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工作安排优化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一日工作安排优化策略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园各种活动的有
序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帮助他们获得有益
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正因如此.我们应重视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究。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合理地
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都有相关规定。
教育部2022年12月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非常强调一日活动
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强调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强调要
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
然而,对照《指南》,审视幼儿园的现实情况,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在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时
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环节安排过于紧密,忽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
重集体教学,轻自主游戏,重室内活动,轻户外自主活动,等等。
如何解
决以上问题,为幼儿创设一个贴近其经验和需要,自由、宽松,能促使其
充分自主活动的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从而促使幼儿
快乐成长呢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本文
结合一个幼儿园的“半日活动”设计案例加以阐述。
一、整合有关内容,优化活动环节
《指南》倡导在一日活动安排中要关注幼儿的自主活动,在一日活动
安排中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幼儿,充
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但据笔者观察,在某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幼儿园安排的“半日活动”中,一个上午足足安排了1O个活动内容。
为
了全面安排这些活动内容,时间精确到了以“分”来计算的程度。
时间
8:00-8:35
晨间活动
8:35-8:50
晨间谈话
8:50-9:10
早操
9:10---9:20
集体如厕喝水
9:20-9:50
集体教学活动9:50-10:05
户外游戏
10:05-10:35
集体教学活动10:35-10:55
户外活动
10:55-11:05
餐前活动
11:05-11:30
分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活动环节过多。
一个上
午有1O个活动环节,为了完成这些环节,教师必然会对幼儿进行高度控制,从而导致幼儿处于“时时有人管、事事有要求”的紧张状态,自由、
自主空间极少。
二是每个环节时间都较短,活动节奏过快。
这样的安排极
易导致幼儿始终处于紧张忙乱之中,无法充分感受和体验每个活动过程,
无法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也无法从中获得充分的发展。
三是过渡环
节安排过多,导致时间的隐性浪费。
从整个活动环节安排来看,幼儿需要
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走七趟,其间浪费了不少时间。
由于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整个半日活动里幼儿就像在“赶场子”,从而影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通过整合有关内容,优化活动环节。
具体做法可以是:一,把集体如厕、盥洗、喝水等活动,以分散、自主的
方式安排在除集体教学活动之外的活动环节之中;二,将晨间谈话活动改
为在各个环节中自然进行的活动,重点可安排在餐前活动中;三、将早操
和环节转换过渡之间的游戏加以融合,例如把早操中的“热身操”转换成“幼儿自主游戏”,时间可安排15-20分钟,而早操时间改为10分钟。
通过这样的整合,原来半天的10个活动环节可调整为6个活动环节(见下表)。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安排较适合春、秋、冬三季,夏季的早操时
间可作适当调整。
时间
活动安排
8:00-8:15
8:15-9:00
户外运动区活动
9:00-9:30
集体教学活动
9:30-10:00
自主游戏、早操
10:00-10:45
室内区域活动
10:45-11:05
餐前户外自由活动
通过整合,教师在组织各个环节活动时不再显得急急忙忙,有了静下
心来细心观察和倾听幼儿、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可能。
孩子们也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赶环节,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自愿地开展相关的活动,他们的情绪放松了,心情也由此快乐起来了。
经过优化之后的环节呈“块状”结构,减少了一些原来统一安排的生活活动,改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自主地安排。
另外,通过优化活动
环节,形成了“晨间活动(户外)——集体教学活动(室内)——游戏、早操(户外)——区域活动(室内)——餐前散步(户外)”这样有规律的室内外交
替安排的活动序列,室内外活动的转换由原来的七个减少为三个,大大减
少了时间的隐性浪费,确保了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
二、提供自理、互助机会,提高生活教育质量
《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
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
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反观幼儿园的现实,有些幼儿园还存在着重幼儿学
习活动、轻幼儿生活教育的情况,从晨间入园活动开始,几乎没有给予幼
儿生活自理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每班都配有保育员,幼儿的很多生活需要
都被保育员包办代替了。
就拿简单的喝水来说,有些教师也是让幼儿整齐
划一地坐在座位上,等待保育员一一分发饮用水。
幼儿过着“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都
成了空谈。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通过让幼儿参与相关劳动或互助
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组织劳动活动。
例如,可在每天8:00---8:15的时间段安排专门的
劳动活动。
为此,我们对班里的劳动内容作了划分,如分为扫地、擦桌子、擦椅子、擦玩具柜、洗小毛巾、整理玩具架、整理图书、照顾自然角等,
让幼儿以自愿认领的方式参与劳动。
幼儿每天入园时,会先到“任务墙”
前自主选择,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劳动任务”,再到装有“任务牌”的杯
子里拿一个“任务牌”放到相应的“任务区”里.然后去拿取相应的劳动
工具参加劳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给予幼儿适时
的指导或鼓励。
二是,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
例如自主如厕、盥洗,自主
取水、喝水,开展自我服务等。
在这些生活活动过程中,幼儿碰到困难可
向教师或同伴求助,教师则可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
情况,如根据“饮水区”的喝水“记录表”了解幼儿的喝水情况等。
三是
开展互助性劳动。
互助性劳动包括运动中的互助,如一起取放运动器械、
整理运动场地、互相帮助塞吸汗巾;值日生劳动,如帮助分发学习用品,
餐前帮助教师和保育员擦桌子、分发毛巾、餐具等。
这些劳动让每个幼儿
充分参与,既可帮助幼儿养成劳动的习惯,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
能力,还可使他们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三、减少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指南》强调要适当控制幼儿在园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让幼儿
以直接经验为学习基础,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幼
儿园一个上午安排两个集体教学活动,合计一个多小时。
而幼儿自由游戏
时间则只有1O~15分钟,户外活动时间也大多只有20分钟左右,这其中
还包括了一些环节转换过渡时间。
此外,有些幼儿园忽视游戏和区域活动,在游戏材料投放和区域环境创设上较少考虑幼儿的需求,因此也没有做到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的需要。
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根据《指南》精神,按“以游戏
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安排幼儿的半日活动(具体安排见右表)。
这样的半日
活动安排不仅增加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时间,而且把游戏融入到各种
活动中去了。
例如,有幼儿园围绕“重阳节——爷爷亲、奶奶亲”主题安
排了这样的半日活动:晨间活动——幼儿自主选择并完成班里各项劳动任务。
晨间锻炼——幼儿自主参加全园联动式的户外运动区活动。
集体教学
活动——根据主题周活动安排计划,幼儿分享关于爷爷、奶奶的故事,如“爷爷是力气最小的人”“奶奶是最挑食的人”,进而生成“爷爷亲、奶
奶亲”新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引领幼儿亲身体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游戏、早操——用自主游戏代替传统早操中的“热身”活动。
室内区
域活动——根据主题周活动总目标,师幼共同创设语言、科学、益智、生活、美工、建构、表演等活动区,幼儿制作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以表达
对爷爷、奶奶的爱。
餐前活动——幼儿自由地与同伴交流,并开展多样化
的户外自由游戏活动。
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理念,使幼儿实现了自主、快乐学习。
时间
活动安排
游戏元素
8:00-8:15
晨间活动
自主劳动
8:15-9:00
户外运动区活动
游园式运动
9:00-9:30
集体教学活动
游戏化手段
9:30-10:00
自主游戏、早操
自主游戏
10:00-10:45
室内区域活动
操作游戏
10:45~11:05
餐前户外自由活动
自由游戏
四、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自由度,让幼儿自主、快乐活动
《指南》强调,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以《指南》的要求审视很多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安排,我们发现,虽然幼儿户外活动的总时间看起来不少,例如,本文开头列举的这份幼儿园半日活动安排表,安排有晨间活动35分钟,早操20分钟,户外游戏和活动35分钟,已经达到一个小时,但是由于活动环节过多,单次活动时间较短,中间转换过渡环节较多,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影响了活动效果。
同时,许多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无论是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还是组织形式、指导方法都未能给予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幼儿运动的兴趣,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安排中,户外活动时间需增加,环节转换过渡需减少,以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动。
例如,本文提及的某所幼儿园晨间锻炼时间的调整。
有效避免了原来“半日活动”安排中来园较迟幼儿锻炼机会不足的问题。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以有效增强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有幼儿园
的户外活动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根据幼儿个体兴趣及幼儿动作发展需要
创设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运动区,如攀爬区、投掷区、跨栏区、跳高区、
拓展区、探索区、挑战区、球类区、射击区、骑行区等,既能满足幼儿的
基本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要。
为管理好这些户外运动区域,幼儿园以“责任区管理”方式加以管理,即让每位教师负责1~2个运动
区域,以确保幼儿在每个运动区均能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帮助。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区域开展活动,并自主安排运动、休息、如厕、喝
水等生活环节。
其次,将早操和自主游戏加以整合。
即把原先晨间谈话之
后的早操时间移至第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之后,和原设计中的户外游戏整合
在一起,改原“早操”环节中的“热身活动”为自主游戏活动,让幼儿自
由结伴合作游戏,然后根据动静交替原则安排运动强度和密度得当的早操
活动,从而增强了这一环节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再次,在餐前安排轻松、舒缓的户外自由活动,即让幼儿到种植园乃至幼儿园周边小区里观赏
花草树木、人文景观,到操场上玩运动量较小的大型游乐设施等,让幼儿
接触自然、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轻松、自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通过多种策略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旨在全面贯彻落实《指南》
精神,让幼儿度过一个真正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