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哲学思想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庄子》内篇涵盖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部分,是庄子思想的核心。
在《庄子》中,“道”是最高的概念。
虽然《庄子》内篇对“道”的直接描述很少,但毫无疑问,庄子所有的论证和寓言都是依道而发,并最终回归于“道”。
这是《庄子》内篇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将这七篇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虽然这七篇并不是严格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吸收。
除了“道”,这一重要概念外,“逍遥”、“自然”、“安命”、“物化”等也是其中的重要概念。
这些概念都是由“道”而来,是庄子为了更好地阐述“道”所使用,它们和“道”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特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构筑了庄子思想的来源,使庄子思想有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气魄和潇洒飘逸的浪漫情怀。
逍遥游的直入云天之境大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境界;物化论使人们对世间万物的区别和联系有了新的看法,不再一味地拘泥于封闭的过去,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本论文中,社会哲学和生命哲学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而是互相联系和贯通的。
社会哲学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为政治国两方面,对“安命”、“与君处”、“治政”等方面进行分析;生命哲学主要阐述庄子的生死观,由于庄子是依“道”而发,而“道”是任自然的,所以庄子的生死观也就是随顺自然的生死观:生与死是一个过程的两方面,而不是截然分开的;生与死都是物化的结果,不必乐生悲死,生不足喜,死亦不足忧,而是要以一种平和的心境看待世间万物的生灭和流转。
庄子将肉身留在无奈、可悲的世间,精神却任逍遥在与造化者游的自由国度。
沉重的肉身无法飞翔,将庄子困在尘世;而飘逸的精神却让庄子悠闲自适得神游在“无何有之乡”,这是一种“撕裂”的人生,也是一种庄子式的升华人生!庄子的思想让人觉得庄子似乎是一个冷酷、孤傲的人。
但是透过庄子的这层外衣,我们不难发现,庄子其实是一个外冷内热的性情中人,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相当脆弱的人。
庄子是为了保护自己内心的自由才不得以用这样一种无奈之法来诠释自己的思想,这是庄子与沉重的世间相妥协的权宜之计。
经典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失落怅惘的独行者。
但是无论时间的车轮如何转动,都难掩庄子思想的耀眼光辉。
关键词:道;逍遥;物化;安命;生死观
I
Abstract
"Zhuangzi" Inner Chapters cover freedom, Equality of Things, health master, Man in the World, Germany fully comply, Grandmaster Zhuangzi thought, be the king in seven parts. "Zhuangzi", "Dao" is the highest concept, born innately Creator. Zhuangzi Inner Chapters direct description of the "Dao" is little, bu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ll of Zhuangzi's argument and fable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o” and hair, and eventually return to the " Dao ". This is the main line of the "Zhuangzi" Inner Chapters, the main line runs through these seven together to form a continuum. Although the seven chapters are not arranged in strict logical order, but this does not affect our understanding of Zhuangzi thought and absorption. In addition to the " Dao ",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freedom", "natural", "safe life", "materialization"are also the important concepts. These concepts are from the " Dao "of Zhuangzi used to better illustrate the " from " ,these concepts are the general and the individual's relationship with the"Dao". Special times and social backgrounds build a source of Zhuangzi thought .Zhuangzi thought has a soul-stirring courage and casual elegant romantic. The escape straight into the sky open people's vision much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level; materialized on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of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with a new perspective, no longer blindly adhere to the closed past active people's ideas; health master, Man in the World, Germany fully comply, Grandmaster, emperors mainly include two aspects of social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of course, which is no absolute dividing line, but with each other and through the. Social philosophy consist primarily of daily life, as two political country, "life safety", "with the king at the" Governance political conduct analysis; life philosophy major exposition Zhuangzi's life and death concept, Zhuangzi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o" hair, Dao "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so Zhuangzi conception of death is follow natural conception of death: life and death are two aspects of a process, rather than completely separate; life and death are the result of the materialization of, you do not have to Lok Sang sad death, lack of raw joy, death lack of worry, but to look at things in the world of birth and death and circulation in a peaceful state of mind.
The Zhuangzi flesh left helpless, sad world, but the spirit is the good fortune to travel free country Pleasures. The heavy flesh can not fly the Zhuangzi trapped in the earth; elegant spirit allows Zhuangzi leisurely adaptive was fugue "no - the town",
which is a "tear" of life, but also a Zhuangzi The sublimation life! The Zhuangzi thinking people think Zhuangzi seems to be a cold, aloof. Through the Zhuangzi layer coa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Chuang Tzu is a Raisin Xingqingzhongren to, and even to some extent is a rather fragile. Zhuangzi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own inner freedom to interpret their own ideas may not use such a frustration of the law, this is the compromise between expediency the Zhuangzi and heavy world. Behind the classic, we seem to see a lost wistful loner. No matter how to turn the wheel of time, not conceal his the Zhuangzi thinking dazzling brilliance.
Key words: Dao;freedom;materialization;satisfied life;life and death
目录
前言 (1)
第1章境界论 (3)
1.1 小大之辩 (3)
1.2 自我超越 (4)
1.3 “道”的依归 (6)
第2章物化论 (10)
2.1 梦境的觉醒 (10)
2.2 认识论 (11)
2.2.1 争论的原因 (11)
2.2.2 解决的途径 (13)
2.2.3 评价 (15)
第3章社会哲学 (17)
3.1 “有用”与“无用”之争 (17)
3.1.1 自然层面 (17)
3.1.2 社会层面 (18)
3.1.3 “德”与“情” (19)
3.2 处世之方 (21)
3.2.1 何为“自然” (21)
3.2.2 “安命”思想 (22)
3.2.3 自救与救世 (25)
3.2.3.1 自救 (25)
3.2.3.2 救世 (27)
第4章生命哲学 (31)
4.1 生死之称 (31)
4.1.1生死自然 (31)
4.1.2与道为一 (32)
4.2 现实关切 (33)
结语 (37)
参考文献 (38)
附录 (40)
致谢 (41)
前言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是道家中伟大的思想家。
庄子曾为蒙国(今山东、河南两省边境)漆园小吏。
适逢春秋战国时期,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构筑了庄子思想的主要来源。
庄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瑰宝,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影响,遍及哲学、文学、社会、政治、艺术等诸方面,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中一直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辉,经受住了大浪的淘洗。
选题原因:之所以选择《庄子》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内容,一是因为庄子的思想以“人”作为他的哲学思考的中心,他所有的作品都渗透着对人的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功利主义、物质至上的现代社会里如同荒漠中的一口井一样,从中可以汲取精神的甘泉,滋养被物质裹挟着前进的现代人们的灵魂;二是因为外在的生活和内心历程的变化使得自己对生命有了与以前很不一样的看法,于是在这三年的研究生期间,自己所关注的焦点和重心都是围绕着人文思想这方面而展开,这与庄子思想有很多的契合和交集,在关于人性思考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所以借此机会,把这三年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同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庄子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既有《庄子》本身的问题,也有在历史的流传中受到《庄子》思想影响的人对其中思想的阐发问题,也有我们后人的思维和立场的因素在其中起着作用,不一而足。
行文脉络:本论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对《庄子》内篇进行研究和梳理,第一章是境界论,第二章是物化论,第三章是社会哲学,第四章是生命哲学。
这样构架的理由是第一章和第四章首尾呼应,指出庄子哲学的要旨和归宿,即生命境界的提升;而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过程和方法论,是为了达到庄子的哲学目的所必须经过的步骤,是通往庄子式逍遥的阶梯。
第1章境界论
《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的开篇之作,主要阐述了庄子的境界论,是全篇的要旨所在。
“逍遥”指的是一种自由无碍的境界,在天地间任驰骋的状态。
本章境界论主要通过小大之辩、自我超越和道的依归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1 小大之辩
《逍遥游》篇一开始就描述了一种浩大无边的形象,以此突破人们以往狭隘的视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先描述他心中的“大”,然后又通过描述“小”的可笑来表达庄子对小大的看法。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意谓要想做出一番大成就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这段文字中的“悲”字指“可悲”之意。
那么,是将自己与他物相比会使自己感到可悲呢?还是拿自己与他物相比这样的行为可悲呢?根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悲”之意应该是更侧重于后者的,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蜩、学鸠与大鹏相比且嘲笑大鹏的高飞万里是可悲的;蟪蛄、朝菌与楚南灵龟、上古椿树之间也是不具有可比性的;而人们与彭祖之间也同样因为差别过于悬殊而使得这样的比较变得强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不再具有可比性。
这段话的意思似乎是指不要让自己狭隘的目光、盲目的自信遮蔽住自己的视野,以致造成可悲复可笑的结果。
这似乎是庄子的劝诫,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层次的差异。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庄子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只是一种象征手法,目的是要揭示人与人之间有境界之别,拿自己和他人相比的行为是不明智的,但其实也更是对那些具有高远理想和境界的人与事物的赞美,对没有远大抱负者的讽刺。
因为在庄子眼中,只有像大鹏这样的事物才能有机会真正地实现逍遥、达到自由。
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就以大鲲、大鹏的逍遥展翅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在庄子心中,只有宏大的气象才是逍遥与自由的象征。
但庄子的逍遥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空间上的“大”,正如杨国荣在《庄子的思想世界》中指出的:“在庄子那里,所谓逍遥之境,并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实体性的存
在结构及其功能或属性,不是由于大鹏的形体结构比学鸠等更大,它能够飞得更高、更远,因而它的自由程度就更大。
对庄子而言,逍遥之境更内在地与观念世界联系在一起,这里就涉及‘知’的问题,涉及如何把握、看待世界的问题”,①杨说是也;也正如杜保瑞说的:“庄子要借大鹏鸟的‘大’来比喻这个心胸、气魄、境界的‘大’,而且要借蜩与学鸠的‘小’,来比喻世人领悟力的‘小’,小到无法领会在高境界中人的所思所想之用心深刻。
庄子《逍遥游》文中的蜩与学鸠是庄子要批判的对象,而不是借以说明‘安时处顺’观念的,这是从行文文气上解读的结果,我们不要从哲理上作‘大小皆适’的理解。
”②
蜩与学鸠嘲笑大鹏的展翅高飞,直入云天之境,不禁让人想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及老子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两句经典名言,这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境界之别。
人与人之间确乎存在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因自身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而有自己能力的极限,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所在,也是这个世界相互激荡、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所在。
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努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因为无论到哪一层次,都会出现“人外有人”的情况,所以,对于那些比自己优秀、志向远大的人采取嘲笑的态度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因为这无疑是公开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但却又暴露出自己的无知甚至嫉妒,这本身就证明了自己的境界之低与眼光的短浅。
1.2 自我超越
庄子并不仅仅是要指出事物之间的境界之别,其用意是在于让人们能够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达到超越和完善自己的目的。
《逍遥游》中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想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则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与实力才行,暗示精神上的自由必须要经过深厚的涵养才有可能实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呜呼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至高境界,就是对无所待的自由境界的描述。
这种递进式的描写,用意即在指出理想人物境界的高远。
庄子突出了“有待”与“无待”,“待”指的是一种存在的条件,庄子认为“无待”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而“至人”的“无己”,“神人”的“无功”,“圣人”的“无名”也并不是说这些人没有能力去“有功、有名”,而是指出“功”、“名”这等世俗人所追
①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p321
②杜保瑞《庄周梦蝶——庄子新说》[M]华文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p8
求的目标并不是达到无待境界的人所希冀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中的“无”是无谓的意思,也是无追求的意思,不是“没有”的意思。
“神人”、“圣人”、“至人”本身就是他们的理想,这是超越于功名之上的境界,而俗人的“功、名、己”对他们而言甚至是一种负累、一种牵绊,妨碍他们实现“乘夫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逍遥、自适。
常人所追求的那些东西,如名利权位等,庄子对之是不屑一顾的。
这些世俗的追逐物在庄子看来不但不利于自我心灵向逍遥境界的靠拢与体认,反而容易使自己的内心遭到蒙蔽。
所以,庄子认为,对于世俗的追逐物只要随顺自然就好,不必有心参与其中。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通过修养与锤炼达到逍遥的境界。
崔大华指出:“对庄子来说,物质生活的困境,虽然是他不能摆脱的,但也能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虽然是他不能忍受的,但他有能力超脱。
这种忍受、超脱的力量,来自他对个人的人格独立和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
这种追求就是要人的精神从人与自然的界限中、从社会的世俗观念中、从自我的情欲中跨越出来,进入一种无任何负累的、无任何对立面的境界。
”①庄子逍遥游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对当时的社会中人性异化的反思,更是对“人”本身的深刻思索的结果。
庄子要我们站在超越尘世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审视生活在俗世的我们自身。
庄子把人的意义问题真实地摆在人们面前,让我们思考并做出选择。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大宗师》(宗大道为师)开篇将“天”、“人”的概念提出来,然后用众多的笔墨描述了“真人”所具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世人所不具备的。
可见,庄子的“真人”是一种超越性的理想人格。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内心无纷扰、心境和缓是真人的显著特征。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与“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显示出“真人”的随顺自然的态度,不将人为的主观情感掺杂其中,不勉强成事,一切都顺应外在的变化;“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似乎有些夸张在其中,但庄子意在以此指出“真人”对世俗之人的超越,用这样的“特殊能力”激起人们对真人境界的向往。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
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是之谓真人”。
庄子的“真人”不仅可以外物,而且可以外死生。
“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一切都“受而喜之”,达到这样的状态,还有什么能够扰乱内心呢?所以“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心”、“人”与“道”、“天”二者存在着对立性,后者是自然的,前者不是自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
①崔大华《庄学研究——中国哲学一个观念渊源的历史考察》[M]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P27
不可以体道,因为如果“人”与“天”之间存在着绝对性的划分的话(自然界之天与人当然是如此,但庄子这里的“天”更多的是指一种人通过内在修养可以达到的境界与状态),庄子就没必要论述真人的特征了。
正是因为“人”与“天”之间存在着差距与不一致,所以才更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摒弃人为的私心,达到“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的“真人”境界。
庄子在文末指出,“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天和人是合一的,不管人喜好或不喜好,都是合一的。
不管人认为合一或不合一,它们也都是合一的。
认为天和人是合一的就和自然同类,认为天和人是不合一的就和人同类。
把天和人看作不是互相对立的,这就叫做真人)。
由此可以看出,“真人”是“与天为徒”的。
杨国荣认为:“所谓‘无己’,也就是以真实的‘我’超越被限定的、取得礼乐文明形态的‘我’。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整体上的思维趋向,即对礼乐文明的疏远乃至否定。
对庄子而言,对逍遥的限定,都与礼乐文明联系在一起的,而摆脱礼乐文明的制约、达到超越外在束缚的真实之‘我’,则意味着与自然合一。
……对真实之‘我’的规定与对逍遥的理解,在自然的原则上获得了内在的统一。
自我作为逍遥的主体以合乎天性(自然)为特点,逍遥之境则以顺乎内在自然(自我的本然之性)与外在自然(对象世界及其法则)为指向。
总起来,自由与自然的合一,构成了逍遥之境的实质内涵”。
①
《齐物论》中,瞿鹊子问乎長悟子一段指出圣人的境界是:“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湣,以隶相尊。
众人役役,圣人愚屯,参万岁而一成纯。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在庄子看来,这种圣人的境界是连孔子都无法理解的。
意思即是说,圣人所追求的境界是超越了世俗的规范的,两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不同的。
庄子眼中的“圣人”是与自然、大道融为一体的,“愚屯”、“参万岁而一成纯”是圣人的状态,是与“众人役役”相反的。
1.3 “道”的依归
庄子追求逍遥的境界,追求自我超越,都是为了体“道”,“道”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是《庄子》内篇中集中描述“道”的一段文字。
“有情有信”,就是说是真实的存在着的,但却又“无为无形”,即“道”本身并不作为,也没有具体可感的形状;“可传而不
①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p327
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是指“道”“可传”、“可得”,但方式却又不同于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知识的把握;“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说明“道”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并不依赖它物而存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并没有一个开始的“点”;“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是说“道”在空间上的无处不在;“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是说“道”在时间上也是永恒的。
之所以说“道”“不为高”、“不为深”、“不为久”、“不为老”,是强调“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超越性、永恒性以及无限性。
按照“道”在庄子哲学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道”必须是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
因为只有这样,“道”才值得人们去追求。
天地和万物的“自然性”都是由“道”赋予的,所以人们要去体悟和认识那永恒的“道”。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具体的事物,才能更好地安排自己在人间世的行为,随顺万物而任自然,达到无所碍的境界。
庄子必须赋予“道”以终极的特性,因为任何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事物都是有所限制的,不具有完整的自主性,不能代表庄子所要表达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的主旨。
“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其名为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
“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是层层递进得“道”的过程。
“外”字显示出得“道”是一个逐步向内求的精神修养过程,要逐渐地减少外在的东西对内心的干扰,只有这样,内心的平静才不会被打破,才能够更专注于求“道”的过程。
“朝彻”指的是一种空明的心境。
“彻”字形容内在的通彻,无挂碍;“朝”字意味着“外生”后所达到的一种新的状态,犹如朝阳一般,开始全新的生命。
“朝彻”形容此时已经能够完全地追寻“道”了,内心不再被尘世的事物所牵绊。
“朝彻,而后能见独”,说明有了一种空明的心境后继续寻求就可以得“道”,也就是“见独”。
因为“道”是“自本自根”、独立存在的,所以庄子也用“独”这一特性来形容“道”的唯一性。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这是形容得“道”后的状态。
“无古今”、“不死不生”,这既是“道”本身的特性,也是得“道”之人的精神境界。
当然这不是说得“道”之人的肉体不会死亡,只是说,得“道”之人的精神境界已经变得极其辽阔,超越了俗世关于古今、死生等观念的分别与对待,一切都统一于“道”,一切都从“道”的角度去看待。
“撄宁”一词,学术界多认为是一种乱而后定的心境,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但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分析。
因为前文是“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更像是在描述“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将”、“迎”、“毁”、“成”这本身就是世间事物的变化,这么一个总的现象就是“道”的体现,或者说根本没有“道”,“道”本身不过是一个总括的名称而已。
“撄宁”应该是指在“将”、“迎”、“毁”、“成”等看似混乱的万物变化中有一种统一性,即“乱中有序”,“乱”是“序”的体现;“撄而后成”,即透过“撄”这一乱象可以看出“成”(“序”)在其中。
当然如果是指射人的心境的话,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人要体“道”,要从之前的心境逐渐提升到“与道为一”的境界。
不合于“道”时为“撄”,合于“道”时则为“宁”。
体“道”需要的是专注于生命本身的功夫锤炼与人格境界的修养,而不是外在于己的境遇的好坏。
但人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然受着自身遭遇的包裹。
庄子让我们对这些遭遇保持不动心,专注于平静心境的保持,外在的遭遇不仅不能制约自身对“道”的体悟和追求,相反,是对自身是否坚定的一种考验和试炼。
“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说明得道之人的境界超越了世俗之事的纷扰,不以世俗之事而扰乱自己的心境;“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达到这般境界的“神人”怎么还可能会在乎凡人之事呢?
人由道生,心由人生,在庄子的思想中,“道”创生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但人又是万物中最具自由和灵活性的。
人类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活动,相较于其他创造物,这无疑是人类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但也正是因为此,人们的行为越来越依据自己的意欲,渐渐地背离“道”,以至于形成了世间的种种混乱和纷扰。
这是庄子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庄子的思想主旨所要批评和反对的。
《大宗师》中写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在这里并不是要突出鱼与鱼之间情感的珍贵,而是以鱼的处境代表世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人们生存于其中的艰难。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字体现了生存状态的自适与自由无碍,是一种向往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并不是针对人的情感的遗忘而言。
“忘”在这里更多的是一个带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而不是消极的贬义词。
在庄子看来,与其挣扎于世间艰辛地存活,彼此“相呴”、“相濡”,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样虽然不再能够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感,但是却都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这样不是更好吗?“江湖”喻指“道”,“相忘于江湖”的自由代表着“体道”后的境界,不再为世俗所羁绊。
“与其誉尭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指的是超越人世间具体的是是非非,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
“忘礼乐”、“忘仁义”继而到“坐忘”,是一步一步地将自己从社会的规。