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A的提取及质量研究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 A 的提取及质量研究
Ξ
郑 萍, 谢笑天, 孟东华3, 王永生3, 曾福永3, 刘凤琼3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摘 要: 通过对丹参药材的提取工艺比较,以水溶性的丹参素、脂溶性的丹参酮 A 为质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薄层层析定性等,为丹参制剂的前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关 键 词: 丹参素;丹参酮 A ;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 O 62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793(2004)04-0050-03
丹参是我国传统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作用十分显著[1]。

特别是在近20年里,丹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报道甚多。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酚性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脂溶性二萜醌类:丹参酮 A 。

本文以丹参素、丹参酮 A 为质量指标,研究丹参的提取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L C —6A 高效液相色谱仪,SPD —6AV 紫外可见检测器。

双底层薄层层析缸、DW F —l 00型电动植物粉碎机,XA —1型粉碎机,CSX —50超声清洗仪。

对照品:丹参素和丹参酮 A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

丹参中药材,市售品。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亚沸石英蒸馏水。

2 实 验
2.1丹参素不同提取工艺比较2.1.1水煎回流法
精密称取丹参药粉2.5g ,加水24倍量,按表1条件试验,测定丹参素含量。

2.1.2超声提取法
精密称取丹参药粉0.33g ,加水定溶于25m l 容量瓶中,30℃超声提取、测定。

2.1.350%乙醇渗漉法
精密称取丹参药粉5.0g ,加5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200m l ,回收乙醇,测定丹参素含量,结果见表1。

表1丹参素不同提取工艺比较(n =3)
Tab .1The results of three extract m ethods
提取方法时间h 丹参素含量%R S D %水煎回流法1.50.541.8水煎回流法2.50.861.5水煎回流法3.50.911.6超声提取法0.50.101.9超声提取法1.00.101.850%乙醇渗漉法-0.521.7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水煎回流法,丹参素的
提取率高于其它方法。

同时观察到:水煎法中,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丹参素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采用此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提取后进行H PL C 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比较(n =3)
Tab .2 Determ inati on results of Danshense in samp les
样品
丹参素含量%(g g )
R S D %云南紫丹参1.190.83河北0.860.76河南0.911.10浙江0.891.00云南0.740.91安徽0.65
1.12
2.1.4丹参素H PL C 分析的色谱条件
柱子:C 18一迪马钻石柱,250mm ×4.6mm 5;
 第24卷第4期2004年7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N o r m al U n iversity V o l .24N o .7Jul .2004
 Ξ
收稿日期:2003-12-09
作者简介:郑 萍(1962-),女,云南省昆明市,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药学、分析化学方面研究. 32003届本科毕业生
流动相:甲醇:水=0.l :0.9(用冰醋酸调pH =3);
进样量:20ΛL ;灵敏度:0.16;柱温:40℃;Κ=281nm ;纸速:2c m m
in
a 对照品
b 样品(河北)
图1 丹参素液相色谱图
F ig .1 ch rom atogram s of D an shen su
2.1.5丹参素薄层层析定性鉴定
用丹参药材提取的丹参素溶液进行簿层层析,经大量对比实验,筛选出两组展开系统为:1,氯仿:丙酮:甲酸=10∶4∶1.6;2,苯:乙酸乙酯:甲酸=8∶7∶0.8。

从显色明显,即清晰墨绿色斑点,背景为淡黄色,稳定时间长等因素考察,最佳显色剂为:铁氰化钾:三氯化铁=1∶1。

结果见图2。

展开剂1R f =0.30 展开剂2R f =0.45
A :丹参素对照品
B :丹参药材
图2 丹参素薄层层析图
F ig .2 TL C ch rom atogram of D an shen su
2.2丹参酮 A
2.2.1丹参酮 A 药典提取法与超声提取法的比

按2000版药典,精密称取丹参药粉0.3g ,精密量取甲醇50m l ,加入称重,回流1小时冷却,称重并补足甲醇至原重。

过滤,取滤液经0.45m 滤膜过滤,取滤液进样测定。

超声提取法,精密称取药粉0.3g ,精密加入甲醇25m l ,称定重量,30℃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取
续滤液进行H PL C 分析。

结果见表3
表3药典回流法与超声法比较(n =3)
T ab .2D eter m inati on of reflux ex tracti on and ultra 2
s on ic ex tracti on 提取方法时间m in 丹参酮 A 含量‰
R S D %药典回流法601.070.65超声法150.860.75超声法251.090.68超声法35
1.05
0.80
从表3可以看出:丹参酮 A 的提取率,超声处理提取25m in 与35m in 相似,而甲醇回流提取与超声提取25m in 几乎一致,所以选用甲醇做溶剂,超声提取25m in 即可,此法比药典法简便、省时、易操作。

依此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提取,H PL C 分析,其结果见表4。

表4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A 的含量比较(n =3)Tab .4Determ inati on result of Tanshinone A in samp les 样品丹参酮 A 含量‰
R S D %云南紫丹参
1.600.74安徽0.500.88河北1.650.77河南1.740.89云南1.020.92浙江
1.05
0.81
2.2.2丹参酮 A H PL C 分析的色谱条件
柱子:C 18一迪马钻石柱,250mm ×4.6mm 5;流动相:甲醇∶水=0.85∶0.15;进样量:20ΛL ;Κ=270nm ;灵敏度:0.32;柱温:40℃;纸速:2c m m in .
从保留时间看,药典上提供的流动相(甲醇∶水=75∶25)保留时间太长,T =33分,主峰宽,
改用上述流动相配比,峰形尖锐,保留时间为12分,主峰与其它组分峰基线分离,完全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见图3。

对照品 样品图3丹参酮 A 液相色谱图
F ig .3H PL C ch rom atogram s of T an sh inone A

15・第4期郑 萍,等: 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 A 的提取及质量研究
2.2.3丹参酮 A 薄层层析定性鉴定
取样品粉末1g ,加乙醚5m l ,置具塞试管中,摇20m in ,放置lh ,过滤。

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
酯l m l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5]
,点样,展开,得到脂溶性物质色斑,其结果见图4。

药典法展开剂1,苯∶乙酸乙酯=19∶1。

文献法展开剂2,石油醚∶乙酸乙酯=8∶2
从图4可以看出,展开剂1明显不如展开剂2层析效果好,展开剂2成功地将类似于丹参酮 A 的一个组分(紫色)完全分离。

展开剂2比药典法更客观、准确地定性检出丹参酮 A ,并分离出7个组分,而展开剂l 仅分离出4个组分。

展开剂1 展开剂2A :丹参药材;B :丹参酮 A 对照品
图4 丹参酮 A 薄层层析图
F ig .4TL C ch rom atogram of T an sh inone
3 讨 论
3.1丹参素的提取,以煮沸回流法的提取效果最佳。

另外,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丹参素含量有增高趋向,原因是丹酚酸类化合物随着提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能水解生成丹参素所致[8]。

3.2中国药典2000版,只规定了丹参酮 A 作为丹参药材的唯一含量指标(>0.2%),而传统用药是水煎熬,提取的成分应为水溶性成份。

根据现代
药理研究[7]
,在丹参的质量标准中建议加入丹参素的含量测定,以客观反应内在质量。

3.3经实验比较,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 A 超声提取15m in 即可,本实验表明提取不完全,建议延长到25m in ,则完全可以
代替操作繁复的回流提取测定法。

3.4椐实验测定,用甲醇作溶剂配好的丹参酮 A 对照品于冰箱4℃下保存,可稳定一周,而从药材中提取的丹参酮 A 样品溶液,必须在24小时内测定,否则降解,使测定结果偏低。

3.5实验的样品均为市售药材,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该地区丹参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郭宝林.丹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
志,2002.7.[2] 刘燕.丹参及其制剂质量的评价方法[J ].中国中药
杂志,1990,15(3).[3] 刘重芳.丹参不同提取工艺比较[J ].中成药,1999,
21(8).
[4] 杨雁宾.滇产紫丹参的研究[J ].云南中医杂志,
1989,10(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 ].2000.
[6] 杨东升.复方丹参片中间体的质量控制研究[J ].中
国中药杂志,2002,27(3).[7] 孙锡铬.丹参的新药理研究[J ].中草药,1991,22
(1).
[8] 毛声俊.丹参素在加温加速条件下的含量变化规律
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
A study on the extracti on m ethods and qua l ity of s a lv i a m ilti orrh i ze (CH I NESE D RUG DANSHEN )
ZHE NG Pi ng ,XI E Xi ao 2ti an ,M E NG Dong 2hua 3
,
W ANG Yong 2sheng 3,ZE NG Fu 2yong 3,L I U Feng 2qi ong
3
(In stitute of Che m istry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 ,Yunnan N o r m al U n iversity ,Kunm ing 650092,Ch ina )
ABSTRACT : Several ex tracti on m ethods fo r crude drugs Salvia M ilti o rrh ize w ere compared in th is study
.T he ex tracti on yields of D an shen su (w ater -s o luble substance )and T an sh inone A (a li po s o lube sub 2stance )w ere deter m ined quan titatively by H PL C and w ere qualitative analysis by th in -layer ch rom atogra 2
phy .T h is result w ould be an experi m en tal basis fo r p re -p rocessing p reparati on Salvise M ilti ono rrh izae
.・2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4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