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版四下数学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小数
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小数的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认识带小数与纯小数;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复名数;小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和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三个数连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第三单元:实际问题
行程问题;植树问题;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
第四单元:正数和负数
负数的认识;负数的意义
第五单元:空间与图形
平行与相交;观察物体;图形的欣赏与设计。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继续认识折线统计图;等可能性。
第七单元: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计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
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复甸数,并能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
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
出小数的近似数.
2.第二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进
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3.第三单元:实际问题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向运动问题中求路程与求相遇时间这两类问题的
解题方法会解决与此有关的含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会图解一些较
复杂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行程问题并能根据所画出的图估计结果.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
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4.第四单元正数和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负数.
(4)了解负数的大小.
(5)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
(1)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并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使学生能辩认从前面/侧面/下面观察的立体模型的形状;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模型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模型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搭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使学生会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会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让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教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通过现实生活实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初步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通过试验活动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
(三)综合应用
第七单元:综合应用
(1)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关系,培养实践能力。
(2)巩固复习与测量/质量有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统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等。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难点是小数与复名数的转化,这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
2、二单元: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如何准确计算和灵活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三单元:重点是相向运动问题的两种情况;教学难点是对“速度和”的理解.
4、四单元:重点是了解负数的意义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是对负数意义
的理解。
5、五单元:重点是认垂线和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厂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从
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由五个正方体木块组成的立体模型的形状,以及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和上的群体;运用简单的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设计图案。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
(2)加强基本训练,大好计算基础。
(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饿能力。
(1)加强基础训练(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5、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6、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
7、接班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成绩摸底,排好、中、差,平时课上提问就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
做到一帮一。
8、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五、课时安排:
1、小数--------------------18课时机动1课时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4课时
3、实际问题----------------------13课时
4、正数和负数------------------------ 9课时
5、空间与图形----------------12课时
6、统计和可能性-----------------10课时
7、综合应用--------------------------- 3课时
8、总复习---------------7课时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教学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