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案例分析(四)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质量缺陷案例该案例发生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土方开挖和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隧道质量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专家组对隧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经过检测,发现隧道围护结构深部出现明显开裂,导致其抗震能力下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土方开挖过程中也存在质量问题,局部地段土体未完全挖除,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导致质量监控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未按要求进行全面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不力等。
针对该事故,相关责任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工方应全面排查隧道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整改。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与规范要求相符。
同时,提醒建筑工程相关方注意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案例二:施工吊塔倒塌事故案例该案例发生在高层建筑工地,施工吊塔发生倒塌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确定了事故的原因。
首先,施工吊塔的质量存在问题,焊接接头不牢固,无法承受风力和自身重量的影响。
其次,吊塔的基础施工质量也存在问题,地基承载力不足,无法满足吊塔的稳定性要求。
此外,风力过大时,施工方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安全防护,致使吊塔发生倒塌。
事故的责任主要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吊塔的结构牢固和基础稳固,风力过大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针对该事故,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明确各方的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建议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吊塔的质量把控和基础施工质量检测,确保安全施工。
总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事故是很常见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在于相关责任方必须提高安全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施工工程质量事故一直是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建筑领域,任何一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本文将对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施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教训与改进方案,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准。
案例一:大桥防护层渗水事故某市的一座大型公路桥梁竣工后不久,出现大桥防护层渗水的问题,造成桥下行车道无法正常使用。
经过调查,发现防护层质量低劣、构造不合理是渗水的主要原因。
防护层既不能有效防止渗水,又不方便维护和检修,导致事故后处理困难。
该事故的教训在于,施工前要选择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确保防护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施工人员应参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防护层的正确施工和连接。
改进方案:1. 选择合格的防护层材料,并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确保防护层的防水性能。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案例二:楼房倒塌事故某城市一座居民楼的一栋新建楼房竣工后不久,发生了倒塌事故,造成多人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楼房建筑质量存在多个问题,如基础不牢固、结构偏差等。
这些问题整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楼房的倒塌事故。
从该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质量控制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进方案:1. 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2. 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对建筑结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3. 增加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案例三:道路工程路面塌陷事故某市一条新修的道路在交付使用不久后发生路面塌陷的事故,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有事故发生。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是由于道路基础结构未按要求施工、填方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体系是避免这种事故的关键。
在施工前,必须对土质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同时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关键词: 质量事故实例案例一:(勘察不准确)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工作人员勾结,桩未达持力层)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 栋商品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尖深入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米以上。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标题:东海国际大厦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案例概述:东海国际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某城市的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总工期计划为3年。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质量问题,给业主和使用者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事件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2008年)项目建设中,工程团队发现混凝土结构墙面存在裂缝和弯曲变形现象,严重超出了规划设计要求。
经过测量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控不到位。
该问题导致部分外墙的承重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事件二:电梯安全问题(2009年)在建设过程中,有多个电梯出现频繁故障和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电梯制造商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电梯质量低下。
一些电梯甚至出现了意外停止和坠落的情况,造成一些工人和工程师受伤。
事件三:外墙隔热问题(2010年)东海国际大厦外墙应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进行隔热处理,然而,不久后业主和使用者开始投诉,在炎热的夏季,大厦内部温度明显偏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
经过技术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对热量隔离效果远低于预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律师点评:东海国际大厦的建筑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和使用者的权益,给他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根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规范,承建商应负有合理审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义务。
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业主和使用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议业主和使用者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技术验收报告等,以证明承建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
可以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建商承担违约责任,返还已支付的工程款,并赔偿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如果涉及电梯安全问题,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制造商,并要求撤回其相关资质。
对于承建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行业标准履行建设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并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精选)精选全文
• 四点教训:
• 1、模板支架不能叠层搭设。 • 2、梁、板、柱不能同时浇筑混凝土。 • 3、外架不能做支撑系统。 • 4、合理配备作业人员数量(该操作面仅30平米左右,最高峰时上了
9个人)。
大化“9.19”模板支架坍塌事故(2014年)
河池市大化县某中学实验综合楼项目,在屋面构架混凝土浇筑即将完工进行 压光工作时,模板支撑失稳突然坍塌,导致2人当场死亡(另2人在坠落中被 脚手架挂住而幸免)。
• 原因二:超期使用(备案牌标注有效期为“2012年6月23日至2013 年6月23日”,事故发生时为2013年9月18日,超期2个多月) 。
• 原因三:日常维保不到位(没有按规定进行没3个月一次的坠落试验, 许多如螺栓、齿轮等零部件老化锈蚀严重,上限位和极限限位装置失 效)。
• 其他: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地处武汉闹市区,大部分单 体已封顶,但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
进入。 • 3、随时留意基坑状态变化,发现征兆要马上撤离并及时报告。
武汉市“9.13”电梯坠落重大事故(2013年)
武汉市某工程,一载满粉 刷工人的电梯,在上升过 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 层顶层后,电梯钢绳突然 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 接坠到地面,造成梯笼内 的19人全部死亡。
• 原因一:违规操作、超载(施工升降机标注核定人数12人,当天上了 19人,且为工人自行操作上下)。
南宁市江南区某厂房项目,在拆除外架作业时发生坍塌事故,架体上17人坠落 至地面,最终导致3人死亡,3人重伤,7人轻伤。
原因一:外架拉结不规范(斜拉、扣件松动,且很多已拆除)。
原因二:拆卸方 案不正确,导致 外架局部集中堆 载。
• 其他情况:该项目曾获得自治区2014年下半年标准化示范项目。
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工程监管不力
自然灾害影响
工程监管部门未能有效履行职责,未能及 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
遭遇特大洪水,超出水坝设计承受能力, 导致水坝发生裂缝等损坏。
修复与改进措施
加固坝体结构
对坝体进行全面检测,对存在问题的部位进 行加固处理,提高结构稳定性。
加强质量控制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监管不到位
工程监管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设计不合理
部分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施工难度加大、结构安全隐患等问题。
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议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把关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使用合格的 材料。
加强工程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赔偿责任。
施工单位
因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行为, 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依法承担 赔偿责任,并受到行政处罚。
监理单位
因未能履行职责,被认定为次 要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赔 偿责任。
建筑法承担相应的赔
偿责任。
03
案例二:某大桥桥墩下沉事件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大桥 建设时间:XXXX年
事故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设计问题
结构设计不合理,承载力不足 。
施工问题
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用
量不足。
监理问题
监理单位未能履行职责,对施 工过程监督不力。
建筑材料问题
使用了劣质建筑材料,导致建 筑结构耐久性差。
法律责任认定
设计单位
因设计不合理,被认定为事故 主要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
建筑行业常见工程质量纠纷案例分析
建筑行业常见工程质量纠纷案例分析建筑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程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纠纷案例,探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案例一:居民楼外墙开裂在某小区的居民楼外墙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开裂现象,引发了居民们的担忧和不满。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建筑工程中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不当所导致的。
建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劣质的砖块和水泥,而施工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控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们向建筑公司提出了维修和赔偿的要求,最终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了纠纷。
案例二:公路路面塌陷某地的一条公路在使用不久后出现了路面塌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施工方在进行路面铺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而引发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通部门对施工方进行了罚款并要求其进行修复。
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公路建设的监管,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案例三:住宅楼漏水在某高层住宅楼中,多个住户反映存在严重的漏水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建筑工程中使用了劣质的防水材料以及施工不当所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们向开发商提出了维修和赔偿的要求,最终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纠纷。
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住宅楼建设的监管,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质量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会给业主带来经济损失。
其次,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节。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给业主带来困扰。
此外,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纠纷的原因之一。
如果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那么建筑公司和施工方就会有机可乘,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分析精选4-4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分析精选4-4案例一1.背景某市南苑北里小区22 号楼为6 层混合结构住宅楼,设计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墙,墙体加芯柱,竣工验收合格后,用户入住。
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五年后),发现墙体中没有芯柱,只发现了少量钢筋,而没有浇筑混凝土,最后经法定检测单位采用红外线照相法统计,发现大约有82%墙体中未按设计要求加芯柱,只在一层部分墙体中有芯柱,造成了重大的质量隐患。
2.问题(1)该混合结构住宅楼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什么规定?(2)该工程已交付使用(五年),施工单位是否需要对此问题承担责任?为什么?分析与答案(1)该混合结构住宅楼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施工单位必须对此问题承担责任,原因是该质量问题是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并且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保修期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案例二1.背景某大厦是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 层,地上28 层,建筑面积5.8 万㎡,施工总承包单位是该市第三建筑公司,由于该工程设备先进,要求高,因此,该公司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大型安装公司。
在工程档案归档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安装公司将机电设备分包部分的竣工资料直接交给监理单位。
事件二:发包人要求设计、监理及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工程档案直接移交给市档案馆。
2.问题(1)事件一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2)事件二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分析与答案(1)不妥。
因为,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希望可以引起人们重视建筑工程质量,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案例一:某小区居民楼顶部坍塌事故某市某小区的一栋居民楼的顶部突然发生坍塌事故,导致多人伤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建筑存在多个设计缺陷,施工质量不良等问题。
首先,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计算不周、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使用劣质材料等行为。
最终导致了该建筑顶部的坍塌事故。
二、案例二:某高层建筑严重渗漏事故某市某高层建筑自交付以来,业主们陆续反映该建筑存在严重渗漏问题,导致房屋墙面、天花板发霉、起皮等现象严重影响居住质量。
经过专业检测,发现该建筑存在外墙、屋面防水设计不当、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加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质量差、工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该高层建筑严重渗漏事故的发生。
三、案例三:某桥梁工程桥面下沉事故某市某大型桥梁工程在通车后不久,发生了桥面下沉严重事故,影响交通,造成经济损失。
调查发现,该桥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多个问题,设计参数计算不准确、施工养护不到位等。
而且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监理单位监督不力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该桥梁工程的桥面下沉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从事建筑工程的相关从业人员也要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专业素养,确保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希朼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以案为鉴,深刻吸取教训,共同努力,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常见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高配筋率梁梁底露筋
露筋的主梁拆模后的情形
•原因分析
1.项目部在图纸审查中发现了该大跨度结构施工难题,并编制专项施工 方案,但钢筋工程施工后,实际主筋间距未能满足设计要求。
2.混凝土工长对大跨度高配筋率梁混凝土浇筑按常规思路处理,未能识 别出钢筋密集带来的施工质量隐患。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人振捣不及时、不到位,存在局部漏振现象。
原因分析
桩基偏位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桩基放样错误; 2)钻机钻杆不垂直; 3) 扩孔严重,钢筋笼入孔后未进行校正。
预防措施
(桩基由我方施工) 1.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和基线,会同监理及有关单位复核认定 后,方可作为测量基点使用,并经常复核。 2. 桩位采用三次校正复核措施,即第一次放样定出桩位中心;第二 次测量校正护筒位置;第三次钻孔定位时,使用铅锤校正,使桩锤中 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3. 安装钻机时应严格检查钻进的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钻进 过程应定时检查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应立即调整。 4. 定期检查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2.由原设计单位出具CFG 桩断桩处理方案,处理完成 并验收合格后可进入下一步 处理方案。
3.做好桩基处理记录,并 及时完成相应费用签证。
按设计要求处理后的断桩
桩基偏位
• 现场常见现象
1. 桩位偏差较大,超过 规范允许偏差的限值; 尤其是剪力墙墙下单桩 的设计。 2. 地基处理范围不足, 不满足规范要求。
常见工程的质量问题
1
地基与基础
2
主体工程
3
装饰装修
1.地基与基础
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基坑坍塌 断桩 桩基偏位 回填土下沉
基坑坍塌
建筑监理中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监理中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概述:建筑监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工程质量事故。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真实的案例,探讨建筑监理中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及其对项目的影响。
案例一:水电安装不合格某小区的水电工程在验收前被业主发现存在许多问题。
经调查发现,监理单位在监督施工过程中未对水电工程进行全面检验,造成了安装不合格的问题。
由于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方面临重新施工的巨大损失。
分析:监理单位对水电工程未进行全面检验是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监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监督时,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缺乏全面检验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给项目方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安全性。
案例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某高层建筑项目在封顶前夕,工程方发现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调查,发现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导致施工周期延长,项目造价增加,并且可能带来后期的安全隐患。
分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方面的监督,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缺乏对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规范性监督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给项目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安全损失。
案例三: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某地一工地在进行基坑支护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数人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未对基坑工程进行及时监督和检测,施工方也未按照规范进行工程操作,导致基坑支护体系失效,造成事故发生。
分析:基坑工程的安全事故常常是由于监理单位监督不力和施工方操作不当造成的。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基坑工程的监督和检测,确保施工方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而施工方则要加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缺乏有效的监理和施工方操作不当,将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和人员伤亡。
建筑工程质量多类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多类事故案例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维护和使用中发生的因设计、材料、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于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多类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将分析几起经典的建筑工程事故案例。
一、青岛胶州湾高架桥坍塌事故(2024年)青岛胶州湾高架桥是青岛市城市近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存在严重的缺陷。
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该桥设计方案存在许多问题,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劣质材料和不合格的工艺,加之管理不善,导致了该桥的坍塌。
此次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上海康桥花卉市场火灾事故(2024年)上海康桥花卉市场火灾是一起因火灾引发的建筑工程事故。
该市场在设计和建设时没有按照防火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防护措施不到位,消防设备使用不当等问题。
火灾发生后,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火措施和救援措施,导致了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多人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三、深圳市九龙山天然气爆炸事故(2024年)该事故是由于施工方对天然气管道的安装和维护不当引起的。
施工人员在进行天然气管道的焊接作业时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且管道的质量不合格,导致天然气泄漏,并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此次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对当地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以上是对几起经典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从这些事故中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同时,在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方面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还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优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涉及到房屋结构安全、建材质量、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具体案例,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探索解决方案。
案例一:某小区楼房结构安全问题某小区楼房建于近几年,然而不久前,一位住户家中的地基出现严重沉降,楼房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经过专家调查,发现施工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多项问题。
首先,施工方使用了劣质钢筋和水泥,导致楼房结构强度不符合标准;其次,施工方在土建工程中未进行足够的检测和监控,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施工方在地基设计上存在严重的失误,未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能力,导致地基沉降。
面对这个案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首先,政府部门应对施工方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建筑工程在合理质量范围内;其次,施工方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最后,对于已经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工程,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修复和加固受损部分,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案例二:某商业楼宇外墙装饰材料问题某商业楼宇外墙装饰材料是业主最近进行维护和改造的项目,然而不久前就出现了外墙掉落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施工方在选材方面存在问题,使用了劣质的外墙装饰材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另外,施工方对装饰材料的安装质量把关不严,忽视了施工工艺规范导致材料无法牢固固定在墙面上。
针对这个案例的解决方案有: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施工方的市场准入管理,提高对建材市场的监管力度;其次,业主在进行装饰材料选购时应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并坚持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最后,施工方应加强对装饰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装饰材料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涉及到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的规范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五、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事故案例
•
(一)事故现象
•
某会议室门厅,屋面板为预制楼板,而大梁、圈梁、雨罩均为现浇
C20钢筋混凝土构件(下图)。施工时,大梁混凝土先灌筑,圈梁、雨罩混
凝土因故后浇灌,但却不适当地将施工缝留在大梁梁端与圈梁交接处(下
图甲处),而且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没有妥善处理,又由于该处混凝土没有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剖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 梁、板、柱
事故案例剖析
一、骨料中含过量杂质事故案例
(一)事故现状
河南某中学教学楼工程为三层楼砖混结构,在施 工中突然发生屋面局部倒塌事故,使工程不能正常使 用,并造成了一定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分析及原因
屋面局部倒塌后曾对设计进行审查,未发现任何 问题。在对施工方面进行审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由于碱-骨料反应所引起的。
(三)事故案例分析背景
•
1、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
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
土浇筑成型后若干 年(数年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
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 膨胀开裂、导致混凝
(三)事故加固方案
•
由于梁上有大量斜裂缝,很容易发生脆性截面破
坏,引起梁的断裂,故必须进行加固。加固方案是在
原大梁外包一U形截面梁,该梁按承受原来梁的的全部
弯矩和剪力进行设计,并在U形截面梁的端部沿墙设置
钢筋混凝土柱和基础,作为加固梁的支承。
三、混凝土初期收缩事故案例
• (一)事故现象
•
某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兴建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事故案例描述某市的一座高层住宅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质量事故。
该建筑工程为30层,由多家施工单位合作完成。
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第25层,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进行楼板混凝土浇筑作业。
突然,楼板一侧的支撑柱发生断裂,导致楼板倾斜,随即坍塌。
由于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设施,部分工人被困在坍塌的楼板下,造成严重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疏漏。
首先,他们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
其次,施工单位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体系,导致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楼板承重能力不足,无法承受正常的施工负荷。
3.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的不规范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浇筑层次和顺序进行操作,导致楼板支撑柱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最终断裂。
三、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施工单位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
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2. 严格材料质量监控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控,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材料,应及时予以淘汰和更换,以避免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3. 规范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关键工序中要加强监督和控制。
工程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及常见质量问题
4、桩头剔凿时,无标准控制线或未先切割,直接用电镐剔凿,造成桩头剔凿后标高与设 计不符。
5、桩基施工单位对过程施工质量管控不到位。 6、总包单位对专业分包单位未有效监管。
1 工程质量典型案例
案例2——桩头处理
解决措施:
1、现场接桩数25个,采用模板、木方制作成方形模具(模具内径尺寸等同方桩外径尺 寸),浇筑C30混凝土。
2、需植筋的桩数75个,在缺失位置进行钻孔植筋,钢筋直径14mm,直径深度15d,钢 筋锚入承台长度 35d。
3、现场基面处理的桩数115个,对桩顶凹凸不平处进行剔凿,保证防水基面平整,桩头 探出垫层阴角采用水泥砂浆抹倒角。
1 工程质量典型案例
警示意义与教训:
1、项目要提高总承包管理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要坚决遏制甲指分包、专业分包的质量 事故及严重质量问题的出现,要能够识别风险,履行总包责任,主动解决问题,规避风险。
2、项目要加强自生的业务能力学习,要掌握专业分包工程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及标 准,做好日常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解决,规避责任。
1 工程质量典型案例
案例2——桩头处理
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8万㎡,包含34个2层办公建筑、24个2层旅馆和2个1层物业。工程基 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桩基选用图集《辽2015SG406》,预应力混凝土方桩采用 PHS-500-A-12 Ja Z。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3m。依据试验桩检 测报告,500x500截面方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桩顶标高为承台底标高抬高50mm。 桩基单位为甲指分包。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案例分析在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不论是开发商还是业主,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案例一:漏水问题某住宅小区在建成后不久,业主开始发现房屋内部出现漏水现象。
经检查,发现漏水问题主要源于屋顶和外墙细部的施工不当。
屋顶防水层没有进行严密的处理,导致雨水渗入屋内;外墙处理不当导致雨水顺着墙体渗透到室内。
解决办法:对于这种漏水问题,首先需要完善施工工艺。
屋顶防水层应该采用高质量的材料,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密封性。
对于外墙,应采用合适的防水涂料来提高其抗渗性。
此外,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
案例二:结构不稳定问题某高层写字楼在投入使用后,发生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地基处理不当以及承重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
地基处理薄弱,无法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导致了楼体的倾斜;承重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楼内柱子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了结构不稳定。
解决办法:针对这种结构不稳定问题,需要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地基的处理。
地基工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勘察和设计,确保其承载能力足够。
对于承重结构设计,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使得楼内柱子的分布均匀。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案例三:墙体开裂问题某新建的商业综合体在投入使用后,业主发现墙体出现开裂的现象。
经过调查,发现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内部的结构变化引起的。
商业综合体经常会有大型设备迁入或迁出,导致楼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墙体开裂。
解决办法:对于这种墙体开裂问题,需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设备迁移可能带来的结构变化。
在设计阶段,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来适应设备迁移;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墙体的连接和支撑,从而提高其抗变形能力。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约定的事件。
这些事故不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案例一:某地地铁隧道塌陷事故某地地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塌陷,导致施工现场工人被困。
经过紧急救援,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巨额经济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地质调查不详:在隧道施工前,对地质情况的调查不够详尽,没有发现地质结构中的不稳定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及时应对。
2.施工方案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根据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隧道稳定。
3.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发生时,现场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对突发状况缺乏应对措施。
案例二:某高楼坍塌事故某地在建高楼发生坍塌,造成多名工人被困,所幸无人员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设计缺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未能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操作,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导致建筑质量不符合要求。
3.监管不到位:建设部门在对工程进行监管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监督,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案例三:某大桥钢梁断裂事故某大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钢梁断裂事故,导致交通中断,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材料不合格:大桥所使用的钢材存在质量问题,未经严格检测,未能及时发现不合格情况。
2.施工工艺不当: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工艺存在问题,未能保证钢梁的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3.养护管理不善: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养护部门对桥梁的检查和维护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目录前言…………………………………………………………(第1页)一、规划设计(一)总图规划设计……………………………………………(第2页)(二)土建施工图设计…………………………………………(第5页)(三)水电安装施工设计……………………………………(第35页)二、土建施工(一)基地与基础工程………………………………………(第59页)(二)模板工程………………………………………………(第76页)(三)钢筋工程………………………………………………(第92页)(四)混凝土工程……………………………………………(第126页)(五)砌体工程………………………………………………(第151页)(六)门窗工程………………………………………………(第183页)(七)抹灰工程………………………………………………(第211页)(八)楼地面工程……………………………………………(第229页)(九)屋面瓦工程……………………………………………(第243页)(十)饰面工程………………………………………………(第256页)三、水电安装及市政配套工程(一)电气工程………………………………………………(第278页)(二)给排水工程……………………………………………(第327页)(三)通风与空调工程………………………………………(第360页)(四)采暖工程………………………………………………(第367页)(五)室外综合管线…………………………………………(第371页)(合计380页)(五)砌体工程1.存在问题:①加气块(或其它砖块)砌筑面应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
②加气块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①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
②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前,未就对砌筑面浇水湿润要求进行跟踪检查,默认施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③加气块未采用专用机械切割,随意切割加气块。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
②从考虑墙体砂浆饱满度及粘结强度(砂浆失水过早)的要求,应要求施工人员对砖材砌筑面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项目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③加气块加工应采用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人工随意切割砌块。
④对未提前浇水湿润块材而已砌筑的墙体,应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砖混结构承重墙体过梁下砌体干砖搁置(灰缝内没有砂浆)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砖混结构承重墙体砌筑过程中未设皮数杆,标高控制不到位。
②泥工砌筑墙体至设计标高时收头不到位。
③支设模板时,木工草率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砌体应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
承重墙顶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②确保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得出现干砖直接堆置现象。
若有此现象,则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干砌位置做补强处理(且有补救措施,并经设计认可)或做返工处理。
③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事后的专项验收力度。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甚至无搭接长度,且绑扎区域箍筋未加密设置。
②构造柱钢筋植筋过少(不足4根)。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钢筋工质量意识淡薄。
②构造柱钢筋下料长度过短、少设或者说偷工减料,造成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绑扎接头箍筋未加密。
③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构造柱钢筋接头应按照“不小于35d 且500”的规范规定设置,钢筋下料应考虑搭接长度,若采取搭接焊,则单面焊应不小于10d (双面焊应不小于5d ),若采用绑扎连接,则应按50%接头错开率的1.4L a 绑扎长度(有抗震要求的,绑扎长度则应不小于1.4L ae )。
③对已出现绑扎长度不足的构造柱钢筋则应做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相邻墙体砌筑交接部位留凹槎(阴槎)。
②未设拉结筋。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施工人员不熟悉操作规范要求,操作技能差,施工较为随意。
②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留槎处拉接筋未设)。
③施工过程中,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特别要重点强调相邻墙体不能同时砌筑时留槎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②按照规范要求,相邻墙体交接处、外墙转角处是不允许留直槎,应留斜槎,且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砌筑高度的2/3。
③对相邻墙体交接位置不能同时砌筑留“凹槎”的且拉接筋未设严重违规现象,必须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①墙顶砖搁置角度不规范(未在45度~60度范围内)。
②顶砖砌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砌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对墙顶砖砌筑要求不了解,随意砌筑。
②施工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设皮数杆,水平灰缝厚度控制不均匀,造成墙顶与梁底间距过大(或过小)。
③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并应在大面积墙体砌筑前先做样板墙。
②每一墙体砌筑前,应按墙顶砖搁置45度~60度计算皮数并设置皮数杆。
③墙体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墙体灰缝(特别是水平灰缝)厚度要均匀。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⑤对墙顶砖搁置角度有误,且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的墙体,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施工洞口砌体拉结筋未设。
②洞顶未设砼过梁(用模板野蛮处理)。
④在墙角转角处留槎,且拉接筋少设。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现场施工较为随意,质量意识不够。
②操作工人对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施工洞口砌体)的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对施工洞口留设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力度不够。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按照规范要求,在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必须按间距不大于50Cm要求设置拉接筋,且拉接筋两端应做900弯钩,埋入墙体内长度不得小于50Cm(对有抗震要求的单体,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m)。
③大于30Cm的洞口顶部应设过梁。
④大转角严禁留槎,必须同时砌筑。
⑤工程部、监理应在墙体砌筑留设洞口时按上述要求做专项检查,对未设钢筋砼过梁的,应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①构造柱位置砌体未留马牙槎。
②构造柱位置设置不当。
③洞口边不应用加气块砌筑(应采用砼柱)。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前,未就构造柱位置留槎的具体要求作技术交底。
②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差,不知道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应留马牙槎的要求。
③未认真审图或未及时向设计提出构造柱合适位置(盲目按图施工)。
④工程部、监理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特别是构造柱位置的砌体砌筑要求。
②所有砖块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均留按照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且凸槎最底下一皮砖应砍45度斜角,避免构造柱砼浇筑时出现死角而造成空洞。
③对已出现构造柱位置未留马牙槎的砌体位置,应要求施工人员凿出马牙槎或做返工处理。
④窗边部位砌体,应改为砼柱与相邻的构造柱一起浇筑。
⑤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到位。
存在问题:①植在剪力墙或柱上的墙体拉接筋端部未做90度弯钩。
②墙体拉接筋少设(仅有1根)。
③接接筋植入柱(或剪力墙)内深度不足。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现场操作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②拉接筋下料制作不规范,操作人员不了解端部应做900弯钩的规范要求。
③施工单位未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对拉接筋隐蔽验收不到位或未组织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墙体砌筑拉接筋设置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②根据规范要求,墙体所有拉接筋端部均应做900弯钩,墙厚12Cm和24Cm墙均应设置拉接筋2根,超过24Cm厚的墙体每12Cm应再加设一道拉接筋。
③对已出现拉接筋端部未做弯钩的、拉接筋少设的墙体,则须作加固、加设或返工处理。
④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拉接筋设置专项隐蔽验收的工作力度。
9.存在问题:洞口顶部钢筋砖过梁设置方法错误(仅搁置钢筋)。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钢筋砖过梁的设置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作业人员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置钢筋砖过梁,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施工单位自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对一些小洞口的过梁设置的检查验收流于形式,监控不力。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墙体砌筑洞口顶部设置钢筋砖过梁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砌体规范要求,对一些洞口宽度小于900的小洞口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具体做法为:支设支承模板,先在模板上铺2~3Cm的1:2水泥砂浆,再将钢筋压入砂浆中,且钢筋砖过梁上30~50Cm范围内的砌体也应用与钢筋砖过梁同标号的1:2水泥砂浆砌筑,在其上砌体砂浆强度达到50%时方可拆除钢筋砖过梁的支承模板。
③对已出现直接搁置钢筋的洞口,则可考虑现浇砼过梁或作返工处理。
④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10.存在问题:①相邻墙体交接处无接槎(留直缝)②墙体与砼柱间竖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甚至有透明缝。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现场作业较为随意。
②相邻砌体交接处墙体未能同时砌筑,且先砌墙体未留设出接槎。
③墙体与砼柱交接处缝隙过宽且处理方式不当,砂浆填嵌不饱满。
④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指出并制止违规操作。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相邻墙体砌筑留槎、墙体与砼柱间隙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相邻必须同时砌筑,若实在不能同时砌筑时必须按照要求留有接槎,且墙体转角处和相邻墙体交接处墙体临时间断处还必须留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所砌墙体高度的1/2。
③严格控制墙体与砼柱、剪力墙的间隙宽度(一般为1~2cm ),应采用高标号砂浆堵塞密实。
④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和专项验收,要认真落实。
⑤对出现相邻墙体无接槎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
11.存在问题:①砖块材质差(不规则)。
②墙体砌筑竖缝内砂浆不饱满,有瞎缝、假缝。
③洞口砌体封堵不规范:水平灰缝不平直、搭砌长度小于砖长的1/3(甚至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①对墙体砌筑灰缝内砂浆饱满度、洞口封堵的技术要求交底不到位。
②进场砖块质量把关不严或者说未进行检查验收。
③施工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不了解砌体规范的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没有责任心,偷工减料。
④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或未进行跟踪检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对操作技能差的作业人员应经岗前培训合格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