定 D.信息处理方便
26.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__D____。
A.通用寄存器
B.程序计数器
C.堆栈
D.主存单元
27. 下面描述RISC机器基本概念中,正确的表述是 B
A.RISC机器不一定是流水CPU
B.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
C.RISC机器有复杂的指令系统
D.其CPU配备很少的通用寄存器
28.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A 。
A.(101001)2 B.(52)8 C.(2B)16 D.(44)10
29.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需采用 C 。
A.堆栈寻址方式B.立即寻址方式C.隐含寻址方式D.间接寻址方式
30.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A___。
A.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B.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3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D 。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储器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
32、描述多媒体CPU基本概念中正确表述的句子是____A__ 。
A. 多媒体CPU是带有MMX技术的处理器
B.多媒体CPU是非流水线结构
C.MMX指令集是一种单指令流单数据流的串行处理指令
D.多媒体CPU一定是CISC机器
33.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__ B _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34. 中断向量地址是 C 。
A. 子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
C. 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的指示器
D. 中断返回地址
二. 填空题
1. RISC的中文含义是_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的中文含义是复杂指令计算机。
2. 由于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有限,所以往往需要在位扩展和字扩展两方面进行扩充才能满足实际需求。
3. 存储器和CPU连接时,要完成地址总线的连接;服数据总线的连接和__控制总线____的连接,方能正常工作。
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主存容量、存储速度、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5. 条件转移、无条件转移、转子程序、返主程序、中断返回指令都属于__控制转移___类指令,这类指令在指令格式中所表示的
地址不是__ ____的地址,而是__ ____的地址。
6. 运算器的两个主要功能是:__算术运算___,_逻辑运算_____。
8. 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指令操作码和_____ _,产生各种操作控制信号,从而完成____ __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9. 存储_程序__ ___并按___程序控制___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0. 一个定点数由___ _和__ __两部分组成,根据小数点位置不同,定点数有__ __ __和__ _ __两种表示方法。
11. CPU能直接访问__内存___和_ 缓存___,但不能直接访问磁盘和光盘。
12. 指令格式是指令用_二进制代码___表示的结构形式,通常格式中由操作码字段和_操作数__ ___字段组成。
13.寻址方式按操作数的物理位置不同,多使用__ _顺序寻址___型和__跳跃寻址_ ___型,前者比后者执行速度快。
14.按IEEE754标准,一个浮点数由__尾符_ ___、__ 尾数___、__阶码_ ___三个域组成。
15、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系统软件__,另一类叫__ 应用软件____。
操作系统属于___系统软件__类。
16、不同机器有不同的_指令系统_ ____,RISC指令系统是__ CISC___指令系统的改进。
17. 指令字长度有__单字长指令__ __ 、_半字长指令_ ____ 、_双字长指令___ 三种形式。
18. 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__ __ __方法设计__ __ __的一门技术。
19.计算机硬件包括___运算器___,__存储器____,__ 控制器____,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20.广泛使用的__ ___和___ ___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
前者速度比后者__ ___,集成度不如后者高。
21.在计算机系统中,CPU对外围设备的管理,除了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外,还有__ ____方式、___ ___方式和___ ___方式。
22.DMA技术的出现使得.___ ___可以通过__ 控制器直接访问______,与此同时,CPU可以继续执行程序。
23. 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寻址方式,它采用__ 先进后出____原理。
三. 简答题
1. 什么是指令周期?什么是机器周期?什么是时钟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指令周期CPU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总和。
机器周期又称CPU周期,CPU访问一次内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用从内存读取一条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定义。
时钟周期通常称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
一个CPU周期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指令周期常常用若干个机器指令(CPU指令)来表示,而机器周期常常用若干个时钟周期来表示,时钟周期即CPU主频的倒数。
2. 比较SRAM与DROM的特点
3. 简述浮点运算的步骤
答:浮点运算需要四个步骤:对价,求和(差),规格化,舍入。
①对阶操作:小阶向大阶看齐
②进行尾数加减运算
③规格化处理:尾数进行运算的结果必须变成规格化的浮点数,对于双符号位的补码尾数来说,就必须是001×××…×× 或
的形式
110×××…××
若不符合上述形式要进行左规或右规处理。
④舍入操作:在执行对阶或右规操作时常用“0”舍“1”入法将右移出去的尾数数值进行舍入,以确保精度。
⑤判结果的正确性:即检查阶码是否溢出
4.在计算机中,CPU管理外围设备有几种方式?
5.简述CPU的主要功能。
答: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
6、什么是RISC?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简化了指令系统的设计,降低了设计成本,适合于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提
高机器的执行速度。
7、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含义是什么?
答: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治标为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时间。
8、什么是溢出?如何判断溢出?计算机系统是如何解决溢出问题的?
答:溢出:计算机中数的表示范围是有限的,若两数进行加减运算的结果超过了给定的取值范围。
溢出判断,一般用单符号位的进位与最高位有效的进行的异或来检测。
若异或的结果是1,则溢出。
若结果是0,则没有溢出。
9、举出CPU中6个主要寄存器的名称及功能。
答:数据缓冲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缓冲寄存器,累加寄存器,
状态条件寄存器。
1)数据缓冲寄存器:作为CPU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主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补偿CPU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
2)指令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3)程序计数器:为了保证程序能够连续的执行下去,CPU用这个来确定下一下条指令地址。
4)地址缓冲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地址。
5)累加寄存器: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存放一个操作数或操作
结果。
6)状态条件寄存器:用来保存同算术运算指令和逻辑运算指令执行结果所建立标志,供CPU进行测试和判断,以便作进一
步处理。
10. 什么是刷新?有哪几种常用的刷新方式?各有何特点?
11、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骤?
答:一个完整的中断过程由中断请求、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3个阶段组成。
①. 中断请求:由中断源发出并送给CPU的控制信号。
②. 关中断:保证在此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CPU不能响应新的中断请求。
③. 保存断点,保护现场:用中断隐指令实现。
断点和现场信息一般保存在堆栈中,保存信息一定要完整完成,以保证被停下来
的程序得以继续正常运行。
④. 判别中断源,转中断服务:找出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多个中断源时找出中断优先级最高的中断源。
⑤. 开中断,以便尽快地进入可以响应更高级别中断请求的运行状态。
⑥. 若有更高级别中断请求到来,则进行新的中断响应过程。
⑦.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完成后准备返回主程序,为此,执行关中断。
⑧. 恢复现场,恢复断点。
⑨. 开中断。
关中断和开中断是为了保证能完整的恢复现场的操作。
开中断之后,若有更高级别中断请求来到,则进入新的中断
响应过程。
⑩. 返回断点。
12、简述微程序控制器和组合逻辑控制器的不同点
答:微程序控制器是将全部控制信号存贮在控制存储器中。
优点:控制信号的逻辑设计、实现及改动都较容易。
缺点:产生控制信号所需的时间较长。
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方案控制器,是用组合逻辑的门电路实现控制信号。
优点:产生控制信号所需的延迟时间少,对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有利。
缺点:控制信号的逻辑设计复杂,用门电路实现也较困难,尤其要变动一些设计更不方便
四. 应用题
1. 机器数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当X= -127 (十进制)时,其对应的二进制表示,(X)原表示,(X)反表示,(X)补表示,(X)移表示分别是多少?
2.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16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
(2)如果存储器由256k×8位的SRAM 芯片组成,需多少片?
(3)需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