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建设

合集下载

“以德治国”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以德治国”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 郴州压专团委 , 湖南 郴州 美键词 : 以德治国 ; 高等学校 }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6 1 C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152 0 }1 【7 —0 1 —40 (02 0 一) 6 3 7 D 4 30 ) 200
江泽 民总书记 在 20 年全 国宣传 部 长会 归 根到底是 人才 的竞 争 , 01 未来 的建 没者 必须具 议上 提 出了 以德 治 国“ 的重 要 思想 , 他说 “ 我 有全面发展 的综合素质 , 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 们在建 设 有 中 国特 色 的社 会 主 义 , 展 社 会 基本 、 重 要 的素 质 。高等 学 校 的根 本 任 务 , 发 最 市场 经济的过 程 中 要坚 持 不懈 地 加 强 社会 主 就 是要培 养 德 、 、 等方 面全 面 发展 的 社 会 智 体 义法 制建设 , 法治 国 ;同时 也要 坚持 不懈 地 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 由此 可见, 依 德育, 加 强社 会主义道德 建设 ,以德 治 国” 。尽 管 我 即思想 、 政治和品德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占有

7 ・ 6
维普资讯
郴卅 医学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l
20 o2年 3 第 4卷第 1 期
面 怙德 教 育 放 在 突 出 的 位 置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出不穷 在新 的 历 史时 期 , 对 社 会 组 织 形 .《 社会生活 方式 的多样 化 . 与人 , j 人 人 社会 高等教 育法 》 明确 规定 , 高等 教 育必 须 贯彻 式 、
作用 和积极影 响 。
传统 文 化精 华 的继 承 , 对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 l “ 是 以德治 国” 重 要 思想 , 我们 进 一步 认 的 使 社会 主 义 理论 的 新 贡 献 , 马 克思 主 义 国家 清高校德 育工作 的重要 地位 是 治理学 说 的新 发 展 , 坚持 两 个 文 明 一 起 抓 是

浅谈“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

浅谈“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

浅谈“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论文关键词:以德治国高校德育论文摘要:“以德治国”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是我党关于道德建设思想的概括和提升。

“以德治国”的提出,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地抓好高校德育,是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工程。

要抓好高校德育必须理顺德育管理体制、构建德育体系、改进方法、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给予经费上的保障。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学习贯彻“以德治国”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确保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目标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突出课题。

一、高校德育为“以德治国”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德治国”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础,需要国民道德素质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人生追求、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的不断升华与完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德才兼备地成长,“以德治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希望。

教育的制高点是大学教育,高校作为知识青年最集中的场所,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才资源产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文化传播的圣地,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理应在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方面有所作为,乘势而上,这就要大力加强和积极推进高校德育建设。

高校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品德素质、人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主要承载者,是做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是塑造心灵的科学,又是精雕细刻的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万物之灵;它所从事的,是开拓提升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

因此,高校应把德育工作置于首位,把尚德育人作为终极目的。

这不仅是新世纪对高校的深切呼唤和必然的要求,更是高等教育理想的具体体现和教育的本义与理念。

德与才,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二者不能分割,也不可偏废,这两个方面,完整而又和谐地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德无才,不学无术,是草木之人,庸碌之辈,是“次品”;而有才缺德,坏事做绝,更是害群之马,是“危险品”。

切实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

切实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

切实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作者:单文荣来源:《商情》2010年第14期【摘要】“以德治教”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

高校道德建设在新时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的严峻挑战,实施“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是我们面对现实的必然对策。

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从高校的教育理念、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学生德育、规范制度、道德环境建设、法律保障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具体落实。

【关键词】高等教育以德治教道德建设素质教育对策一、实施“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实施“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把“以德治国”落实到各个方面,才会产生巨大的治国效应。

2、“以德治教”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

广大公民的道德素质是治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以德治国”赋予了教育以新的重要使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

”学校道德建设是提高全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对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所以要贯彻落实《纲要》,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就要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

3、“以德治教”为实施“以德治国”提供了重要的阵地。

《纲要》指出:“学校是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通过“以德治教”,培养有社会主义道德的高素质公民,学校能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教化作用。

学校“以德治教”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如良好的校园风气、师生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等,对社会道德建设起着示范、辐射和导向作用,不断推动着全社会道德的进步,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水准。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薯 霁 o 2,河 鹤 人 南 学 语 讲 , 要 事 语 学 论教 法 究 高 思 道 l 一女 南 壁 , 大 外 部 师 主 从 外教 理 、 研 和 校想 至 ) , 河 现 学
德建设理论研究。
维普资讯
3 8

玲: 贯彻 “ 德 治 国” 想 思
空话 。 二 、 本 兼 治 , 化 师 德 建 设 标 强
的。 社会 主义市 场 经济体 制 的建立 , 催生 了教 师积极 进 取 、 发 向上 的精 神风 貌 , 奋 营造 了优秀人 才脱 颖 而 出的 良好环境 , 发了教 师 的工作 积极性 、 激 主动性 和 创 造性 。大 多数 教师热爱 教 育事业 . 治学 严谨 , 为人 师 表 , 私奉 献 , 发展 教 育事 业 、 育 “ 无 为 培 四有 ” 才 人 作 出了积极 贡献 。 但另一 方 面 , 场经济 的负 面影 响 市
究 生 的 比例 来 衡 量 一 所 学 校 人 才 培 养 的 质 量 。在 这

育 人 为 车 , 德 治 校 以
育 人 为本 的教育 观要 求高 等学校 必须 以人 才培 养 为 中心 , 开展 教 学、 科学 研究 和社会 服务 。培 养高 质量 的人才 是 高等 教育 的根 本 宗 旨, 高 等 教育 的 是 出发 点 和落脚 点 , 校领 导 、 师要 树立育 人 为本 的 高 教
观 念 德 治 国 ” 出 了 以 人 为 本 的 思 想 , 实 到 学 “ 突 落 校 , 是 要 以德 治 校 , 德 修 己 , 德 育 人 。 就 以 当 前 我 国 高 校 教 师 队 伍 的 师 德 状 况 主 流 是 好
种 教 育 思想 的影 响下 , 分 教 师 “ 己育人 ” 部 修 的观 念 淡薄 , 出现 重业务 、 轻政 治 , 智 育 、 重 轻德育 , 重理 论 、 轻 实 践 , 教学 质量 、 重 轻教 育质 量 等种 种 不 良倾 向。 如果任 其 发展 , 以德 治 国” “ “ 、 以德治 校” 只能是 一句

以德治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以德治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第!"卷第!期!##!年$月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1(),23),4,(5+/6(378&*9!":&9!;)/9,!!!!!!!!!!!!!!!!!!!!!!!!!!!!!!!!!!!!!!!!!!!!!!!!!!!!!!!!!!!!!!!!##!“以德治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郭正怀(湘潭大学物理系,湖南湘潭<===#>)摘要: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治国方略,是我党治国方略上的新进展。

“以德治国”具体到高校来说,就是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因此,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正确认识理解德治、法治、人治等相互关系,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关键词:以德治国;依法治国;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BC=(!##!)#!A#=$B A#$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对我们党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我党治国方略上的新进展。

具体到高等学校来说,就是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因而,对于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校对社会道德建设有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这些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高校本身这个文明园地,更主要体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德育人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德治国”不能停留在纯学术层面的探讨或者空洞的说教上,要把它融入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认真学习“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在高校是势在必行的。

以德治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以德治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以德治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造就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国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实现以“德育为先”、“多育并举”的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培养严于律己,踏实做人,勤奋做事的作风。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为基础,包括:1.加强主人翁意识及公民意识教育,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学生;2.加强情感教育,培养有爱心、善于沟通,具有合作能力的学生;3.加强环保意识、卫生意识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学生;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心态,身心健康的学生;5.加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教育,培养自立自强、爱岗敬业的优秀学生。

一、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使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完善有效的工作制度,包括行政职能科室岗位责任及工作制度、班主任岗位责任及工作制度、任课教师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干部、学生评优奖励制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学生会、团委会工作等制度。

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奖惩机制。

定期研究工作,部署任务,落实措施,检查评估。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职能科室及班主任队伍建设。

现代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挑战及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学生管理职能科室及班主任工作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由单纯管理型向终合服务型转化。

“以德治国”思想与高校德育建设

“以德治国”思想与高校德育建设
要 有 良好 的道 德来 规 范 和维 系 。
人世 和经 济的全 球化必将极大促进 我 国生产力 的解 放和发展 , 增强 国民的改革意 识 、 法制意 识 和开 民主
拓创新精神, 然而与此同时 , 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 , 意识形态也更为复杂。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价值观
念 和生 活方式对我 国的渗透将进一 步加 大 ; 商品交换的法则 侵蚀 到社会政 治生 活和人 们的精 神领域 , 势必 引 发见利忘 义 、 权钱交易 , 国家意识 、 导致 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 奉献精神 的减 弱 ; 济转型期 错综复 杂的社 会矛 经
于 以培养社会 主义建设 “ 四有 ” 人为 己任 的高校 的思想 道德 建设具有 重要 的现实指导意义 。 新


新 形 势 下 道 德 建 设 的 重 要
“ 法 治 国” “ 依 和 以德 治 国” 是社 会 主 义 国 家 治 国方 略 的两 个 相 辅 相 成 的方 面 。“ 法 治 国” 须 以 依 必 “ 以德 治 国” 为基 础 , 德 建设 搞 好 了 , 制建 设 才可 得 以巩 固。道 德 是调 整人 们 之 间及 个人 与 社 会之 间 道 法 关 系 的行 为规 范 的总 和 , 是社 会 生 活 中不 可 或缺 的调控 手 段 , 个 和 谐 协 调 的 人 际 关 系 和社 会 秩 序 , 一 需
中图分类号 :61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9 4 ( ̄2 0 —05 —0 10 — 1 2 ))2 0 1 3 6 X
继“ 十五大” 提出“ 法治 国” 依 的思想后 , 江泽 民同志在全 国宣传 部长会议上 , 明确提 出 了“ 又 把依法 治 国与 以德治 国紧密结合起来 ” 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 国” ” 实际上就是把思想道德建设提 高到 了治国方 略的高度 , 对 这

切实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

切实推进“以德治教”,加强高校道德建设

指 出 : 学 校 是 系 统 道 德 教 育 的重 要 阵 地 ” 通 过“以德 治教 ” 培 养 道 德 建 设 的地 位 容 易 被 弱 化 , 常 处 于“ 起 来 重 要 、 起 来 次要 、 “ 。 , 常 说 做 有 社 会 主 义道 德 的 高 素 质 公 民 , 学 校 能 在 社 会 道 德 建 设 中 发 挥 教 忙起 来 不 要 ” 的尴 尬 境 地 。 化 作 用 。学 校 “ 以德 治教 ’ 取 得 的种 种 成 就 , 良好 的校 园 风 气 、 ’ 所 如 其 次 , 校 领 导 干 部 的思 想 道 德 素 质 还 有 待 于进 一步 提 高 。有 高 师 生 员 工 的 良好 精 神 面 貌 等 , 社 会 道 德 建 设 起 着 示 范 、 射 和 导 些 领 导 干 部 思 想 道 德 水 准 不 高 , 政 意 识 淡 薄 , 利 是 图 , 污 受 对 辐 廉 惟 贪 向作 用 ,不 断 推 动 着 全 社 会 道 德 的进 步 ,提 高』 大 公 民 的 道 德 水 贿 、 化 堕 落 、 收 费 、 卖 文 凭 、 学 交 易 、 术 腐 败 等 等 有 关 的 一 腐 乱 买 权 学 准 。 为培 养 未 来 人 才 、 家 栋 梁 的 高校 理 应 切 实 推 进 “ 德 治 教 ” 事 例 时 常 见 诸 媒 体 。在 各 级 人 大 和 政 协 会 议 上 , 教 领 域 的行 风 建 国 以 , 高 加 强 高 校 道 德 建 设 , 为 实 施“ 成 以德 治 国 ” 重 要 阵 地 。 的 ( 实 施“ 二) 以德 治教 ” 加 强 高 校道 德 建 设 的 必 要 性 。 、 社 会 和 高 校 道 德 建 设 在 新 时期 面 临 着 新 情 况 、 新 问题 和 新 的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摘要]重视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重视“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

[关键词]德治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人才培养在新世纪来临之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策略,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德治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民主、法治的基础,又是实现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手段。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

一、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德治”和“以德治国”的基础“德治”是我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措施包括许多方面,其中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德教”,儒家据此提出了“德教为先”和“修身为本”的思想。

今天我们强调“德治”,强调“以德治国”,可以批评地继承儒家的“德治”、重视“德教”,重视道德教育的做法。

1、“德治”的思想渊源及其重要地位。

从中国思想史来看“德”的思想渊源以及从德政理论的角度看“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古为今用”也是借鉴前人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方法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德”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儒家经典。

据统计,在十三经里,谈到”德”的:《左传》有333处、《论语》有40处、《孟子》有38处、《大学》《中庸》共有18处,特别是在谈到治国方略时,十分强调统治者的德政,要求统治者注重以德治国,其中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是《论语》中的“为政以德”,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先声和理论基础。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促进以德治校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促进以德治校

应当看到 , 当前全国高校德育工作 的主 流是好的。广大
德育工作者关注社会和经济问题,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 看不清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西方敌对势力的真面目, 业心。但是 , 由于世纪转换 、 社会转型 、 制转轨 等多种因素 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高校德育必 须从政治的高度 , 体 从 的影响,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高度 , 对学生加强思想政 治教育, 新问题 , 其突出表现可概括为 “ 三重三轻 ”重知识 , 德育 ; 加强爱国主义 、 : 轻 社会主义 教育, 认清西 方资本主 义以及敌对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重课堂教学, 轻社会实践。反映到 势力的本质, 认清只 有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 . 学生身上 , 主要表现在 : 的主观愿望 与客观现实之 间一旦 国家, 有 才能抵御外来的干扰和破坏 , 的心态 , 有改变现实 的制裁和颠覆 , 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在大
维普资讯
第 3期
20 0 2年 9月 2 51 3
湖 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n nRa i TVUnv riy o r a o Hu a do& ie st
No. 3
S D. 5. 0 2 e 2 20
o ie st r u to fu v ri mo a e c inwor n y l d a k。wes o l o t c hetr e y tm fm r d ato r c o dn o t e ie e sofu iest d ii— h ud c  ̄ m tt a g ts se o o a e uc inwo k ac r ig t herqur l m nt v r i a m ns n y ta in b r i d su n ’p a tc lst ain a d i r t y m a t a tde t o o l yn s r cia iu t o n mprv oiia d lgc lq aiy o rle u to r es o e p l c lim o ia u t fm a t l o d c in wo k r .And we s o l l e pa a h ud as s tu o

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

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

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在以德治国这一个大系统里面,“以德治教”是一个子系统;高等学校坚持“以德治教”,既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又是高校管理的方位定向与战略发展的选择之一。

高校要坚持“以德治教”的方略,关键在于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但师德并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而是教师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必须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步进行。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高校对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对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一般都比较重视,措施也比较得力;而对于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则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本文拟对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简析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我国高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结构、素质、机制以及待遇地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1.教师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998年为40.7万人,2002年增加到61.8万人,2002年比1998年增长了51.8%。

2.教师结构渐趋合理,素质有较大提高。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授6.02万人,副教授18.63万人,各占教师总数的9.7%和30.1%。

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45岁和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89%和46.44%。

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2%,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占7%。

2002年全国高校中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514人,占两院院士总数的38.6%。

从“以德治国”看教育的地位和师德建设

从“以德治国”看教育的地位和师德建设

“以德治国”给教育赋予了新的、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德治国”把道德提到治国的重要手段的高度,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明法制的施行,国家的巩固,社会的稳定,都要以良好的社会道德为基础,只有德、法并举,法制才能推行,国家才能巩固,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而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教育。所以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治理国家、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又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无非三个途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这三者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对于治国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教育并不单纯是传承文化知识的文化事业,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也是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的一个重要职能。
教育和教育思想的这种发展,在我国教育中也得到反映。在清华的历史上,对于培养目标就曾有过两个颇有影响的提法。一个是清华学堂时期梁启超提出的要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从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的校训,在长期的发展中也成为清华的精神。另一个是50年代提出的:学校是工程师的摇篮,要培养“红色工程师”。在这个目标下,几十年里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两个提法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前一个着眼于道德人格的教育,以“君子”为培养目标,反映的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后一个则是着眼于科技和工业发展的要求,着重专业教育,反映了近代以来的教育思想。两种提法,各有根据和理由,也都有所偏颇或不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反映了教育的普遍本质的一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要求,可以适用于任何一所学校,却没有反映出当时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时代特点,也没有反映出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这个特点;而红色工程师的提法突出了清华作为多科性工科大学的特点,反映了时代需要建设人才的要求,却没有反映出帮助人获得全面发展和完善这一教育的共同本质要求。虽然也提出了政治上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主要突出了对学生的工程训练,道德和人格的教育则留给了专门的政治思想工作部门去做。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⒇王 玲(河南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开封 475001)摘 要: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的任务之一,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作为“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从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力求探索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路子。

关键词:师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2)01-0037-02 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

加强师德建设,既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育人为本,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领导、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

“以德治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学校,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主流是好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催生了教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多数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四有”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滋长了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一些高校教师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师德修养的滑坡,如:权与学、钱与学结合与交换,正在造成日渐猖獗的弄虚作假;官本位对教育、学术领域的侵蚀等。

当前这种师德修养的滑坡现象已在一些学生行为中日渐显露出来,如学生考试作弊、代考、为获得奖学金或考试及格等向某些教师表示“意思”。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学习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以德治校”的核心是人的问题,而教师作为高等学校的“人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如何“做人”,这样才能保证“育人”的方向。

加强高校道德教育 促进以德治国

加强高校道德教育  促进以德治国

人 们思 想 观念 和人 与人 之 问 的关 系带 来 深刻 影 响 , 们 的道 人
德 观念 发 生 了一 系列极 为 重要 的 复杂 的变 化 。其 中 , 德价 道 值 多元 化和 道德 价 值 冲 突是 我们 必 须 面对 的现 实 。在 这 种 情 况下 , 切 需要 建 立 起 共 同 的道 德 基 础 , 之成 为 引 导人 迫 使 们共 同生活 的基 本 准则 。我 国是 社 会 主义 国家 , 大 人 民 的 广 根本 利 益是一 致 的 , 道 德 上 应 当形 成 体 现 社 会 主 义性 质 、 在 反映广 大 人 民群 众 根 本 利 益 的道 德 观 念 。 而要 形 成 这 样 的
文章 编 号 :0 8 14 20 )7一O 4 10 —94 (0 2 0 OO一0 3

德育研究 ・
加 强 高 校 道 德 教 育 促 进 以 德 治 国
谭 建 英
( 成都 师范 专科学 校 成都 彭州 6 1 ) 190 13


“ 以德 治 国” 重要 思 想提 出后 , 德教 育与 建设 也将倍 受关 注。 文章 从 高校 加 强 道 德教 育 的重 要 性 出发 , 的 道 阐述
维普资讯
第 1 6卷第 7期
20 0 2报
J RNAL OF C OU HEN GDU C L GE OF E OL E DUC I N AT O
Vo l No. l 6. 7
J 12 0 u .0 2

遵 守 道德 可能 是基 于 内心信 念 即 良心 , 可能 是 由于 社会 舆 也
论和 传统 风俗 的制 约 。如果 缺 乏道 德 教 育 , 们 遵 守 道 德 只 人 是 一 种 自发 的行 为 , 动 的行 为 。通 过 道 德教 育 , 可 以使 被 就 人 们树 立道 德 理想 , 求 崇 高 的 道 德 品 质 , 追 向往 理 想 的道 德 人 格 , 养美好 的道德 情操 。 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

写进了宪法 , 并且在 《 婚姻法》 《 、 继承法》 《 、 刑 法》 等涉及公 民财产 、人 生关 系的诸 多方 面都将道
德规 范上升 为法律 规范 ,因此法 律也 可视 为一种具
法 ,先教后 刑。 【 董仲舒用 阴阳学说 阐释 “ 德主刑 辅 ”思想 ,提 出 “ 天道之 大者在 阴 阳。 阳为德 ,阴 为 刑 ;刑 主 杀 而 德 主生 。[(5) 此 ,要 “ 德 ”3 10 因 ' 2 32 大
维普资讯
20 02年 5月 第 1 9卷第 3 期
云南 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l0  ̄ n e o r a f ' na U v 删 t f te N 6 n u s - u l e v 0 h a o  ̄ e
V I1 . N o 9 o3
关键 词 :依法 ;以德 治国:高校德育教育 ;实践
【 中图分类号 】c 1 o 7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1 81 【 o)0 — 08 0 0 — 93 2 2 3 01— . 0 o 3
江泽 民同志在 去 年年初 召开 的全 国宣传部 长会 议 上 的讲话 中强调 ,我们在建 没有 中 国特色社 会 主
其次,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承 ,是一个不可分割 整体 。社 会 主 义法 制 和社 会 主 义 道德 作 为 上 层 建 筑 ,都产生于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之上 ,是社会主义 经济关系的反映 , 共同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社会
主 义道 德规范是 社会 主义法 律规范 的来 源 ,社会 主 义法律 和社会 主义道 德在 内容上是 相互 吸收 的。在 党 的十四届六 中全会 的决议 中明确指 出 了社会 主 义 道德建 设 的核 心 、原则和 内容及 基本要 求 ,还将其

试论以德治国与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试论以德治国与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On governing the state with morality and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作者: 孙英梅
作者机构: 沈阳医学院德育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4
出版物刊名: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79-81页
主题词: “以德治国”;高校;德育工作
摘要:以德治国就是要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践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所必然要依靠的主要力量.以德治国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途径.。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曾仁光
【期刊名称】《福建高教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4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曾仁光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法学院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J], 熊望衡
2.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J], 袁毅纯
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深入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J], 邢继军;闫栋
4.坚持以德治国方略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J], 李胜沪
5.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J], 姜键;周银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不懈地追求 、 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的 不断升华与完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 只有他们德才兼 备地健康成长 ,以德治国” “ 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希望。
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 逐步推进我国的思想建设与精神文
明 。在现 实 生活 中 , 法 的行 为 一 般 是不 道 德 的 , 不道 违 而
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 的。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与道德建 设有 这样 那 样 的联 系。人 们都 遵守 了道 德规 范 , 就不 会有 违法犯罪行 为, 当今社会 上的各种丑恶现象就会 自然 消 失, 我国人 民就会焕发出加速两个文明建设的无穷智慧和
二 、 校 加 强德 育 建设 的核 心 是 使 学 生 高 学会做 人
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素质 、 人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主 要承载者 , 是塑造人 的美好心灵的学 科 。 是做人教育之主 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包含三个方面 : 一是思想教育 ; 二是 政治教育 ; 三是 道德教 育。就 国家而言 , 德者 , “ 国之 基 也”就群体而言 ,德者 , ; “ 民之信也” 就个人 而言 ,德者 , ; “
维普资讯
第 1 第 4期 2卷 V 11 N . o.2 o4
达县 师范 高 等专 科 学校 学 报 ( 综合 版 ) Junl f ai e hr oee ̄ ora o D x nTa e C ng( a c s tE io Sc l a rl c ne) e d i o o a &N t a Si c tn f i u e s
人们 学 法 、 法 、 法 、 法 , 志 不渝 地 大 力 加 强 社 会 主 守 用 护 矢
以礼 , 有耻且格” “ ;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 而众 星拱 之。… 【0 ” n】 我们认为 ,以德治国” “ 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
社会 道 德基 础 , 需要 国 民道 德 素 质 与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需
设 , 人们 的行 为 不仅 仅 以不 违 法 为 满 足 , 且 追求 一 种 使 而 更 高 的精神 境 界 , 法治 生 活 跨 人 道 德 生 活 , 受人 生 的 由 享 快 乐 , 到人 生 的真 谛 。 正如 孔 子 所 言 :道 之 以 德 , 之 找 “ 齐
之两轮 、 鸟之两翼 , 不可偏废 , 贵在并举。 德治” 法治” 是“ 的基础 ,法治” “ “ 是 德治” 的升华; 法律 的功能是“ 惩恶”道 , 德的功能是“ 扬善”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依法治国” “ 要求
【 关键 词】 以德 治国; 高等院校 ; 育建设 德
I 中图分类号】பைடு நூலகம்l G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一 620) — 04 0 l 8 钙8( 2o 00 - 3 o 0 4
片面强 调 “ 制 ” 舍 本求 末 , 未 抓 住 治 国 的根 本 , 引 法 是 是 是 起 社会 混乱 、 道德 沦 丧 的 根 源 , 自然 不 可 能 实 现 我 国 社 会


“ 以德治 国’ “ ’ 依法 治 国" 与 相辅 相成 ,
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制高点 , 是知识分子最集 中的场所 , 是 个人 形成 良好道 德 品 质 的关 键 教育 阶段 。高 校 坚持 把

对 学生 的德育 教育 放 在 首位 , 断 加 强 德 育 建 设 , 于贯 不 对
高校 必须加 强德 育建设
“ 以德 治 国” 以江泽 民同 志为 核 心 的第 三 代 中央 领 是 导集 体 在 我 国新 的历 史发 展 时期所 提 出 的重要 治 国方 略 , 是在 深刻 洞 察 和 系统 总结 国 内外治 国经 验 的基 础 上 所作 出的科学论断 , 是对 中华民族古代治国传统特别是“ 德治”
“ 国” 是社 会 生活 中的重大 政治 举措 , 是公 共行 治 既 又 政 生活 中 的具 体行 政 行为 。“ 以德治 国” “ 法 治 国” 历 与 依 , 来 是治 国 安邦 中彼此 促 进 、 辅 相 成 的 两个 方 面 , 如 车 相 犹
彻“ 以德治国” 方略 , 加速我 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 实 现 社会 长治 久 安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义 。要 通 过道 德 建
2O O 2年 1 2月
De 2 2 c. O0
略论 “ 以德 治 国” 与高 校德 育建设
孙 杰
( 达县 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宣传 部 , 四川 达 州 650) 300
【 摘
要 】以德治国” ‘ ‘ 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 出的重要 治国方略 , 是加 强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
义法制建设 。 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和 习惯 , 步推 进 我 国 的政治 建设 与政 治文 明 ; 以德治 国” 逐 “ ,
则 要求 人 们 明德 、 德 、 德 、 德 , 立 美 育 坚持 不 懈 地 大 力 加 强 社会 主义 道 德 建设 , 以其 说服 力 和劝 导力提 高 社会 成 员 的
建 设 的 内在 要 求 , 是 高校德 育 建设 的题 中应 有之 义 。在 高校 实施 “ 也 以德 治 国” 必须 重视 德 育 建设 , 强化 德
育管理 , 育学生学会做人 ; 教 同时, 认真贯彻“ 以德治国” 思想, 对于培育“ 有理 想、 有道德 、 有文化、 有纪律”
的 社会 主 义 建设 者 和接 班人 , 重 大的理 论 意义和 实践意 义 。 有
的长治久安 , 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可能最大限 度地 调 动 出来 。实行 “ 以德 治 国” 须 加 强社 会 主义 道 德 必
建 设 , 度重 视对 人们 特 别是 对青少 年的德 育 教育 。高校 高
传统 的批判继承。高等院校是我国治国人才 的重要培养 基地 , 须认 真 贯彻 “ 必 以德 治 国” 的方 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