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色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001
版本号:
1
修改号:
0
色度测定(引用标准GB/T8538-2008)
页码:
1/2
使用部门
编制 化验室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色度
1 定义
溶液中溶解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
为“假色”。测定前应先将水样中的悬浮物质除色法
4 步骤 4.1 取50 ml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如水样色度 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4.2 另取比色管11 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 .50、1.00、1.50、2.00、2.50、 3.00、3.50、4.00、4.50、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成色度为0、5、10、15、20 、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 污。
3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 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 测定。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用目视法比色测定水样的色度。
4.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 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4.4 记录相当标准管色度的度数。
作业指导书
色度测定(引用标准GB/T8538-2008)
使用部门 5 计算
编制 化验室 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号: 修改号:
页码:
审核 日期
C=(m/V)×500
3.2 仪器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离心机
3.3 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 氯铂酸钾( K2PtCl6),再用称量瓶称取1.000g干燥的氯
化钴(CoCl2.6H2O), 共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 ml 浓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 1000 ml。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式中:C——水样的色度,度; m——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001
1 0
2/2 批准 日期
文件编号:
001
版本号:
1
修改号:
0
色度测定(引用标准GB/T8538-2008)
页码:
1/2
使用部门
编制 化验室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色度
1 定义
溶液中溶解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
为“假色”。测定前应先将水样中的悬浮物质除色法
4 步骤 4.1 取50 ml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如水样色度 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4.2 另取比色管11 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 .50、1.00、1.50、2.00、2.50、 3.00、3.50、4.00、4.50、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成色度为0、5、10、15、20 、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 污。
3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 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 测定。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用目视法比色测定水样的色度。
4.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 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4.4 记录相当标准管色度的度数。
作业指导书
色度测定(引用标准GB/T8538-2008)
使用部门 5 计算
编制 化验室 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号: 修改号:
页码:
审核 日期
C=(m/V)×500
3.2 仪器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离心机
3.3 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 氯铂酸钾( K2PtCl6),再用称量瓶称取1.000g干燥的氯
化钴(CoCl2.6H2O), 共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 ml 浓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 1000 ml。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式中:C——水样的色度,度; m——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001
1 0
2/2 批准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