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
XI A N G CU N ZHEN XI N G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文功赵美岚
摘要:大学生村官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素质能力。
目前,大学生村官存在知识结构不全面、高技能人才少、缺乏农村岗位工作经验等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以下提升路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素养;创新选拔机制,促进高新人才进入;搭建“三农”实践平台,激励大学生村官岗位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素质能力;职业素养
一、大学生村官素质能力分析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指大学生村官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等稳定的基本品质,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集中体现[1]。
思想政治素养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道德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素养。
这是大学生村官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三观,引导着其在基层岗位的工作生活,良好的思想素养可以助力大学生村官的全面发展。
二是政治素养。
是指大学生村官在政治生活中的态度、方法、立场和认同感,政治素养对大学生村官核心素养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是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包含大学生村官在公共、职业和家庭中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
培养大学生村官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农村建设,这既是“三农”建设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村官内在发展的需要。
(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人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科研实践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2]。
大学生村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其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基础。
当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也仅有科研实验、技能比赛、社会实践等几种,导致很多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不能适应“三农”事业的新发展。
尽管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始终难以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升。
各个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知识结构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差”,到岗后业务技能不精等问题层出不穷。
(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村官能给农村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为“三农”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可以弘扬先进的文化,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3]。
他们应当精通所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娴熟地掌握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种学科蓬勃兴起的当代,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地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村官在精通所学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知识面,多关注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
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也呈现出更新快、交叉分化、新学科不断出现的特点。
大学生村官要博览群书,开阔视野,熟悉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关注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新理论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影响,开拓思想,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具备以下三种学习能力:第一,基本学习能力。
通常来说,这种基本学习能力是大部分人都具备的,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学习能力获得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等。
简言之,基本学习能力对人们获取知识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过程学习能力。
过程学习能力指的是人们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扩展知识体系形成新的知识内容的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更精更专的知识。
第三,综合运用能力。
检验一个人的综合运用能力,就是看他是否可以把获取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并使之发挥作用。
综合运用能力包括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可验证知识延展[4]。
知识有存量和动态两种,对于走上村官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具备基本学习能力只能帮助大学生获取存量知识,具备过程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则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动态知识,同时拥有这两种知识的大学生村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大学生村官职业现状分析
(一)知识结构不全面
现有在岗大学生村官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跟不上或者不适合农村的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突出。
例如,目前仍有很多村庄面临经济落后问题,对这些村集体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经济。
可是,当下在岗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经济、农林并没有太大关系。
从现有资料可知,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在岗大学生村官中学习过农林相关知识的仅占比4%,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在农村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可以运用于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
大学生村官岗位需要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有多种知识储备,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既要懂技术技能,又要懂基层岗位的管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知识结构要全面,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并不能满足大学生村官岗位发展的需要。
(二)高技能人才少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处于生产一线,具备专业知识和精湛技术,在实践生产中能解决关键核心短板、攻克技术性难题的人员。
大学生村官的招聘门槛逐渐提高,招聘更看重学历和名校招牌。
一方面,在学历、政治面貌等方面的层层限制下,很多有想法的大学毕业生被拒绝在外。
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基层工作岗位,论工资薪酬,比不过相关企业岗位;论前景稳定,比不过公务员等体制内工作。
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将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排除在自己的计划之外。
(三)缺乏农村岗位工作经验
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就直接走向农村基层工作岗位,很多人缺乏历练,不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更遑论工作经验。
尽管国家、学校都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农村基层岗位去实践,但因为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基层工作辛苦等原因,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对农村知之甚少。
因为素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大学生村官从城市到了农村基层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他们普遍难以很好地开展农村基层的工作。
不能完全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不能独立开展农村基层工作。
三、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素养
把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村官重视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农村的“领头雁”,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行动”。
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得到提高[5]。
加强对典型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宣传,给新入大学生村官树立标杆,把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融入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评价的各环节,强化思想政治考核在大学生村官的准入、考核评价、聘用、推优评奖等环节的首要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三观”,导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思想,使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运用在强农兴农事业。
(二)创新选拔机制,促进高新人才进入
打破门槛限制,改革薪酬制度,畅通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大学生村官群体的通道。
首先,适当增加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可以吸引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或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到岗。
其次,政府可以优化大学生村官的准入门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灵活机动地管理大学生村官队伍。
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身份和待遇问题,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双创能力[6],为大学生村官的转岗和创业提供支持。
再次,村校联合可以缓解大学生村官的人才培养和农村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
村校联合的第一步是做人才需求调研,在全面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村校两方联合组建一支指导队伍,制定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方案,确定培养模式,探索构建适合村校联合培养的培养体系。
(三)搭建“三农”实践平台,激励大学生村官岗位实践
1、建立村校联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将高校的创新项目和技术入驻农村。
村校共建产业项目可以强化村校合作。
学校投入高新技术、创新发明、智力支持,农村投入生产场地、人力资源、生产资金等,实现高校和农村发展融合,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成长、成才。
以入驻农村的创新项目为载体,提升大学生村官的项目实践经验。
村校合作项目在发展过程中给农村带去了发展机会,也优化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能力结构。
2、以老带新,用基层实岗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大学生深入接触农村基层,培养大学生扎根农村的理想信念。
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完成在农村岗位的实践,使其可以接受高校和农村基层的联合培养。
在多个农村基层岗位间轮换,可以提升大学生基层实践能力,使其了解农村基层岗位的要求。
3、社会服务,大学生的社会服务可以走进农村。
大学生创意多、创新性强、服务热情高,更适合投身于社会服务。
通过社会服务,高校可以检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大学生可以积累经验。
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社会服务,分梯度、分批次地安排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实践,并配以相应的激励和支持措施,例如,可以在评优、考核等方面给予照顾。
参考文献:
[1]汤修元.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研究[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17,37(30):29-31.
[2]齐利平.农业院校开展实践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 2019,20(04):24-30.
[3]杜舒娟,杨玉凤.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04):157-160. [4]陈春花.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21(04):229-230.
[5]费萍,杨敏.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J].文教
资料,2005(35):1-2.
[6]嵇炜,王华,黄治东.主动性人格视野下大学生村官“双创”能力培
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7):119-121.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闽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KSO7;2019年度江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版)》‘四维融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XYJG-2019-064。
作者简介:张文功(1996-),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赵美岚(1971-),女,江西峡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昕)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